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儒家体育思想特点研究论文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儒家体育思想特点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22-04-28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儒家体育思想特点研究

  前言

  儒家在春秋末年由孔丘首先创设。可以说,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先师,是儒家思想的领袖。在其之后,孟子、荀子、董仲舒、程颐,朱熹等人为丰富儒家思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至今。但是,随着历史时期发展的演变,以及各个阶层统治需求,儒家思想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笔者针对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儒家体育思想在这一过程中的发展演化,详细探讨儒家体育思想发展的条理思路,进而分析考察各个时期儒家体育思想的发展变化。

  1先秦时期的儒家体育思想

  1.1以礼仁为核心,从尚武实践到全面发展的体育思想

  1.1.1注重实践,尚武为先

  据史料记载,在《礼记·射义》中说道:“射者,仁之道也。”孔子认为,用射箭的技能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这里可以看出,练习射箭的人,本身取决于仁的,最终目的是要让人们都参与到射箭的活动中去,不为比赛的名次高低而争斗,以此来规范人们的品德行为。孔子本身身材高大并且身体是非常强壮的。孔子把练武与健身联系在一起,孔子利用射箭御马的技术,用实践去教化人,正因为如此,孔子门下的弟子大多都是文武兼备的人才。

  1.1.2文武兼修,全面发展

  孔子的儒学理论是以“仁”为主导的,其“仁”的中心内容有三: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忠恕”。三是“克己复礼”。仁者,是指具有智慧,充满爱心,博爱善良的人。而“爱人”是相对于“仁者”来说的,是一种主观上的意愿,从自己的主体出发,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要自尊又要互尊,互爱,互信,只有这样世界才能变得和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忠恕”,是指一种儒家的道德规范,讲的是一种“忠恕之道”待人要诚实守信,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强制给比人。并且孔子认识到,身为作战的勇士,必须兼备“仁”、“智”、“勇”的品行。有勇不惧,有勇必为。长期以来,人们从各个方面关于孔子的思想和学说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但关于孔子的武德思想却甚少涉及,笔者通过上文分析孔子的思想中是具有尚武崇德的思想。他要求文武兼备的治国方针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仁、武二者并行并不矛盾对立,武是行仁的前提,仁是行武的归宿。

  1.2以礼义为核心,从孔孟之道到荀子“形具而神生”的体育思想

  孔子可以说是孟子的宗师,中国的儒家文化,“孔孟之道”,其实就是所说这两位伟人,一个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一个是其学说的发扬和继承着,两位都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大师。孔子的中心思想为“仁”,而孟子的中心思想为“义”,孟子所表达推崇的体育思想就是在继承孔子的基本思想上,表现出其基本特点,伦理性。荀子,他对各家学说都所批判,但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学说,并一直以孔子继承人自居,他认为孔子的思想是最好的治国理念。他重视军事训练,强调武艺要精湛,主张公平的比赛,以运动而达到强身健体效果的体育思想,这是对儒家体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3以“乐、射、御”为核心,“六艺”之教中所蕴含的体育思想

  1.3.1乐舞教育,礼教服务

  在“六艺”之中,乐是直接为礼教服务的。在周朝时期贵族教育中又称为“乐教”而“乐教”中又蕴含品德教育(乐德),言语教育(乐语),体育与艺术教育(乐舞)三个方面,乐舞自身不仅仅是具有观赏的美感,而且还带有健身性的效果,对抒发人的情感,具有积极的作用。而现在所说的乐舞,大多数人更多的是认为是一种音乐和舞蹈表演的形式,殊途同归,现代的乐舞更是一种愉悦身心艺术教育的方式,并且不管是古代乐舞还是现代乐舞都能够对于培育一个人的组织纪律性和他的良好品行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是在周代乐舞学习是用来统治阶级用来维护统治的工具,等级森严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给周代的统治者培养人才。可以看出,古代乐舞在教育人方面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1.3.2实用技能,射御教育

  在《礼记·射义》中提到射礼有四种:“一为大射,二为宾射,三为燕射,四为乡射。”大射,是指天子与诸侯之间或者是卿大夫之间为了祭祀选拔人才,而进行的一种最大规模的射礼活动。宾射,是指诸侯来朝或者是古代贵族之间迎接来宾而进行的射礼。燕射,是指天子与诸侯臣子之间宴饮时所进行的射礼活动,举行燕射时,因为是聚餐饮食休闲娱乐,故燕射趣味性丰富便于观赏。乡射,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州长在州序与众生一起来学习乡射礼;二是乡大夫宴会射礼。在古代主要有这四种射箭的礼仪,这里依据规模、地点等级差别,而有所不同。御,是一种在当时车战中驶马车一门实战运用的技术,但是在周代贵族教育中被化作为礼节训练项目,丧失了它原有的军事价值。从射和御的教育模式来看,它们是作为一种实用技能来教化培养人的,但在周代却慢慢转化为礼仪审美为目的的教育,主要是针对贵族们的休养生息和愉悦身心的需要,培养他们的文化教养,而进行的一种手段与途径。虽然这种教育方式本身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体现的是一种德育与体育、美育相融合的教育方式。从他们传授的两个科目最终目的来看,主要是用来维护统治阶层道德行为规范,带有明显的阶级性。

  2秦汉至隋唐时期的儒家体育思想

  2.1从养义养气到天人合一,董仲舒充实儒家体育思想的内涵

  董仲舒主张“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思想为武帝所采用,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是标准的规范思想,影响深远。这一时期,儒家在继承先秦时期孔子等早期儒家的基础上,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讨论更趋激烈,董仲舒的养生体育思想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在其著作《春秋繁露》中即有所反映。从古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董仲舒继承并发展了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他的这种思想同体育的养生保健相结合,对生命的认识达到了生命与自然相统一的哲学高度,这种思想对后代学者影响深远。

  2.2从先文后武到文武并重,刘氏父子以重视军事训练为核心的儒家体育思想

  刘向、刘歆父子强调汲取儒家思想营养以改进儒学的重要人士,基本上是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思想。刘歆在《七略》中说:“今军无事,就使蹴鞠。”强调“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古代军人蹴鞠的练习就是一种军事训练的象征,蹴鞠能使战士保持良好的体能和高昂的情绪。这种在军事方面练兵于体育身体锻炼活动方面相结合的做法,是我国古代军事发展的一种特点,同时体育本身也到得了发展。在射箭和驾御方面,强调德在先,以道德标准指导射箭活动,将德育寓于体育教育中。他们强调,养生要先养德。《说苑·说从》中说:“君子行德以全其身,小人行贪以亡其身。”君子在为人处世方面要重视自己的德行从而宝全其身,而无德之人因为贪婪葬送了自己的性命。这与董仲舒“以义养心”的思想本质上是相同的,对儒家体育思想继承发展,以德养生。

  2.3从天人合一到尊重客观规律,桓谭辩证认识儒家体育精神内容

  桓谭治儒家经学,求真务实,寻求真谛,这种追求真理的治学精神,难能可贵,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学习效仿的。笔者从其著作《新论》中的思想出发,去论述其中所蕴含的体育思想。古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认为人可以与天同寿长生不老。桓谭认为人的生命长短是由先天的和后天的等多种要素决定的,并且认为人的生死是具有客观规律的。养生的方法对于人的身体延长寿命是有用的,但也是有限的。他在《新论·祛蔽》中说:“人之养性,或能使堕齿复生,白发更黑,肌颜光泽,如彼促脂转烛者,到寿极亦独死耳。生之有长,长之有老,老人之死,若四时之代谢矣。”人们能够善于养生保养身体,身体上的器官都会变得好起来,但生老病死是无法改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就会老化,身体老化了就会死亡。这里他是肯定养生之道是对人的身体保持健康是有好处的,可以使人静神充沛,身体健壮。同时他指出人的生死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是不可改变抗拒的,这里体现出的是桓谭形神论的唯物主义观点,丰富了儒家体育思想的内容。

  3宋元明清时期的儒家体育思想

  3.1从重视格斗技术到重视体育教育,张载以生命在于运动为核心的儒家体育思想

  张载从小就喜欢军事武勇,认真学习专研,在平时张载也非常重视教育百姓的武勇之事,为打仗做好准备。并且张载还非常看重兵器的尖利,以及士兵的攻防格斗技术。他是很看重战争取胜的条件就是要有坚利的武器和高超的武艺的。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教育上提出“智、仁、勇,天下之达德”,这里可以看出他是重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并且他强调德育起着先导作用,重视封建礼乐的教化。这是对孔子儒家体育思想的一种秉承,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在先秦的著作中也有体现,如《易经》等。张载以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对此进一步做了阐释,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的。这种从哲学的角度阐述生命在于运动的原理是值得肯定的。

  3.2从一统认识到分化标准,程颢、程颐以“存天理、灭人欲”为道德伦理标准的儒家体育思想

  二程学说融合了道学、佛学、儒学为一体,建立了新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主流思想。二程说:“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这里的“灭私欲则天理明”,就是要“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人欲”是指超出了人们基本的欲望需求,如私欲、贪欲等。但是理学认为对于人们基本的欲望需求是可以接受的,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这就是“人欲”,就必须得消灭。人们都会有自己要去追求的东西,功名利禄,物质财富,正常情况下合理的欲望值得去追求的。思想不会被限制,而我们只需要行动起来,二程学说的“理欲”之辩,正是体现儒家体育思想内涵的多方面性。

  3.3儒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以养心健身为核心的儒家体育思想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朝、明朝、清朝三个朝代影响很大,成为三个朝代正式的法定学说,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朱熹在身心健康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养生的原则和方法:1.顺“道”,道,指天道,它体现的就是人体内部的阴阳二气。从体育锻炼的角度来看,就是每天要吐故纳新,通过呼吸,四肢的关节活动来调理阴阳二气。2.持“中”,中自身的含意就包括了一个整体观和均衡观,朱熹认为养生中要有整体观,保全大局,还要有均衡观,一切要顺从自然,保持平衡。3.主“静”,强调人的精神自我修养,同时要避免纵欲,已达到促进身心安康的目的。4.宜“时”,养生是与一年四季的节气有联系的,要做到春夏秋冬阴阳调和。这里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朱熹关于身心健康的思想。

  4结语

  儒家思想可以说是从我国古代至今都是作为正统思想而存在的,虽然期间经历了些许的波折,但不可否认儒家思想已经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共同促进,这是我们作为后代人需要去借鉴学习的。传统的体育伦理思想所扎根的文化土地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与之联系更为紧密的就是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在先秦期间,儒家是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久远的一家,儒家的体育思想是以伦理为根本特征的,它强调要以礼、仁为核心在体育活动中,分等级、明秩序,在六艺之教中重视礼乐的教育,强调文武并重。所以,中国传统的体育伦理思想主要代表了儒家精神,使其具有浓厚的儒家仁学的色调,这是它最大的一个特点。而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人强健的体魄,健全的心智,以及完整的人格,使体育运动与人和谐发展。儒家思想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为我国体育教育服务,以便使我国的体育运动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儒家体育思想特点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中国古代 历史时期 儒家体育思想
最新古代文学论文
浅议新文体学理论的介入对古代文学研究的意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儒家体育思想特点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
茶文化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研究
试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中国古代文学中松柏题材与意象探讨
试论基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大学生人文精神
欧阳修颍州时期文学创作及其影响
元曲之北曲文体研究浅论
论《逍遥游》的“小大”之辩
热门古代文学论文
论《红楼梦》中贾宝玉形象
浅论李清照在词史的地位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境、境界和意境
《西游记》的流氓无赖意识
秦观词的感伤意境
刚强不阿 理性抗争——也谈《孔雀东南飞》的
陶渊明与鸟
贾宝玉――阶级与社会性别角色的双重叛逆者
程朱理学与爱国主义
“三言”中女性的个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