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研讨论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研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22-08-0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研讨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11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无论是落实“三农”工作还是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乡村教育教学一起抓,全面提升农民,尤其是在农村文化传承中担任长者角色的农村老年人的精神风貌,是培育健康文明的乡风、传承良好家风、倡导淳朴民风、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响应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和举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力建设农村老年大学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在此背景下,社会各界应通力合作,剖析当前老年教育面临的瓶颈,切中肯綮,提升农村老年基础教育能力,促使农村老年教育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增加农村老年教育形式,建立完善农村老年大学运行机制,使参加农村老年大学教育活动的老年人比例提高,为乡村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一、发展村级老年大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农村老龄化日益加剧,社会需求调整迫在眉睫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腾飞,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尤其是农村地区,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医疗卫生条件、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人口的预期寿命也在不断提高。据报道,2021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7.3岁,比2010年提高了2.47岁。

  加之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90635280人,占13.50%,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相比,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着眼于农村,随着产业升级、城镇化推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老龄化、“空巢”现象更加严重。相比城市而言,农村地区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每年都有大批青壮年迁移出去,留守老人日渐增多,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加快建设农村老年大学,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难题、加强乡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二)农村经济发展较快,精神文明亟须跟上脚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重要工作,在指挥战略层面发布各项惠农政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农民的收入显著增长,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2020年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继续增速。

  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加快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但农村教育发展与城市依旧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老年教育这块洼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如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大,农村地区对老年教育的认识不够全面,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大多由老年人传播,因为对科学认识不足导致封建迷信,等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大农村地区既是经济发展的广阔天地,也是开展全新老年教育的一片蓝海。我们的乡村有各项政策扶持的优势,有先进科学的制度优势,有率先发展起来的经济实力作支撑,有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农耕文化,有经济发展带动起来的精神需求,立足实际,应进一步实现老年大学的建设普及,谱写乡村全面振兴的文化篇章。

  (三)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充分发挥老年大学积极作用

  我国自2001年起,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受计划生育政策、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等因素影响,老龄化趋势严重,202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3.50%,还在呈现上升趋势,老龄化程度加深成为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措施积极应对。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组织、民政、文化、老龄部门密切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老年教育管理体制”“优先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老年教育,推动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办学”等老年教育具体规划,达到了秉要执本的指导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作为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党和政府在战略层面已经为振兴农村老年教育提供了高瞻远瞩的规划以及有力支持,未来,应该积极谋划,组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进行调节、面向农村基层、形式灵活多样、办学因地制宜的特色老年大学教育模式,科学推进农村老年大学建设和规划,使其在乡村振兴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都发挥出积极作用。

  二、建设普及农村老年大学的新时代意义

  (一)逢时顺势,推动乡村振兴

  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重视老年教育”,加强老年教育支持服务,对加快建设发展老年基础教育、扩大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投入、创新老年教育办学模式、提升老年教育科学性现代化作出了详细的部署。高度重视发展农村老年大学教育工作,整合各方资源服务老年教育,促进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可推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老年教育发展机制,切实帮助老年教育学习资源建设整合。

  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亿万农民的需求和意愿,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切实发挥农村留守老人在乡村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调动老年人的学习主动性、技术创造性、分享积极性,促进农民技术升级、文化传承创新,帮助农民持续增收,是不断提升农民幸福感、充实感、安全感的科学方法,是积极应对社会人口老龄化、满足农村留守老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农民整体生活品质、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二)培养文化、技术全面提高的新型农民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人,乡村人口在我国过去、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是人口组成的主要部分。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科技创新,农民群众更要转换思想,提高教育文化水平以及科学认识,努力成为更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型农业人才。老年人作为农村文化传播中的基石,不仅是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角色,而且是农业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的教育者。在当前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重视并解决老年教育问题,帮助他们将掌握的传统农业技术转化为与科技接轨的新型农业技术,已经是社会共同责任。

  加快建设农村老年大学,可以通过寓教于乐、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推动老年人获取新鲜知识和技能,例如,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法律知识普及、手工技艺学习等,不仅可以满足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富足,还能帮助农民通过学习实现生存技术、身心健康、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进而推动乡村发展持续进步,实现乡村振兴。

  (三)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帮助老年人融入时代

  尽管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但农村落后的局面依然存在,农村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发展洪流中的弱势群体。农村老年人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很多处于文盲、半文盲的文化程度,步入老年之后接受教育的机会少之又少,与时代发展脱节严重,与年轻子女的共同话题也越来越少。老年人也曾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老年教育不应该落为俗套的假把式,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教育的形式,帮助老年人在晚年更轻松地融入时代潮流,提高老年人精神层次和生活质量。全社会应该通过老年教育的手段,帮助他们走出窘境,例如,补充医疗健康知识。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下降,子女进城务工不能及时陪伴与关注,生病对于农村留守老人来说如同洪水猛兽,仅仅是医院的就医流程就让很多老人晕头转向。通过紧贴实际的教育,可以帮助老年人在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的同时,掌握更多信息,克服生理以及心理的双重恐惧,提高生活质量。

  三、当前农村老年教育面对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农村收入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持续缩小,但农村的教育事业并没有如经济发展一样比翼城市教育。尤其是老年教育项目,在城市已经具备相当的发展规模,办学模式接近成熟,城市老年人接受度高、参与度强;而农村的特殊性决定了老年教育有一定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受文化、思想、社会观念等原因影响,农村老年教育依然存在突出问题,主要表现有:

  (一)城乡老年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传统办学主要面向城市离退休群体

  文化传承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而农村精神风貌、文化传承大多来自长居的老年人,所以加强老年人教育是实现农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基石。自开展老年大学教育以来,大多办学集中在城镇布局,根据《中国老年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指出,现阶段老年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同区域、城乡差别较大,所教所学主要面向城市离退休老年群体,偏休闲、艺术、愉快、轻松的授课氛围,县级以上老年大学占总数93.0%。无论是校区建设选址或是课程内容形式,都围绕城市退休群体的需求,与农村老年人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如果不能真正摆脱老年大学注重“办学档次”的束缚,不能脚踏实地地扎根到农村乡镇中,谈普及老年大学教育最终将演变成一句华而不实的口号。

  (二)教学模式僵化,老年大学办学方案滞后

  目前,大众认知的老年教育还停留在城市办学中,课程大多围绕乐器、书法、形体等,将这一套办学模式平移到农村中,不仅不接地气,还会令广大农民望而却步。而提及现有的乡镇老年教育,无论是场地、师资、资金都相对有限,教育的内容形式也较为单一,大多为普及安全知识、法制法规、政策宣读等题材,通常按月、季度规划一至两次,整体既缺乏互动又缺乏新意。无论是知识面,还是教学频率,都远远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也无法响应乡村振兴战略。

  (三)农村老年教育观念滞后且认可度低

  老年教育作为社会成年教育中的最后一环,建设普及村级老年大学自然而然成为我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经之路,但老年教育不像义务教育是纳入法律并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根据《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研究报告2021》数据显示,农村全部劳动年龄人口中近1/3的全职务农,他们当中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仅占10%左右(其中大专及以上占1.21%),平均年龄超过50岁。

  1.在社会层面,在成年教育中更重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等,农村老年教育成为教育洼地,社会各界给予的关注和支持较少,对农村老年大学重视程度不够。

  2.在家庭层面,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子女对“养老”的理解较为传统,大多落实在吃穿用度方面,很少走进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满足留守老人的精神需求。

  3.在个人层面,农村老人辛苦一生,注意力大多放在农耕与孩子身上,已经习惯性地忽视自我需求。很多老年人提起老年教育,甚至会羞涩退缩,常常因为文化水平不足、认知模糊以及忧虑费用而不敢踏进老年大学的门槛。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实施路径

  (一)政府主导,帮助解决农村老年大学硬件设施等难题

  开展农村老年教育,场地、资金、师资等三者缺一不可。政府部门应给予当地农村开展老年教育足够的客观支持,让处于社会弱势的农村老年人也有受教育权。

  首先,开展农村教育场地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可以充分利用小学合并后废弃场所作为教育场地。其次,政府部门可出面联系社会上的企业或者组织,出资建设老年大学硬件设施,再由政府投入一部分资金,解决建设农村老年大学初期资金问题。后期模式成熟后,可尝试学员承担一部分学费,形成良性办学模式。再次,师资质量是农村教育的“老大难”,政府可通过与城市老年大学合作、鼓励离退休教师到农村中进行优质教学、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部分课程远程教学等手段,增强农村老年大学的优秀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最后,政府部门还应深入基层,加大农村老年教育的宣传力度,帮助村民解放思想,积极参与到教育中。

  (二)以点带面,先示范带动后稳步发展

  普及农村老年教育是系统化工作,不仅涉及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学模式,还有一定的经济成本及精力投入。我国地大物博,农村数量繁多,各地情况不尽相同,各地区必然要在摸索中总结经验,探索出适合当地农村开展老年大学教育的科学方法,不可一刀切。

  各地区可统筹规划,选出几个村落,作为当地老年大学建设试点,先一步开展工作。推进农村普及老年阶段教育,支持教育基础薄弱的乡村开展老年大学建设,健全贫困老年资助制度,把更多的老年人群纳入老年教育体系中,推动城市优质老年大学辐射农村薄弱老年大学常态化。教学内容可根据当地老年人的生活和实际需要量身定制,课程安排可灵活调整,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力量,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并向乡村倾斜,建好建强乡村优秀教师的队伍,总结出一套农村老年教育系统工作流程。当体系趋于成熟,可将总结出的教学模式进行复制,发展到其他村落,灵活调整,逐步扩大,以实现全面振兴农村老年教育的目的。

  (三)创新教学,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提到老年大学教育,大多印象在乐器、形体等课程,内容趋于休闲、艺术。再说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坐,记记笔记考考试。如果延续此类教学模式,与农村老年人的实际生活和需要相去甚远,长此以往,老年人上课兴趣会越来越低,老年大学成为形式主义。

  建设农村老年大学教育,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制订教学方案,坚持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将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成为实实在在为农村老年人带来精神文化、思想进步、技能提升的学习场所。只有按照这样的思路办学,才能帮助农村老年人走进课堂,主动学习新的知识,分享交流各项技能。

  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村中很多老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在各行各业也曾是拔尖的人才。比如,村中很多老年人有木工、手工艺等绝活,有种植技巧,有多种乐器演奏才艺,等等,这些既是自身的财富,也是社会的文化传承。借助老年大学这个舞台,他们既能成为虚心求教的学生,也可以是技艺纯熟的老师傅,在愉快的氛围中互相切磋,互相进步,帮助他们发挥余热,充实老年生活,才是办学的意义所在。

  五、结语

  总而言之,布局新时代农村老年教育、开展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普及是满足乡村振兴全面发展需求的。首先,建设农村老年大学既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充满智慧的教育,还是构建学习型社会、推动文化和生态文明振兴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展实实在在的老年教育,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创新教学意识、创新办学精神、创新课程思维的方法,普及优秀教育理念,使农村老年教育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坚定的普及,以教兴农,推进“三农”工作,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精神文明传承。其次,通过老年大学建设为人口老龄化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推动乡村素质提升。老年人在我国的农村人口中占大多数,在城乡经济差距持续缩小的发展阶段,通过开展老年大学教育,尊重农村老年人的所思所想,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关注农村老年人的传承意识,让越来越多的农村老年人感受到教育的力量,老有所为、乐在其中。最后,积极探索老年大学建设,多维度、多层次结合,积极打造以乡村振兴背景为核心的老年大学教育文化品牌。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研讨

论文搜索
关键字:乡村振兴 农村 老年大学建设
最新农村研究论文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研究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考察研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
农村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谈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调查探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防冻技术措施
浅析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
热门农村研究论文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我国农民工保障问题的再认识
增加农民收入研究
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浅谈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现代话语下的三农问题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邓小平“三农”思想与中国新农村建设
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