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音乐会练声曲》研究论文

《音乐会练声曲》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2-10

《音乐会练声曲》研究

  “音乐会练声曲”作为一种特殊的声乐作品形式而存在,其价值和意义在声乐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艺术地位。从其诞生至今,已涌现出许多的优秀作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众多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会练声曲》中不难看出,其中即含盖了所有艺术歌曲中高难度的声乐演唱技巧,还包含了丰富的艺术性、旋律性,即可以作为声乐表演的曲目,又能作为声乐技巧训练和艺术修养的培养,而且比较艺术歌曲而言,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在学习、表演和教学当中都同样适用。经过摸索和实践,笔者发现“音乐会练声曲”既有艺术歌曲演唱的规范模式,又摆脱了艺术歌曲的歌词羁绊,作为练声曲,它不仅具有行之有效的练声技巧,而且还能培养我们的艺术修养,在声乐演唱与声乐教学中呈现出不可忽视的价值和艺术指导意义,是融技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声乐艺术作品,不失为一种声乐学习、训练甚至表演的好题材。因此,在查阅和总结了前人的一些经验的基础上,笔者开始对音乐会练声曲的功能、价值以及艺术处理等各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一、《音乐会练声曲》的产生与功能

  早在巴洛克时期产生的“视唱曲”练声曲和十八世纪出现的“把声乐作品去掉歌词后作为纯旋律的练声曲应该看作是音乐会练声曲的雏形,它们的出现最终为音乐会练声曲的产生和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真正标志着音乐会练声曲的确立,是在1848年,德国作曲家施波尔为独唱人声和钢琴所作的《小奏鸣曲》,首次将人声当作歌唱性乐器使用,从而提升了人声歌唱的技巧,这首作品的出现标志着音乐会练声曲的形式确立。其功能有三方面:第一,综合了多种声乐演唱技巧,培养了演唱者对作品演唱技术的整体驾驭能力。第二,具有丰富的艺术性,培养了演唱者的艺术修养。第三,在当今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音乐会练声曲》音乐形态分析

  《音乐会练声曲》主要有一下三种形态:第一,只用元音来演唱歌曲。第二,作品注重曲式结构、和声语言、旋律特征的音乐特点。第三,作品以抒情居多,具有优美的旋律性,即使无词,也有一定的情感表现内容,在对音乐语言上的处理也更为细腻,既提高了歌唱的技能,又培养了歌唱的艺术性和修养性,体现了演唱者的整体演唱水平。

  三、以奇莱亚《音乐会练声曲》为例,对作品结构、写作风格与音乐表现力方面作论证

  (一)作品年代、风格

  弗朗切斯科.奇莱亚(Francesco Cilea,1866-1950)是意大利作曲家。于1932年创作了《音乐会练声曲》,此作品在风格和音乐语言上属于后期浪漫派风格,注重感情表达、重主观、标题性的音乐特点,还在节奏、速度、调性、和声、主题等方面加入了新的发展并进行精心的布局,使这部作品表现出深刻、情感幅度和气势宏大的后期浪漫派的音乐特点。其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语言、旋律特征都充分展现作品旋律本身的艺术魅力和作品的表现力。从奇莱亚《音乐会练声曲》所体现出来的在声乐技巧和艺术表现方面的处理方法,不仅是作品本身艺术价值的体现,也为具有类似共同特征的艺术歌曲提供了应该遵循的共同原则,甚至可以说,一切声乐作品的完美表现都是借助这些方法而得以体现的。

  (二)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语言、旋律特征简析

  1.作品的整体结构特征

  整体来看这部声乐套曲作品写得严格、讲究。把20世纪初的音乐形式和音乐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部套曲把三首相对独立的音乐会练声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出它的整体性。首先,主题题材:第一首练声曲的引子部分的钢琴声部奏出的主部主题出现在三首练声曲中,就像一根纽带似的使三首练声曲完整、巧妙地结合;其次,速度布局:这套作品是三部性的(快―慢―快);再次,音乐体裁、情绪:也是三部性的(欢快―悲伤―欢快、活泼);最后,调式调性上:第一首练声曲(bE)与第三首练声曲(A),从调性上看是增四度的布局,而第二首练声曲本身就已经被增四度的主题音确立了音乐效果和色彩。从这点上看,三首练声曲之间应该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这个增四度的效果在三首练声曲的关系上来说,虽然单看各个作品呈首尾欢快的情绪,但由于增四度的安排,使得作品整体带有忧伤的情绪。这种增四度的悲伤的效果也是后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显著特点。

  2.奇莱亚的《音乐会练声曲》音乐表现力的体现

  谈到奇莱亚的《音乐会练声曲》的音乐表现力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速度、力度、音色这三方面来进行艺术处理。首先从速度和节奏安排上来把握住作品的气氛和情绪。这对我们通过完成演唱技术来营造声音氛围是必须的、关键的。歌曲的速度是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法。不同的速度描绘了不同的意境和感情。第一首练声曲是一首小快板的作品,整首音乐表达了一种轻快、活泼的情感。第二首是慢板。这首作品笼罩着哀愁、暗淡的小调色彩,以缓慢的速度和平稳的的音程进行及八度滑音相结合的形式构成。从以“P”为主的力度标记的特点来看,作者没有表现出浪漫主义的那种激情爆发,而表达了一种悲痛、哀伤、含蓄的情感。在■拍――■拍相交替的节拍变化上及poco piu――tempo――poco rit――a tempo――dim的音乐表情术语变化上看,它更强调了个人的主观情感,可以看出浪漫主义的“音乐表达情感”的作品风格,更暗示了作品内在的深沉悲痛的情绪。第三首是快板。短小的篇幅却把欢快、活泼的节日气氛表现得如此精辟。它在情绪处理上不象练声曲一和练声曲二那样复杂,纯粹的欢跃气氛把整部作品推向了高潮,在激情沸腾中结束。   其次是力度处理。音乐的旋律美和情感美都是要靠声音的力度来表现的,可以说声音的力度是音乐表现的物质基础,恰如其分地运用声音的力度才能表达出顺其自然的艺术规律。奇莱亚的第一首练声曲在力度上是强与弱对比结合的。我们在谱面上可以看到基本是一强一弱交相辉映,好似文学中一问一答的句型结构来反映出明朗与暗淡层层渲染的情绪变化。高潮部分也是在音高的逐步上升来渐渐加强声音的力度,最后在P―f―ff把作品推向高潮。一定要把握力度变化来自然过渡,才能表现出作品的意境。第二首练声曲中的力度标记基本是p,最强也不超过f,因此,声音力度不能强,来表现作品的悲痛情感。第三首练声曲的力度标记也多为p,但节奏与第二首练声曲截然不同,因此,此时的力度表现应是轻巧、俏皮,表现出活泼、欢快的情感来。

  最后是音色上的处理。歌声的音色处理是歌曲感情和音乐表现的需要,不同的歌曲思想情感应有不同的音色变化。歌唱音色的变化和对比是歌曲思想情感表达准确与否的重要因素,恰如其分地进行音色上的处理,能使歌声更富于艺术的感染力。奇莱亚的音乐会练声曲中,三首作品情绪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因此,在音色上一定要把不同的思想情感细腻准确地表现出来。第一首练声曲由于其有着频繁的大小调转换,因此在情感表达上是有区分的。一般来说,大调色彩明亮,小调色彩相对暗淡,因此在对音乐的情感表达上应处理得相对细腻,体现出明暗交织复杂的情感变化。第二首练声曲表达的是一种悲伤的情感,因此应用柔和的音色来演唱,控制好音色的明亮度,把作品内在的含蓄悲伤深沉的情绪表达出来。第三首练声曲的热情洋溢的气氛需要明亮、轻巧的音色来表现。

  把三首作品独立来看,各有各的表达内容,各有各的情感宣泄,但从整体上看这部作品,它更像一幅内容丰富的画面,带着自己的想象进入音乐的画面中,把旋律当作语言来表情达意。在笔者演唱这部作品时总会有一幅“燕子”的画面出现在脑海里,第一首作品的愉快、热情好比一群欢乐的燕子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洋溢着幸福愉快的心情。而第二首作品的沉重哀愁不由得让笔者想象到冬天来了,燕子的寒冷,整个气氛都沉浸在楚楚可怜的燕子因为天寒地冻不得不迁徙到南方,离开这个曾经温暖,曾经快乐,曾经收获过的地方而重新寻觅适合它们而又陌生的环境的那种悲伤,不舍的情绪中。终于,在第三首作品欢快、活泼、兴奋的情绪带回了那些久别的燕子。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兴奋的燕子们又叽叽喳喳争先恐后地奔回久别重逢的地方。新的一年又来了,它们将会更珍惜美好的季节,更忙碌地耕耘,收获丰硕的果实。于是,乐曲在热情洋溢中结束了。“燕子”图也清晰地展现在笔者的面前,这就是旋律带给人的心灵本质的直接表现吧。音乐虽然不能像语言那样直接体现具体描绘的表达内容,但音乐的特长恰恰发挥了语言所不能比拟的感情容量,它比语言更高级、概括能力更强、感情浓度更大,直接深入人的内心世界,用感情来打动人。就如这部作品一样,虽然作者没有把他的创作思想直接表明出来,但无词的旋律使我们无限地拓展了自己的自由想象空间,让我们用最直接、最透明的心声和最美妙、最动人的歌喉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更有利地去诠释作品的音乐内涵,更好更准确更完美地去再现作者呈现在乐曲中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在演唱这首作品时,既要处理好每首练声曲的情感表达,又要遵循作品的整体性,把作者快(复杂、热情的感情)――慢(感伤的情怀)――快(欢跃、活泼的情绪)的布局安排和所表达的情绪内容正确、合理、细腻地表现出来,呈示作品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音乐会练声曲这种特殊的声乐作品形式,是情感表达与技术处理完美结合的产物,在声乐演唱与声乐教学中都呈现出不可忽视的价值和艺术指导意义。因此,无论是歌唱艺术家还是学习声乐的学生,无论是教学还是表演都应对“音乐会练声曲”加以重视。

  基金项目:

  本文为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研究成果,课题名称:《音乐会练声曲》研究,项目编号:13ZC092。

《音乐会练声曲》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音乐会 研究 音乐
最新音乐论文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音乐
音乐综艺类节目对音乐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研
新闻短视频的配乐问题探讨
二胡在广东汉剧唱腔音乐中的作用研究
浅析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试论创设情境在小学五禽戏中的教学运用
“证伪”视域下分析五行音乐疗法的探讨
热门音乐论文
音乐欣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
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论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五交响曲》
巴赫的音乐神学
探究中国器乐即兴之美
浅谈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成长之路
民乐的没落还是突围?-——透析“女子十二
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
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的书信
基督教与西方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