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的“生活化”策略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1-10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是很重要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其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热情、爱国主义热情、品德教育思想及国情教育思想等方面,以此促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其实,学生的日常生活是这门课程的基础,学生的品德来源于他们在生活中的认识、感悟与体验,这就要求教育内容应适应社会发展性,同时,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肩负着很大的教育责任,所以,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学方式与课堂效果,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中有正确的认识,丰富自身的体验,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学更加“生活化”。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的必要性

  教育是生活的“必需品”,小学的“品德与社会”必须融入学生的生活中,生活才是孕育德育品质的土壤。这门课程将社会知识教育与道德品质教育融合成一体,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发展性。它用社会做背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积极引导他们主动体验生活,从中获得丰富的社会知识经验,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文明的生活习惯与良好的责任心。因此,探究品德与社会“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的实践性

  1.“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小学生处于懵懂时期,对事物有好奇心与探索欲,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要慎重考虑教学内容,忽视学生的年龄、心理,不按照道德发展规律的进行教育是不可取的;教育方式不与现实生活结合,只照本宣科、脱离实际也是不可取的。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在正确目标的引导下,将课堂教学融入生活背景,不拘泥于书本知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捕捉汲取有意义的内容。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刻认识品德的修养。比如,教材中有篇《平安回家》的课文,教师可以进行生活化讲解,利用多媒体方式展示各种未遵守交通规则带来的后果,以此在学生心中深植正确交通法规的观念。

  2.“生活化”的课堂活动

  新课改实施后,倡导教师培养学生自主交流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各种活动。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若教师常常采用说教方式,难免会让学生觉得品德与社会课程枯燥乏味,从而使精力分散,产生厌学情绪。一味地“听”与“看”远远比不上“做”的效果明显,教师只有真正引领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才会让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才会让学习效果更加明显。仍以《平安回家》课文为例,教学中,可先让学生熟悉课本内容,然后勾画学习重点,再发言描述交通违规的后果。之后,可让学生进行表演展示,这会让学生记忆犹新,更好地巩固教学效果。

  3.“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中,“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种:首先,体验式教学。它指的是以学生作为主体进行体验的教学方法,强调的是教学的生活空间与社会背景、教师的组织能力、学生的自身感受。其次,情境式教学。它指的是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生动形象、具有情绪色彩的具体场景,以此促进学生心理机能的发展。最后,讨论式教学。它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中,合理安排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促进、树立自信。

  三、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的反思性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者,在教学活动中,应不断学习、反思与改进。首先,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选择真实的事例进行讲授,若学生觉得教师选择的事例不真实合理,就会产生疑问,就达不到教学目的。其次,教师应避免只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度,忽视教学过程的实效性。课堂活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认识到品德与社会的“生活化”状态。最后,教师要用心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避免在课堂中引入与教学无关的内容,不应为了“生活化”而刻意“生活化”。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化课程不仅仅是一门科学的课程,更是教学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品德教育课程。众所周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他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建设与发展,他们综合能力与品德素质的高低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的长远发展与建设。所以,教师作为启蒙者与引路人,必须明确职责,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努力创新教学方法、钻研教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教学的丰富性、真实性与生活化的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追求教学效果,更要注重?W生在课堂的交流体验,学生也要积极主动树立探究生活的意识,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这门课程开设的目的,使学生成为具有责任感、富有爱心的优秀人才。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论文搜索
关键字:生活 品德 策略 课程 小学 教学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