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西方哲学论文 >> 本雅明之死与自由知识分子的灭绝论文

本雅明之死与自由知识分子的灭绝

作者:刘永谋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6-05-30



  那么,作为自由知识分子,本雅明之死是他的高潮。可是,自由知识分子还没珍贵到为他们人人树碑立传的地步。那么,为什么我们把本雅明之死和苏格拉底之死一起讨论,即为什么要对本雅明之死大发感慨?(本雅明死了很正常,不死才让人奇怪。)原因在于:有人讲本雅明是欧洲最后一个自由知识分子,然后他们作为一个群体就要绝种了。所以,本氏之死还有绝种的标志意义。于是,我们就有必要议论议论了。 

  本雅明的时代,在西方,所谓又一轮"知识分子政治化"过程已经快进行到最后。其实,自从知识一产生,或者说知识的生产成为可能,各种力量就开始窥觑其生产权。作为专职的知识生产者,知识分子占有了相当一部分令人垂涎的知识生产权。因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世俗权威、宗教权威都企图收编知识分子,以控制知识。所以,所谓知识分子的自由,为当权者不能容忍。一旦有机会,这一收编过程就必然要发生。在古希腊,凭借其贵族地位和对奴隶的剥削,知识分子可以保持一定的知识的自由生产。到了中世纪,由于基督教的异常强大,凭借其宗教特权的世俗化,知识分子的自由特权被没收。我们可以把中世纪的情况称为"知识分子宗教化",经院学者就是典型代表。然后,到了启蒙时期,宗教的力量开始削弱,知识分子尤其是研究自然知识的科学家又获得了一定的自由,欧洲的知识分子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20世纪,特别是二次大战以后,知识分子开始丧失了其独立的经济基础,要靠自己的知识谋生,即必须受雇于某一阶级(资产阶级或无产阶级)。另一方面,科学开始职业化,并且和政治牵连在一起(马尔库塞径自指出:科学技术是一种意识形态),科学界的超然地位也因此而被取消。另外,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对人文科学基础的追问,使得后者的合法性受到极大的怀疑。人文学者无力为其知识的确定性辩护,因而知识的销售成了极大的问题,不得不更加依赖于政治的羽翼以求得基本的生存权。一句话,知识分子不得不附庸于政治。这就是"知识分子政治化"过程,也是知识分子失去其独立自由地位的过程。本雅明试图背离这一时代潮流,独立于时代之外。他与各种主流思潮(犹太复国主义、共产主义和社会批判主义)都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以一种真正的研究态度看待它们。所以,他的死标志着这种努力的彻底失败,同时也标志着"自由知识分子"随着上述政治化而最后灭绝。这样看来,自由知识分子只能在剥削的基础上存在。当然,这种剥削可以为社会所承认,甚至以国家的名义进行,前提是国家和人民承认他们带给整个社会的好处。也就是说,国家可以无偿地养活一群知识分子,并给予他们自由,不给他们提出任何任务。而自由生产出来的知识,往往不会是毫无用处的。 

  对比西方,中国的自由知识分子仅仅在先秦时期才获得了生存权。先秦以降,尤其是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上述政治化运动就基本完成。也就是说,自那以后,中国就失去了自己的自由知识分子。到了后来,知识的解读和生产更是基本成了科举制度的附属品。科举制度强化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化倾向,并凝练出"学而优则仕"的教条。数千年来,政治对中国知识生产的绝对权威一直未曾松动。这也与封建大一统格局的稳定性紧密相连。所以,每到改朝换代,中国的学术、文化就异常的繁荣。典型的是两晋乱世和"五四"时期。在这样的时候,知识分子都尝试摆脱政治的阴影,重新获得自己的自由。然而,这种时期毕竟太短暂了,很快又恢复到政治的绝对话语权的统治当中去。相应的,知识分子的自由运动也就很快流产。 

  从上面看来,在自由知识分子的眼中,知识的销售是不在考虑之中的,即知识的生产是纯粹为了生产知识而不是为了获得利益。当然,不考虑知识的销售,并不必然导致知识的滞销。因此,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庸俗化的传媒文人首先就要被排斥到自由者之外。而学院学者为纯粹求真而投身学问的例子,也基本上绝迹了。对于学者,学问首先是一种职业。职业要获得成功,销售知识是极其关键的。在中国,论文、专著的数量更是与学者们的职称和回报联系在一起。于是,生产什么知识,学院学者是没有决定权的。所以,利奥塔才有论断:权力和知识是同一问题的两面:谁决定知识是什么?谁知道需要决定什么?当代社会是买方市场,知识市场也不能避免。那么,知识权力似乎已经完全从知识分子手中让渡出去,而转移到购买者的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分子政治化过程就是知识市场化过程。这一过程无法避免,也无法回头。因此,当有人引用尼采的论断评价本雅明:"他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我们要说,他的时代已经过去,已经成为遗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本雅明 自由知识分子
最新西方哲学论文
从自由到责任
试论科学与西方哲学中的主客二分思维
西方哲学史脉络的多维度研究
从语言学的视角评介西方哲学家的语言观
近代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三题
“西方哲学中国化”历史与逻辑的静态分层与
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内求与契机??
西方哲学史中的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探究
《存在与时间》的方法、内容和叙事
施米特的“政治的概念”
热门西方哲学论文
重返马克思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的解释——解释学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 人·存在·价值
基督教为何能赢得古代欧洲人民的心
生存的超越性与尼采的超人学说
康德的崇高美学新论
关于理性的反思与断想
《存在与时间》的方法、内容和叙事
论西方哲学古典理性主义的历史流变
讨论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问题:苦恼意识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