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学中身份印痕的复杂与魅力论文

文学中身份印痕的复杂与魅力

作者:刘俐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1-06

二、《我是谁》之于知识分子身份认同

    宗璞1979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我是谁?》,因为形而上地提出“我是谁?”的询问,而具有不断地解读和再阐释的可能。在这篇小说里,宗璞用第三人称深情地塑造了一个女性知识分子韦弥的形象,刻画了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精神上极大的伤害之后的苦闷、绝望,以至最终走向选择死亡的心路历程。宗璞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耳濡目染于知识分子的操守、人格和情操,她和她的父亲冯友兰乃至家人,中国知识分子在半个多世纪里所可能经历的一切。这种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成为她描写韦弥的丰厚资源,也成为她切入肺腑般地询问“我是谁”的思考根据。但是,韦弥毕竟是宗璞笔下的人物,我们依然从文本入手,分析这个人物所可能给予我们的。这篇小说诞生之后正值我国政治运作轨迹的伤痕和反思阶段,这样的思潮性背景,形成了对这样作品解释和理解的语境:那就是,是对极左思潮和历史的控诉、声讨,乃至反思(政治性的反思)。而我们现在试图从身份认同的视角分析韦弥。

    韦弥在被人们斥责为大毒虫,回到家里看到丈夫孟文起吊死在厨房后,失神落魄地冲出家门,摔倒在路旁,又受到冷漠的斥责,在神经质般地追问“我是谁”的痛苦中投向湖水。在韦弥整个痛苦体验中,有两个意象是饶有深意的,第一个是大雁。韦弥将作为知识分子的自己和迷路的大雁对应起来,产生了隐喻意味。痛苦中,她看到了迷路的大雁,是的,“它们迷了路,不知道应该飞向何方。韦弥一下子跳了起来,向前奔跑。她伸出两臂,想去捕捉那迷途的、飘零的鸿雁”。“她觉得自己也是一只迷途的孤雁,在黑暗的天空中哭泣”。为什么会将自己喻为孤雁?在韦弥的意识屏幕上有一段闪回式的叙述:韦弥和丈夫孟文起在解放初,从国外回了到祖国怀抱,他们曾经“飞翔在雁群中”,而那时,他们知道自己是谁,心里是安然的。从韦弥的意识或者也包括潜意识,是将自己和像母亲一样的祖国联系在一起的感受、认同的。他们的安然在于能够为祖国贡献力量。韦弥如今的失落、不知道自己是谁,皆因为母亲消失了,自己才无所认同,无所归依。她回忆到自己曾和丈夫孟文起,努力“把自己炼成干将、莫邪那样两口斩金切玉的宝剑,以披斩科学道路上的荆棘。剑是献给母亲的。可是如今剑在哪里?母亲又在哪里”?这是在一个扭曲了的世界里的呼唤。

    第二个意象是虫子。和孤雁的体验联系的,是虫子的消极痛苦的自我感知。或者说,因为如今自己成了虫子,而有了孤雁的断零体验。在韦弥模糊的意识中,自己是一条大毒虫,何止是自己,“韦弥看见,四面八方,爬来了不少虫子”,这些虫子还发出了“咝咝”的声音,韦弥能听懂这“咝咝”的声音,它们说的是:“我——是——谁?”如果说,大雁由过去时态中是与雁群合而为一的,所以即便在韦弥现在时的断零体验中,也依然是肯定性的形象。而大毒虫,没有与任何有价值的事物相联系,并且因为成为了大毒虫后而失去和雁群联系的可能性,所以是否定性的形象。大雁是飞翔的,而虫子是爬行的。失落的形象和现在的存在状态构成极大的反差,更加深了韦弥的“我是谁”的身份询问。

    如果我们深入思考韦弥的体验,会发现她对知识分子身份的认同,其背后的以自我归依为母体式的思维方式,将自我依附于另一个有价值的实体,“我是谁”是在另一个有价值的实体那里得到回答的。从这个设想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中国传统中身、家、国的层层被包容、综合为一体的文化底蕴。韦弥的痛苦主要来源于“信念伦理”,而信念伦理曾经支撑着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韦弥和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的“信念伦理”,主要内容是将自己的信念和祖国的前途、人民的理想联系在一起,以此作为自己人生的支柱。可是在韦伯看来,信念伦理是不问后果的,它所能意识到的唯一“责任”,是“盯住信念之火,不要让它熄灭”。而更可贵的是“责任伦理”,责任伦理采取审时度势的态度,不但要求为自己的目标作出决定,而且敢于为行为的后果承担起责任(注:“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思想来自马克斯·韦伯。见冯克利:《时代中的韦伯一代译序》,转引自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第8页,三联书店,1998年版。)。从韦弥的知识分子身份认同,我们可以再设问一下:“我是谁?”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除了和祖国联系在一起之外,是否还应该有别的独属于自己的内容呢?

    韦弥对自己身份的问题的呼唤,是个时代性的问题,时代氛围、文化背景、接受视野不同,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理解。作为本体论的文化身份,是个矛盾的多侧面的混合体,从心理学上说,存在一个时而激活此一种时而激活彼一种的对于群体的忠诚或身份的自我。至于激活什么?是以时代和理解而定的。韦弥的体验和认同,如今都已成为了历史,我们拉开一段时间距离后,感到了韦弥的局限,或者说,韦弥的询问这一行为本身的意义更主要是为后来的知识分子身份内涵的寻找及认同提出了问题。荷兰学者瑞恩·赛格斯认为,文化身份同时具有固有的“特征”和理论上的“建构”之双重含义。知识分子身份认同也始终处于“建构”过程中,在知识分子自己的心理过程中。

    同郁达夫的《沉沦》一样,这篇小说也是用第三人称叙事。小说始终聚焦于韦弥,所以在韦弥的内视角中展开叙事,内视角有一种强大的感情牵引力量,夹迫着我们顺着韦弥的所感所思而前行。她的感受直接影响到我们对作品的接受。事实是,文本中隐含的作者和主人公韦弥在诸多地方,视角是重合的,而这样的重合本身就可见出作者时代性和她对知识分子身份内涵理解的局限性。在如是叙述视角里,韦弥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自我认同的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的形象,在《我是谁?》之后的作品中成为一个参照,并且会在文化身份意识开拓中,不断地产生出潜在意义来。

      

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之于知识分子身份认同

    首先我们愿意按照朱力亚·克里斯蒂娃的“公开的或隐秘的引证和隐喻”“较晚的文本对较早的文本特征的同化”两个方面,来理解《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与《我是谁?》构成的互文性(注:关于“互文性”概念来自朱力亚·克里斯蒂娃。引自M.H.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第37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除了《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写于1986年,晚于宗璞的《我是谁?》七年时间之外,张贤亮较之宗璞更少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理积淀。因此这个文本中的主人公张永璘对知识分子身份的理解呈现出,东西方观念的交融和相互借鉴,相对于传统,有了更多的建构成分。

    与《我是谁?》中韦弥将自己知识分子身份定位于可以为祖国效力,在被祖国所承认的前提下才知道自己是谁不同。张永璘对于自己的知识分子身份的定位是能够独立的思考。诚然,这部小说以较多的篇幅描写了张永璘与黄香久性爱的曲折,但是,当我们用张永磷寻求知识分子身份的内涵的眼光来看他们的性爱故事时,会发现那不过是一个为了展示张永磷心理内容的框架或者说是背景。用佛克马的话说,“这两者之间的张力看来是绝对真实可靠的,而且起到了充当文本的主要构成原理的作用”。佛克马认为,应该用“腐败的政治和真诚的政治理想”的对立来阐释张永璘的个人体验(注:参见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第五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我以为有道理,正是在这样的对立中,张永璘对知识分子身份的理解得到展示。

    张永璘是个男人,长期的独身生活非人地压抑了他对女性的渴望,能够获得女性的性爱,是证实他是个完整的人的一个方式,而这个愿望与他的另一个愿望,即能有一个安全的读书、思考和写作、不会被外人随便闯入的地方的愿望,可以容纳在一个形式里,那就是婚姻。用小说中的罗宗祺夫妇的话说:“你最好有个家,自己有一间房子,你写东西有谁知道?现在正是比较松的时候,他们会批准的……”。张永璘和黄香久的婚姻构成了一个外在风雨的临时避难所,而在张永璘在黄香久的怀抱里从半个人变为一个完整的人,作为男人和女人纯粹的异性的情欲得到了完满之后,张永璘知识分子的本性再次显示,他进一步认识到:“而维系我们的,在根子上恰恰是情欲激起的需求,是肉与肉的接触那份情爱,是由高度的快感所升华出来的。离开了肉与肉的接触,我们便失去了相互了解,互相关怀的依据”。他对大青马说:“所以我想走了!我渴望行动,我渴望摆脱强加在我身上的羁绊!费尔巴哈长期蛰居在乡间限制了他哲学思想的发展;我要到广阔的天地中去看看!”“我要到人多的地方去!我要听到人民的声音,我要把我想的告诉别人。”张永璘这些话的内在逻辑是:作为知识分子,在情欲的满足中和异性的维系,毕竟是暂时的外在的,而思考的自由、追求更高的精神的归宿,到更广阔的世界中去,才是知识分子的本质性特征的体现。他意识到,黄香久所布置安排的小家庭的舒适的氛围,是能麻痹人的思考、进取和对更高理想的追求精神的。形而下的现实束缚了形而上的思考。离开黄香久,是对现实的超越,也是对自己的超越。更潜在的逻辑是,和“腐败的政治”相对应的是“真诚的政治理想”,“真诚的政治理想”是一个可以置放各种内容,甚至迥然有别的内容的筐。真诚的政治理想,在张永璘那里表现出来的就是对现实中极左政治路线的反对、批判,他说,这样的现实已经快到底了,“我总觉得会有一次运动,一次真正属于人民的运动”。张永璘的政治理想,还含有对真正的人的意义的追求,“生活难道仅仅是吃羊肉吗”的质问正是他思索的痕迹。从他的“真诚的政治理想”对现实的反思性、批判性,我们能看到文本里隐含的作者对知识分子身份的设想和定位,已经脱离了单纯和“祖国”“母亲”相联系,而进入到对知识分子是外在于政治的具有独立追求和思考的群体的确认。这与宗璞的《我是谁?》是迥然有别的。

    张永璘的行为和对人生的理解中已经有西方文化的因素,大青马、马克思等与张永璘的对话,充满着诸如人的创造力依赖人的生命力、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人都有自己的权力等观念,马克思甚至论证说:张永璘应该设身处地地为黄香久想一想,并且以尊重的态度对待黄香久,既然自己没有尽到作丈夫的责任,就无权谴责黄香久。而张永璘也接受了这些西方文化观念。知识分子身份的内涵在张永璘的人生体验中不断地被建构着。

    张永璘对知识分子身份的寻找和确认,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而心理过程外化为一系列的行为,必然引申出一系列的伦理学悖论,而从叙事伦理学来看,叙事性作品的艺术魅力恰恰来自于不同伦理之间的差异和冲突,那么是否可以说,引申出的伦理学悖论对艺术魅力是有意义的,进一步也可以说,对知识分子身份的寻找和确认,有可以开拓的广阔审美空间。在张永璘的人生选择和体验中,我们最起码能提取出诸如,脱离黄香久,张永璘在道德上得到的必然是否定性评价,而他对更高人生境界、知识分子的社会性和人类性责任的追求却又是有意义的,在创造伦理学中将得到肯定性评价。牺牲一种价值,为的是另一种价值,这是两个伦理学体系,互相无法评价,但却由张永璘这个个体来承担,张永璘是悲剧性的,用别尔嘉耶夫的话来说,就是“人被迫成为残忍的,如果他为了一种价值而必须牺牲另外一种价值,为了一种善而必须牺牲另外一种善,比如,为了祖国或为了社会真理的斗争而牺牲亲人,为了科学、艺术创造而牺牲爱国主义或社会的活动,或者相反”(注: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第205页,第219页,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目的和手段之间的悖反也在张永璘的身份寻找和认同中有所表现。张永璘是如此地被他所追求的目的所吸引,那目的包含对人的解放,包含对一个更人道、更有人性、人的爱情能够得到最大实现的社会的追求。但是为了这个目的,他使用了可能的一切手段,包括开空白介绍信,和黄香久离婚,为了和黄香久离婚,特意以不断提及黄香久曾经和曹书记有过奸情一事,激起黄香久的愤怒。而这些手段,是与他所追求的目的南辕北辙的。张永璘的悲剧是,他所实践的是非真理和对活生生的人的残酷迫害,“为的竟然是这样的目的,它们被认为是必要的,但在实现目的的道路上,这些手段已经开始掩盖目的。生活的虚假的外围就如此地形成了,伪善出现了,这个伪善已经不被认为是恶,而被认为是义务(注: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第205页,第219页,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别尔嘉耶夫是从目的和手段的一般伦理学角度而言的,但是作为我们思考张永璘挣脱黄香久及其婚姻,思考张永璘对更高境界的追求中的悲剧是很有启发的。这可作为另一篇论文的起点。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文学 身份印痕 复杂 魅力
最新艺术理论论文
行为艺术中的审美意蕴探讨
庆城县博物馆馆藏唐代彩绘陶马俑造型艺术探
网络时代下芜湖铁画艺术的困境与发展
浅谈艺术设计——艺术与设计的融合
艺术三度空间的多样性
浅析二十世纪中国竹笛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中国传统饮食艺术
百年来西欧声乐艺术的中国化发展进程及思考
热门艺术理论论文
设计艺术发展态势解析
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
浅谈宗教艺术
艺术的意义
全球化影响下的现代艺术设计
感人,关切,艺术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与教学
探讨艺术的意义的详细内容
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
感性诉求广告创意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