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文化研究论文 >> 现代性危机与美学传统的建构——略论卢卡契总体性美学的现代性反思论文

现代性危机与美学传统的建构——略论卢卡契总体性美学的现代性反思

作者:陶水平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1-06


 
三、克服现代艺术的颓废:倡导“伟大的现实主义”
 
  进入三十年代之后,卢卡契流亡苏联,从激进的政治变革主张退却到潜心于哲学与美学研究。三、四十年代,卢卡契除了出版《青年黑格尔》、《理性的毁灭》等哲学著作之外,更发表了大量文学评论文章,后者在卢卡契的学术活动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卢卡契作为文学批评家的地位,主要也是在这个时候奠定的。综观卢卡契的文学批评的总面貌,有一个鲜明的倾向,即面对20世纪资本主义文学中出现的现代性危机,提出了弘扬“伟大的现实主义”、重建文艺的总体性传统的鲜明主张。
卢卡契步入文坛之时,正是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文学盛行之际。学生时代的卢卡契除了崇拜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高尔基等作家,也醉心于左拉、波德莱尔、梅特林克、王尔德、易卜生、瓦格纳等作家和艺术家——后者曾把他引向了早期的戏剧演出、创作与研究——并撰写了大量相关评论文章。获得博士学位后及赴德国某职期间,也发表了施莱格尔、诺瓦利斯、格奥尔格、荷尔德林、里尔克、霍夫曼、克尔凯郭尔等著名浪漫派与现代派作家的文章,可以这样说,青年卢卡契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
转向黑格尔尤其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卢卡契越来越不满足现代主义文学的严重缺陷,提出了很多尖锐的批评。卢卡契对现代主义文学的批评主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其一,现代主义文学完全抛弃历史留下的文学遗传,在创造技巧上追求与故事发展或典型塑造无关的内心描写、心理独白、意识流等手法,热中于剪接、拼贴、间离法、蒙太奇等支离破碎的艺术形式,割断了文学发展的伟大历史传统。其二、现代主义文学孤立地描写人物孤僻怪诞或病态的心理,没有同时写出人物心理得以产生的社会环境,无助于揭示人物形象形成的社会原因,遮蔽了读者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物化本质与物化结构的整体认识。其三,现代主义文学放弃了古典艺术的和谐理想,放弃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人道主义传统,表现了对异化社会现实的无奈屈从或软弱抗争。归结为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是,现代主义文学放弃了文学艺术的人性本质,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意识沆瀣一气。
卢卡奇认为,从根本上说,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基于日常直接的物化意识状态对社会生活的消极反映,是现代物化社会的非自觉与非理性的艺术表征,属于资本主义文化病灶的一部分。马按照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任何社会的生产关系都组成一个整体”,[13]但现代资本主义的物化现实充满着混乱不堪的、支离破碎的表象,掩盖着社会深层的统一性或总体性,它在具体个别作家头脑中造成四分五裂的的印象。现代主义文学简单地以现代社会中人的物化处境作为艺术表现的直接对象,无力把握人和现实之间的本质联系,不能深刻揭示物化现实的历史根源。这种消极的行为违背了总体性的辩证原则,也放弃了人道主义理想。
在资本主义物化社会下,日常生活拜物教的假象掩盖了人们的实际关系和生活的真正本质,日常生活的表层现象往往只是现实的一种虚幻的假象。表现主义等现代主义作家的错误,就在于从个人主观经验出发,以个人直觉代替了客观现实,割断个人心理与社会历史的关联。他们运用各种反传统的怪异新奇的艺术技巧,虽然这种艺术技巧可以发挥眩人耳目甚至标新立异的作用,但是, “这种作用正是产生于这样一个事实:它能够迅速地把事实上完全不同的零碎的、从联系中撕下的现实碎块令人惊奇地拼凑在一起,……其最终效果不过是极度的单调无聊而已。细节可能闪烁着艳丽的光彩,但从整体来看,它却像污水泥潭一样——在暗淡之中存在着一种毫无生气的暗淡,纵然其组成部分呈现五光十色。”[14]现代主义作家的 “剪接”或“拼贴”,过分强调了资本主义现实中的个别因素、危机和混乱感,他们只停留在个人的直觉上面,没有挖掘出个人主观经历同现实社会生活之间的真正联系,把种种异化现象看成超历史超社会的永恒现象,掩盖了异化现象的真正的历史根源,表现了对异化社会的无奈屈从与认同,因而他们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是空泛、抽象、单调的甚至是病态的,不但不能真实反映客观现实,反而离现实越来越远,甚至于完全歪曲了生活,成为颓废的、衰败的文学。
     那么,如何克服现代主义文学所蕴涵的颓废、衰败的危机呢?卢卡契推出了著名的“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卢卡契所理解的“现实主义”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不完全相同。他明确指出:“现实主义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切真正伟大的文学的共同基础。”[15]又说:“所有伟大的艺术时期都必然是深刻的客观现实主义时期。”[16]
关于何谓伟大的现实主义?卢卡契有许多表述。卢卡契的“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大致包括:在认识论方面,强调文学对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物与环境的整体反映观;在创作论方面,强调个别与一般辨证综合的艺术典型观;在文艺美学方面,强调艺术内容与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在主体论方面,强调文学的人道主义理想与原则。[17]由于学术界对卢卡契的现实主义理论极为熟悉,研究甚多。本文对此从简。
卢卡契指出,与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不同,真正伟大的现实主义者从来就没有认为“物化”表象是真正的现实本质。对现实主义者来说,所有一切事情,只要是和人发生关系,必然是从人们彼此联系、互相作用中产生的。因此,现实主义作家马上就会把这一切拜物假象和现象转到真正的实质上来,转到人们中间具体的社会关系和联系上来。巴尔扎克、狄更斯和托尔斯泰等现实主义作家谈论金钱、政治或者司法权时,都是作为具体人的具体联系而出现的。他指出:
    “它(现实主义文学)的目标是要提供一幅现实的画像,在那里现象与本质、个别与规律、直接性与概念的对立消除了,以致两者在艺术作品的直接印象中融合成一个自发的统一体,对接受者来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18]
卢卡契认为,文学艺术反映现实不应是琐屑的日常生活的机械复制,而应是对客观现实本质的动态的反映。面对完整性瓦解的资本主义物化现实,只有弘扬伟大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文学才能够揭露完整人性的分裂及根由这一悲剧事实,实现对物化的抗议。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叙述(而非描写或表现)的方法,注重动态地把握人物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和趋势,注重对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塑造,因而能够从整体上揭示日常拜物意识的虚假性,洞悉社会的深层本质,批判物化社会的现实,高扬人道主义精神。
依据卢卡契的深入地分析,现实主义文学决非自然主义、表现主义那样的照相式或表象式实录,不要求艺术描写与日常生活的表面相似。一部表面上显得如同生活一样的作品,并不一定就是现实主义的。相反,一部明显违反了表象而深刻显示了社会人与人的历史关系的,却恰恰可能是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只要反映了人物关系的艺术生命的立体性、全面性,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完整性,现实主义文学就能够具有强烈的艺术生动性,卢卡契指出:“被赋予艺术生动性的现象并非一定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甚至也并非一定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这就是说:即使在文学创作中最大胆的幻想的游戏,即使对现象所作的最离奇的虚幻的描写也完全和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观不相矛盾的。巴尔扎克和E.T.A.霍夫曼的几个中篇幻想小说就属于这类有成就的文学创作。它们受到马克思特别高度的评价并非偶然。”[19]卢卡契后来甚至认为,卡夫卡的小说创作也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因素。在《艺术与客观真理》一文中,卢卡契又进一步提出,现实主义艺术具有反拜物化的穿透现实的认识功能,根本原因是现实主义艺术作家能够穿透日常生活的虚假意识,塑造一个来源于日常生活又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更完整更真实更人道的艺术世界,读者在阅读这类现实主义作品时,可以培养起相应的整体观,使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趋向自觉。
卢卡契认为,现实主义文学的认识价值、人文精神以及艺术魅力是通过艺术典型这一审美中介来产生的。与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割裂本质与现象、个别与一般,任务与环境的不同,现实主义文学典型“一方面是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在艺术中的解决,这种解决方法在其他领域中是没有的,另一方面又同时回到那社会的、历史的过程;它指出最好的现实主义艺术就是这过程忠实的反映”。[20]典型是艺术的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个性与共性、人物与环境、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内容与形式之间冲突的辨证解决,它指向或维护人性的完整与统一。为此,不同于现代主义作家的日常直接意识或简单日常印象的拼贴,现实主义作家在艺术上和世界观上就需要付出“巨大的、双倍的的劳动”[21],
在此基础上,卢卡契展开了对现实主义作家心理结构与心理能力的分析,认为,他们之所以不同于现代主义与自然主义作家,在于他们具有一种特殊的理智认识的能力。为此,卢卡奇饶有新意地深刻发挥和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以及“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等命题,反复强调,在典型创造的过程中,作家的主观诚实性和艺术勇气至关重要,甚至成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能否克服异化、反映社会现实的关键因素。卢卡契将其表述为“作家的真诚和正直”,称之为伟大现实主义作家最可贵的伦理态度。[22]
卢卡契认为,现实主义文学与人道主义精神有着深刻的内在相关性。在卢卡契看来,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反日常拜物化意识的人道主义属性,因而是克服现代主义文学危机的正确有效的艺术选择。在真正伟大的现实主义者的锐利目光面前与文学叙述之中,是不能容忍任何的拜物教的,一切的拜“物”又重新变成为属于人的东西。他指出:“真正的伟大的现实主义就这样把人和社会当作完整的整体来加以描写,而不仅仅是表现他们的某个主观的方面。”[23]真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无不维护人的完整性,反对把人的完整个性割裂成互不关联的公众和私人两部分,反对把人的本质碎片化。他们对资本主义物化社会的日常拜物意识提出了人道主义的抗议,揭露了现代社会的人格完整性失落的深刻悲剧,从而唤醒人们为捍卫人的完整属性与人格尊严而奋斗。
可见,卢卡契的“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在20世纪西方文论中独树一帜。在卢卡奇这里,“现实主义”与“伟大的艺术”、“优秀的艺术”几乎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尽管它要从古典的或批判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中吸取艺术养料,但决非前者的简单复归。“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是其总体性哲学在文学批评领域合乎逻辑的具体展开。标举“文学内部研究”的当代西方文学批评巨擘韦勒克称卢卡契为“20世纪西方四大批评家之一”,显示理论大家的学术眼光、理论风范以及对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历史的尊重。
毫无疑问,卢卡契的现实主义理论自身也同样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比如,文学审美选择的偏狭,在20世纪语境中卢卡契心目中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只有罗曼·罗兰、托马斯·曼以及高尔基等少数作家;用现实主义的美学标准衡量现代主义文学,低估了现代主义艺术的艺术创新价值,忽视了现代主义艺术的认识价值和批评意义,以及强烈的精英意识、启蒙意识与拯救意识等等。但是,卢卡契的这一理论在今天看来也并没有全然过时,依然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在当今精神文化更深刻地受到物质文化挤压的时代,在所谓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文学艺术似乎只有三条出路:或者是充分地商品化或商业化,把文学艺术当中消闲、消遣、消费的对象,追求文学艺术的市场价值及其占有率;或者是退回内心、体验孤独、玩味技巧、游戏语言等等,这是少数先锋作家的艺术选择;或者是发扬艺术的现实主义精神,直面与反映社会生活的众生像及其内在本质,坚持文学的批判立场与人文关怀。上述第三种选择,是与卢卡契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追求相通的。可见,卢卡契的“伟大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仍然具有对抗现实、批判异化、拒绝平庸、追求崇高的积极意义,仍然是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的反思性研究不可绕过的思想资源与话语体系。
 
四、走出美学话语的危机:弘扬艺术审美的拟人化精神
 
  卢卡契晚年推出了在西方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代学术史上有重要影响的理论著作《美学》这部煌煌巨著。按照卢卡契的计划,《美学》一书包含三卷:第一卷为《审美特性》,阐述艺术审美活动(或曰艺术审美文化)在人类历史活动与精神构架中的起源、特点、地位与作用。第二卷《艺术作品与审美态度》,阐述艺术类型与审美行为、审美实践、审美活动、审美意识类型的关联,以期对艺术审美活动作出类型学研究。第三卷《艺术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拟探讨审美活动的历史发展进程与艺术史的演进问题——尽管其难度非常巨大——以体现美学作为一门人的历史科学的特点。显然,是一个受到黑格尔美学构架影响并可以与之媲美的辉煌理论体系。但是,1963年,卢卡契写完第一卷即《审美特性》之后,就转入到社会伦理学与社会本体论的研究。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部未最终完成的著作。虽然如此,这部长达1000多页的《美学》第一卷《审美特性》,还是把卢卡契想要表达的美学观念清晰地传达出来了,因而又可以说他依然完成了自己的美学理论建构。
无疑,卢卡契晚年的美学是对自己毕生美学思想的系统总结,但是如果仅仅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卢卡契晚年美学,则低估了这个美学理论的重大学术价值与重要历史地位。首先,建构美学理论体系,是他年青时代就产生并试图付诸实践的愿望,但流于失败。而建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体系,则是他在30年代开始产生的学术抱负。卢卡契多次提到,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具有许多关于艺术和审美问题的论述,但马克思主义尚无系统的美学理论,他要立志建构这样一个美学理论体系,卢卡契的这个夙愿在晚年得以实现。可以说,真正系统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是在卢卡契手中才得以建构起来的。卢卡契在《审美特性》的前言中所作的这样一段论述无疑是实事求是的:“如果认为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言论加以搜集和系统排列就可以产生一部美学,或者至少是构成美学的一个完整骨骼,只要加入连贯的说明性文字就能产生出一部马克思主义美学,那就完全是无稽之谈。”[24]必须承认和尊重卢卡契在这方面的富有创造性的巨大贡献,卢卡契所建构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体系迄今仍未见被人超越。卢卡契由此被称为“美学方面的马克思”,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另一方面,卢卡契晚年的美学也隐含着对当代西方学术文化的全面对话和思考。有趣的是,对于卢卡契早年及中期的思想在同代与后代的许多西方学者中所引起诸多争鸣,卢卡契本人并未在《审美特性》中作正面的或直接的回答。可见,卢卡契有更深的考虑、更高的抱负。卢卡契晚年生活的时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资本主义平稳发展的时期,社会表面似乎没有多大的动荡和危机。然而,卢卡契以其深邃的理论眼光发现,平稳时代的繁华景观背后依然隐含着多种社会文化的危机。如商品拜物化较二战前更为严重,科学实证思潮更其盛行,后现代主义文化也开始登场。作为人文学者的卢卡契,显然要从更高更深的层面思考人类的命运和未来问题。
《审美特性》与卢卡契以前的美学或文学批评文章不同,《心灵与形式》主要凝聚了新康德主义的强调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相区别的学术旨趣;《小说理论》主要体现了新黑格尔主义式的憧憬古典艺术的美学思考;《历史与阶级意识》主要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革命辩证法与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内在结合,以阶级意识对抗韦伯的科层意识;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批评集中以“伟大的现实主义”对抗衰败的现代主义;而卢卡契晚年的美学则是前者的辨证综合与理论升华,回答了这样一系列重大而根本的问题,即:在商品异化广泛渗透到当代人日常生活、科学主义的工具价值学术或实证理论成为当今强势话语、激进政治变革的浪漫情绪不再、美学话语成为弱势话语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走出审美文化的危机,重建美学话语对人类社会历史的介入?如何以人性化的或拟人化的艺术审美来培养人的类意识,克服日常生活的片面意识、克服科学实证主义的霸权话语、建构严格更为合理更为人道的理想社会?只有在这样的视野和背景下来审视卢卡契的晚年美学理论,才能够理解其知识精华与学术洞见。在晚年卢卡契美学话语中,日常生活、日常意识、拜物化意识、拟人化、特殊性(或典型性)、审美形式、人的自我意识与人的类意识、净化或曰陶冶、总体的人,等等,成为这部美学巨著最为关键的学术语汇。在卢卡契笔下,“人的日常生活”取代了黑格尔笔下的“绝对精神”,成为社会存在的基本本体。显然,卢卡契晚年所建立的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史观为基本方法论、以社会存在为历史本体、以人类学视野为取向的美学理论体系。
全面、深入地展开对《审美特性》博大精深的美学思想的论述,需要专门的著作,这也不是本文的重点所在。本文要强调的是,晚年卢卡契明白无误地传达了最具特色的人道主义或人类学的美学旨趣。按照卢卡契的研究,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同人的产生与发展是内在关联的,人类历史和社会存在起源于以劳动为基础的日常生活,而巫术则是介于原始劳动与原始艺术之间的中介,艺术、科学、宗教都是从巫术中派生与分化出来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艺术、科学、宗教也不断分化和精致,各自的区别日益显著。科学具有非拟人化、客观化特征,宗教具有非此岸性与超验性特征,只有艺术才具备拟人化、此岸性、总体性、特殊性(或特征性、典型性)等审美特征。在当今资本扩张导致的商品拜物教更其彻底、科学技术更为强势的历史条件下,卢卡契试图以艺术世界的拟人化、典型性、总体性来唤醒人们被日常思维的自发性、习惯性、片面性所抑制的“类意识”;以艺术世界的拟人化、特征性、总体性对抗科学技术的非拟人化与非人道倾向;以艺术世界的总体化、拟人化、此岸性的审美特性,克服宗教的彼岸性虚幻倾向。艺术家通过审美态度审视人的日常生活,创造出源于日常生活又高于日常生活的艺术作品,而艺术作品又在读者面前唤起审美体验,产生艺术陶冶或升华,形成完整的审美经验或审美体验,从而培养人的自我意识与人的类意识,培养完整人格,促进社会朝着更人道更人性的方向改变与完善。如果说,康德美学告诉人们“人(你)应当如何完整地生活”?黑格尔美学告诉人们“人(你)应当如何提升生活”?那么,卢卡契美学则告诉人们,“人(你)应当如何改变、改善与创造自身的生活?卢卡契晚年的美学理论研究的意义正在于此。无论是对当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反思,还是对美学文艺学学科走向的探索,卢卡契美学都是一个不可绕过的高大而又坚实的理论标杆。
 
 


注释:
 
[1] 参见《卢卡契——物象化》,[日]初见基著,范景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2、46页。
[2] 参见《卢卡契——物象化》,[日]初见基著,范景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6—47页。
[3] 西美尔:《货币哲学》,第358页,华夏出版社2002版,第404页。
[4] 西美尔:《货币哲学》,第358页,华夏出版社2002版,第464页。
[5] 转引自章国锋:《卢卡契美学思想的哲学前提与方法论基础》,《外国文学评论》1990[3]
[6] 《现代戏剧发展史》,转引自刘象愚《卢卡契早期的美学思想》,《北京师大学报》1991[1]
[7] 卢卡契《文学史理论注释》,转引自刘象愚《卢卡契早期的美学思想》,《北京师大学报》1991[1]
[8] 《小说理论》,转引自[英]帕金森著《格奥尔格·卢卡奇》,上海人民1999年版,第35页。
[9] 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47页
[10] 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337页
[11] 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77页。
[12] 转引自《关于卢卡契哲学、美学思想论文选译》,张伯霖等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页。
[13] 《卢卡奇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14] 《卢卡奇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18、页。
[15] 《卢卡奇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95页
[16] 《卢卡奇文学论文选》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0页。
[17] 参见笔者《审美之维与文化语境》,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225页。
[18] 卢卡契:《艺术与客观真实》,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第2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429页。
[19] 《卢卡奇文学论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91页。
[20] 《卢卡奇文学论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92页。
[21] 《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3页。
[22] 《卢卡奇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3页。
[23] 《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8页。
[24]  卢卡契《审美特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卢卡契 总体性 美学 现代性反思
最新文化研究论文
表情符号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研究
从中西医形成的理论基础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
绿色经济下黑龙江省有机食品出口贸易发展研
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略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优势
动漫文化发展中的思考
动漫文化发展中的思考
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构原则
浅谈藏族丧葬文化
热门文化研究论文
毛泽东的大跃进与当代中国
鲁迅与中国诙谐文化传统中的愚人主题
极具争议的人物--尼采及其学说
中国城市语言研究的若干思考
德国统一时期的俾斯麦外交:从战略到策略
毛泽东政治权威的思考与启示
鲁迅的“生命”与“鬼”(上)
鲁迅的“生命”与“鬼”(下)
殖民地鲁迅和仇恨政治学的崛起
对两次苏东剧变的不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