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文化研究论文 >> 大众文化的艺术化之路论文

大众文化的艺术化之路

作者:覃莉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1-26


  中国进入大众文化的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逐渐呈现出某些现代社会的特点,随着工业大生产时代的到来和传统农耕文化的逐步消解,学术界开始关注作为大多数老百姓文化消费方式的大众文化,也即是关注普通大众的文化生存状态。但是中国的大众文化产生的基础毕竟与西方有较大的区别,首先是大众的社会构成不一样。中国社会的人群构成在近20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财富占有的不一致,现代中国已不能简单的用传统的士、农、工、商来划分,各种职业、层次构成了城市和乡村两个大的模块。而在这两个模块间又有无数的边缘化小模块在游离,不同的人群在满足了各自的基本生存和生产问题之后,开始有了更高层次的文化精神的需求。可以说,大众文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更高层次的追求,也是社会繁荣、安定的一种表现。由于大众文化社会基础的复杂性,使其涵盖了大量的不同的人群的文化信息和特征,因此,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变性,但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西方的大众文化的人群基础是中产阶级和大量能识字的产业工人,而在现阶段中国并未完成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全面转型,所以最能反映此特点的是“民工”一词。因此,中国的大众文化的人群基础应是包含了中产阶级、产业工人、民工、农民这样一个庞大的主体受众。在这里,单纯的对偶性的文化判断并不能涵盖其所有的特点。大众文化包含了俗文化、流行文化、民间文化,某些雅文化的特征。但相对于上个世纪西方的大众文化来说,中国现阶段的大众文化的受众有一个最典型的特征:即对文化信息的被动性接受。由于信息社会传媒的高度发展,每时每刻都有着大量的信息以各种方式———图像的、文本的、声音的,高强度、高密度的向大众进行着强行灌输,无论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无时无刻不被这些东西所影响、所包围。对这些东西的判断都会因各自的所处阶层不同和所受教育的高低而有所差异。比如说,同样一则广告,在不同人群中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同样一部电影,在不同的受众中会有不一样的评价。总的说来,在大众文化中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大量的复制;二是信息的图像化;三是大众文化的娱乐化。可以说大众文化的娱乐化与高雅艺术的严肃性是相对而言的,前者是普通大众对文化消费的功能性需求,不需要严肃,而需要其能产生精神愉悦,不需要其哲理化,而需要其能通俗易懂。而后者则不一样,它不必要考虑受众的多寡,而是对社会进行艺术化的批判,并整合社会的力量,让政府从社会批判中吸取能量提高执政能力,所以其更多的反映出深层次的哲理性的反思。当然二者之间并非阶级上的对立,只是不同层次对不同文化的需求。但是娱乐化极易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其快速、多变的流行性,它使大众心理极不稳定、社会文化沉淀薄弱,使整个社会陷入一种浮躁不安和肤浅当中,大量感官化、平庸化、简单化的产品被快速生产出来,而又迅速的被淘汰,使整个社会文化形成了快餐式的消费。综合上面所谈到的问题,可以发现,各种纷繁复杂的表象都能追溯到一个最本质的因素。现代社会大工业生产———这种社会模式使人作为人的本质性开始丧失,使人成为非人,即人的异化这种现象成为一种普遍。那么如何才能扭转呢,这就要谈到前文中已提及的一个话题———教育。能拯救大众文化庸俗化的最重要的力量不是艺术本身,而是以审美为核心开展的艺术化教育活动。对于世间的芸芸众生来说,无论是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都只是不同的社会阶层在文化需求上的反映,这个层次并不单纯因社会阶级所决定,而是由其教育环境所决定。这个教育环境则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三方面构成。特别是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家庭教育曾是作为幼童教育的主体而存在,虽然在现代社会里,教育也成为批量生产的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部分,但其所提供的良好的硬件、软件设施是单纯的家庭教育所不能比的,二者的综合构成了现代教育环境的主体,但是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家庭教育中重视的是言传身教,父母、长辈以自身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着幼童的心灵,由于环境的限制,这种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其道德观念和伦理行为准则,在一些农村家庭中还包括传授劳动、生存的技能,这种教育是一种实际的、缺乏理想主义色彩的教育。在幼童入学后,学校教育则展示了教育的强大的功利性原则,由于现代中国教育的应试性特点越来越突出,一个孩子在其读书、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无数次的考试,中国学校教育的应试性教育模式是不可争的事实。无论是现在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还是花样百出的各种竞赛、培训班,其目的都是希望在应试中加大获胜的筹码。这就是现在中国教育的现状,而艺术教育的状况只有比这更糟。因此,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所培养出的所谓的艺术家就可想而知了。这也是笔者不提艺术教育,而只谈艺术化教育的原因之一。
  在人类历史上,艺术做为精神领域的贵族承载着培养人类心灵的重任,没有艺术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但是现阶段的中国艺术教育却无法培养出真正的艺术大师,也就无法产生出真正的高品质的艺术作品。提倡艺术化教育则是对现行教育观念的改革和冲击。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在教育界也和科学界一样,越来越将科技的进步做为人类幸福生活的基石。然而,事实是科学越进步,人类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越多,因而精神问题也愈多,社会财富的增加,并不能让人类的幸福相应地增加,科学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而重塑现代人心灵的艺术化教育并不需要培养多高超的技巧,而是培养一颗能感受艺术的心灵,一双能发现艺术之美的眼睛。真正的教育必须符合文化的内涵,必须采用艺术的方式,培养受教育者勇于创造,勇于接受新观念、新事物的思维模式。艺术化的教育实质上是将艺术创造的诸多因素揉合进各种学科的教育当中,使之产生出单纯的艺术课所不能产生的效果。当然,笔者并不是排斥艺术课本身,而是艺术课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教育理念都不可能脱离现行教育体制而独立出来,在学校教育中,一方面是强调纪律的约束,另一方面又希望一周一次的艺术课程能释放出孩子的创造力,无疑是不可能的。所以说,艺术化教育是对大众在真正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人之前的积极的文化准备,有了这种文化准备,普通大众对大众文化就有了批判鉴赏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大众文化的整体水平。
  由于大众文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很难对其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或者对其做一个准确的价值判断,应该看到的是大众文化已是数以亿计的老百姓的文化消费模式,它既有商业化操作的因素,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文化要求的自发性,它应该随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人类在需要物质化生活的同时,还需要精神文化的熏陶,虽然许多学者依然将其放在精英文化的对立面上,批评其是庸俗的、廉价的、浅薄的、有缺陷的,但是关注它、研究它,提升其审美品种,势在必行,毕竟它体现了中国大多数老百姓一种真实的文化生存状态。
参考文献
1 〔美〕布朗·科赞尼克. 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2 胡潇. 文化的形上之思[M]. 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大众文化 艺术化 文化
最新文化研究论文
表情符号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研究
从中西医形成的理论基础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
绿色经济下黑龙江省有机食品出口贸易发展研
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略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优势
动漫文化发展中的思考
动漫文化发展中的思考
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构原则
浅谈藏族丧葬文化
热门文化研究论文
毛泽东的大跃进与当代中国
鲁迅与中国诙谐文化传统中的愚人主题
极具争议的人物--尼采及其学说
中国城市语言研究的若干思考
德国统一时期的俾斯麦外交:从战略到策略
毛泽东政治权威的思考与启示
鲁迅的“生命”与“鬼”(上)
鲁迅的“生命”与“鬼”(下)
殖民地鲁迅和仇恨政治学的崛起
对两次苏东剧变的不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