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 完善票据业务发展的制度性框架论文

完善票据业务发展的制度性框架

作者:赵慈拉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3-22

  在引入银行承兑费率的同时,建议放开票据贴现利率,因为目前贴现票据中90%以上为银行承兑汇票,银票信用等级相对较短期融资券的级别为高,因此在引入银行承兑费率的同时,对贴现利率取消下限管理实行市场化将是完全可行的,因为已实行市场化的转贴现利率和企业短期融资券利率,将会对贴现利率构成一条有效的利率区间走廊的约束,并能使体现风险溢价后的票据融资成本与贷款融资成本趋向合理的均衡结构状态,构成票据利率体系框架:

  银行承兑费率>风险资产的拨备率(1%)

  短期融资券利率>银票贴现利率>转贴现利率

  商票贴现利率=银票贴现利率+银行承兑费率>短期融资券利率

  票据无追索权贴现利率>票据有追索权贴现利率

  贷款利率>商票贴现利率

  转贴现利率>货币市场利率

  承兑收益>短期融资券利率收益>银票贴现收益>转贴现收益

  在这个利率体系框架内,不同风险的票据交易形成合理的价格级差关系,使票据利率与票据业务的风险状况相匹配,以此覆盖风险预期。贴现利率实现市场化,会增加利率对贴现需求的弹性,但并不会扰乱贷款利率体系和扩张信用,因为贴现作为票据业务的二级市场,其本身并不产生信用,只是把承兑所产生的信用转化为M1罢了,并受到一级市场——承兑业务量的制约,所以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利率定价与利率风险管理的水平。

  三、发展商业本票,推出附息商业承兑汇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融资模式的多元化,融资性票据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必然性,因此结合《票据法》的修改,有必要按照国际上惯例,对商业票据实行分类管理,将商业汇票专用于贸易项下的债权凭证,商业本票专用于融资项下的债权凭证。发展商业本票的意义在于:(1)票据具有很强的要式性,本身就是一份标准合约,资信级别高的出票人在银行授信额度内,签发商业本票向银行申请贴现,可简化借贷双方的流程;(2)借款人通过票据融资可降低筹资成本;(3)银行买入商业本票后,可提高信贷资产票据化的比重,便于商业银行通过票据转贴现市场,实现债权的提前收回以满足流动性需求,或规避债务人信用状况恶化的预期,实施信贷及时退出。有利于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促进票据市场的活跃度。由于商业本票贴现被限制在银行的授信范围内,只是贷款形式的转化,并不会扩大信用和增加银行的风险。

  商业承兑汇票作为一种具有流通转让、支付功能的票据形态的货币,出票人应当为运用商业信用,节省货币资金而付出一定的利息费用。具有附息的商业承兑汇票将使持票人更容易接受,更具有流通的价值;由于增加了出票人的成本,也可相应减少商业承兑汇票被当作融资性票据使用。

  四、再贴现政策的转型

  各国央行对再贴现政策的运用主要是两种模式,一种是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用以向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商业银行凭借贴现——再贴现的机制实现套利,中央银行则借助该渠道实现基础货币的投放,引导经济社会对央行货币政策产生预期;另一种模式是美联储模式,将再贴现作为对出现支付危机的商业银行进行救助的途径,以起到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商业银行也因到贴现窗口借款被认为是经营状况不佳和筹资能力低下的标志而不轻易申请再贴现。我国原有的再贴现政策的功能定位于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但由于当前市场流动性过剩,货币市场利率大大低于再贴现利率,形成再贴现业务极度萎缩(2006年6月末余额5.6亿元,仅为同期贴现余额17,300亿元的0.3‰),而其长期不变的固定利率已完全失却了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因此,针对当前我国央行货币政策以回笼过剩流动性为主的状况,再贴现政策应转型为救助出现支付危机的商业银行的途径,对需要救助的商业银行可允许其签发远期银行本票向央行进行再贴现。此时,再贴现利率可以充分发挥央行货币政策的宣示效应,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因为商业银行出于珍惜自身的资信度,即使再贴现利率比市场利率再低,也不会轻易通过该途径去进行套利。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票据业务 制度性框架
最新银行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研讨
浅谈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论城市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
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研究
浅析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探讨
银行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分析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试论远程开立单位银行账户业务管理思路研究
城市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热门银行管理论文
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分析与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与防范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
银行改革――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
来州市工商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