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社会文化论文 >> 和谐文化与文化和谐论文

和谐文化与文化和谐

作者:王蒙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8-02-27

  五、中华文化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断裂的古老文化。对于我们来说,文化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概念。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骄傲与根基。加强文化史的开拓、保护,对于我们的文化事业事关重大。

  在重大的转折与急剧的发展之中,文化史或文化沿革的某些局部仍然存在着被歪曲、被轻慢、被抹杀的危险。例如在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中,我们同样需要认真研究与继承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革命批判的传统。批判与自我批判精神,是古老文化历久弥新的保证。

  对于解放后在文化事业上有过的曲折,同样要正视、要总结,要理直气壮地视为我们的宝贵经验资源,而不能使之空白化。我们不能把对于曲折经验的回忆、叙述、总结、感叹、书写的话语权避让出去。显然,没有正视历史与经验总结,就没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

  六、对于民族民间的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积累,要在不同层次上保护。有的继承充实发展,例如民族节日,民间文化活动形式。有的要抢救保护,防止失传,例如某些婚丧祭拜习俗。有的要多轨并用,例如地方方言与普通话。

  对于西洋节日、街舞之类,一般不采取行政手段禁止或提倡,文化的生态规律告诉我们,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一般欢迎异质形式的掺和、丰富、挑战和引进,并有能力化异为己,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七、对于中华特有的艺术品类,如汉字书法、戏曲、国画、武术、曲艺、民族器乐、民族体育、中医药、木板水印与线装书、某些手工艺,给以适当的政策倾斜扶植。但是防止急躁与虚夸(例如以商业方式到某外国剧院演出然后大吹大擂)。对某些含有明显糟粕的文化现象,如风水、占卜、巫术也聊备一格,保留下作民俗学的资料与风景,同时防止它们的恶性膨胀。还有些有一定争议的文化遗产,例如气功、经络学说、表演艺术中的男女角色对调现象,同样予以保护和研究,重在保护。

  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比较缺乏的部分,例如科学实验与实证、数学演证的论证方式与严密的逻辑推理、法律与契约体系、效率与企业管理、权力制约与转移、音乐方面的多声部与和声……要积极引进,予以中国化的改造,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丰富。

  对于敌对型与公害型文化,则采取遏制打击管理防范的必要措施。

  八、与此同时,重视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文化消费需求,积极发展健康的、有益身心的娱乐、消闲、旅游、健身、收藏、交谊、展演活动和有关文化产业、文化市场。逐步增加这些活动的文化含量。用文明的美好的生活方式取代赌博、色情、吸毒、迷信等非法丑恶现象。文化精英们应该正确对待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帮助引导群众的文化消费活动,指点低俗,提高低俗,超越低俗,而不仅是进行情绪化的声讨。一个和谐的小康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是歌舞升平的社会。歌舞升平,应该是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一个标志。这并不是掩盖社会矛盾和冷漠弱势群体,也不是放弃知识分子的忧患与批判意识、精品意识。这是两个问题,不可以混为一谈。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和谐文化 文化和谐
最新社会文化论文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建构逻辑
红色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与印度的“大国情结”
完善我国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化探析
建设特色文化名城提升保定文化软实力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综述
略论高校在引领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文化对广告创意的影响
中国究竟有没有“封建社会”
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文本解读
热门社会文化论文
反恐与美国霸权
文明失范、道德腐败与常德缺位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华文化定位
中国农村政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
民间通书的流行与风水术的民俗化
对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四种分析角度
知识分子自我意识的觉醒
现代民法的人文精神
知识分子、民工、下岗工人的阶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