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浅谈实用型法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论文

浅谈实用型法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4-12-19

浅谈实用型法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当前我国的高校对于本科法学专业教育基本上是以重视理论教学为主,在课程的设置上注重教授理论知识和学习基本的专业知识,而关于课堂教学基本上也是遵循着“教――学”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之下,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了知识,但在实践中并不能很好地把他们所学的知识进行“举一反三”。那么,法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都普遍处于较弱的状态。这种现状正是由于传统法学教育重视理论教学而对于实践教学的忽略造成的。所以,我国的法学专业教学模式必须进行调整,要建设传授法学理论知识和培养法律工作的实践能力并重且互补的课程。最近几年来,中国的法学教育界召开了多次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对中国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法学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法学教育是给予高度重视的,对于各高校法律专业的学生也是寄予厚望的。当今法学教育的进展,形成了规模性和竞争性并存的局面。因此,高校对法学专业学生的教育要紧抓机遇,进行教学改革创新,走特色办学之路,加大建设实用型法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我国高校法律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专业学生,为我们国家输入优秀的法律人才。

  由于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准则和要求。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法学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要把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作为一个基本的使命。当代的大学教育应该培养综合素质都优秀的人才,诸如思想道德素养、理论知识素养、身心素养等等。而面对当前的局势,法学教育应该把传授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提高素养三者结合起来,建设培养我国高素质法律人才的模式。当代的法学教育不再是像传统的法学教育那样,单一地把培养法官、检察官或律师作为教学目标,而主要是为了培养无论在哪一个法律职业领域都有能力去展开工作的法律专业人才。实用型法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当是具备坚实的法律基础知识、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流利的语言表述并且具有崇尚法律、遵守法律职业道德的精神,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身体素质良好、心理素质健康的实用型法律人才。简而言之,法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高品质的法律人才。那么,我国的实用型法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教育目标应定位为法律精英教育,即是“法学教育在于培养具有高度经验理性、职业道德和职业品格的法律人才”。

  一、法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

  法学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高度重视法学教育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学教育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信息表明,截至2006年底,设立法学专业本科教育的高校达到了603所,在校的法学专业本科生的人数将近30万人。并且,有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达到333所,有法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29个,有13个法学教育机构设置有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上这些数据表明了国家对法学教育发展的支持和重视。而根据职业本身的特点以及社会对法律人才的要求,我们可以把法律人才的素质特点归纳为下面的几个要素:1.宽广厚实的基础知识。一个法律人在通晓法律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和掌握宽泛的文化知识。2.具有独特的法律思维方式。法律工作者必须具备独特的法律思维,以便从法律人的角度出发去分析和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3.熟练地掌握并运用法律知识。法律工作者必须具备运用法律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法律纠纷的能力。

  在当前,社会上普遍的反映说:“有些法学专业的毕业生缺乏运用法律知识的实践能力,对法律实务的运作方式并不是十分的了解,甚至可以说是基本的法律实务运作方式都不甚了解。他们只是单纯地硬搬、硬套法律条文,而对案件的具体情形缺乏全面的分析,在面对突发事件、疑难复杂案件时缺乏应对的能力。”而根据司法部门的反映,法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去到法律实务部门后,最少都需要三四年的时间才能够适应审理案件、处理案件、代理各种法律事务所需要的条件。

  二、设立实用型法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实现途径

  对于高校的法学专业教学质量来说,教学模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学模式即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这是对教学模式的定义。从定义我们就可以看出教学模式对高校教学的影响。但是当前,我国高校的法学教育在教学模式上却存在很大的缺陷,这就需要我们对法学教学模式重新定位。高校的法学教育应考虑在培养法律高职人才的同时,还要重视法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逐渐使法律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全面的训练,促进法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建设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为了应对不断发展的社会对法律专业人才所提出的更高要求,高校的法学教育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法律实务能力上而进行实用型法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建设目标是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实现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针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宪法、法理学、中国法制史、法学导论等。这些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比较突出,那么对于这些学科的课程所进行的实践教学形式应是以“案例讨论式教学”为主要的实践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便于他们更深刻地把握理论课程的思想精华。2.针对专业性的基础课程,如民法刑法行政法以及与这些课程相对应的诉讼法,即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这些课程是法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基础知识,对于这些课程,应该注重夯实基础,把知识学扎实,而这些课程的实践教学应以“网络法律咨询”为主,结合时事,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法律水平。3.主要是针对专业课程,如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涉外法律等。这些课程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并且实用性广泛,是学生在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之后更加深入地拓展学生的法学知识视野。对于这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以“网络诉讼”的教学模式,让法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得到全面的锻炼。4.我国高等学校的法学教育应该适当地增加与法律实务等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相关的课程,如律师诉讼技巧、非讼案件的处理、谈判的技巧等;而在教学的内容上应当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审判实践中的经典案例,以法律法规的具体运用、法官判案的过程和司法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主,指导学生们将其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司法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5.高校的法学教育应构筑一个合理的实用的实践教学体系,如法学专业的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进行社会调查,在二年级的时候去进行法律咨询与服务,在三年级的时候开设模拟法庭课和进行专业的见习,在四年级的时候进行专业实习等等,以此来培养法学专业学生具有法律人的思维和综合素质以及法律实务能力。6.高校应该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应该克服和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如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取双向互动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如通过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法律推理能力;通过模拟法庭的教学,锻炼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逻辑能力和应变能力,帮助法律专业的学生树立高尚的法律信仰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三、结语

  政治经济学中说:“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根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便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因此,我国的法律发展必须跟上我国的经济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对于法学高等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纵观我国法学高等教学,从恢复、重建到发展历经了30多年,如此短的时间里,我国的法学教育可以说是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鉴于此,要建设实用型法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就需要对从事法律实务的学生进行科学且严厉的职业训练,让他们熟练地掌握法律的实践技能、技巧,能够娴熟地处理各类复杂疑难案件。

  法律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对于我国的传统法学教育来说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教学方法,在我国可以说是刚刚起步。那么对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来说就会存在许多的阻碍,怎样去建立一个适合我国高等法学教学方式以及我国当下的社会环境的实用型法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是我国高校在培养法律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这就需要高校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经验,建设一个系统、完整的法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浅谈实用型法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论文搜索
关键字:法律 专业 教学 模式 构建 课程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