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胜任力理论视域下的传统文科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

胜任力理论视域下的传统文科教学改革的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4-12-27

胜任力理论视域下的传统文科教学改革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5-0058-03

  1 胜任力理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 的理论基点

  社会文化转型给高等教育带了巨大的冲击,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代表的传统文科首当其冲,钱穆先生在《中国学术通论》中,对中国传统学术有过经典的概括:“中国学术不外乎教人三种能力,做人、做事、做学问。”[1]事实上,中国传统教育更多是基于道德修养的文人情趣和积极入世的儒家情怀的训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人格理想是传统教育的基点,这已经不能适应当下以现代知识分子培养为目标的大学教育,从人才的理念、培养目标到人才培养模式乃至评价标准都需要在当今时代的语境下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转型下传统文科教学改革日益迫切。

  胜任力理论提供了改革的理论基点,美国学者斯宾塞在1993年提出“冰山模型理论”[2],认为人的基本素质就是一个冰山模型,包含动机、自我概念、社会角色、特质、知识和技能六个要素,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简单的培训实现,被称为“基准胜任力”,而动机、特质社会角色、自我概念则是深层的个体特质,需要长期稳定的文化教育才能实现,而且是决定人的能力和素质的重要因素,这就是“鉴别性胜任力”,也就是通过长期教育形成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塑型所形成的能力。

  该理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一传统基础学科的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首先要意识到社会对中文人才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注重道德修养、文人情趣到强调知识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注重基础理论和专业情趣的传统文科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急需改变与社会脱节的现实,当前大学教育亟需从单一情趣培养走向对能力的重视,要培养具有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嘴茬子、笔杆子”,使学生愿读、会说、能写。要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培养过程就要相应地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知识传承和知识获取能力的辩证统一,强化学生动脑动手能力,重塑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

  2 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教学过程设计

  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是“传道、授业、解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和基点,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片面强化“教”而忽略“学”,学生完全丧失了主动性,教学过程就是对经典知识的学习和传承,学生的任务就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记诵,只有达不到教学的理想效果时,学生作为教学责任的承担者才会被追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学生对知识的期待视域完全被忽视,知识输出和知识接受成为单一的知识转移。随着知识类型和知识体系的繁复,对知识学习目标和效果的设置有了新的需求,教学既是传承知识的过程,也是知识创新的起点,学生应实现知识的接受者和创造者的二位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明确也就顺理成章、日益重要。

  为适应信息时代,知识创新取代知识传承成为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角色和地位的反思成为当下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落实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成为大学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李志义在《推进十个转变,实现大学教学改革新突破》中提出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忽视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习惯,当下的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是一种交流和对话,课堂应该从封闭走向开放:“知识的对话需要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多向交流”、“思维的对话需要将‘句号’课堂转变为‘问号’课堂”、“情感的对话需要将知识课堂转化为情感课堂”、“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3]。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简单的接受者,而是参与者和对话者;学习也不仅仅是知识点的记忆,而是个体对知识在理解基础之上的疑问和对疑问的追问;知识学习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过程教学努力实现的目标。既强调基础知识学习和积累的共性,也强化智力、能力、意志、情感等多个层面的个体差异对学习的影响;同时在知识、能力、素质等不同层面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促成个性化目标和方式的实现,明确学生在知识获取和知识创新中的主体性位置。

  强化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方式。传统的大学教育片面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教与学的分割造成了师生之间期待的错位,老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向度和方式,想当然地用自以为科学的、高效率的方式完成教学,而学生却不一定能够达到学习的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期待视野被忽略,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将要接受的知识之间的对话被隔断。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面对和自己的知识结构、心理期待和兴趣无法对应的教学过程,最后的教学效果可能南辕北辙。如果能够把学生对知识的期待和兴趣纳入教学过程的设计环节,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积极性,在教与学之间形成对话和良性互动,必然能够促成学生在知识传承和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有效解决教与学分裂的现实,“一方面,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模式,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的‘言说’作用,使教师由课堂的宣讲员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4]。

  3 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并重的培养目标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来说,知识传承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显然离不开特定的文学经典和思想精华,传统式书院教育和当下的大学教育都强调知识的记忆。但是在资料获取途径便捷化和多样化的当今社会,既要明确信息时代下知识记诵的必要性――没有记诵,思维训练就是空中楼阁,陷入信息记诵的海洋,就会淹没主体的思维能力,所以要选取基本知识点的记诵这是对知识进行分类处理和深入研究的前提,又要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要教会学生查找的渠道和具体方式。   建立课堂教学和课下实践的有效联系是强化知识学习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步骤。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是强调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创造和应用,缺少对学生课下学习的关注和引导。从学生角度来说,上课就是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课下学习则是自己的事情。这就导致了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的课外学习的脱节,既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方向性设定和效果,也让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完善无法实现。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的联系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式,更是大学教与学密切关联的有效途径。大学的课堂教学很难实现知识的全面学习,学生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仅靠课堂学习无法建立,对知识的运用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需要课堂的知识传授、课外的资料查找和完善以及各种实践合力完成。建立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和实践的有效联系是当下教学改革、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

  “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非常不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剥夺了学生想问题的权利,扼杀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5]在今天,需要什么资料,一般通过适当的渠道都能找到,尤其是关于本科教学的资料。如果说以前的专家是给一个问题就能给出解释,现在的专家则是给出一个问题,他就能给出一个寻找答案的渠道或者说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当下对大学生的教育就是在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解决后,培养他们查找资料的能力,根据话题,如何确定查找范围和资料的价值;找到相关资料后,要做好基本的筛选和处理,怎么样在一个合适的角度让资料说话,这才是能力培养重点之一。这个目标因课程与专业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讲,这个目标就是科学认识浩如烟海、异文丰厚的民间资料,在其间寻找其审美价值、文化史价值的演变及与当下文化建设的关系,在文化产业化和文化创新的层面与民间文学的历史演变寻找对接的因子。这就要求当下的教学不仅仅是解决资料的传递任务,更重要的还是教师对知识体系、学术前沿与学生能力目标之间关系游刃有余的理解和处理。

  这样做,才能实现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和社会人才需求的接轨,说到底,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要学有所用才能学有所成,如果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的大学教育很难说是成功的。这就要求走出学校的大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社会上立足并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由此,汉语言文学应该逐步修正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关于人才的观念,“学校应致力于培养具有宽广的人文情怀、较强的审美感悟能力、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创新能力及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再只培养高知低能的‘书生’,而是要求学生不但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还要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4]

  4 基于胜任力理论的评价体系的思考

  变革评价体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一卷定终身”显然不能适应当下对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改革。在一个新的、完善的评价体系出现之前,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效果、记忆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手段,传统考试有其合理性。但其弊端是,“从理论上讲,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为了学生在学得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她)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往往总是遵循现有的模式,教师既省力又方便,学生不用太费力就可以及格或拿高分,教师学生皆大欢喜。最终受害的是学生,忽略了他(她)们能力的培养。因此要真正把教和学的目标转到培养独立思维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上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手段首先要改。”[5]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学生“读、说、写”综合能力的目标考察在一张试卷上很难体现,无论如何科学地设计试卷内容,也很难通过一张试卷判定一个学生的知识记忆、审美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这就要求逐渐引入基于学生个性差别的过程评价和能力评价相结合的弹性评价体制。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环节体现了学生教学主体地位,但也不能脱离教师的主导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领和评价,形成对学生的客观认识。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态度和结果、潜力和心理等各个方面有一个综合的认识,为以后学生学习、个性发展甚至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可信的建议,这一评价可以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能力和效果的有效内容之一。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能力培养还应该包括学生资料查找、资料分析、处理和文学评论的能力,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理解和创新能力,这就是目前流行的胜任力评价体系,简单地讲,胜任力就是基于岗位需求的个体能力和综合素质,这种素质对于工作绩效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归结于工作绩效所需要的综合能力[6]。显然,胜任力应该是考察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操作和能力目标实现的重要参考依据,是评价高等教育是否适应社会需要的重要标准。“胜任力理论可以让大学生在立足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的基础上,寻找与岗位需求的差距,努力提升自我,由内而外实现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实现个人和绩效的正相关,既符合大学生自身的价值需求,也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价值需求,更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而实现三者的充分对接”[7]。

胜任力理论视域下的传统文科教学改革的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理论 传统 教学 改革 思考 视域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