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幼儿音乐创造教学的探讨论文

幼儿音乐创造教学的探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2-25

幼儿音乐创造教学的探讨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由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1895-1982)创建。奥尔夫音乐教育倡导元素性的音乐思想。他认为元素性的音乐决不只是单独的音乐,而是一种融合音乐、舞蹈、语言为一体的整体艺术。通过这些整体的艺术活动,加上鼓、木棰、木块以及钟等节奏感强的乐器,孩子们学会了音乐结构,以及如何保持同一个节拍。这种方式是团队体验,孩子们通过歌唱、游戏、合韵脚、跳舞等活动学会了参与团队工作。奥尔夫曾在他的一篇具有相当代表性的文章《<学校儿童音乐教材>――回顾与展望》中说:“原本的音乐决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期间。”奥尔夫音乐体系中最突出、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即兴原则。奥尔夫认为即兴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表露的最直接的形式。奥尔夫的教学活动通过孩子的积极参与和唱奏实践,以即兴活动形式丰富孩子的音乐体验,培养尝试创造音乐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讨幼儿音乐创造教学的教学理念、设计原则、教学方法,以及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

  在幼儿的音乐创造教学中,应该遵循鼓励音乐创造、面向全体幼儿、关注合作能力的基本理念。

  (一)鼓励音乐创造

  音乐创造活动应该以“玩和奏”为载体,一直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末,即使只有一个音乐元素的学习,也要有创造环节的设计,给幼儿创造参与的机会。正如奥尔夫所说:“心中的喜悦,是儿童生长最重要的因素,而唱歌、跳舞、奏乐,是启发孩子智慧的一种源泉。”①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将创造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而不是将创造教学作为一个单独的课型出现。因为将创造教学作为单独的课型,很容易产生专业的作曲技术学习的模式,从而违背儿童天性。音乐创造教学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注重其创造体验,培养其创造能力。

  (二)面向全体幼儿

  奥尔夫音乐活动中,从形式、角度看,队形以圆圈为主,幼儿按照人数以及场地的大小,排成一个圆圈或者多个同心圆;从角色的角度看,教师担任指挥的角色,站在圆圈中间。教师指挥的方向不是固定的,而是360°不断地变换,这使教师能够面向全体幼儿,及时了解每个幼儿的学习与创造情况,并给予指导。这也较好地解决了班级幼儿太多而不能完全照顾每一位同学的问题,实现面向全体幼儿的理念。

  (三)培养合作能力

  合作是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奥尔夫音乐教学以集体活动的形式为主。例如,在打击相同节奏的同时形成稳定的节拍,这就要求幼儿之间,以及幼儿与作为指挥者的教师之间的合作。分组教学也是奥尔夫音乐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各组可以打击同一个节奏型,也可以同时打击不同的节奏型,这同样需要幼儿有小组内部的合作和小组间的合作,以及与教师之间的合作。

  在音乐创造教学中,一些较复杂的编创活动,就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如给乐曲编配伴奏音型时,每个小组负责一样乐器的节奏型编创,然后再进行集体合奏,在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同时,也使他们获得了成就感而乐于参与。

  二、设计原则

  (一)内容设计――先易后难

  内容设计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例如,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型较规整,而且与人走步的速度相似,因此由“× × | × × × | ”开始,从“说”、到“动”、到“奏乐”很容易进入。在形成稳定的节拍后,节奏和速度可作丰富的变化,适当增加难度,再逐渐加入其他音乐元素。如果刚开始节奏型就很难、速度很快,音乐元素多,离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②较远,则达不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效果。

  (二)节奏设计――互补原则

  节奏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设计的核心,节奏设计直接关系到音乐创造教学实施的效果。奥尔夫常用的方式是分组合作,每个小组打击不同的节奏型的情况较多,如果想得到很好的效果,节奏互补是关键,即节奏型的疏密要互补,重音出现的位置要互补。

  这样会产生和声的效果,声音也更有层次,使幼儿乐于参与合作。可以通过节奏朗诵,再发展为肢体(如拍手跺脚)和节奏乐器的多声节奏活动。同一个节奏不断变换花样,但又万变不离其宗,幼儿的学习兴趣得到发挥,节奏感得到训练。

  在幼儿音乐创造教学中,节奏编创、乐器合奏、声势编创等需要幼儿合作完成的创造环节,都可以借鉴奥尔夫音乐节奏的设计原则。

  (三)乐器设计――比例合理

  乐器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奥尔夫说:“我追求的却是通过要幼儿自己奏乐,即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幼儿的主动性,所以,我不想用高度发展了的艺术性乐器来训练,而用一种以节奏性为主,并比较容易学会的原始乐器,和机体相近的乐器……为这些乐器设计音乐的方式,是从在乐器上演奏本身产生。”

  奥尔夫乐器包括两大类:无固定音高的敲击乐与有固定音高的乐器。无固定音高打击乐器在组合编制上并不是无章法的。一般以四大类为基础。皮革类:各种鼓类乐器。一般有共鸣声,声音低沉,音量较大。木质类:单、双响筒、木棒、木鱼、蛙盒等,声音清脆、明亮,无延绵音。金属类:三角铁、碰铃等,最大特点是有延绵音,清脆。散响类:沙锤、串铃、声音特点是音量小,声音散,可持续奏长音。为了产生和谐的声音效果,要注意乐器比例的设计。通常情况下,皮革类乐器占合奏乐器的50%,木质类乐器占20%,散响类乐器占17%,金属类乐器占13%。奥尔夫乐器第二类是有固定音高的乐器。音条琴主要是木质的高、中、低木琴和金属的高、中、低铝板(或钢片等合成金属的)琴,还有声音更高更清脆的小钟琴等。奥尔夫乐器设计充满情趣和幻想,对于诱发儿童的即兴创作欲望起着积极的作用,一个儿童拿着一件小敲击乐器,从最简单的节奏即兴表演,就开始进入了充满神奇、梦幻的创造天地。这种教学让我们感叹:原来创造性教学并不是神秘莫测的。   三、教学方法

  (一)探索的方法

  奥尔夫的探索包括拍打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如拍打脸、头、手、肩膀、胸、肚子、腿、臀、脚,捻指等),用不同力度拍打;对嗓音――如吟唱、说辞、生活和自然界中各种声音的模仿;对乐器――如打击乐器等音色的探索等。一般把对身体与嗓音的探索叫做身体打击乐,亦叫做声势。通过探索的方法,去发现自己身体和乐器中未知的声响世界。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以及创造的愿望(在幼儿音乐创造教学中,一般都是由探索开始)。

  (二)模仿的方法

  在音乐活动中,模仿是使幼儿进入参与状态的最好的办法。同时,模仿可以为幼儿的即兴编创作一个自然的铺垫。因为即兴编创都是在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铺垫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同时,模仿也为幼儿的创造活动创设了情境,使学习更有情趣。例如:用听说模仿法学习《小白兔》歌谣。

  用多声部(二至三声部)节奏朗诵轮说,或分成三组,一组拍手(?× × ×?),一组跺脚(?× ×?),一组说儿歌(小白兔),并加律动(声势)为伴奏,体验其乐趣。

  (三)即兴编创的方法

  即兴编创是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由于音乐活动所使用的都是比较容易操作的小型打击乐器,因此即使是初学者也可以参与。从形式上可分小组进行编创,也可以由个人进行编创,以此来实现幼儿的自我表达。奥尔夫的综合性教学就把这方面内容包括进去了,从简单的身体节奏对话(即兴)、用小型打击乐到音条乐器创作的小品,到儿童神话、童话故事改编的小音乐剧,孩子们通过最容易学会的各种形式可以创造自己的故事,用语言和动作、用敲击乐器表演和伴奏。

  综上所述,探索的方法是引起幼儿创造的兴趣;模仿的方法是创设幼儿创造的情境;即兴编创是完成幼儿创造的实现。还需要强调的是,在幼儿音乐创造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组织形式等,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在一节课中,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四、幼儿音乐创造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创造基质的掌握

  幼儿音乐创造教学,不是幼儿凭借自己的想象而进行的无意创造,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创造活动。音乐创造教学的基质就是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它与20世纪的“双基教学”所不同的是全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即: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将深奥的概念口语化,在创造基质的养料更充足的情况下,结出更好的“果实”。

  (二)创造过程的设计

  在幼儿音乐创造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要注意过程环节间的逻辑性与循序渐进性。创造教学的过程即“探索――模仿――即兴――创造”,探索和模仿是即兴和创造的基础。探索与模仿的环节有时会同时出现,即在探索中模仿,在模仿中探索;即兴和创造环节有时也会同时出现,即在即兴中伴随创造,在创造中融合即兴。因此,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以及幼儿的特点进行设计。

  (三)创造氛围的营造

  一般认为,人只有在放松的环境中,才会自如地表现自己。如何营造放松的学习氛围呢?首先,是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处,教师不要给幼儿高不可攀的强硬形象,那样幼儿会因为恐惧而不与教师交流;其次,教师对于幼儿学习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对幼儿的错误要善于包容,指正时注意态度和方法,应该注重激发幼儿自我表现、即兴表演和主动创作的兴趣;再次,教室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让每一个幼儿在放松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进行创造。

  (四)教师的指导

  在幼儿音乐创造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很重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排不发”。并且认识到幼儿音乐创造能力的发展是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对于幼儿的作品,不要以简单的“好或不好”来评价,而是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评价,并与幼儿共同探讨,在尊重幼儿作品的基础上,提出修改意见。

  综上所述,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开始,来探讨幼儿音乐创造教学的教学理念、设计原则、教学方法,可以理解为在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质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放松的氛围和环境中,通过探索――模仿――即兴――创造的活动过程,使其结出不同类型、不同形状的音乐作品的果实,不仅强调果实,更要注重结出果实的过程。

幼儿音乐创造教学的探讨

论文搜索
关键字:创造 音乐 教学 探讨 幼儿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