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探析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探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3-1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探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是全国高等院校针对本科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之一。它不仅要求大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更要求大学生理解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进行艰苦卓绝的探索,掌握中国如何走向了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了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因此,增强“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至关重要。笔者从事“纲要”课教学实践工作多年,认为增强“纲要”课教学实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深化对“纲要”教材体系的把握,紧紧抓住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

  “纲要”课本出版于2007年,分别在2008、2009、2010、2013年进行修订,教师在授课中应严格与最新版的教材体系保持一致。新版教材分上中下三篇,每篇都有综述、各章节,展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内在规律性,涵含了中国国民为争得国家独立、人民解放,以及社会繁荣、百姓富裕而做的不懈努力。

  上篇重点阐述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痛苦泥沼,中国人民为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所做的不懈探索和奋斗。从洪秀全提出“有饭同食”的天国理想,到张之洞、魏源等主张“自强求富”;从康有为、梁启超倡导维新改良,到孙中山主张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的腐朽根基,为社会发展开辟道路。这些探寻凝聚了先进中国人的心血,但是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没有根本扭转。

  中篇阐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使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展示了自己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并开始主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从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的国民大革命失败,到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战争;从民族危亡关头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抗日战争,到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争取自由民主的斗争;从国民党挑起内战,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下篇主要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历史征程。从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人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决定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教学中,笔者认为应严格遵循教材体系的基本框架,使大学生逐步地理解当代青年站在继往开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比其他任何时代更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从而做好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准备。

  二、注重现代化主题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纲要”课教师在讲授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的演变过程时,要把这一过程置于世界历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来讲解。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开始由农业文明向近现代化演进。近代以来,中国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被强行纳入西方现代化国家构建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这一过程也是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向中国浸透的过程。

  从洪秀全下令颁布《资政新篇》以改造社会和发展资本主义,到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学习开展经济技术西方的改革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推翻君主制,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从新文化运动的民主科学,到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救国,展示了中国人民为寻求中国现代化的成功之路不断尝试。因此,整个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史。

  中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与世界现代化紧密相连,唯有转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才可能把中国引向现代化。近代中国社会存在不可避免的两大冲突: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这两大冲突决定了中国人民必须承担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职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的富足是中国现代化的终极目标。“纲要”课教师引导学生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抓住本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规律,帮助学生了解现代中国民族史、国情,并深刻领会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做出了“三个选择”,中华民族才有了新的转机和希望。

  从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史,教师必须具有世界历史的背景和广阔的视野,善于对发达国家现代化历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刻反思,避免把革命与现代化对立起来,看到现代化的历史主题与革命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三、重视影视资料在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

  中国近现代史从鸦片战争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反映中国历史进程和历史事件的视频素材非常多,特别是大型纪录片,对课堂授课有很好的补充作用。笔者认为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影视资料能激发大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关注。同时,引证有关理论对影视资料的细节进行分析,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纲要”课教师对影视资料的选择,既要符合教学内容,又要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把历史事件与现实政治、国际国内重大局势相结合。影视资料在课堂的展现,应做好时间控制,一般二十分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先行观看。例如在讲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展示了2011年上映的《建党伟业》;讲解为新中国而奋斗时,为学生播放了2009年上映的《建国大业》。讲授这些专题时,事先让学生在课前观看电影,课堂上讲授时,通过学生之间对电影历史情节、历史人物的热烈讨论,加强大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直观了解,同时使大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清晰的把握和理解,大大提高学生对“纲要”课的兴趣。

  四、关注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思

  英国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认为:历史不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叙说,而是对现在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评估。历史在回望中彰显价值,历史的内容是过去,但历史的目标指向现在和未来。2014年四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欧洲时说:“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唯有了解一个国家的往昔,才能搞弄清楚这个国家将来会往哪里去。”   现代大学生接触的信息多,独立思考能力强,所以,“纲要”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用大历史视野去审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脉络,重视中国历史的完整性和延续性。既要把握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过程,又要用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观点,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事件作深度反思,深刻理解事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得出科学的历史结论。例如在讲授甲午战争时,笔者引导大学生反思这场战争给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带来了什么,并推荐大学生浏览纪念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人民日报》发表的《牢记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以史为鉴警钟长鸣》等文章,使大学生认识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大清帝国无视世界大势,故步自封,注定战败,这场战败把中华民族带入了惨痛的深渊。在当代,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痛定思痛,牢记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纲要”课教师要引导大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抉择。当下,我们既要认识到近代历史悲剧彻底翻过去了,又要深刻反思屈辱、放眼世界、居安思危,走出历史的悲情,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五、注重对历史人物独立人格的分析

  历史是人的历史,要关注历史人物的命运,关注人性。“纲要”课的教学不仅涉及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还会遇到对历史人物的重新认识。如禁烟英雄林则徐、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洋务派张之洞、维新派梁启超等。

  对历史人物的人格评价和命运思考,能提高大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把单调的历史事件的陈述,变成师生之间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交流分析,使大学生在对历史人物的性格、行为、语言的剖析的过程中,感受到历史人物的温度,感受到历史人物在成长过程中的人格发展。例如笔者在讲维新运动时,有意识地让大学生观看凤凰卫视纪录片《回望梁启超》。通过对梁启超独立人格的深刻剖析,引导大学生理解真正的民族觉醒是思想解放,是高尚的人格精神回归,是炽热爱国的情感燃烧,是拼了性命也要废除旧疾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恰恰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支撑。当代大学生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上,更要以独立平等、自尊自信、理性开放的积极心态担当起当代中国人的历史责任,使中国更加自信乐观的走向未来。

  六、关注大学生感兴趣的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

  “纲要”课重在引导大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从而为当下的行为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笔者认为要把“纲要”课放在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课堂讲授中适当引入大学生关注的国内外热点难点问题,如新一届政府反腐败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等,引导他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他们正确辨别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使大学生的视野变更加开阔,性格更有弹性。

  “纲要”课教师只有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人文素养,加强对国内外重大问题和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准确了解和把握,才能使这门课成为大学生人生旅程中不可或缺的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探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近现代 纲要 教学 实效性 探析 中国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