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产能过剩企业经营现状与潜在信用风险分析论文

产能过剩企业经营现状与潜在信用风险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8-25

产能过剩企业经营现状与潜在信用风险分析

  长期以来,工业在吉林省产业结构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2013年,吉林省工业实现增加值6033.4亿元,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88%,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46.5%。工业在为区域经济增长充分发挥促进作用的同时,产能过剩矛盾也日益突出。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吉林省产能过剩行业经营效益出现下滑,潜在信用风险不断加大,导致信贷风险在银行部门积聚,存在形成局部风险,并演化为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需积极加以防范。

  一、吉林省产能过剩企业经营现状

  2013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指出“国内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产能过剩矛盾较为突出”。结合吉林省实际,本文选取省内26家产能过剩行业所属企业进行调研,行业涵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增速的回落,产能过剩企业生产销售增速放缓,投资意愿下降,销货款回笼速度减缓,多数企业出现亏损,且亏损额呈明显扩大趋势,企业整体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1.宏观经济形势感受趋冷,总体经营状况欠佳

  调查显示,有57.7%的企业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感受偏冷,53.8%的企业对未来宏观经济形势信心不足。仅三成左右企业对当前产能过剩行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判断良好。对现阶段总体经营状况,有30.8%的企业认为不良,42.3%的企业认为一般。

  2.盈利能力下降,用工人数减少

  调查表明,年初以来企业盈利能力明显下滑。问卷结果显示,有38.5%的企业增亏,46.2%的企业盈利与上年持平,仅15.3%的企业实现增盈。受盈利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企业用工人数也出现减少。截至今年6月末,企业用工人数合计为95363人,同比减少6921人,降幅达6.8%。

  3.产品市场需求不旺,设备能力利用水平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有34.6%的企业反映目前国内订货水平不足、市场需求疲软,26.9%的企业产品销售出现滞销,30.8%的企业产成品库存水平偏高。据企业反映,由于市场销售不景气,企业不得不选择适度生产。上半年,有34.6%的企业设备能力利用水平不足。

  4.利润空间收窄,投资意愿下降

  受产品市场供过于求影响,企业产品价格下滑明显。被调查企业中,53.8%的企业产品销售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此同时,企业成本上涨压力继续增大,有26.9%的企业表示今年以来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上涨。另外,市场的低迷还直接导致了企业投资意愿的下滑,分别有38.5%和23.1%的企业预计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设备投资比上年同期减少。

  二、企业总体资金情况与筹、融资渠道及特点

  当前,参与调查的产能过剩企业总体资金状况不佳,资金周转速度下滑;间接融资仍然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但贷款满足率偏低,融资难度加大。

  1.资金普遍不足,销货款回笼减慢

  调查显示,仅7.7%的企业表示当前资金充足,有53.8%的企业反映总体资金状况与上年同期相比不足。受经济增速放缓、资金压力加大影响,有38.5%的企业销货款回笼减慢,加之企业产成品库存水平偏高占压资金,有46.2%的企业反映资金周转状况比上年同期减慢。

  2.融资渠道狭窄,对利率水平变动不敏感

  目前,92.3%的企业主要筹、融资渠道为金融机构贷款,而其他直接融资方式运用较少,企业债融资和证券市场股票融资占比分别仅为11.5%和7.7%。据调查企业反映,在遇到资金困难时,首选都是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对于借款利率水平,73.1%的企业反映感受不敏感,并认为当前借款利率水平适中。

  3.信贷资金需求强烈,但贷款满足率偏低、难度加大

  参与调查的企业中,有84.6%的企业都提出有贷款需求,其余一成多企业囿于中介评估费用较高和贷款审批时间长、手续繁琐等原因暂无贷款需求。从贷款需求的满足率上看,有54.5%的企业贷款需求没有得到全部满足。究其原因,主要为:经营状况欠佳(占比30.8%)、银行贷款规模紧张(占比19.2%)、企业财务状况欠佳(占比15.4%)、申请贷款项目的风险较大(占比15.4%)。另外,对于当前向金融机构贷款的难度,有34.6%的企业认为与上年有所增加,有26.9%的企业认为与上年增加很多。

  4.贷款以短期为主,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同比增加较多

  上半年,参与调查企业累计从金融机构获取短期贷款23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亿元,占全部累计贷款的56.9%;中长期贷款9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2.1亿元,同比增长72.9%;票据融资8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2.2亿元,同比增长37.7%。

  三、产能过剩企业潜在信用风险分析

  受经营状况下滑影响,省内产能过剩企业利润大幅下降、流动资金不足,加之销货款回笼减慢以及贷款难度的进一步加大,企业资金压力显著增加,潜在信用风险有所暴露。

  1.经营利润下滑,企业支付能力削弱

  据调查企业反映,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产能过剩企业利润受到双重挤压。一方面,产品市场价格下滑。如某矿业集团生产的炼焦用洗精煤,3月份含税价格为1005元/吨,比去年同期减少403元/吨,同比下降28.6%;某有色金属企业生产的稀土镁合金,3月份含税价格为17900元/吨,比去年同期减少1800元/吨,同比下降9.14%。另一方面,劳动力价格上升进一步加大了企业成本负担。调查显示,当前大部分企业一线员工工资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10%-25%左右。在上述等因素影响下,有73.1%的企业都出现亏损。截至6月末,参与调查企业亏损总额达到8.4亿元,同比增加7.5亿元。亏损额的大幅扩大,直接对企业的支付能力形成冲击,近八成企业反映目前支付能力不强,其中三成企业表示支付能力较差。这在很大程度增加了金融机构存量资金风险,局部暴发债务风险的可能性提高。   2.负债率过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不足

  调查显示,产能过剩企业资产负债率都维持较高水平,需要不断融入资金还本付息和维持正常运转。参与调查企业的总体资产负债率达到81.8%,高于上年同期0.8个百分点,远高于70%左右的企业资产负债率适度比例,财务结构稳定性较差,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甚至超过90%,存在濒临倒闭危险。另外,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上看,截至6月末,企业整体的流动比率为0.61,远低于流动比率为2的理想值,比上年同期减少0.04;企业整体速动比率为0.49,远低于速动比率为1的理想值,比上年同期减少0.02。两项指标表明,调查企业的整体短期偿债能力不强,且较上年还有所下降。从企业财务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当前产能过剩企业少有盈利,基本上都是依靠债务保持运转,大量资金停留在偿债环节,部分企业已名副其实地沦为借新还旧的“僵尸企业”,增大了银行信贷资产的存量包袱。

  3.短期借款占比高,企业利息偿还压力较大

  目前,企业主要通过短期借款方式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截至6月末,参与调查企业的总借款余额为420.8亿元,其中,短期借款余额302.0亿元,占总借款余额的71.8%。可以说企业大量利用短期负债,如若遇到行业景气度突变,极易陷入难以归还借款的困境。同时,调查数据还显示,企业的短期借款中几乎全部为银行贷款,余额达到301.9亿元,这也给企业带来了较为沉重的财务负担。上半年企业的利息支出达到5.2亿元,占到全部主营业务利润的83.9%。

  4.应收账款大幅增加,企业货币资金支付能力受限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产能过剩企业产品市场需求下滑,且销货款屡屡出现延迟支付现象,资金回笼缓慢。截至6月末,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为8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7亿元,增长15.3%。据企业反映,应收账款的大幅增加导致企业现金持有量下降,而实际经营中企业的员工工资、水电费用、贷款利息、各类税费以及一些原材料的采购都需要以现金形式支付,无疑加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四、政策建议

  1.加强存量业务风险排查,做好风险评估

  建议金融机构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走势,加强信贷投放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特别是要防范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所蕴含的新增信贷风险。及时开展对产能过剩行业存量信贷客户的排查工作,重点关注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缺乏竞争力、技术水平落后的大额客户授信。对这部分贷款加紧跟踪与监测,提高现场走访频率,深入研判产能过剩对银行贷款的潜在影响,定期对产能过剩的企业客户进行短期偿债能力及现金流变动情况分析,系统全面地掌握企业流动性及资金链情况,对信贷风险进行有效评估。

  2.实施差别化政策,分类化解企业信用风险

  针对风险排查后的企业,建议金融机构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分类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一是对产品有市场和竞争力、技术较为先进、有盈利能力的企业要继续给予适度支持,必要时可追加有效抵质押,降低信贷风险。二是对虽已列入产能过剩行业,但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仍占据重要地位,且有望在未来实现升级改造的企业,应通过专项信贷资金,支持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升级,发放并购贷款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三是对明显与国家产业政策相背,低水平重复建设,属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要严格不予新增融资,对存量资金要尽快制定退出计划,通过资产保全、不良贷款转让等方式降低贷款损失。

  3.加快直接融资市场发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当前企业融资过于依赖银行贷款,造成风险过度集中。建议政府部门为企业直接融资创造条件,推动区域优质企业、集团公司整体上市;推动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进行融资;推动区域内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区域集优模式和信用增进工作开展;推动地方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融资发展。

产能过剩企业经营现状与潜在信用风险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过剩 企业 经营 现状 信用 风险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