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如何提升石油企业现场安全监督培训实效论文

如何提升石油企业现场安全监督培训实效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8-28

如何提升石油企业现场安全监督培训实效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安全监督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要求安监人员具有较强的政策水平,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而且还需要掌握多方面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但是,目前在安全监督工作中还存在着“不敢监督、不会监督、威性不高、执法不严”的现状,这就决定了安全监督培训是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任务。但是,尽管各类培训班不断举办,安全检查接连不断,而在企业生产中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安全生产纪律等现象却屡禁不止,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的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安全监督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石油企业安全监督培训为什么低效?为什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何让安全监督培训卓有成效? 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1目前安全监督培训低效原因分析

  (1)对成人学习的规律和特点认识不够

  安全监督培训属于成人培训,那么就应该遵循成人学习的规律和特点。成年人有知识储备、有经验。因而,成人做事就受到己有的知识、经验框架的限制,让他们直接跳出自己已有的框架非常困难,一般会产生抵抗情绪。同时,成年人具有机械记忆能力弱、理解能力强、抽象能力强等特点。现在我们队伍中的安全监督年龄普遍偏高,并且绝大部分人员先前长期在一线从事相关工作,难免会形成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甚至有部分人员有“老毛病、坏习惯、低标准”的行为习惯。那么,监督培训就应该以引导、启发为主,使他们自己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新事物,跳出已有的思维陷阱。同时,还需要唤醒安全监督先前己被淡忘的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使之从其脑海底层浮现出来,并对新旧知识技能进行系统的优化整合,达到与公司发展相结合的目的!

  (2)对安全监督培训的特殊性重视不够

  第一,安监人员工作的性质是监督检查性的工作,既不同于生产技术性工作,也不同于生产管理性工作。而且,安全监督管理中心机构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安监人员不仅要监督检查,还要搞好服务,也就是说,安监人员在工作中既要提出问题,还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监督井队人员解决问题。

  第二,安全监督工作是要与不同性格、不同知识水平、不同素质的人交往,必然会产生众多不可避免的矛盾,尤其是现阶段安全监督工作仍然受传统方式的影响,监督工作更是困难重重。而目前我中心实施派驻制,安全监督人员流动性很大,面对不断变化的人员结构和新环境,对于我们安全监督来说极其具有挑战性。因此,在培训工作中应该有针对性的培养安全监督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更要培养监督员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

  第三,目前,普遍认为安全监督员与被监督人员是一对矛盾。安全监督依据规范去约束被监督人员的行为,被监督人员难免有逆反心理存在,只是个体在反映程度、方式上不同而己。这就要求我们安全监督要适时的转变观念,一要能够正视矛盾,不回避矛盾,要学会解决矛盾,来提高自己处理问题、解决冲突的能力。二是在具体的监督工作中要找准切入点,讲清道理,指明错误,指导其采用正确的方法,以自己的才能去实施监督,使被监督人员心服口服。那么,在培训工作中也应该有相应的培训内容。

  第四,安全监督培训必须具有速成性。安全监督人员大都具备一些从事本行业的业务水平、生产实践经验以及安监工作的基本知识,他们有一定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是能够通过短期培训提高本职工作业务水平的。

  第五,安监人员培训内容必须具备时效性。安监人员培训,是一项长期工作,决不是一次培训定终身,应根据上级要求和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培训。因此培训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必须要随时更新知识体系。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安全管理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安全监督的新方法和新手段,石油企业生产采用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之后出现的新问题、新规定和新标准,有关企业安全生产的新法规等。

  第六,安监人员培训内容必须具备超前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运用,石油企业的安全制度也会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原来的遵章行为在“四新”条件下可能演变为“违章”。因此,安全监督培训应有超前性,在安全监督上岗之前他的职业能力就应该达到要求,他的知识水平就应该及时得到更新,满足新形势的需求,而不是等发现缺少了某项知识技能,才去培训补上,到那时事故已经发生,影响和损失已经造成。

  (3)对安全监督培训的现状分析不够

  目前,我们的安全监督培训开展了不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培训效果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课程不感兴趣,不是每个人所需要的。安监人员的培训必须具备“实用性”,要遵循使安全监督“能够接受,学了能用”为原则。

  二是培训方式过于单调,吸引力不够。目前安全监督培训方式多数是教师集中授课,互动的、双向交流形式较少,对学员的吸引力和激发力不强。这是因为安全监督工作是一项“眼勤、嘴勤、手勤、腿勤”的管理工作。

  三是培训一视同仁,针对性不强,浪费培训资源。例如,年纪稍长的安全监督由于记忆力衰退,对单纯的理论考试心理压力大,在理论考试方面成绩自然劣于年轻的安全监督。但是这批安全监督具有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在监督技能和工作能力上又明显优于年轻的安全监督,采取一样的培训内容,就会产生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还有就是学历稍高的安全监督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自然要优于学历较低的,采取一样的学习进度,那么只会产生学历高的认为没有培训的必要,学历低的完全不能掌握;

  2提高石油企业安全监督培训实效性的对策

  石油企业安全监督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安全生产服务的,必须以“安全监督”为中心,充分考虑企业生产实际和安全监督教育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的需求,设置不同的课程,

  安全监督工作是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提供服务,是通过对科学知识和工作经验的应用来实现其价值,它要求监督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分析目前我们安全监督培训现状,在安全监督上岗之前他的职业能力就应该达到要求,

  (4)变无米之炊为有的放矢,使安全监督培训成为有源之水

   目前我们安全监督培训是开展了不少,甚至造成了工学矛盾,但真正对我们安全监督的职业能力的提高帮助有多大?没人认真分析过。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缺少对安全监督职业能力素质的分析,以及在此分析基础上的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因此,目前我们培训中最关键的任务是首先确定我们安全监督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安全监督培训年年讲、天天抓,往往都是老一套,久而久之监督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其效果也是事倍功半。如何针对老问题,采取新办法增加新内容则是我们必须重点研究的课题。在教学内容方面、笔者认为:一是将空虚的理论改变为活灵活现的事实;二是将枯燥的灌输与有味的教育联系在一起。安全教育要齐抓共管,多方配合,要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文艺汇演、板报展览、摄影美术书法比赛等形式,既丰富监督文化生活,又从中受到良好教育。三是利用科技优势,如我们可以采取PPT、电子书、3D动画模拟等等科技手段,使培训内容图文并茂、声情并举,理论联系实际。

  (5)变数量为主以质量为本,提高安全监督培训的实际效果

   实际性、实践性、实效性是安全监督培训的最终目的,而提高质量又是实现目的的重要措施和手段。笔者认为要从以下方面加强:一是狠抓各项制度的完善与落实,可以实行学习押金等制度,使学习纪律有明显改观;二是严把考试、考核关口,推广闭卷考试,采取标准化试卷与口头答辩相结合的方法,使之达到应知应会水平,对考试不合格的人员坚决进行补考,三是狠抓现场技能能力培养,对监督技能除进行理论授课外,还应模拟场景,解决监督人员动脑、动口、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

  (6)变监督为主为齐头并进,扩大安全监督培训的服务范围

  随着HSE体系的不断推进,公司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我们安全监督队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安全监督在继续做好“三个员”的基础上,还应向“HSE培训师”、“HSE咨询师”发展。另外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安全监督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理论,不断充实自我,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扩大安全监督培训的服务范围,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方法,使其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工艺,培训业务骨干;同时开展校企联合,聘请高校学者、专家讲课,指导现场作业、扩大安全监督教育培训覆盖程度,消除安全管理科学知识上的“盲点”和“死角”。其次,充分发挥自身队伍作用,让安全专业高学历人员、优秀安全监督当老师,开展业余教学、现场教学,形成以安全监督管理中心为龙头,安全监督人员为主体、企业相关部门及单位统一合作的培训格局,从而推动安全监督培训活动的全面开展。

如何提升石油企业现场安全监督培训实效

论文搜索
关键字:企业 安全 培训 石油 现场 监督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