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从中国500强企业数据透视京津冀一体化中企业成长变迁论文

从中国500强企业数据透视京津冀一体化中企业成长变迁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9-04

从中国500强企业数据透视京津冀一体化中企业成长变迁

  引言

  2013年全年,长三角地区GDP总量已逼近10万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7.2%。珠三角以逾5万亿元的GDP总量占全国的8.42%。而作为全国心腹地区的京津冀,GDP总量首次突破6万亿元大关,达6.2万亿元,占全国的10.9%,居高不下的比重和迅猛的增速已是备受瞩目。

  世间万物总是在微妙的矛盾与悖论中生存和成长,国家如是,企业如是。全球化与一体化看似对立矛盾,然而在中国积极投身全球化浪潮的十余年里,国内区域一体化的层层推进也从未停下脚步,从珠三角到泛珠三角的区域整合,从长三角到上海自贸区的中心聚焦,都成为中国十年经济腾飞的巨大引擎。而今逐步放缓的经济增长态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理念,赋予了区域一体化更为统筹兼顾的广角视野和平衡哲学的深层次内涵。正是缘于此,一度几近搁浅的京津冀一体化重拉帷幕,它的提速推进已是经济发展新时期区域一体化的又一面旗帜。

  随着讨论的逐步深入,有人提出京津冀一体化势在必行,三地产业趋同异常严重,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翻天覆地;也有人说,京津冀一体化只是形式,不论一体化进程如何,都无法撼动北京全面引领区域发展的地位。本文正是从这些争论出发,利用中国500强企业,特别是京津冀地域范围内的大企业近十年来的成长数据和资料,基于京津冀地区大企业成长和产业格局形成的现状和规律,分析提炼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带来的转变,并透视其发展趋势和企业成长的全新格局。以期给出更客观、更全面的结论,进而提出今后企业如何抓住京津冀一体化机遇实现自身发展的成长建议。

  成长动力转变:京津冀一体化的企业地域性动力

  从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来看,2013年京津冀上榜企业共143家,占榜单企业总数500家的28.6%。如果把中国500强上榜企业姑且作为国内大企业的话,仅从数字来看,京津冀的大企业数量对于全国总体而言占了几近三成,比重颇高,因此该区域的大企业成长状态直接关系着中国企业的总体发展水平。

  这其中,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等多个中心,毋庸置疑也是京津冀区域的龙头所在。2013年京津冀上榜中国500强的143家企业中,北京独占99家,而天津只有20家,河北也只有24家。而从历史数据来看,就十年间曾进过500强的企业总数而言,北京200家,天津43家,河北只有24家。仅就大企业数量而言,北京是天津的近五倍,河北的近十倍。由此可见,三地大企业数量极不均衡,北京一家独大,而天津、河北则差距悬殊。这也说明北京一直以来都是京津冀企业布局和发展的重心,也是该地域企业成长的最大动力区域。

  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实际上这种领衔模式在近十年的发展中正呈现出悄然转移的趋势,尽管速率缓慢。不得不说,北京作为首都在全国的省份和直辖市中具有特殊性,因此地域间的横向数值比较难以反映这种微妙的转变,而从时间角度进行纵向变动分析则可以发现不同地域大企业的成长推动力变化。

  如表1所示,纵观十年来500强企业数量在京津冀的地域分布变动,可以得到三地大企业成长状态的基本趋势。北京大企业总量最大,十年来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平均企业增加数为-0.2;天津十年来大企业总数变化不大,平均企业增加数仅为0.1,走势趋于稳定;河北大企业总数则增长明显,平均企业增加数为0.9,呈现从上升到下降,再反弹的震荡型走势,而正是2007年下降最为明显,有七家企业被挤出中国500强行列,究其原因,最主要是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创,这点从其大企业财务状况也可见一斑。基于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十年以来,北京对于大企业的吸引力和成长推动力有所下降,天津对于大企业的推动力较为稳定,河北的对于大企业的吸引力则加速增长,推动力明显增强,但现有大企业受经济危机等系统性风险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亟待加强。

  由此可见,京津冀的大企业并非同步、协同发展,而呈现出走势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十年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虽速度缓慢,但趋势明显。或是出于政策因素,或是出于市场需求,亦或是出于环境压力,十年间北京对于京津冀大企业的拉动力已经下降,而这种下降被河北的提升所部分弥补,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京津冀一体化绝非逆势而为。反过来讲,如今京津冀一体化的步履加速也会导致更多的在京企业向河北、天津等周边地区扩散和迁移,这种动力转移的趋势定会迅速、持续走高。

  成长结构转变:京津冀一体化的企业结构性布局

  在跻身500强的企业中,针对京津冀三地上榜企业所属的产业进行统计归类。当然有一部分企业实行多元化战略,业务范围横跨两大产业,甚至覆盖第一、二、三产业,因此只能按其主营业务进行粗略统计。北京99家上榜企业中,第二产业企业数量最多,约有五十余家企业,第三产业近四十家,而第一产业只有几家。因此北京大企业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辅,第一产业极少。而天津上榜的20家企业中,除天津一商集团、天津港集团等个别企业外,其余绝大部分属于第二产业,并分散于制造业、钢铁、冶金、建筑业等诸多领域。河北绝大多数上榜企业也均为第二产业,并集中于钢铁、制造等少数领域。因此,京津冀大企业均基本集中于第二产业,北京兼有第三产业的大企业区域垄断性,天津大企业所属行业较为分散,河北大企业行业集中度高。

  那么,500强中的京津冀大企业所表现出来的大企业产业化趋同能否说明三地存在着严重的产业趋同现象?为了得出更为令人信服的结论,需要在以上的分析基础上引入产业同构性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产业同构性反映了区域间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的相似或相同趋向,而这种趋向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冗余和重叠,严重影响效率的提升。   根据二十余年全国和京津冀地区的统计年鉴数据(见表2),可以清楚地看到,北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则持续上升,变动幅度很大,直至2010年起逐步趋于稳定;天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上升,幅度微小;河北第一产业比重小幅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呈波动性上升趋势。截至2012年,京津冀在第一产业上的比重均为最小,北京在第三产业上的比重较高,而天津、河北则更侧重于第二产业。

  为了进一步考察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相似性,本文采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所创建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该系数计算公式为:

  Sij=k=lnXikXjkk=lnXik2k=lnXjk20≤Sij≤1

  其中Sij为i区域与j区域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Xik代表i区域的k产业比重,Xjk代表j区域k产业比重。Sij取值在0与1之间,数值越大,则表示两区域的产业同构度越大,反之亦然。

  根据该公式进行统计运算,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天津与河北的产业结构相似性最高,系数已达到了98%,北京与天津的相似系数也达到了86%,而北京与河北的同构性较小,相似系数为76%。根据实证经验来判断地域间的产业同构性,相似系数标准一般定在0.85至0.9之间,因此天津与河北的产业结构高度趋同,这种同构性主要体现在低第一产业、高第二产业和中等程度第三产业的配比上。而北京与天津、河北的产业同构性并没有像一些专家和学者所提出的那么严重,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来讲,北京与天津产业结构略有相似,而北京与河北的产业同构性并不高。

  综合以上分析,京津冀一体化与其说是解决三地总体产业同构性问题,倒不如说是解决大企业资源配置不合理和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从三地2012年产业比重上来讲,区域内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天津、河北集聚第二产业资源,同时北京上升为第三产业中心的结构性布局。因此京津冀一体化亟待着手的并非三大产业的布局大转型,而是产业内行业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大企业布局问题。从产业布局的角度来说,京津冀已齐备了建材、钢铁、化工、煤炭、电力、汽车等传统产业的大企业,目前又各自涉足电子、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区域间缺乏统一的企业发展规划,各地在确定主导产业时很少从区域利益的角度出发统筹兼顾,导致资源配置重叠和效率低下的不合理。另一方面,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也迫使企业布局由中心北京向周边的天津、河北扩散性转移。

  以上的压力就要求京津冀企业布局增强现结构性,一方面打破行政区划,实现地区企业的互补与对接,统一合理进行资源优化配置,降低重叠浪费,实现协同效应;另一方面又要明确划分区域功能,各司其责,以降低首都的多方面压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京津冀一体化的对立统一性与平衡艺术正是体现于此。

  成长模式转变:京津冀一体化的企业成长性转型

  在2013年中国500强28.6%的京津冀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在榜单上的排位都比较靠前,但企业发展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成长模式的隐忧。

  从大企业整体成长空间上来看,京津冀区域内大企业成长状态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企业间差距较大。2013年中国500强榜单中,北京第一名中石化集团公司营收2.83万亿,而该地区最后一名即排名99位的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营收203.8亿,前者是后者的近139倍。天津第一名天津物产集团营收2073.2亿,该地区最后一名即排名20位的天津纺织集团营收198.67亿,前者是后者的10倍还多。河北第一名河北钢铁集团营收2478.28亿,最后一名即排名24位的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文安钢铁有限公司营收201.33亿,前者也是后者的12倍有余。

  从大企业整体成长结构上来看,京津冀区域内大企业规模与盈利发展非常不均衡,已然做大但并未做强。

  通过表4可以发现,京津冀143家大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占全国的55.71%,资产总额占全国的72.37%,净利润总额却仅占全国的2.67%,差距之大令人咋舌。具体来看,以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即营业收入净利率来衡量企业的盈利状况,全国500强企业总体营收净利率为4.34%,相应地,北京为0.13%,天津为1.53%,河北为0.54%,京津冀地区与全国水平仍然差距不小。而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近十年来京津冀大企业的营收净利率一直处于低水平,并没有显著的变化,这也说明了该区域大企业虽规模庞大,但盈利能力与其规模并不匹配。这种低盈利能力下的成长对于企业而言是有害的,因此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企业成长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

  京津冀一体化在国家政策的护航之下,需要引导企业成长模式调整,推动企业从做大向做强转变。但这一转变绝非一蹴而就,企业通常需要在规模扩张和效益、管理之间权衡,通过两个目标之间的不断调整,实现成长性上的长期动态平衡。京津冀一体化所带来的契机正是从区域宏观配置的角度为企业成长提供模式转型升级动力,以北京的先进科技水平作为区域高新技术的支持中心,以其庞大的市场需求量作为区域的目标市场中心,同时发挥天津的港口物流优势,协同河北的企业承载能力,形成京津冀一体化的综合企业成长链条。这种区域一体化的价值链条能够刺激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和开放式经营管理,进一步加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维持并逐步提高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一体化的外在驱动力与内生性的企业成长转型相结合,完成京津冀企业的成长蜕变。

  关于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企业成长建议

  京津冀一体化所带来的地域性动力迁移、结构性布局转变和成长性模式调整无疑为区域内企业的成长开辟了机遇,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挑战和冲击。企业的经营讲求借势、顺势而为,这种所谓的“势”一是指经济与行业运行规律的现实性,二是指权威力量引起发展方向的倾向性。基于几十年来业已形成的产业格局和发展现状,以及此次国家层面的区域一体化战略推进,面对新的经营格局,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又将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带领企业走上新的制高点?综合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企业成长的建议:   第一,区域定位的优势协同。据北京市委消息,至2014年10月有三百余企业搬离北京。正如之前的分析,北京的重心倾斜愈发明显,天津与河北的企业承接也在陆续进行,在这种推动区域重心转移呈现加速走势的背景之下,产业的对接也会成为接下来的一大主题。然而根据产业同构的研究发现,三大产业业已形成的区域间产业结构梯度相对合理,加之京津冀三地对于不同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刚性,因此不会出现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作为企业而言,出于顺应发展大势的角度考虑,企业理想定位区域如图1阴影部分所示,三省市通过深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形成一体化区域格局:河北与天津发挥第一产业的地域优势,为京津等中心区域提供农产品等生活必需品,同时对北京的第二产业做承接,北京作为大都市发挥第三产业优势,提升城市软实力,并带动天津与河北协同发展。综上,大企业应审时度势,区域定位尽可能向阴影区域靠拢,以共享地域协同作用;中小企业则可以选择阴影边缘区域,以特定产品聚焦目标客户群,尽量拓展生存与盈利空间。

  第二,战略选择的结构布局。企业经营具有地域依赖性,特别是第一、二产业的企业,因此区域定位存在劣势的企业,想要共享京津冀一体化成果,就需要在战略选择上精心筹划,以实现布局优势。一方面,企业采取专业化战略,不断加强主营业务能力,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成为区域内、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同时成为区域间合作的重要纽带,从而不论在业内还是区域合作中都有相当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状况,适度进行多元化,拓展经营方向(如图1箭头A、B所示),此时的方向选择应与产业梯度结构和趋势相匹配。而多元化的方式也未必是自主研发经营,可以选择京津冀区域内对应企业进行战略联盟和深度合作,以借力京津冀一体化政策,实现企业扩张。

  第三,企业成长的动态权衡。鉴于京津冀大企业往往只大不强的现实,从做大向做强的转变和权衡成为了企业管理的主题。平衡规模与盈利,同时把握京津冀一体化大势,企业至少应对以下三方面足够重视:其一,获取核心能力,通过利用京津冀三地的地域优势和企业优势,取长补短,形成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所在。其二,积极拓展市场,把京津冀作为一个市场整体,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客户需求。最后,增加成本意识,对于京津冀供应商进行区域整合,打造企业上游的价值链条,并促使其形成无缝对接,以降低企业成本,扩大企业利润。综合以上几点,企业成长与京津冀一体化一样,需要领导者从更高的位置、更广阔的视野统筹全局,实现优势互补,达成动态平衡。

从中国500强企业数据透视京津冀一体化中企业成长变迁

论文搜索
关键字:企业 透视 数据 成长 变迁 中国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