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家里的灶头》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论文

《家里的灶头》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1-15

《家里的灶头》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教材分析:

   《家里的灶头》隶属于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的“人与物的对话”专题,从题目看来是一篇典型的状物散文,它写的是一个地方,又是一类事物,作者抓住江南农村具有特征的事物?D?D灶头,通过对炊具的意义描写,在我们面前展现了江南农村家庭生活。其间作者穿插进行人物行动的描写与民俗民风的介绍,写的有声有色,充满了人间的温暖与诗意,由于灶头已难生存于现代社会,所以本文也具有一种往日不再重现的遗憾与怀旧的情调,感人至深。

   在描写灶头的过程中,穿插了对母亲的描写,有形象,有语言、有行动,这一切都是由物而起,物与人密不可分。由于人的介入,对生活场景的描绘,构成了一种家常的、世俗的、温馨的氛围。而这种氛围反过来又影响读者的情感,对物的感觉便更美好起来。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什么是江南?江南是白墙黛瓦的水乡民居,江南是小桥流水、春山如黛,江南是青色的柳叶在风中飘荡,江南是富有情趣的农家灶头。同学们,要了解江南吗?让我们一起学习金曾豪的散文---《家里的灶头》。

   二.展示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状物散文的一般写法,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

   过程与方法:

   1.阅读文本,思考讨论,作者是怎样状物并将物与人联系起来的。

   2.找出文中的细节,分析其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灶头和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把握作者的情感,分析作者是怎样状物并将物与人联系的。

   三.感知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文章题为《家里的灶头》,通过阅读文章,你知道灶头的大致结构了吗?请你说说灶头的组成情况?

   明确:构成:

   灶台(大铁锅 小铁锅  汤罐)和 辅助工具

   灶沿

   灶壁 (格子 灶画 壁龛)

   灶塘

   2.围绕家里的灶台,作者记叙了自己哪些童年往事,其特点是什么?

   明确:

   ①逼饭粢“饭后大张旗鼓……嘎嘣香脆,开心死人!”

   ②蒸糕、蒸菜(红烧肉、拼盘)“‘一品锅’是蒸菜中的一只……鲜得人掉眉毛。”

   ③妈妈做的家常菜(黄豆芽炒咸菜)螃蜞豆腐“哎呀,那个鲜啊!……就滑到肚子里去了。”

   ④ 送灶“这州官把老百姓……烧好东西吃。”、“吃过晚饭,……‘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太平。’”

   ⑤母亲在灶间的教育“我们小孩子在外头‘惹厌’……多半就只好实话实说了。”

   ⑥发生在灶壁边的故事( 母亲在灶上忙碌姐妹烧火 姐姐的模仿 煨山芋 “填脚炉” 爆黄豆)

   特点:家常的、世俗的、温馨的、亲情的、诗意的

   四.探究细节,把握情感

   1.这一件件童年趣事让人读来如临其境如在眼前,作者是如何达成这样的效果的?

   明确:运用表现手法特别是细节描写

   2.在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件趣事,试着向你的同桌对那段对应的文字进行一番赏析。试从语言、手法、情感等方面具体分析作者是如何叙述这件有趣的事情的。

   明确:如 逼饭粢“饭后大张旗鼓……嘎嘣香脆,开心死人!”(动作神态描写,拟声词的使用)

   3.其实,童年趣事之所以写的精彩,最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寄寓其中的脉脉深情。再读文章,找出文中集中议论抒情的地方,试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明确:文章随后三节集中抒情其中有对母亲的怀念、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往日不再重现的感伤和遗憾。(隐隐的伤痛 深深的难舍)

   4.重点赏析小诗,分析三碗“油盐饭”的深刻含义。

   明确:母子之爱的体现

   五.结合本文,思考并概括状物散文的一般写法

   1.首先要观察描写的对象,要充分细致的观察。

   2.其次,要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要传神。

   3.再次,必须把我们的感情,我们的人生融进去。

   六.迁移训练

   阅读(06四川卷)《乡村的瓦》完成相关题目。

   教学反思:

   反观这堂课的教学流程,从状物散文教学的目标看来,它仍然是一个物---事---人---情的步步深入的分析过程。引导学生把握所写之物的特征,感知物背后的人,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是教学之重点。而这一过程不能流于表面,具体的分析文本,从文本的实际内容中去寻找,去体会是这堂课主要的方法。本文抒情的地方比较集中,重点品读文末小诗会让学生直接的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深情,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个点的操作也比较成功。此外,诵读在语文课堂中的地位不能小觑,声音的魅力绝不输于文字,特别是抒情类的文字,有效的诵读可以让学生获得更直接的感官体验。

   这本是一篇九年级的课文,现在放在高中的选修教材中,教学的重点和中心肯定是有所区别的。状物散文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它传情达意的方式,取材显意的韵味,遗书上的唯美特点,都是人们最为钟情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这类散文的品读和研究对学生应对高考要更加得心应手。

   从高考考点要求角度看来,这个过程包含了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几大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如“在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件趣事,试着向你的同桌对那段对应的文字进行一番赏析”环节的设置就是考点“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训练。这一环节中学生的赏析过程开始时,学生的分析流于表面,只能笼统的回答某处描写形象生动,却没有结合文本具体内容作答的意识,更没分角度分析的习惯。通过指导学生的答题习惯有所改进。

   品味散文优美意蕴的同时,对应高考考点训练,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家里的灶头》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论文搜索
关键字:灶头 教学设计 家里 教学 设计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