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贯穿阅读思维,实现有效教学论文

贯穿阅读思维,实现有效教学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2-12

贯穿阅读思维,实现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5-0117-03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重知识轻能力,新课改语文阅读教学爱热闹陷肤浅,是阅读教学的典型病症。二者的症结在于阅读教学未能有机贯穿阅读思维,实现有效教学。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无论采用“传统”还是“新课改”教法,都应在教学中贯穿认知、理解、评价、创造四种思维,整合、协调、发展三维目标,以实现阅读的有效教学。

  一 阅读教学贯穿阅读思维的理论依据与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与内容第4条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思考领悟部分指出:“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阅读与鉴赏部分也指出:“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可见,语文教学贯穿思维训练已成为国家教学标准。

  阅读教学本身就是训练学生思维的过程。著名语文教育家朱绍禹先生把阅读水平分为复述性阅读、解释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四个层次,这刚好体现了阅读教学认知、理解、评价、创造四大思维训练层次。这个阅读层级是由阅读过程中的思维发展程度为依据划定的。

  阅读教学贯穿四大阅读思维训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所谓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益和效率,以各种方式促进学生在语文阅读“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语文阅读认知思维多指向“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思维多指向“过程与方法”目标,评价、创造思维多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因此,阅读思维训练得好,三维目标自然能实现得好,有效阅读教学也就能水到渠成。

  二 《孔雀东南飞》之于阅读思维与有效教学的阐释价值

  《孔雀东南飞》教学有阐释四大阅读思维训练与有效教学的巨大空间。该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双璧”之一。它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悲剧,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情节繁简剪裁得当,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不仅塑造了焦刘夫妇心心相印、坚贞不屈的形象,也把焦母的顽固和刘兄的蛮横刻画得入木三分。篇尾构思了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双双化为孔雀的神话,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胡适在其辟荒作《白话文学史》中称之为“不朽杰作”“古代民间最伟大的故事诗”,钱玄同、傅斯年、刘大白、刘大杰、朱湘等一批文学研究大家均盛赞此诗。原因是该诗的人物描写、主题、悲剧启示等都让读者有巨大的品味和思维空间。梳理和探究上述问题,是训练四大阅读思维的过程,也是实现该课有效教学的积极途径。

  三 阅读思维在阅读教学中的贯穿――以《孔雀东南飞》为例

  1.认知

  认知是实现有效阅读教学的最低思维标准。所谓认

  知,是引领学生用视觉感知和辨认书面文字,对文本进行客观梳理的过程。通常有如下要求:能够认字、释词、通读课文;初读后能够复述文本大意或故事梗概;能够理清课文段落、情节结构;能够参照文本注释或提示回答简单的问题。如以《孔雀东南飞》教学为例,教师要学生“概述该诗故事情节的组织特点与方式”,有学生得出“该诗歌结构完整、紧凑、细密。其情节的组织,采取双线交替推进的方式。其中,一条线索由刘兰芝、焦仲卿夫妇俩之间的关系构成;另一条线索由刘焦夫妇同焦母、刘兄之间的关系构成,在全诗中占主导地位”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学生借助注释整体阅读梳理文本得出,是认知思维的结果。

  认知思维过程是对文本的基本解读,是思维跃进到更高层次的基础,也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新课改课堂热热闹闹,往往忽视这个层面的思维内容,导致学生脱离文本,思想飘浮。这是我们教学中要极力避免的事情。

  2.理解

  理解是实现有效阅读教学的核心思维标准。阅读理解能力是在认知基础上对文本思想内容与写作手法的领会和把握的能力。这一层次水平通常要求学生做到如下几点:能从文本中提出具体问题并分析它;能把几个问题综合、概括起来形成一个问题链;能抽象出文本的主旨、作者的创作意图;能分析作者采取的艺术手法和表现主旨的关系。这一层次思维主要是训练中学生逻辑概括、抽象推理的思维能力。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认为思维的心理结构主要是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根据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初中以上的学生已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可见,这一层次思维训练是契合中学生思维特点的。

  理解需要通过文本细读来实现。以《孔雀东南飞》教学为例,学生细读文本发现刘兰芝被遣原因存在多元解读的可能,并提出了“性格”“恋子”“无子”“威权”“阴谋”等原因。其中有个学生的“焦父逝世影响说”颇有新意。该生发现故事发生时,焦父早已身死。那焦父究竟死于什么时候?学生从“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句,又从焦刘“共事二三年”及封建礼法等推测焦父是逝于焦刘成婚之后。那焦父离世可能对焦母产生什么负面联想呢?极有可能是“扫把星,克公命”之类的想法。这种迷信想法在如今社会尚且不少见,更何况两千年前的汉末。于是该生大胆推测,正是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焦母不断虐待刘兰芝,以致最终将其休遣回家。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学生立足文本,将焦父死于何时、焦父逝世对焦母的影响等问题综合起来,形成有机问题链,最终推理得出刘兰芝被遣原因,这是理解思维的典型体现。   理解思维仅仅通过文本细读,容易陷于肤浅。必要时,还需借助一定的背景材料,以达到深度理解。同样是探讨刘兰芝被遣原因,通过文本细读,有学生发现了刘兰芝无子、焦母不喜刘兰芝等情况。但把这些作为刘遭遣的原因,还是缺乏文化背景的支撑。这时我将几个材料展示给学生: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大戴礼记?本命》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孟子?离娄上》

  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礼记》

  看过上述背景材料,学生明白了古代社会父母在休儿妻方面的标准和巨大权力。由此他们对“无子说”和“不悦说”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对这个问题理解透彻了,同时对诗歌“封建礼教吃人”的主题也就明了了。

  3.评价

  评价是实现有效阅读教学的高级思维标准。评价是阅读主体对文本表达出的思想和艺术技巧等进行主观评价。评价性阅读思维高于认知、理解两个层次,它是阅读主体跳出文本之外“居高临下”地对文本进行冷静思考,发表独立见解的思维过程。因它带有批判、鉴赏性,又谓之批判性阅读思维。这一层次思维有如下要求:能评价文本内容的性质和价值;能评价文章表达的技巧和风格;能评价文本的背景、社会作用及时代意义;能评价作者的态度及情感倾向等。

  以《孔雀东南飞》教学为例,从表面看,在整个婚姻悲剧中,似乎焦仲卿较之刘兰芝显得懦弱。但结合时代大背景细读文本,情况真的是这样吗?于是我抛出下面的问题:“有人说《孔》中的悲剧都是焦仲卿软弱造成的,焦仲卿是个怯懦的人,你赞同这种看法吗?”有学生结合其学历史掌握的汉末时代背景,同时通过文本细读发现:在那个时代,焦在焦母、刘在兄长面前都没有自己的话语权,更无从掌握自己的自由与命运。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焦为了自己的婚姻爱情自由,一直坚决顽强地反抗着:在语言上对母亲直言“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甚至对母发誓“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在行动上理性劝慰兰芝暂且回娘家分离淡化矛盾;在信义上最后竟以死实践“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诺言。学生由此得出“焦仲卿是一个勇敢、理性、至性的男人”的结论。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学生把人物放在时代大背景下评价,实现阅读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相互统一,这也是理解思维的最高境界。

  4.创造

  创造是实现有效阅读教学的最高思维标准。“创造性思维是以解决科学或艺术研究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法,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等的心理过程。”以《孔雀东南飞》教学为例,刘兰芝与焦母婆媳关系不融洽,甚至冲突剧烈,演绎了一场婆媳交恶的大戏。于是我提出下面的问题:“刘兰芝的悲剧对现代婆媳关系处理有何启示?”这个问题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学生通过文本细读,联系社会实际,提出保持距离,避免矛盾;男人公正,不偏不倚;调整心态,学会感恩等正确处理婆媳关系的方式。学生们的回答体现了阅读主体离开文本解答超出文本原意之外的新问题能力,创造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达到了阅读创造思维的要求。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训练是实现有效阅读教学的核心所在。四种阅读思维的训练,都是通过问题的提出来实现的。因此,在阅读思维训练中,师生有层次和价值的问题设置至关重要。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要求学生始终要细读文本,要有广泛的阅读积累和对现实的深入思考。只有这样,阅读思维的视角才能更开阔。四种思维训练到位,既能巩固知识、实践方法,又能涵养性情、熏陶情感,基本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贯穿阅读思维,实现有效教学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维 有效 教学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试论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整合信息技术
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