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服装项目化教学对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思考论文

服装项目化教学对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2-31

服装项目化教学对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0-0221-02

  高职服装教育应以服务区域服装业发展为宗旨,培养适应本地区服装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事实上却存在服装企业缺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服装专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严峻考验。其主要表现为:毕业生适应岗位能力不强,实际操作能力不能满足企业专业化、多方位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服装专业设置和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及方法、学生职业能力与服装企业生产实际脱节。而专业的设置与建设则是适应区域经济的契合点,是学院联系社会、服装社会的基点,是高职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1]。因此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各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了课程改革,其中项目化教学就是重要内容之一。

  服装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就是以服装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这些工作为学习方式,它把服装生产中的实际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但不是简单地模拟企业生产,而是“真刀真枪”地推行项目化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以工作过程为基础,教学环境以工作情境为支撑,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教学理念由供给变为需求,教学内容由学习知识转为掌握技能,教与学也更接近生产实际,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加强了团队协作能力。由于采取同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模式,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中心、以实训情境为中心的转变,使学生对企业服装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及工作内容有了深切的体会,认知和熟悉了工作岗位职责,了解了服装企业的实际需求,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然毕业生就业能力不仅包括找到工作的能力,还应包括岗位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心理素质、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等等[2]。服装项目化教学的开展,有利地提高了服装专业毕业生的这些能力。

  1 岗位适应能力的提高

  实施项目化教学,将“教、学、做、评”融为一体,改变了以往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教学的内容采用服装企业实际的工作内容,教学的过程是服装企业实际的工作过程,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项目实施的执行者,因此强化了实践环节,强化了服装技能的训练,切合了企业实际,从行为上服从了企业岗位的需要,并明确了岗位职责,使学生快速胜任岗位工作。项目化教学破除了繁琐、陈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真实活动场景引入到教学内容中,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岗位“零距离”。

  我院服装项目化教学具备强大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一体化教室、工作室、服装流水线等场地,将企业真实的文化氛围、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和企业兼职教师引入到课堂中,结合服装企业的工作方法模拟实施项目,对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积极解决。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逐步实现了职业角色意识的转换,同时熟悉了工作岗位要求,处理的生产实际问题能力得到了加强。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际工作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真正实现了专业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有效接轨.为毕业生就业、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职业能力是从事某种职业的各种能力的综合,是知识与工作任务的紧密联系[3]。项目化教学通过市场和职业岗位调研,进行岗位群分析,然后参考吸收了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分析岗位工作过程,对应各工序整理课程的技能点和知识点,设计技能训练项目,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局面,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一个完整工作任务情境,让学生以企业员工身份投入到项目的制作中,并萌发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不断培养并强化学生实际工作的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在这个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将已经获得的和正要学习到的服装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任务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构建服装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完整体系,去完成项目所要求的内容。学生在项目任务驱动下不仅可以体验到真实的职业氛围,获得全面、感性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而且可以使知识内容与工作情境直接联系,不断促使自身协调处理人际问题,解决技能问题,为今后职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得到了职业能力锻炼和职业素养的形成。[4]

  3 团队合作意识的加强

  “合作能力”是美国人才素质指标中的第一项要求。日常的职业情境中,沟通与合作是很重要的环节。而目前高职学生存在着团队合作缺乏合作意识、凝聚力不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的竞争力弱等问题。培育大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其充分就业的前提条件。通过项目化教学,从而有效的遏制学生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只讲究个人能力、不关心与他人协作的狭隘思想,它优于过分强调学生个人风格培养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使学生合理细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专才培养,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仅凭个人的力量很难解决其中遇到的难题,只有富有责任心地参与项目中的部分任务,并与其他合作者进行大量沟通交流,才能保证整个项目协调有序地进行。同样服装项目化教学中采用的服装企业实际工作,也不存在单个人孤立的劳动,而是需要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参与、分工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学生在操作中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体验了实际工作过程中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合作的过程,改变了以往学生单一的、以个体为中心的学习形式,从而训练了学生与前后工序之间通力协作能力与沟通协调能力,无形中加强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时当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他们所承接的任务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成,这就要求组织成员之间进行有效的合作,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完成从不适应、摸索到适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的过程,有效地缩短学生步入社会后的不适应期,有利于学生适应   社会。[5]

  4 毕业生对项目化课程认可度的调查

  根据麦可司公司对我校2010、2011、2012届服装专业毕业生调查数据显示,分别有71%、74%、74%的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最重要的是服装专业的技能训练的实践环节,认为对就业最有帮助的课程为女装设计项目课、成衣样板设计与制作、服装CAD/CAM[6],而这些课程都是我院最先实行的服装类项目化教学、其成绩取得企业和兄弟学校一致肯定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在项目工作过程中对感性知识和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提升并强化服装专业学生专业技术和解决问题能力,不断启发行业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向“职业人”转型,最终促成接受项目化教学的学生提早“就业”。因此项目化教学具有比其他课程较高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使毕业生获益匪浅。

  5 项目化教学对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理性

  认识

  高职服装项目化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对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目的在于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满足了服装企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当然对于项目化教学也需要有理性的认识,它对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作用也不是无限的,并且它的实施也不是对任何教学单元、任何课程都适用,也会受许多因素的限制,不能偏面夸大其作用。作为项目化教学本身也需要随着服装产业的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和更新,才能去更好地适应本地区的服装生产要求,服务于本地区的服装经济的发展,顺应时代的需要,才会有生命力。随着服装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企业在重视毕业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重视他们除了专业能力以外的软技能,软技能缺乏的毕业生即使暂时能就业也缺乏职业发展的能力,因此作为服装专业的毕业生在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还需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7]

服装项目化教学对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毕业生 能力 就业 项目 教学 服装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