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功能对等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论文

功能对等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1-14

功能对等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9.031

  Enlightenment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on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ZHOU Jingdan

  (Wuhan Donghu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12)

  Abstract Translation capability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integrated use of language ability. For a long time, it has been a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weak link. Most of the traditional emphasis on language translation method form rather than language content, focusing on language knowledge and light cultural awareness training. This is resulting in one of the main students' English comprehensive use of low capacity. Therefore, the introduc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 to translation teaching has an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o explore the famous American translation theorist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problems 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translation teaching;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countermeasures

  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一方面,目前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基本依赖大学英语精读课的教学。然而,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重心一直是阅读和语法,翻译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被忽略;另一方面,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缺乏理论指导,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大多注重语言形式而非语言内涵。在课文的讲解中,即使教师意识到了翻译教学,也普遍存在着重语言知识传授,轻文化意识培养的现象。因此,翻译理论的引入对翻译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通过对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研究,分析了英语翻译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1 功能对等理论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E.A.Nida)在其《翻译理论与实践》(1964)提出了“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的翻译标准。之后,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1986)一书中他将“动态对等”的翻译观进一步完善,提出了著名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理论。在《语言、文化与翻译》(1993)一书中,奈达强调功能对等翻译是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自由翻译。他将“功能对等”定义为“最贴切的自然的对等”(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因此,“功能对等”是不同于数理化中方程式的绝对对等,而是目标语与源语言在词汇语义、风格、文体以及语言文化内涵等方面的最大程度的“贴切”。奈达认为翻译所传达信息的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是其次。源语言的文化意义很可能被语言形式掩藏,进而阻碍文化交流与语言交际。因此,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实践中,译者要尽量避免字面形式上一一对应的机械翻译,而要尽可能地了解目标语与源语言的文化内涵、交际功能等,将这些因素体现在两种语言的翻译中。

  2 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大多注重语言形式而非语言内涵,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轻文化意识的培养。事实上,在这种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很多学生只喜欢记单词或词组的字面的意义,基本上不顾及词汇在语境中的用法,也很少从文化角度去思考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将句子“政策的突然变化导致了人们极大的不安”翻译为The sudden change of policy has caused great uncertainty among people. 他会告诉学生句子中的核心意群“政策的突然变化”对应the sudden change of policy,“导致”对应cause,“极大的不安”对应great uncertainty 。然而,很多老师都忽略了跟学生讲解动词cause的意义内涵。以至于下一次学生碰到这样的句子“他们秘密进行的事情引起了我的好奇。” 就翻译为What they did in secret caused my curiosity. 而正确的翻译应为What they did in secret aroused my curiosity. 事实上arouse和cause这两个词语都有“引起”的意思,但是含义不同。arouse的本意是“唤醒”,指把某人从睡眠状态中唤醒,用于比喻则指“引起、激发”他人的注意或者兴趣、怀疑、愤怒、同情、批评、讨论等。cause的基本意思是“导致”,指某人、某物、某条件、某事件等“给……带来”,“使发生……”某种结果。cause作“引起”解释时强调因果关系,且这种因果关系是真正的、直接的、根本的。所以第二个句子的“引起”显然不能用cause,而要用arouse。   再比如汉语中的“粗茶淡饭”,很多教师在翻译的时候可能就直接告诉学生对应的英语表达为hard life of just bread and cheese,让学生当固定表达记下来,而没有深入讲解这样翻译的原因。事实上,由于同一事物在英语和汉语里的象征不同,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类似认知概念的时候会使用不同的意象。就日常生活体验而言,中国很早就开始种植水稻,中国人以大米为传统主食,因此“米饭”在中国人心中呈现“基本需求”的意象,由此引申出很多和米饭相关的表达,比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米煮成熟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等。英国地处北半球温带地区,小麦是主要的农作物,畜牧业很发达,因此英国人的主食是牛奶和面包。这两种食物也就相应地成为了英国人心中“基本需求”的意象。然而,在翻译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少教师却忽略了文化观的引入。

  3 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奈达所谈论的“功能对等”强调功能对等优于形式对等,即:文字表面形式上的一一对应不是翻译时所必需的,而两种语言之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才是翻译的目的所在。因此,恰当的翻译不是两种语言间字面意义的简单转换,而是将两种语言所承载的语义内容、文化内涵以及交际功能进行转换的过程,即在保持目标语与源语言语义相同的前提下,重组源语言信息的表达形式,在必要时转换思维角度,用译语意义替代源语言意义。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讲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内涵和思维概念的差异、不同民族文化意象的差异以及英汉两种语言习惯的差异。

  3.1 注重语言内涵和思维概念差异的讲解

  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能够交流是因为我们在思维和行为上所运用的概念系统(conceptual system)是相同的,但值得提出的是,概念系统是一种认知模式,这种模式的相同不等于说在不同民族之间单个的概念本身就是对等的。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会因人们所处环境的不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并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这种相同认知模式下,两种语言在词汇的具体运用上却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的不同:第一,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会分别代表不同的概念;反之,不同的事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也会代表相同的概念。第二,汉语中某些具体的概念在英语中找不到对等的具象表达,只能用英语中的抽象概念去解释;反之,英语中某些具体的概念在汉语中也找不到对等的具象表达,只能用汉语中的抽象概念去解释。第三,有不少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是抽象概念,但这些抽象词汇的词义范畴却不对等。比如:“他可不是吃素的,你要加倍小心”He is quite difficult to deal with, so you’d better be more careful. 例句中的“不是吃素的”是一个典型的具象表达,在中国人的脑海中可以迅速建立对应的语义概念,而在英语中却无法通过“he is not a vegetarian”的具象表达映射到对应的语义概念。在中国人眼里,一般来说,“吃素”的动物都比较温顺,而“不吃素”(吃荤)的动物则会厉害得多,而西方人不一定有这种概念。以“牛”为例,在中国人眼里,牛是吃草动物,非常温顺;而西方国家很早就有斗牛的传统,牛是非常凶猛的动物,虽然它们“吃素”;反而“吃荤”的狗却被西方人视为温顺听话的动物。所以“吃素”在西方人眼中不能与“温顺”建立联系。因此,例句中“不是吃素的”按照中国人的语义联想引申为抽象表达“难以对付的”,才能在英语中找到与之对应的语义概念 “be difficult to deal with”。

  3.2 注重文化意象差异的讲解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也会受文化意象的制约。文化意象,实际上是凝聚着各个民族智慧和历史文化的一种文化符号。文化意象差异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cultural information gap)。具体反映在词汇的比喻与联想意义(reflective meaning)和社会文化意义(social meaning)的不对应上。由于同一事物在英语和汉语里的象征不同,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类似认知概念的时候会使用不同的意象。就日常生活体验而言,中国很早就开始种植水稻,中国人以大米为传统主食,因此“米饭”在中国人心中呈现“基本需求”的意象,由此引申出很多和米饭相关的表达,比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米煮成熟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等。英国地处北半球温带地区, 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畜牧业很发达,因此英国人的主食是牛奶和面包。这两种食物也就相应地成为了英国人心中“基本需求”的意象。面包和牛奶常常出现在英语的习语中,比如:He is the one who earns bread for the whole family. 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3.3 注重语言习惯差异的讲解

  语言作为人类思维的重要载体,在使用习惯上也就有着一定的倾向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规则。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因此她们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都显示出较大的差别。从广义上讲,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习惯上的差异涉及到词汇、语义、句法、语用、文化心理等各个方面。因此,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跟学生多讲解两种语言习惯的的差异。汉语是一种语法结构相对松散的语言,词汇的运用在汉语表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时候,汉语句子的结构不一定完整,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并不一定要有特别的交代,但是只要词汇用得到位,词义符合语境,大家就能够理解。而地道的英语句子的结构是相对严密的,有逻辑的。短语的固定搭配以及关系连词的使用不到位,句子就很难被理解。另外,在汉语中动词占居核心地位,句子的构建基本由动词驱动;而在英语中,许多动词需要和介词搭配使用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功能对等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论文搜索
关键字:对等 学英语 对大 启示 理论 功能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