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认知转向探索论文

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认知转向探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3-29

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认知转向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144-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70

  [本刊网址]http://www.hbxh.net

  一、综合英语课程的现状

  综合英语课程即《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的基础英语课程,无论从时间跨度(大一大二的四个学期)还是从周课时数(周六或周四)上看,该门课程都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当之无愧的主干课程。甚至可以说基础阶段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因此,综合英语课程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广大教学研究者和教者关注的重点。

  从当前普通高校的教学状况来看,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状况存在如下突出的问题:(1)教师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教学大纲》中已经提出了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标。根据文秋芳教授的观点(2002),创新型英语人才应该是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创新素质可以被进一步切分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其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仍重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较少关注学生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教学方法相对单调,难以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标。大部分综合英语课堂的教学活动停留在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语言技能的机械操练,缺少交际指向的课堂活动,致使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具象化和内化。因此,在真正的英语交际场合大部分学生很难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三、学生的学习仍然主要依靠老师传授,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很好地养成。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科技产物极大地改变了非英语国家的英语学习环境。只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科技产物可以为学生在课外创造纯正的自主语言学习环境。因此,探讨综合英语的课堂教学,还需要将视野拓展到课外并注重培养学生们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学者从班级规模偏大、基础阶段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课时量偏少等客观环境方面探讨综英教学现状。笔者在综合分析国内学者对综合英语课程现状分析以及本校学生学习现状的基础上,认为不仅要从客观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的改善方面下功夫,更应该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创造性的外化上下功夫。由此,认知科学因为关注研究对象的学习心理过程和学习效果,便进入了我们试图改革综合英语教学效果的视野。

  二、认知诗学理论应用于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认知诗学理论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的以色列。当时特拉维夫的Tsur教授开始了一种全新的尝试,他将文学结构和文学影响的研究从一个新的视角即认知视角来展开,并糅合了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见证了认知诗学理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三本认知诗学重要著作的诞生被认为是该理论成熟的标志:《认知诗学导论》、《认知诗学实践》、《认知文体学》。认知诗学也由最初关注诗歌这一文体的研究扩展到除诗歌外的其他文体的研究。

  国内的认知诗学研究首先见于语言学领域,之后越来越多的文学研究者钟情于这一综合了文学、认知、语言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认知诗学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运用其中的相关理论对诗歌和各类文学作品进行的分析,此外,还有学者将认知诗学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和英语教学研究之中。在英语教学方面,以郑茗元学者的著作《认知诗学分析法在二语习得工作广度中的可及性变异效应研究》为突出代表,从认知诗学的分析视角探讨了二语习得研究的应用维度和延展效应;此外还有广大学者运用认知诗学理论探讨英语专业的文学教学、写作教学、阅读教学等,如李雪梅学者的《内容依托框架下的英美文学教学认知转向研究》便研究了认知问题驱动和批判性思维发展的互动关系。

  认知诗学理论因其重点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和心智发展方面的特点,并在成功运用于英语专业的阅读、写作等基础课之上,对于英语专业基础课的重中之重综合英语课也必将起到很好地启示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技能并进而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认知诗学方法关注的是语言形式、意义和审美的三者合一,除了解释语言符号意义的产生机制,同时对语言的形式内涵探讨带有强烈的审美指向性。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象似性是语言符号的原型特征,而对语言的学习和理解还要超越已有的原型而发现新的意蕴,即对日常原有的审美意象进行再范畴化。因此,认知诗学分析的审美潜能可能激发语言学习者的审美态度,也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为新知识的建构提供图形背景化的认知框架,督促学习者借助于想象和移情把日常的符号转化为某一特定的审美意象而后获得新的意义诠释。

  三、综合英语课堂的认知转向尝试――概念型教学法

  申丹教授援引英国文体学家Mclntyre的观点认为课堂中的“前景化”教学手段可以改进课堂的教学效果。申丹教授据此认为“前景化”的方式可以改进国内较为呆板的教学形式,增添生动活泼的氛围。“前景化”是认知诗学理论中重要的铺路石,它反映的是图形背景化的认知框架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语言审美范畴,更是一套意义建构的读者反映机制,对我们改进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积极意义。

  文秋芳教授曾提出“认知对比分析”的显性教学法,认为跟传统的以模仿和重复为主要方式、以培养正确语言习惯为目标的形式对比分析教学法相比,认知对比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英语学习者内化和建构正确的英语表达和符号意义。文秋芳教授提出的认知对比分析方法虽然以英汉语的差异认知为起点,但他据此提出的“概念型”显性教学方法和申丹教授提到的前景化教学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旨在激发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创造力,从而在认知层面内化所学知识,并同时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匮乏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精神。   概念型教学法是文秋芳教授探索运用于认知对比分析中,该教学法虽以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对比为教学出发点,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母语的参照和背景作用,但是同时也应看到该教学模式仍是力图将英语及所授知识或言语符号前景化。其所包含的一系列教学步骤能够有效地将前景化的教学内容内化成学生的知识系统。据此,我们尝试运用一种全新的基于认知诗学理论之上的概念型教学方法,并将其教学过程的五个部分(解释--物化--交际活动--言语化--内化)在实际运用中进行了调整,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一)解释

  解释部分在认知诗学的话语系统中即设定图形--背景中的动体。解释的内容除了文教授设定的“某个概念、概念系统或认知方式”,在认知诗学框架下聚焦于综合英语课程则所教授的内容都成为解释的对象。另外解释的实施者除了教师用明晰的言语阐释出概念,认知诗学的解释部分应更多的是学生调用已有的认知模式对概念系统的自我解释和自我探寻。

  具体到综合英语课程,考虑到教材编排和所教授对象的英语基础,解释的内容从概念或认知方式上升到每个单元的主题。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解释的对象和内容即变得清晰。体现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便是导人部分的话题讨论或视听导人以及初次阅读课文后的主题讨论等。通过讨论或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逐渐明白所学习的主题,并且讨论也是一个唤醒学生已有认知知识的过程,也即构筑背景图示。在综合英语课程的技能目标中主要体现在口语技能中。

  (二)物化

  物化在概念型教学中指的是将所教授的抽象概念转换成具体的、形象的图式。一般的实施手段是展示具体的物品或可见的图示。而在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认知诗学的物化则是对每一个单元所讨论主题的展示,即通过具体课文的学习将主题物化。课文的学习也是帮助学生构筑图形的过程,是在目的语环境中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认知。至于综合英语的技能目标则更多地体现在阅读技能中。

  (三)交际活动

  概念型教学设计认为教师要以帮助理解和运用物化图式为目标,设计以语言为工具的系列交际活动。在综合英语教学中,交际活动便是运用新掌握的主题知识进行课后的听力训练和翻译训练,从而锻炼学生们的听、译的能力。交际活动在认知诗学框架中便是将新的认知内容前景化,使之在图形--背景的关系中使图像得以凸显。

  (四)言语化

  言语化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语言概念的一个关键环节。所谓言语化就是要求学生用元语言描述语言概念本身。而元语言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关于语言的语言”。在之前的环节关注的都是唤醒学生们已有认知内容去理解和掌握新的认知内容和认知方式,而言语化则是在交际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自如的去运用所学主题相关的知识。因此在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便体现在课后的话题讨论和写作训练部分。在该部分学生便可以运用“元语言”来描述自己所想表达的主题。言语化的环节应该引起教师们的重点关注,因为能否有效地“输出”尤其是让学生们摆脱哑巴英语的困局,这个环节起着关键的作用。

  (五)内化

  根据社会文化理论,内化是“个体从社会交流平台转换到个体内心理活动平台的必要环节,是实现高一级认知功能的必经之路”。促进内化的机制是模仿。它是学习者在自选目标的驱动下,持续进行的认知活动。每次模仿不是对原始输入的简单复制,而是对自己前一次模仿行为的调整与修正。如此循环多次,个体就能获得更加抽象的概念性知识。

  认知诗学视角的综合英语教学中的模仿应该是在具备一定概念型知识后的课外拓展,即学生们在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搜寻相关的目标进行练习。这种模仿并非机械式的模仿,而是在特定主题激发下的创造性学习,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内化所学的概念型知识和获取更多抽象的概念性知识,进而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四、结论

  认知诗学是一种具有审美指向和意义阐释功能的研究方法,在指导综合英语的课程教学中它注重学生在深层意义上发现和创造意义,从而掌握更多抽象的概念或意义。概念型教学法的五个步骤可以很好地实现认知诗学理论意图内化学生概念型知识的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和创造意义,并同时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实现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学生设定的培养目标。

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认知转向探索

论文搜索
关键字:英语 认知 课程 教学 综合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