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 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论文

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8-18

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2-184-02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的提出和通过,表明当前党和政府把文化建设放在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位置。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不仅可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更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又是文化教育发展的主要渠道。在当前物欲横流、物质利益主导的现实社会中,“道德,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遥远的故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看到的是诸如“小悦悦事件”等让人深思的社会不良道德现象。这一切表明,道德滑坡,正在逐步吞噬着国民的善良的心灵。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现状同样逃脱不了这个社会道德现实的侵蚀。在高等院校阶层中艰难存在的高职院校,他们的学生道德现状不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和预料。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现状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生儿”,具有自身的特点:轻理论学习,重实际应用;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以适应社会为培养目标;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以就业为导向。这些特点和社会现实相结合,就促使高职院校学生产生以下一些不良道德现状。

  (一)社会公德意识薄弱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观念冷淡、道德意识淡薄。他们在校园内不分时间场合大呼小叫;随地吐痰;乱抛纸屑;乱涂乱画、制造粗俗不堪的所谓“课桌文化”、“厕所文化”;随意损坏公物;不文明恋爱;逃课、上课迟到早退司空见惯等等,以上种种不良现象反映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基础文明意识和基本的社会公德,这与“大学生”的身份完全不对称。

  (二)诚实守信品质缺失

  现在在大学生身上出现更多的是诚信缺失。心态浮躁,对他人、对父母、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淡薄,是非辨别能力较差。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使知与行背道而行,坚守诚信的道德意志力薄弱。

  (三)追求享受,缺乏集体观念

  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因贪图享乐,而放弃自己理想、追求和远大志向。许多学生严重缺乏集体观念、无视集体利益和荣誉,更多是个人主义盛行,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太多的是追求个人发展,计较个人得失,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导致班级等集体功能的弱化,使集体失去了凝聚力和向心力,严重影响了班风学风的建设。

  (四)优良的道德传统被淡化

  我们传统的优良道德传统思想,被我们的“天子骄子”抛之脑后,对他们来说更多的埋怨父母的无能、贪图生活的享乐、缺乏独立自强能力、价值取向功利化、见利忘义、自以为是、同居坠胎、辱骂师长等等不良的道德现象。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优良的道德传统已经被他们慢慢淡化和抛弃。甚至更多人是不“以荣为荣”、“以耻为耻”;是非混淆,荣耻颠倒,以耻为荣,以荣为耻。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现状产生的原因

  纵观上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现状严重滑坡,令人担忧。产生这样现状的真正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一)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

  由于当前更多90后进入大学,他们更多的是独生子女,因此爷爷奶奶宠爱、父母娇惯和过分溺爱,一些家长宁愿自己吃苦受累,省吃俭用,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舒舒、风风光光地上学,对他们有求必应、百依百顺,这就变相地鼓励了孩子的高消费,滋生了讲排场、讲攀比的习惯,尊老爱幼、尊师敬长的观念淡薄,自私、冷漠、怕吃苦、怕受累的坏毛病根深蒂固。当其进人大学后,也就自然地把不良的道德带到了学校。

  (二)错位的学校教育理念和模式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错位教育。更多的小学品德课老师给学生灌输的国家和人民的理念,而忽略了小学生的个人良好品德的养成;大学的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多的是在要求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行为,不会太多的讲解国家和人民,因为从小学开始他们已经在接受的太多这方面的教育了,如果讲的太多,学生就会更加反感。同时,高职院校自身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前高职院校的功利化的办学模式,给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的产生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土壤。

  (三)消极的社会环境和风气

  社会现实促进竞争体制的转变,越来越强烈的竞争体制有利于促使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促使进取观念、平等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强化。社会的开放性,法治建设的滞后性,让学生看到的更多的是党风、社会风气不正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的荣辱观发生倒置性的变化。网络所暴露出的负面影响开始引起人们的担忧,大学生在网络上的不道德行为就是他们道德责任感弱化的表现。

  三、改善和提高目前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现状有效途径

  面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滑坡严重现状,我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使以改变。抓住目前“中央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契机,以高职院校自身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为平台,实施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以此来改变目前道德现状。

  (一)用先进有效的管理理念来培育人

  要改善目前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现状,应该从高职院校的管理和办学理念着手。高职院校应该对于自己的办学理念有正确的认识,不应该把就业导向放在第一位,不应该过于强化学生知识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更应该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在当今这个一物质利益为导向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的用人单位恰恰是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选拔人才的第一位,而不是知识和学历。因此合格的高素质人才首要就是要思想道德素质高。   (二)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来引导人

  由于高职院校办学特点和学生自身原因等因素,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整个教学体系中显得那么渺小,可有可无,甚至有些领导和教师要求取消“两课”教学。要坚决抓好“两课”建设,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其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与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采取通俗的语言和浅入深出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老师的讲解、学生的观看、师生的互动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领会到其中的内涵,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把“两课”教学内容在潜移默化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作为教师,应该正面回答和帮助学生认识大学期间学习,生活中碰到的一系列问题,不仅是做一位好老师,更应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三)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来吸引人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高职院校应该为学生营造健康向上、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氛围。积极、和谐的寝室风气对学生个人道德品德的形成有十分主要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学生实际的和喜闻乐见的各种讲座、竞赛等课外活动,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增强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通过一些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还可以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个人品德,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内化学生道德行为,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完善。

  (四)用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来教育人

  网络文化――作为网络时代的人类特有的文化,在当今社会已然成为一种主流文化,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或的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学校应该利用校园局域网络、学校网站传播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作品,加强网上论坛和舆论的监督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要加强学生公寓个人入网电脑的管理,要有效地限制学生的上网时间,加强对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经常化、制度化管理。通过技术对网上内容进行甄别,以做好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引导学生文明上网,鼓励大家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产品。高职院校需要这样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借此用课堂以外的手段来教育人,来提高我们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修养。

  (五)用切合实际的诚信教育来感化人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道德传统,是做人的根本,更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要改变道德现在,关键就是要培育新的健康的诚信道德体系。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的基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更是大学生走进社会的“通行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真正把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渗透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要充分利用“两课”教学这样一个主渠道,要求教师不仅要从伦理道德认知上教给学生诚信,还要帮助学生用诚信来规范日常行为,逐步将诚信内化为自觉的行为,让学生直观、深刻地感受到,诚信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四、结束语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一定要注意把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高职院校一定要利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文化发展的机会,通过文化的感染力,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管理、教育等,切实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并提高大学生的良好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促进其全面发展。希望我们的高职院校一定要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中心工作来抓,转变发展理念,抓住机遇,从规模型向质量型转变,做道德建设自觉和自信的典范,为了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提供德智双全的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想道德 高职 契机 体制改革 体制 道德
最新伦理道德论文
试论互联网平台异化导致的伦理问题及成因
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伦理道德建设探讨
浅谈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共同体的
基于我国代孕合法性问题的研究
浅析法律从业者职业伦理道德的规范建设
论Pad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在文学伦理批评视角下解读《别让我走》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中国孝道观念的代际传递效应
提高收入还是提高公平感?
热门伦理道德论文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技术·网络·人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网络伦理学初探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
耻感·罪感和底线伦理
论自私(上)
网络空间的自我伦理
论自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