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历史有效教学应当提倡五种意识论文

历史有效教学应当提倡五种意识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1-29

历史有效教学应当提倡五种意识

  有效教学中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获得发展,“教学”是指由教师引导,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高中历史学科要想实现有效教学,笔者认为教师需要树立五种教学意识。下面以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一册)为例具体说明。

  一、深入浅出、恰到好处的导入意识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经验的教师一般均极为重视。一个好的课堂导入犹如一部巨著的提要,读懂了提要就抓住了巨著的精髓。一堂课有一个精当的导入就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迅速掌握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效的课堂导入最忌“上节课我们学了……本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式的导入,而要突出主题,与本节课或本专题的教学主题实现对接。执教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之第3课“罗马人的法律”,教师应以“罗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为线索来设计导入。假如以余秋雨的这段话进行导入,即“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城市,例如精致、浑朴、繁丽、畅达、古典、新锐、宁谧、舒适、崎岖、神秘、壮观、肃穆……其中不少城市还会因为风格交叉而不愿意固守一词,产生争逐。只有一个词,它们不会争,争到了也不受用,只让它静静安踞在并不明亮的高位上,留给那座唯一的城市。这个词叫伟大,这座城市叫罗马”[1]。如此的导入可以说未尝不可,但这与“罗马人的法律”这一教学主题无关。倘若借助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的一句名言――“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教师再加以补充:“为何第三次以法律的征服最为持久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罗马法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发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借此作为本节课的导入语,则可能更胜一筹,因为这一导入明显与本课的教学主题目标一致。总之,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只有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和爱好,学生才能投入地学,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承前启后、巧妙自然的铺垫意识

  现行新课程历史教材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可读性不强。有的专题与专题之间缺乏核心目标的引导,有的同一专题内前一课与后一课之间,甚至同一课内前后教学内容之间跳跃性大,联系性不强,这直接造成了知识的割裂,给学生理解历史带来了困难。因此,教师要树立铺垫意识,为学生驾驭教材内容的快速转换创造知识构建的条件。例如,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从教材内容编写上来看就明显缺乏逻辑联系,后一专题集中介绍的不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而是列强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从专题一转入专题二感觉别扭。笔者认为,巧用专题一中最后一则【学习思考】“清代专制政治的强化对中国社会有怎样的影响?”作为铺垫,能起到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办法是补充以下二则材料

  材料1: (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摘自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2: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为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弱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摘自《清实录》)

  问题设计:上述二则材料集中反映了什么问题?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教师概括指出:“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进行,资产阶级热衷于拓展海外市场,在亚洲将目标盯上中国,而中国仍坚持传统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最高统治者乾隆帝拒绝英方的各项要求,固然不乏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积极意义,但更多暴露出其盲目自大、闭关锁国的偏见,以“天朝上国”心态,拒绝与外国进行平等的贸易往来,对外来干涉的严峻挑战麻木不仁,充分暴露了中国传统封建君主专制僵化刻板、缺乏任何应变能力,这只能使大清帝国在遍地烽烟中一步步滑向危险的深渊!专题二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的开场白是:“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当时的中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处在巨变的前夜。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应该说,这只指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事实上,“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恰恰是中国社会自身的落后!这样讲述对于学习“国门洞开”一目就显得比较自然。

  三、难易适中、因时制宜的拓展意识

  现行教材是编者基于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而编写的一种教材,受教材篇幅限制,编者对史实的介绍有详有略,给学生的使用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要具备难易适中、因时制宜的拓展意识。当然,拓展要讲究方向,要在学生已经具备相关知识背景的情况下进行。文科班教学时间相对充足,适宜于学生深入学习、有所质疑时拓展。拓展宜精不宜细,选择主干知识、重要问题进行。例如,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之第3课“民主政治的扩展”,在讲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时,特别强调“一票共和”,这就需要我们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法国以“一票共和”赢得共和体制,说明了什么?原因有哪些?为什么近代法国政体的更替那么频繁?搞清这些问题,对于理解本课很关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赋予了总统和参议院很大的权力,一些保皇派势力在当时政治上仍占据重要的位置,正好体现了法国1875年宪法“一票共和”这一突出特点。法国与英国仅一水之隔,但在建立近代民主政治制度方面一波三折,与英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原因恰恰在于:法国在革命前君主政体的专制主义高度发达,遂使得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难以在旧制度框架内建立起来,因而法国资产阶级不得不使用暴力打碎旧的封建专制制度。如此则直接导致了从1789年7月14日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最终确立民主共和制的86年间,经历了三次君主立宪、二次帝制和三次共和制的拉锯式反复。“一票共和”也说明了当时的法国社会对选举的高度重视、对选票的敬畏。本专题的前一课即第2课“美国1787年宪法”中,有一段引自《独立宣言》的经典名言:“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将这二者联系起来考虑,能使我们对西方代议制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在近代西方民主国家,民主政治一个最具根本性的特征,那就是对选举的极端重视。在他们看来,民主政体的关键机制就是一种自由、公平和公开的选举制度,不管民主政体采用何种形式,民主选举必须做到:一切公民享有平等的投票权;投票人享有了解事实真相和所有候选人观点的权利;公民享有为政治目的结社建党的自由;获得多数票者当选取。   四、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渗透高考所需要的学科能力培养要求,教师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学习背景和层层推进的问题,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如在“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重点、难点,不妨在师生互动时渗透以下几个问题。

  1.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于何时?有哪些突出的社会背景?

  2.中国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主要有哪些?与早期革命团体相比,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又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3.1905年,孙中山在英国见到正在英国留学的严复,严复说,当今中国人民智低下,改革须先从抓教育入手。孙中山回答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昌起义前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有何突出特点?为什么?

  4.武昌起义的爆发是否完全是革命党人努力的结果?为什么?

  5.对于武昌起义,孙中山既没有直接领导,甚至间接的领导也谈不上,为什么后来众望所归,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什么孙中山建立的不是中华共和国而是中华民国?

  6.孙中山建立的中华民国何以迅速得而复失?

  7.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而失败,有人则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你如何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上述深入浅出、逐步推进的层层设问,学生知道了辛亥革命的来龙去脉,知道了辛亥革命的艰难曲折,知道了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进步,知道了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成败得失,也知道了中国迈向民主共和道路的艰辛,使学习化难为易。

  五、统筹规划、综合利用的课程资源意识

  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它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历史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现行人民版教材,在正文以外还提供了大量诸如“学习思考”“知识链接”“史学争鸣”等辅助材料,这些均是极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专题七“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教材正文右侧提供了一段思想家詹姆斯?罗伯逊的名言:“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因为愈是远离被统治者的政府愈可能滥用职权、耍阴谋诡计、陷入腐化堕落的地步。”这段话在本课中起怎样的作用?与美国《邦联条约》和《联邦宪法》的制定有何关联?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应当说,害怕政府滥用权力,损害人民的权利,一直是独立以后美国政治家们坚定不移的制宪理念,无论是1781年制定的《邦联条约》,还是1787年诞生的《美国宪法》都是这一理念指导下的产物,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北美建立起一个公权受到严格限制的政府,因此美国最终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使孟德斯鸠的“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中得到较好贯彻。

历史有效教学应当提倡五种意识

论文搜索
关键字:意识 有效 教学 历史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