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企业财务造假的甄别与防范论文

企业财务造假的甄别与防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6-29

企业财务造假的甄别与防范

  一、企业财务造假的危害和造假原因

  财务造假,是指企业违背会计准则,利用非法手段制造在企业中没有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以此来获得非法利益的一种行为。企业的任何财务造假行为都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并受到应有的处罚。

  (一)财务造假的危害

  首先,从企业角度来讲,财务造假会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些隐患和缺陷隐藏起来,使企业的管理层无法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这样会带来决策上的失误,影响企业良好运转,甚至带来巨大的亏损。另外,还会严重损害企业的社会形象,因为财务的真实性关乎企业的诚信,没有人会愿意跟一个有失诚信的企业合作的,久而久之,企业也将陷入倒闭的境地。其次,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讲,财务造假将会影响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扰乱的资金流向,使广大民众对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失去信心,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后,从会计准则角度来讲,财务造假是一种严重的违法乱纪行为,滋生了各种贪污腐败,会计团队本身肩负着企业的监督职能,这无疑损害了会计队伍的严谨性和公正性。

  (二)财务造假的原因

  首先是企业管理权与所有权的分离,现今更多的企业投资人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而是聘请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全面进行企业管理。由于企业的所有权并不在职业经理人,所以二者的利益并不是一致的,职业经理人无论是出于自身利益角度,还是出于自身发展角度,都愿意向投资人交出一份满意的财务报表。这个时候,职业经理人的思想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在财务上做手脚,就会导致财务造假现象发生。固然,两权分离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但有效的财务监督手段也是每个企业所必备的。其次是利益的驱动,这一点在上市企业中尤为突出,上市企业年度报表的精彩程度往往是其获取资本的有力保障。在利益的诱惑下,不少企业采用虚报利润、伪造报表的形式,在资本市场上谋取利益。或许单凭职业经理人的力量还翻不起太大的浪,但是如果整个企业的管理层联合一致进行财务造假,这个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再者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存在缺陷,再加之国家政策法规上存在疏漏,这本身就给财务作假留下了空间。

  二、企业财务造假的手段

  (一)虚构收入和利润

  2006年,四位股民参照五粮液集团公示的各项财务信息,购买了五粮液的股票,却产生了亏损。由此,他们判断五粮液在财务报表上或许存在造假行为,随后将五粮液诉诸法庭,经过审计机构的核查,五粮液确实虚增收入高达10亿元。企业常用的虚增收入手段为对开发票、白条出库和开假发票,这种方式通常是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获取利益的惯用手法。

  (二)虚构事实和隐瞒利润

  虚构事实和隐瞒利润,是指伪造假的合作对象,填具假的出库单和发票,购买固定资产不入账,重复记录销售收入,提前确认销售收入,利用会计准则漏洞等虚巨额利润,隐藏实际债务。著名的“长虹财务门”事件,就多采用了以上手法,隐瞒了约155亿元的利润,逃避税收,中饱私囊。

  (三)会计手法作假

  会计做假,是指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上做手脚的做假手法,通常是人为的对凭证进行涂抹刮擦,修改会计凭证上的时间、数量、类别、金额等。由于企业的各项会计凭证众多,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外部审计机构又无法做到事无巨细等原因,导致这种做假手法很难被一一核实出来,所以这是企业最基本、风险最小的做假手法。

  三、企业财务造假的甄别与防范方法

  (一)加强国家政策法规的管理和监督职能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财务造假行为也是花样百出,现有的国家政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财务行为,但是还存在一些行为管控的盲区,处罚力度也有待加强。所以,国家在进行企业财务监督这项工作上,首先要不断审视政策法规在日常管理中的适应性,不断及时的作出调整,不给财务作假行为留有真空地带。其次,要以各项政策法规为管理准绳,一旦发现违规行为严惩不贷。不少企业就是因为违法成本太低,所以才无所顾忌,当违法成本远远高于其所获得的利益时,相信绝大多数企业都不再愿意触碰这条底线了。再者,要不断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法制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因为国家不可能时时事事对企业进行监督,日常的财务行为监督主要靠会计人员来进行,只有他们把好第一道关卡,才能防患于未然。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内部控制体系,是指企业以实现经营目标为目的,在管理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组织、调节、制约和监督等手段,将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以达到收益最大化的目标。内部控制体系是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它必须深入到企业经营的各个层面,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内部控制体系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等要素构成的。内控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是一种全方位的管理手段,良好的内控体系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依赖于其搭建是否合理,更依赖于其是否能够有效执行,内控体系中的监督和审计手段,是制约财务造假行为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应当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两部分。由于现代企业的两权分离现状,内控体系中的激励手段也必须加强,对于企业投资者所雇佣的职业经理人必须进行有效激励,保障其薪酬的稳定性,保障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性,从而规范其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财务行为。

  (三)加强社会监督

  “长虹财务门”就是一种有效的社会监督,而这方面向来是企业管理中最弱的一项。在社会监督中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媒体监督,可以采用新闻媒体旁听企业股东大会的方式,强制要求企业在进行股东大会时由监管部门指定媒体进行旁听,事后由新闻媒体就会议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形成新闻稿向社会披露;二是加强民众监督,鼓励广大民众对企业的财务信息提出质疑,有效意见给予奖励,同时要注意开辟渠道,不能“有话无处说”。比如企业开通微博公众号、开办企业论坛或贴吧、开通投诉答疑热线、企业网站设立专门模块等方式。民众的力量是强大的,能够在无形中给予企业压力,让他们知道就算监管部门无法随时关注企业的财务行为,但有千千万万双眼睛在进行监督。

  (四)完善审计体系

  审计分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两种。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在日常财务管理中定期或不定期对财务信息进行审计。但目前企业中的审计部门通常由财务部门兼职,或者根本未设立审计岗位,内部审计制度也就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监管的效果。关于这点,企业管理者应当增强意识,要求企业内部必须设立专门的审计岗位,并且由专门的审计人员担任,随时对企业进行审计。外部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进行的专业审计,这种审计的缺陷在于成本较高,通常是企业在发生融资或者并购的时候采用。但外部审计的专业性和客观度比较高,企业应当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审计不应当仅局限于融资与并购发生时,保证每年对企业进行一次外部审计,是财务风险管控的有效行为。

  (作者单位为上海市杨浦区税务局)

企业财务造假的甄别与防范

论文搜索
关键字:财务造假 财务 企业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