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美声唱法在成人通俗歌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美声唱法在成人通俗歌曲教学中的运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2-03

美声唱法在成人通俗歌曲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体系逐渐开始提倡学生注重“音、体、美”三门艺术课程的学习。其中,音乐领域中的声乐艺术就像一口五味杂陈的“文化火锅”,掺杂着许多种风格的音乐形式。目前,在美声、民族以及通俗三种唱法中,因为通俗唱法本身“大白嗓”的特质,所以逐渐成为年轻人最青睐的一种歌唱形式。然而,在通俗唱法的教育中,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创造与融合,将三种唱法做一些交融,以找到声乐文化中新的迸发点,丰富声乐艺术的内容,从而促进音乐文化的发展。

  一、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简介及艺术特征

  (一)起源

  美声唱法,是17世纪最早产生于佛罗伦萨的一种“歌剧唱法”,又称其为柔声唱法(译文Bel Canto)。17世纪初,意大利歌剧舞台几乎都是阉人歌唱家的天下,俗称美声唱法史上的阉人歌唱时代。但到了十九世纪,由于阉人歌手逐渐失去了在舞台上的统治地位,随即真正的女声开始成为歌剧舞台的占据者,美声唱法也因此开始向世界的方向发展起来。

  通俗唱法,从字面看简单明了,它是一种流行在民间而且拥有很多听众的独特的演唱方法,又可以叫“流行唱法”。通俗唱法是随着美国黑人的蓝调音乐发展起来的,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准则。在我国,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发展于30年代。

  (二)演唱类型

  美声唱法的演唱风格有花腔、抒情以及戏剧三种风格。其类型有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英国歌剧、德国歌剧、康塔塔和清唱剧等等。

  通俗音乐的主要类型有Blues(蓝调)、Jazz(爵士)、Rock(摇滚)、Country、(乡村)、Hip-Hop(嘻哈乐)、Rap(说唱乐)、Latin music(拉丁音乐)、Soul(索尔音乐)等等。

  (三)技术特点

  在美声唱法中,歌唱者的整个音域普遍客观地存在于三个声区,即低、中、高声区,中声区是基础声区。美声唱法有一个声区统一的原则,就是要求无论在哪个声区,声音都要保持方法、位置以及音色的统一,需要头声(即假声)和胸声的结合,形成一种混合声区,同时强调的是整体共鸣,从而来避免在各声区出现明亮或者晦涩的声音,能够达到用自然且流畅的声音来完成声乐作品,这也正是区别于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最主要特点。

  通俗唱法的重要艺术特征是韵味独特,它的本质是要用质朴的声音演唱,就像说话一样,用真实的声音来表达音乐中赋予情感的文字内容。也正因如此,许多声乐业余爱好者也会选择这种唱法来提高自身对声乐的喜爱。然而,在现代社会,有许多专业的通俗歌手将通俗唱法也逐渐的形成了一套专业的训练方法,使得通俗唱法逐渐在声乐艺术中也独占一席之位。

  通俗唱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气声唱法:就是通过对气息的控制,声带不受气流影响,不完全震动,音量较小。②真声唱法:气流触碰声带使之完全震动,音量较大。③真假声结合的唱法:相似于气声唱法,声带不完全震动,音色、音质虚实均衡,音量中等。因为这种方法使得声音可以张弛有度,发生状态较为松弛,所以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科学的一种唱法。④沙声唱法:指的是声带闭合不自然,声带振动不规律,导致声音中掺有“异物”导致沙哑声的出现。通俗唱法一般音量都会略低些,所以通常在表演中需要借助话筒之类的扩音器来完成演唱。

  二、我国成人在学习通俗唱法中的学习现状及问题与分析

  (一)目前我国通俗唱法的发展状况

  1、时代的“弄潮儿”。随着人们对于追求时代风尚的渴望愈演愈烈,流行歌曲也伴随着中国流行音乐的脚步开始逐渐火热于中国歌坛。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通俗唱法这种重视本嗓原声的唱法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声乐界专业的认同,而且也没有任何专家进行过相关理论的探讨。所以至今,其实音乐界还是有很多反对将声乐艺术被划分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呼声。但由于社会时代的进步与潮流,流行歌曲逐步成为了一种最能体现出时代特点的音乐文化之一,它总能够以最快的更新速度来包装其本身,并且投其所好,不断推出适宜大众文化品味的“弄潮儿”。所以,越来越多的非专业声乐爱好者开始钻研流行歌曲,这样日复一日,就逐渐将这种独特的唱法推向了另一个发展高潮。

  2、通俗唱法的发展环境。目前,我国许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通俗歌曲演唱专业的课程,以培养更多的专业型人才。而且,国内的大部分声乐比赛当中,通俗唱法也已经被单独设立成为一种唱法的类别,独占一席之地。这些就都说明在我国的声乐教育当中,通俗唱法已经逐渐走向专业化、正规化。随着现在信息化时代传播速度的提升,还有流行歌曲时尚美的特点,使得它的淘汰率也相对较高。也许只是在某段时间里它才有存在的价值,甚至只有短短的几周时间。而且这样的情况下,流行歌曲也会变得比较商业化,在某一段时间内来充分发挥其所能带来的盈利价值,所以现在流行歌曲也被逐渐定义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音乐文化。笔者看来,这样的发展趋势并不利于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因为目前它所被人传播的价值,只在于盈利,而忽略了其本身的音乐文化内涵。

  (二)成人在学习通俗唱法过程中常遇见的问题

  1、技巧方面。①气息运用不当。目前大部分成人都只是靠一些网络等途径模仿学习。但通俗唱法的气息是采用胸腹式联合的呼吸方法,这都是需要时间以及正确的指导去训练的,光靠模仿是绝对听不出来歌唱者是怎样运用的气息、或者在唱高音时口腔的位置应该是怎样的一个状态。所以,单靠盲目的模仿是不可行的,稍有不慎就会对自己的声带造成损伤,甚至毁坏。   ②真假声转换控制不好。通俗唱法的很多歌曲都需要真假声的转换,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出通俗歌曲它本身所需要的意境。也是这个问题困扰到很多初学者,因为对于声带震动的控制不稳,而导致真假声衔接出现嗓子嘶痒或者短暂性失声的状况,在通俗歌曲类型“百花齐放”的状态下,各种曲风都逐渐出世,许多高难度的歌曲都只能用真假声的配合才可以完成。所以,真假声转换的问题也会使学习者在演唱曲目上的选择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③声音位置偏低。在演唱通俗歌曲时,很多人会出现明明已经达到音符的本身音高,但给人听觉上的感觉却总是偏低。这就是其在演唱过程中口腔位置不正确,对于歌唱者来说,歌唱时的口腔位置、面罩的共鸣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演唱过程中上腭稍稍抬起和不抬都会有很大的区别。而共鸣是声乐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点,无论是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都需要共鸣来完成对音乐的演绎。

  2、师资方面。目前有许多成人在自己经济条件的允许下,逐渐懂得去选择找一些专业的老师来系统的学习通俗唱法。然而,在众多的导师当中,也许有的是接受过专业训练的通俗唱法老师,但有的却是美声唱法或者民族唱法出身的老师。

  (三)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1、练习过程中的方法不妥当。人体的声带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把它比作为皮筋,意在于表达它应松弛有度的特点,在歌唱的时候音色以至于听起来不会很“紧张”。然而这样的表达可能就会给一些学习者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就是认为我们的声带一定是越扯“弹性”越大,所以很多人都会在没有任何演唱方法的情况下大声喊唱,撕扯声带。在演唱方法上,练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练习,练声通俗的讲叫做开声,但并不是大声喊唱,而是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去提高声带的柔韧性,使声带活跃起来。

  然而在时间问题上,不分昼夜的练习对于学习者来说也是一种百害而无一利的举动。这样不仅会使自己的声带由于疲劳而造成损伤,甚至会使自己在学习方法上出现理念性的偏差。那么,为了在更好状态下的歌唱,通常情况下,有关声乐的活动、比赛等都会安排在下午或者晚上,因为人的声带在上午的时间段会属于“睡眼惺忪”的状态,这样对于歌唱的质量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影响。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一般音乐会、演唱会都会在晚上举办的原由。

  2、教师教育手段与方式的不妥当。声乐专业的学习者可能会认为三种唱法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需要套用贯通即可,所以在目前来说对于声乐教师的类别划分也是非常模糊。也许有的老师会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多加琢磨,将三种不同的唱法稍作以融合和借鉴,但并不会做深一步了解与探究;但有的老师则是根本不会区分它们的异同,直接将原有的方法,硬性强加给学生。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这样的教学长期下来是一定会给学生的声带造成损害的。尤其是在变声期的孩子,老师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很容易会使学生声带出现问题。

  三、美声唱法在通俗歌曲教学中的运用

  (一)学生在初级学习阶段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探索以音乐剧《猫》中《Memory》为例

  1、气息练习。想要完成一首歌曲的前提首先必须要有一定的气息支撑。虽然在演唱通俗歌曲的时候不需要像美声或者民族唱法那样气息要吸得很深,但是呼吸的正确性是非常重要的。在笔者的教学中,会让学生先找到并感受气息的支点在哪里,例如:搬重物。搬重物所感受到的气息并不是歌唱中所需要的气息,因为从人体的生理角度讲,当一个人将所有的力量集聚到一个部位,其实说话都是很吃力的,更别说唱歌了。这时的气息正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死的气息”,这样的气息其实并不利于我们在演唱歌曲。歌曲《Memory》中许多的连音线,这就表示歌曲的表达需要连贯性,而连贯性的支撑就是气息,要有气息的支点。但如果你将气息压得很死的话,就流动不起来,就表达不出来歌曲中应有的味道。对于声乐的初学者来说,“搬重物”这样的方法恰巧是让学者能够清晰的感受到气息支点的最好方法。

  2、腔体状态。喉头稳定:喉咙是在学习声乐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只有保持喉头稳定,放松的状态下,声带才会很自然地振动而发声。许多初学者在演唱时候总会听着声音特别紧张,就是因为喉头的位置不对。歌曲《Memory》中第一个音就是小字一组c,如果你的喉头不稳定,那么就一定会出现唱不上去甚至是音准等问题。所以在学习通俗唱法中一定要注意喉头的位置。放松喉咙最好的方法就是打哈欠,在训练过程中可以试着找到打哈欠的感觉,感受在打哈欠的时候上腭的状态,那就是歌唱时需要的状态。练习时用带有“呜、吁”等字眼进行音阶练声。

  口腔打开:在美声唱法中最忌讳的就是张大嘴练习,打哈欠的方式就是在灌输一种“竖开”的口腔状态。然而在通俗唱法中则建议初学者不要过分的强调“竖开”,因为通俗唱法中强调的是自然的声音,所以学者可以借助“啊”字练习开口音,嘴巴尽自然张开,练习时可是适当张大嘴,但在演唱歌曲中需要根据歌词内容、情感等各方面因素予以控制。

  (二)作品主题分析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Memory》可以说是古典歌剧中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完美结合的一首作品。音乐剧,通俗的讲,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音乐与戏剧的结合,是一种用音乐的表现形式来表演的戏剧。相似于歌剧,但却不等同于歌剧。音乐剧的题材内容或者是人物形象,表现的是社会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思想情感。古典音乐与通俗表演是音乐剧的两个重要特征,表现形式一般来说分为两种:①歌唱与表演贯穿始终;②歌唱与对白交替进行。

  《Memory》是一首单三部曲式结构的歌曲,它按照呈示―发展―再现的原则,很好地诠释了这首歌曲本身所要表达的内涵。《Memory》这首歌曲的情感非常细腻而真挚,所以在演唱的时候需要首先对它的内容作以初步的见解。首先,从音乐的开始:“Midnight, not a sound from the pavement(深夜,大街上安静的没有声音)???”就奠定了这首歌曲是属于抒情中带有由忧郁的情感表达;再到第二段“Memory,all alone in the moonlight(回忆,我独自呆在月光下)I can smile at the old days(我只能对往日微笑)It was beautiful then(那时是多么美好)...”流浪猫开始叙述回忆,但回忆中与现在的处境却有所违,所以此处则表达的情感应该是抒情而凄凉;随着歌曲情绪的进展,“When the dawn comes(当黎明来临)Tonight will be a memory, too(今夜也将成为一个回忆)And a new day will begin(而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开始逐渐将整首歌曲推向一个小高潮,从而迎接最终的高潮点,所以随着歌曲的发展,演唱时的情绪也应该循序渐进,表现的相对要激动些。“...Look! A new day has begun(看哪! 新的一天已经到来)”歌曲的最后是对开头的一个呼应,本来这首歌的情绪是忧郁开始的,但到最后却要表达的是一种冲破这种情感的禁锢,看到新的希望,所以演唱时笔者觉得应该弱收,而歌唱情绪则应该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的状态。

  《Memory》这首歌在音乐剧中要求扮演者既要有音乐素养,还要具备一定的表演技能,要做到声情并茂的演绎,这才是音乐剧最终需要的演出效果。音乐剧中并不需要有多么夸张的表演,一切都以“真实、自然”为标准,所以将剧本中写好的台词如何能够自然地在舞台上展现,这确实对表演者的演技也是一种考验。而音乐剧《猫》其主体又是一部极具戏剧性的作品,无论是声音还是肢体语言,都是需要用强烈的表演去支撑整个作品的舞台效果。

  四、结语:“歌唱是无国界的”,它的美就应该是多元发展的。本文主要研究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在演唱技巧方面的异同,并能够进行恰当的融合,取得异曲同工之处的新突破。从中国流行音乐目前发展的状况来看,通俗唱法在未来声乐领域中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在经济市场上也会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已经有一些美声、民族或通俗专业的歌手在演唱一些作品时,会将这三种唱法做一些巧妙而自然的结合。无论是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还是通俗唱法,笔者相信在未来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中,一定会是有一个很大的突破与进步,会得到更好的统一。

美声唱法在成人通俗歌曲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搜索
关键字:通俗歌曲 唱法 美声 通俗 成人 教学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