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逐“演”开论文

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逐“演”开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2-16

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逐“演”开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实质就是交流互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尤其需要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并进行深入研讨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实效。

  一、课前加“演”,教学有近“效”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理想目标与新课的导入是否精彩,互动“表演”是否深入有着密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教师切不可重“教”轻“导”,只关注新课内容的教学而忽视新课导入环节的教学总是缺少渗透力量。导入新课的环节可根据课程内容决定,“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少则一分钟,多则五分钟,如果特殊需要,为了设置好知识梯度,甚至可以用十分钟的导入时间来完成铺陈。

  比如,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时,导入新课可以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表演”来呈现。表演的内容可以选择网络中非常流行的那个“老师请学生吃薯条”的方法调查学生是不是吸烟的小段子。在表演的过程中以及表演之后,可以互相指出表演不到位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说这样表演不到位。这个小段子表面看与《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的内容一点儿关系没有,但是仔细琢磨你会发现看似无关的东西,却能够挖掘出千丝万缕的联系。

  “暖课”后,在学生余兴未消之时,教师可以马上通过一小段话,导入新课内容:想想看,这个老师为什么敢如此肯定地让学生“把家长叫来”?对,老师是通过他们的语言、语气、行为、动作以及神情等因素综合判断,而从推理判断出来的结果。不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的语言、语气、行为、动作以及神情等因素透视他的内心世界,在小说中也是如此。小说中塑造一个人物的形象,同样离不开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这节课我们就要跟着文学大师一起来解读《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人物。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课前导“演”,其教学有近“效”。

  二、课中参“演”,对比教学有奇“效”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受教学内容的限制,不可能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身临其境一般地表演一番。但是,做一名观众,看那些艺术家们的表演同样会取得非常神奇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授《我的母亲》这一节课时,在通篇阅读了一遍课文后,教师及时进行引导,可以提出如下问题:本文中的作者共写了母亲哪几件事?(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听了王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学生通过认真读取文本,很快便能总结出问题的答案。

  在问题答案给出后,教师可以请不同的学生讲一讲或是学一学自己的母亲每天早上是如何“催”你上学的?母亲因为你做了什么最为生气?如何发脾气的?结果如何?在学生“讲”、“演”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继续探究:请你就作者母亲或是你自己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这部分内容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不给出统一的标准答案,但是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标准。

  通过课中插入学生讲述或“表演”自己的母亲,无形中便与文中作者的母亲有一个对比。这样的表演加对比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且还能使学生通过对比感受到,母爱的表达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母爱的伟大却是全世界通用的符号。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深入理解文中内容,理解母亲的行为以及对掌握、运用本文作者的写作方法,都有着非常理想的效果。

  三、课中观“演”,教学有殊“效”

  比如,在讲授《雷电颂》一课时,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观看话剧《屈原》中的第五幕第二场相关片断。

  首先,让学生通过观“演”:观察人物的表情、神情、肢体、动作,仔细倾听其人物的语言、语气、语速及抑扬顿挫,深刻体会人物的感情世界。

  然后,老师的提问引导,组织学生讨论:运用了象征手法,说说风、雷、电等形象象征了什么,再举例说说课文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进而明确文中屈原是如何借助于讴歌伟大的自然的威力,来抒发自己对对摧毁黑暗的渴望和对这种伟大正义力量的赞美。

  最后,请不同的学生带着感情色彩地朗诵文中的经典的排比句,注意每一句的标点符号变化。朗诵的够子可以选择:

  1.“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2.“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3.“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4.“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

  让学生体会该文是如何通过反复、排比的方法,充分地表达感情如洪流一般,当情绪彻底得到宣泄时,便恰似江河溃坝,汹涌澎湃,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

  再比如,在讲授《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时,提前建议学生在网上搜索并观看《重现贝多芬》电影,并在教学时通过多媒体播放其中的有关片断,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演员们的出色表演,来感受贝多芬的情感世界,从而对理解本文中的贝多芬这样的巨人也如普通人一样有他的烦恼,喜怒哀乐。但他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又不同与普通人,在命运将不幸强加于他时,他能够不屈不挠地同命运抗争到底,其顽强精神是值得全世界人学习的。通过观赏演出,体会并学习文中人物描写的巧妙。

  四、结语

  课堂教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教师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通过加入“演”的环节,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到学习新内容中来也是一项教学技能与技巧,同样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不断创新与学习。同时,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每一节课仅45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需要学习的知识点非常多,无论如何也难以让“演”的时间太长,因此想把“演”的特殊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将“演”发展到课后,通过指导学生参加一些校内外的文艺汇演来延伸课堂教学,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超出预期的理想效果。

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逐“演”开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课堂教学 课堂 语文 初中 教学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