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可行性探讨论文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可行性探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2-03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可行性探讨

  

   当下,我国汉族之外多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本土母语音乐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关于音乐如何传承与发展,已成为艺术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直是当前的社会热点,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校本课程开发”则是热点中的焦点。由此,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这一课题悄然而生。

   一、开展本课题的学理依据

   从不同的社会功能看,“本土母语音乐”承载着强烈的社会情感功能,“校本课程开发”承载着浓厚的社会教育功能,而“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体系”则要承载着社会情感教育的文化认同功能。实际上并不难理解,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大力发展民族音乐教育的过程,更有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可以说,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学理是:不同的社会功能,共同的文化认同。

   二、开展本课题的事理论证

   1.国内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首先,国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并进入实施阶段。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拉开了序幕,由此,《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编写和试用标志着课程改革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其次,我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正式实行。以校为本的“关注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关注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关注学校办学特色构建”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应运而生,并将成为我国今后至少三十年内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

   2.音乐教育新体系的发展需要

   早在1995年12月广州召开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有志之者就提出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理念。这一新理念的导向之一,就是要把学校基础音乐教育作为少数民族本土母语音乐传承的主要基地,在少数民族地区着力发展本土母语音乐教育,以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得以有效挖掘、整理和研究的同时,切实推行这一新理念的具体实践,真正发展“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体系。

   3.新世纪人才竞争的严峻挑战

   以人为本的国家发展战略首先要重视的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除借鉴外部力量外,最终还是要立足本国本民族的传统和创新。众所周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民族音乐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本土母语音乐则是汉族音乐之外的重要音乐存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强烈地冲击着世界各国各个民族本土母语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因受“欧洲音乐中心论”和“汉族音乐优势论”的影响,致使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本土母语音乐正面临“沙漠化”的严峻挑战,其“传承逐步断层,情感不断流失”的尴尬局面亟待改观,其形势的紧迫性已刻不容缓。

   三、开展本课题的事实举证

   在本课题展开研究之前,我们做过“红河本土母语音乐教育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从调查结论看,值得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层面对本土母语音乐从教能力的短缺导致教学过程“民族语言不通,作品理解不透”;学生层面对本土母语音乐渐趋丢失的事实并没有完全丧失兴趣,但这种兴趣在心理上却经受着“作品聆听困难,美感认知模糊,体验认可受阻”的三重障碍;另外,客观上必要的音响资料和教学设备等硬件上的资金投入,以及主观上必须的资源开发和师资培训等软件上的人力投入都亟待解决。我们正是在这一现实情况下提出这一课题研究的,而研究的重点则是“途径”问题,即“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能有效改观这一局面。

   四、国内外同类研究比较论证

   1.国内同类研究比较

   国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改革力度最大、国家投入资金最多的一次课程改革热潮。以此为契机开展“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这一课题研究,是响应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具体行动,也是同类研究在音乐学科领域的有益尝试。

   在我国民族地区开展本课题研究有三点学术观必须重视:一是其发展的主要方向应立足于本区域的母语音乐教育;二是其发展的核心动力应着重放在对本土情感的回归上;三是着力通过课堂教学体系的长期探索与不断完善来推动母语音乐教育的发展进程。简而言之就是“立足母语音乐,回归本土情感,探索教学体系”。目前在国内音乐学科的校本化课程建设中,因各省区域的民族构成不同以及研究方向的专注点不同,虽然也有一些局部的乡土音乐文化资源得以挖掘,并开始进入校本化课程建设范畴,但在具体校本化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总体上还是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可供借鉴的相关科研成果确实是少之又少。

   2.国外同类研究比较

   国外音乐教育有关本土母语音乐文化的校本化建设,从世界各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看,不难认识到,多数国家本土音乐文化的校本化建设历程,都主要的体现并暗含于各自的音乐教育体系和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成果之中。比较典型的如:瑞士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是先于相关校本理论出现的20世纪最早、对后继有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以其开放性的姿态发展着的音乐教育体系;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是最早提出音乐教育本土化的国家,同时它而且具有深刻教育哲学思想和高标准艺术审美要求,并在理论与实践中对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的音乐教育体系;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而且具有丰富教学实践内容体现,并深受教师和儿童喜爱的音乐教育体系等。

   另外,其它音乐教育体系如“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日本铃木镇一的才能教育”、“前苏联卡巴列夫斯基的新音乐教学大纲”等,以及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成果“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计划”、“综合音乐素质教育”等,所有这些都为各国本土母语音乐文化的校本化建设提供了最初的理论指导和操作模式。

   以此为背景,在我国民族地区开展“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这一课题研究,虽远远无法与世界教育改革先行者同步,但却是在为我国新时期即1995年12月广州召开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提出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理念下的音乐教育新体系添砖加瓦,积极创造条件。

   放眼世界各国教育大政,展望欧美近年来的发展动态可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历史上影响最广泛、最深刻、全方位、大动作的世界性教育改革运动浪潮迭起,其实质就是在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和本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新的教育体系。综观欧美各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最新动向不难看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新时期音乐教育体系中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逐渐融合与相互渗透已成为未来趋势。尤其对于音乐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目的等一系列核心问题的再探讨仍在继续深入,相应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持续不断。

   综上所述,我们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理念”两相融合,提出了本课题。在学术上,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基础音乐教育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崭新途径,是我国新世纪音乐艺术领域立足本土传统、培养创新人才、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在我国,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多民族环境下,开展“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这一课题研究是可行的。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可行性探讨

论文搜索
关键字:校本 母语 可行性 本土 可行 课程
最新音乐论文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音乐
音乐综艺类节目对音乐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研
新闻短视频的配乐问题探讨
二胡在广东汉剧唱腔音乐中的作用研究
浅析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试论创设情境在小学五禽戏中的教学运用
“证伪”视域下分析五行音乐疗法的探讨
热门音乐论文
音乐欣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
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论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五交响曲》
巴赫的音乐神学
探究中国器乐即兴之美
浅谈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成长之路
民乐的没落还是突围?-——透析“女子十二
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
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的书信
基督教与西方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