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论文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1-10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4-0035-0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课堂教学不但应该具有预设性,更应该具有生成性,它理应成为学生情感体验、自主学习的过程。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堂兴味盎然呢?笔者认为,引进情境教学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一、情境教学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1.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情境教学,意味着摒弃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放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使学生能置身其中,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情境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采用情境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创设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中,从而获得独特的个性化体验,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

  3.情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采用情境教学,以情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情境之中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联想和想象,对问题产生更新的认识和领悟,激起创造的无限热情。

  那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如何创设有效教学的情境呢?笔者结合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二、高中语文课堂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策略

  1.借助导语,入境生情。“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的导入恰似一台好戏的序幕,只有吸引观众,才能顺利开演。学生的内心世界其实是一片激情澎湃的大海,他们渴望找到强烈的情感共鸣,渴望拥有独特的审美体验。富有启发性的导语能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造成有效学习的心理场,使他们进入到特有的情境之中,产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时,笔者借助故事来导入: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一位记者问他:“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了满堂喝彩,笔者引人入胜的故事同样受到学生的欢迎。的确,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借助这一故事,不仅结合了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了拿来主义的原则,而且起到激发兴趣,开拓思路,产生探究欲望的效果: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学生很快就进入到了文本情境中,情感体验之旅就此拉开序幕。

  2.创设问题,情随境移。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激发的。新课程强调:语文课堂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在围绕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创设一种能触及学生情感领域的情境,有目的地把学生带入到一种入境的最佳状态,让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究,才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围绕问题,通过学习、思考、讨论、交流、探究等方法得出结论,获取知识,最终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学习杨绛的《老王》时,分析完老王的形象后,笔者抓住文末“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之情”这句话,提出了诱发学生深入思维的问题:谁是幸运者?谁是不幸者?作者为什么感到惭愧?学生本以为已经理解了老王这个形象,已经握住了文章的脉搏,这几个问题又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认知任务之中,激发了他们的认知内驱力,进入到更深一层的文本情境中,理解了什么是一个知识分子最大的善。实践证明,层层深入,巧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解读作品不满足于表面,而是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把握作者的主旨。

  3.生成对话,情境互动。“对话”在语文情境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的有效方式。《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李镇西老师曾用生动的语言勾画过一幅师生对话式情境教学的优美图景:“面对美味食物,师生共同进餐,一道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大块朵颐的乐趣。”在生成对话的过程中,教师放下了权威的架子,放弃了知识的拷贝,学生敞开了久闭的心灵,激起了内在动力,在对话的土壤中,师生共同入情入境,开出智慧的花朵,结出探究的果实。

  教学《祝福》时,在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后,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对话情境:同学们,如果我是祥林嫂,又生活在现代文明的时代,我就要写一份控诉书,大家帮我想想,我该控诉谁呢?有的学生说该控诉鲁四老爷,因为他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有的说该控诉鲁镇上的人,因为他们太冷酷麻木;有人责怪鲁妈,是她把祥林嫂推向了深渊;还有同学说该怪自己,没有一点反抗意识……一石激起千层浪,师生都沉浸于积极的“对话”中,教师以敞开的心怀真诚面对学生,以一种平等、民主的心态走进学生,学生乐于学习,各抒己见,既密切了师生情感,还训练了思维,提高了课堂效果、教学效率。

  4.体验生活,情境合一。语文是人类生活的浓缩,生活是语言文字的本源,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情景为学生的感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就是架在书本知识与学生感悟之间的一座桥梁,体验生活、情境合一就是要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把作品所描绘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沟通,引起反思、产生共鸣,把抽象的文字知识点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境,使学生有感有悟,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并深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学习《边城》时,学生无法理解翠翠无缘由的哭。笔者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想象在像他们这样的年龄,一个少女,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身边的人们悠闲地度日,谁都不了解她的心事,身边唯一的亲人――爷爷,依然去忙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翠翠的埋怨、委屈和凄凉。通过这种联系生活的比较,学生就理解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总之,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机。让我们给课堂教学插上情境的翅膀,使学生在语文的广阔天地里自由地翱翔。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论文搜索
关键字:情境 课堂 语文 效率 有效 教学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