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艺术视觉与心理探知实验性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艺术视觉与心理探知实验性课程教学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1-13

艺术视觉与心理探知实验性课程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A[文献标识码]A?A[文章编号]1009-5489(2010)06-0012-03

  

  对于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如何培养他们对于艺术和心理两者之间的感知能力以及如何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验性精神,是我在近几年教学过程中始终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对于如何将设计课程融入新颖的训练元素,让学生更加热爱艺术设计,是我在做课程设计的指导性目标,希望将好玩的实验性训练方式和基础的设计理论相结合,坚信“开心时学到最多”的理念,让学生在愉快的艺术实验中学习知识。以下是我设计的关于艺术视觉与心理两者的探知实验性训练课题,旨在鼓励学生对艺术和心理的探索与领悟,并能运用到自己今后的设计实践中去。

  一、视觉平衡的掌握训练

  (一)课题阐述

  视觉平衡不同于物理平衡,因人的眼部生理构造的特殊性,对于物体除了在视网膜上形成影像外,大脑视觉处理中枢会对图片组成进行二次处理,以达到视觉上获得图形信息的快感,某部分快感来自于平衡感的形成,因此本课题着重训练平衡感。

  (二)作业步骤

  1.由教师选取和提供四至五种几何造型或具体产品造型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

  2.要求学生在一张纸上采用拼贴或者透叠等各种组合方式,使其达到一种画面的平衡,即视觉上的平衡感。

  (三)训练要点

  着重训练学生对于视觉平衡的感知能力。

  (四)媒介

  书本、报纸、网络和其他媒体、相机、纸张、笔,构思创作材料不限。

  (五)作业技法

  主要采用拼贴和透叠等制作技法,可辅助以手绘等其他擅长的表现技法。

  (六)解题方法

  1.学生需要对教师提供的若干张几何造型或具体产品造型图片进行观察和比较,选取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图片进行仔细观察,然后进行分析、拆分或解构等。

  2.对这些已有资源进行构思、延伸、提炼和变化,运用拼贴或者透叠的组合方式,可辅助运用手绘的表现技法,创作充满创意的作品,力求使画面达到视觉的平衡效果。汇总后裱贴好,进行展示。

  3.创作思考引申,思考其在具体的设计中的应用。这部分不做具体深入,只做思考和想象,也可以是自己认为哪些设计可以改变,运用上自己的作品或者部分元素。

  二、印象捕捉能力及还原能力训练

  (一)课题阐述

  视觉对于物体的信息捕捉倾向于简单化及规则化,即一个不规则图形在被观看的过程中很容易被观看者分割成普遍认知的规则形状或自己熟知的形状以方便记忆,因此造型简单的物体比复杂的物体更容易让人印象深刻。以时下流行的简约风格为参考方向,培养学生对于关键造型及关键点的敏感度。复杂部分的练习可在之后进行,毕竟简约和复杂都有各自的欣赏人群,也必须明确简约不等于简单。

  (二)作业步骤

  1.选四张简单的几何造型图片或普通图片,内容简洁明快、色彩鲜艳为主。

  2.每张图片给学生三至五秒的观看时间,要求学生重新还原这四幅图。

  3.选四张复杂的几何造型图片或普通图片,内容以丰富和色彩鲜艳为主。

  4.每张图片给学生五至十秒的观看时间,要求学生重新还原这四幅图。

  (三)训练要点

  印象捕捉能力及还原能力。

  (四)媒介

  书本、报纸、网络和其他媒体、相机、纸张、笔,构思创作材料不限。

  (五)作业技法

  表现手法不限,抽象线描、大色块涂鸦等技法均可,只求还原原图的大体效果。

  (六)解题方法

  1.学生需要对教师提供的四张简单(或复杂)的几何造型图片或普通图片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进行观察和感知,并记忆直观的视觉感受;

  2.将瞬间记忆映射于大脑皮层中的图形影像进行强化记忆,随后进行分解和概括,在此过程中力求保持原图形的特点和大致感觉,之后运用自己所擅长的手法,使用抽象线造型或者大色块涂鸦的技法,力求还原原图的大体效果,创作出充满创意的作品。汇总后裱贴好,进行展示;

  3.创作思考引申,思考其在具体的设计中的应用。这部分不做具体深入,只做思考和想象,也可以是自己认为哪些设计可以改变,运用上自己的作品或者部分元素。

  三、线条及装饰纹样的训练

  (一)课题阐述

  线条本身具有其张力,单一的直线(多条直线)及单一曲线(多条曲线组合)各有魅力,可参考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改良设计的罗马柱,原本直角的造型在修改成曲线组合后,其“定向转换”原理得到充分发挥,令柱体充满动势。

  本课题旨在培养学生对线条和线性装饰纹样的感知。

  (二)作业步骤

  以花瓶作为主体,搜集不同花瓶的形态,以线描于图纸的形式交作业。

  (三)训练要点

  体会不同线条的视觉效果及装饰条纹(花纹)对整体造型的影响。

  (四)媒介

  花瓶、相机、纸张、笔,构思创作材料不限。

  (五)作业技法

  根据自己擅长选取各类线造型的表现技法。

  (六)解题方法

  1.学生首先需要通过各种媒介和途径,寻找到生活中各种形态的花瓶,进行观察和归纳。可到图书馆等场所查找相关图书的内容,选取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图片进行采集,然后分析其特点等。

  2.对这些找到的花瓶实物上的线构成和线性纹样进行构思、延伸、提炼、变化,创作出自己的纹样作品,汇总后裱贴好,进行展示。

  3.创作思考引申,思考其在具体的设计中的应用。这部分不做具体深入,只做思考和想象,也可以是自己认为哪些设计可以改变,运用上自己的作品或者部分元素。

  四、突破常规约束的左手创造性训练

  (一)课题阐述

  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变化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以这样发生也可以那样发生的情况。偶然性和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没有直接关系,但它的后面常常隐藏着必然性。科学的任务就是要透过复杂的偶然现象来揭露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即必然性(与“偶然性”相对)。

  该课题让学生用左手(如是左撇子即用右手)创造一幅图,体会一下偶然性创造的不规则线条的美感,突破规则线条的约束。

  (二)训练要点

  突破常规束缚,寻找和创造偶然。

  (三)媒介

  相机、纸张、笔,构思创作材料不限。

  (四)作业技法

  完全手绘,可借助电脑手绘板。

  (五)解题方法

  1.学生首先需要摆脱规则的束缚,尝试用左手(如是左撇子即用右手)握笔进行随意的创作。

  2.体会在摆脱常规性束缚之后得到的意外的创作作品和感受。汇总后裱贴好,进行展示。

  3.创作思考引申,思考其在具体的设计中的应用。这部分不做具体深入,只做思考和想象,也可以是自己认为哪些设计可以改变,运用上自己的作品或者部分元素。

  五、“图”与“地”的关系训练

  (一)课题阐述

  在视觉心理上,把视觉对象从其背景浮现出来,而让我们视认到的物叫做“图”,其周围之背景叫做“地”。“图”与“地”间其形、色、明度必须有些差异,我们才能视认其存在。在绘画和广告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主体与背景交待含混不清,难以辨认的情况。

  本课题就是专门针对这类问题进行训练,背景处理得好可对主体产生烘托作用,更加突出主体。

  (二)作业步骤

  1.寻找一个产品主体(各种产品均可,手表、护肤品、服装、手工工具等具有造型感的产品)。

  2.为其进行文字及其他氛围性的装饰设计。

  (三)训练要点

  在设计的过程中体会“图”与“地”的关系。

  (四)媒介

  书本、报纸、网络和其他媒体、相机、纸张、笔,构思创作材料不限。

  (五)作业技法

  通识性照相构图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简单装裱方式、手绘、模型制作等。

  (六)解题方法

  1.学生首先需要通过各种媒介和途径,寻找到一个产品主体(各种产品均可,手表、护肤品、服装、手工工具等具有造型感的产品),可到图书馆等场所查找相关图书的内容,选取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图片进行采集,然后分析其特点等。

  2.对找到的产品主体资源进行构思、延伸、提炼、变化,创作出自己的广告作品,要能够明确区分出“图”与“地”之间的关系。汇总后裱贴好,进行展示。

  3.创作思考引申,思考其在具体的设计中的应用。这部分不做具体深入,只做思考和想象,也可以是自己认为哪些设计可以改变,运用上自己的作品或者部分元素。

  六、复合透视点训练

  (一)课题阐述

  复合透视就是一张画面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失点,并非一般正常透视出现的例如三点透视的方向,而是在一点透视的前提下,进行多个透视点的造型描绘。

  复合透视的绘画方式常出现于超现实主义画作中,因透视点多(如同时出现平视的物体、俯视的物体、仰视的物体等),造成画面有一种不真实感及梦幻感,虽然并不符合实际的透视原理,但是其独特的风格可以令画面产生与众不同的氛围。

  本主题训练旨在锻炼学生对于复合透视的领会、组成、描绘创作的能力。

  (二)作业步骤

  要求学生画一张图,使用复合透视的方式,画面内容可加入故事性。

  (三)训练要点

  复合透视点的感知和创作训练。

  (四)媒介

  书本、报纸、网络和其他媒体、相机、纸张、笔,构思创作材料不限。

  (五)作业技法

  表现手法不限,可根据自己所擅长的表现技法,进行复合透视图形的创作。

  (六)解题方法

  1.学生首先需要通过各种媒介和途径,寻找到一些复合透视点的作品,进行学习和领会。可到图书馆等场所查找相关图书的内容,选取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图片进行采集,然后分析其特点等。

  2.对这些找到的资源进行构思、延伸、提炼、变化,创作出自己的复合透视点作品,汇总后裱贴好,进行展示。

  3.创作思考引申,思考其在具体的设计中的应用。这部分不做具体深入,只做思考和想象,也可以是自己认为哪些设计可以改变,运用上自己的作品或者部分元素。

  

艺术视觉与心理探知实验性课程教学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实验性 教学研究 视觉 课程 实验 心理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