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学理论论文 >> 转型期廉政文化建设的经济学思考论文

转型期廉政文化建设的经济学思考

作者:柯麟彪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6-05-15
   [摘要]本文对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前提进行具有本源意义的研究,认为“自利人”假设和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是研究廉政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并探讨了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以及廉政文化精神建设的相关问题。 ( http://www.tecn.cn )
    [关键词]“自利人”假设;价值取向;科学精神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腐败不断孳生蔓延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反腐败已经成为我国当代社会本身的权利和要求,它真正是社会理性和人民的心声。从执政的合法性来说,执政党只有为了社会的普遍权利和要求才有可能获得人民的支持和认同,才有可能持续执政。因此,研究探讨廉政文化建设遏制腐败对于优化执政环境,提高我党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http://www.tecn.cn )
    
    一、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前提
    
    廉政的对立面是腐败。长期以来我们一说腐败的根本原因总是认为,之所以腐败是受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这种从体制外寻找原因的思维方式违背了马克思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也不符合事实。因为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凡是有作为的政权都搞廉政建设,都在反对腐败。而且,资本主义在很久以前就有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等有关廉政的重要思想。另外,只要粗通中国历史的人也都知道,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类似康熙朝“天下第一清官”张清恪为杜绝送礼者,自撰《禁止馈送檄》悬于堂上的故事甚多,反映了封建社会不仅有清正廉洁的官,而且有廉政文化传统。即便是当今世界反腐败或廉政也是全球化的共同课题。正因为我们搞错了理论前提,把腐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受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使我们长期以来的反腐败教育或廉政教育失去了基本立足点,导致教育收效不理想甚至流于形式。所以,我们探讨廉政文化建设首要问题是必须正确认识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前提。 ( http://www.tecn.cn )
    廉政文化建设说到底是“人”的建设。因为,文化是通过人类互动而产生
    的。就廉政而言,公共权力是由掌权的人来行使,廉洁还是腐败的关键在于掌权的“人”。而且,被公共权力套住的相关者和寻租者也是“人”。可见,廉政文化本质源于人,实践也归于人。所以分析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前提应当从人性假设出发。 ( http://www.tecn.cn )
    人性是人的共同属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它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长期以来,我们对人性的认识过于片面,把马克思“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当做教条,忽视人的自然属性,过分强调人的社会属性。而且,还把社会属性狭隘地理解为政治性或阶级性,从根本上否认了人是社会动物这个基本事实。其实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②在同一篇文章中又指出:在未来社会“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③综观恩格斯的论述,笔者认为人的社会属性(人性)与自然属性(兽性)是不能分离的,即社会属性不能独立于自然属性而存在。而且,只要人的生存斗争不停止,人就无法脱离动物界,人的兽性即动物自利的本能就必定存在。美国人道主义社会哲学家费洛姆认为:占有方式出自人渴望生存的本能。毫无疑问,渴望生存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在我国市场经济社会条件下,生存斗争没有停止,“自利人”必然存在。其实社会的内在逻辑是统一的,市场经济行为的理论前提是“经济人” 假设,这必然反映在社会行为上。 ( http://www.tecn.cn )

 [1] [2] [3] [4]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转型期 廉政 文化建设 经济学
最新经济学理论论文
东北振兴的中国经济学视角及其产业选择研究
浅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完善与创新
试论有限理性假设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
浅析有限理性假设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
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前景探析
香港经济转型和香港港的发展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公共经济学分析
微小型企业产品价格管理战略研究
自然资源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研究
热门经济学理论论文
平等与效率的关系浅谈
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模仿创新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内
理性思考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经济学发展简史
解读循环经济
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短期前景及长期趋势
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
经济关系总论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