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西方哲学论文 >> 《存在与时间》的方法、内容和叙事论文

《存在与时间》的方法、内容和叙事

作者:张旭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5-17

海德格尔将能先回到最为个体化的死亡的领悟视为人的本真性,由此,本真性与非本真性之间的解释学循环就不是一个非此即彼、同等层次的对立。海德格尔讲过,人总是首先生活在平均状态下的非本真的日常生活中的,只有从日常生活出发,才能看出来此在在世的生存状态。这种日常的平均化的生存状态使人的各种情绪和领悟甚至是每个人本身都处于同样的层次之上。但是,不可让渡的个体化的死亡是个人从平均状态下突出出来,回到对自我的生存的可能性的谋划中,回到对本己的生存的关切之中。而海德格尔之所以把人叫做“此在”而没有象传统那样叫做灵魂、自我、主体性、自我意识、人格等等,恰恰是为了指出人这种独特的存在者是唯一关切并能领悟自身存在的存在者;此在的“生存”恰恰就是属于个体化的那个“我”的生存;本真的生存就是能回到本己最个体化的可能性的良知和决断。当然,无论如何,本己的本真性生存都不意味着人能脱离在世界上生存以及与他人一起生存的这种生存论结构,也即非本真的状态。海德格尔指出非本真状态并不包含伦理学的含义,它属于人的生存的基本结构和基础结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作为基础的日常生存状态不能被本真的良知和决断行动所超越。如果没有回归到本己的本真性生存的话,日常生活的平均状态对生存的意义就只是处于流俗的、一般的领悟之中,因而其非本真性就是不可理解和解释的;个体性的生存以及生存的整体性就仍然处于日常生活的遮蔽和逃避之中;非本真性的生存就只能陷入无穷无尽的“烦”之中,而无法聆听来自“畏”的无声的良知,做出对本己的死亡的可能性的见证,并对这种不确定的可能性做出筹划。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描写,恐怕文学还要更胜一筹;但是对于人的生存的存在论上的谋划,只有在哲学中才得到清晰的展示。

《存在与时间》到了全书的三分之二,标题中的另一个主角“时间”才开始出现。但是,它出现之后就开始在一个新的境域上统领全书,并把前两波所讨论的内容推到“第三波”上再“重复”一遍。海德格尔没有象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那样急不可耐地将时间性视为虚无和否定性。如果我们想到海德格尔在1924年的《时间概念》中就已经对生存的时间性有了很好的把握,甚至还早一些的时候他就已经熟悉了胡塞尔的内在时间经验的现象学分析,以及他还要对狄尔泰的历史主义之所以成立的历史性本身进行反思,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对海德格尔在叙事的节制要特别加以领悟了。

海德格尔就时间概念再次说出了非常惊人的话,就象他在讨论世界、他人、真理等问题的时候一样。他说,世界只是此在的存在方式,常人只是此在的存在方式,真理只是此在的存在方式等等。这么说完全是因为如果它们象传统所认为的那样是自在的、客观的、独立的,并且不为此在所领悟的,那么它们就只有所谓的“存在”,而没有什么意义。当我们追问“存在的意义”的时候,显然,这种意义是可以被领悟的。所以,存在的意义在于此在。同样,对于海德格尔而言,并不存在所谓的客观的“时间”,时间是从被领悟的“时间性”中派生出来的概念。而时间性就是此在;此在这种存在的意义就是时间性!因此,《存在与时间》的内容就是此在与时间性,并且此在就“是”时间性。

此在的时间性并不是由日常生活的那种普通的时间状态来规定的。此在的时间性就是人的“必死性”所呈现出来的有限的时间性。死亡不在时间性之中,死亡是时间性的终结。因此,人的生存本身是一种有限的时间性的存在,有限的时间性属于极端地个体化的个人。这种时间性海德格尔将其视为本真的时间性,并且将其视为此在的整体性的意义。我可以在时间中(也就是非本真的时间性)体验到他人的死亡,但是我无法领悟到他人与生俱在的那种时间性。日常生活那种操心无非是对时间性的日常体验,一种计算日子的时间性,一种空间化、序列化、客观化、现成化的时间性。只有在生存的自我相关性或者说本己的自身性之中,时间性才原原本本地显示出它属于具体的个体生存的有限性和有终结性。正是在“畏”的情绪性体验以及从死亡而来的虚无中,生存的有限时间性才汹涌地涌出来。也就是说,正是从对未来的可能性的领悟之中,时间性才从生存中源源不断地涌出。

这种从未来“到时”的时间性根本不同于时间内的时间序列的状态。本真的、到时的、涌出的时间性是时间的三个维度(过去、现在、未来)共时性地同时发生的,而不是相继出现、分成三段可计算的时间序列。这种涌出的时间性就象是瞬间的永恒。有很多人(比如阿部正雄)曾将海德格尔的时间观与日本的道元的“时与有”(见《正法眼藏·有时》)加以比较。本真的现在的时间性就是是当下的“瞬间”,这一词无疑来自于克尔凯郭尔及其所属的基督教的“凯逻斯”的时间观。海德格尔对卡尔·巴特的《<罗马书>释义》的研读使他对这一时间观并不陌生,而且早在1921年的《宗教生活现象学》的讲座中他就已经深入地研究了这种“基督重临”的末世论的“到时”的时间观。海德格尔的时间观不仅仅在于他一反以现在的维度为中心的传统而以未来的维度为中心理解时间,更在于他一反所有的传统将本真的时间性视为有限性的,也就是人的必死性,而日常所谓的时空框架的时间不过是本真的时间的平均化。

在整个《存在与时间》达到论述的顶点此在的本真的时间性之后,剩下的论述就是一个“下降”的论述了。海德格尔以本真的时间性为参照系论述了日常的生存的非本真的时间性,无论是对日常生活中的世界和他人的操劳烦心的时间性,还是有情绪地处身于境遇之中领悟日常的生存的时间性。当然,这里也有用此在的本真的时间性不能完全解释得通的范畴,那就是语言和空间。海德格尔在从此在的本真的时间性下降解释历史及其理解得以可能的时候,可以说他奠定了历史主义以及解释学的新的基础。但是,在这里也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一跃”,这就是“命运”的概念的出现。由本真性生存的此在组成的决心承担整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和历史传统的一代人就承担了民族的命运。只有他们才成为民族的历史和未来的传承者,而日常的平均的常人共在只是历史的单纯的承受者。我们在此看到了海德格尔对尼采的《不合时宜的考察》中第二考察的讨论。海德格尔显然接受了尼采的“激进的历史主义”。此在本真的时间性不是历史的(尽管也不是非历史的和超历史的),相反它却是历史的历史性的本源。如果不从此在的本真的生存性出发,历史对于生存就是一种重负和戕害。如果从此在的本真性出发,民族的命运和世界的历史就能被承担起来。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图宾根,马克斯-尼迈耶出版社,1979年,第十五版,赫尔曼编辑,法兰克福,柯罗斯特曼出版社,1977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年,第一版;1999年,第二版。

[2]萨弗兰斯基,《海德格尔传》[M],靳希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3]张祥龙,《海德格尔传》[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4]爱丁格,《阿伦特与海德格尔》[M],戴晴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

[5]法里亚斯,《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M],郑永慧等译,时事出版社,2000年

[6]沃林,《存在的政治:海德格尔的政治思想》[M],周宪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7]珀格勒,《海德格尔的思想之路》[M],宋祖良译,台湾仰哲出版社,1995年

[8]比梅尔,《海德格尔》[M],商务印书馆,1996年

[9]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10]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M],三联书店,1994年

[11]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M],三联书店,1996年

[12]靳希平,《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3]张汝伦,《海德格尔与现代哲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

[14]孙周兴,《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15]宋祖良,《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6]项退结,《海德格尔》[M],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2年

[17]熊伟编,《现象学与海德格》[M],台湾远流图书公司,1992年

[18]兪宣孟,《现代西方的超越思考——海德格尔的哲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19]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M],人民出版社,1988年

[20]Theodore Kisiel,《<存在与时间>的起源》[M],伯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

[21]John van Buren,《青年海德格尔:隐秘的国王的传言》[M],布鲁明顿,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1994年

[22]Th.Kisiel和J.van Buren,《从头解读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初期思想论文》[M],阿尔巴尼,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1994年

[23]科克尔曼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M],陈小文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24]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25]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存在与时间方法 内容 叙事 哲学
最新西方哲学论文
从自由到责任
试论科学与西方哲学中的主客二分思维
西方哲学史脉络的多维度研究
从语言学的视角评介西方哲学家的语言观
近代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三题
“西方哲学中国化”历史与逻辑的静态分层与
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内求与契机??
西方哲学史中的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探究
《存在与时间》的方法、内容和叙事
施米特的“政治的概念”
热门西方哲学论文
重返马克思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的解释——解释学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 人·存在·价值
基督教为何能赢得古代欧洲人民的心
生存的超越性与尼采的超人学说
康德的崇高美学新论
关于理性的反思与断想
《存在与时间》的方法、内容和叙事
论西方哲学古典理性主义的历史流变
讨论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问题:苦恼意识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