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社区成人教育: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之途径论文

社区成人教育: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之途径

作者:任佳佳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1-05-31

  摘要: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但由于现实中人为的隔阂和制度性的障碍,他们又很难真正融入城市。伴随着城市社区化进程,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活与社区的关系日益密切。社区成人教育以其自身的多样性、实效性、灵活性、开放性等优势,更能贴近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养,提升他们就业技能,促进他们融入城市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社区成人教育;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一度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在1.5亿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中约占60%。[1]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中的新生主导力量,既具有老一代农民工的一般特点,又具有自身独特的群体特征和生活经历。他们远离农村生活,乡土依恋情结逐渐淡化,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趋向于城市化,融入城市的渴望和对平等权益的追求也更强烈。

  但由于受整个社会制度的制约以及人为性的隔阂,他们仍处在城市主流社会关系网的边缘位置。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最近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中指出,2009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为46.6%,是最近30年间世界上城市化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中,1.45亿农民工虽然在城市就业、生活,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并没有融入城市社会。[2]因此,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积极关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只有让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社区成人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必要性。

  打破体制性和人为性隔阂的壁垒,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全社会的责任。社区是人类生存的共同体,也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成人教育作为社区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而且能够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既是社区成人教育的职责,也是时代发展的呼唤。

  (一)社区成人教育的职责所在。

  社区成人教育具有两个上位概念: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从理论意义上,社区成人教育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面向成人的社区教育,是与社区发展紧密相连的社会化的成人教育。作为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有机结合体,社区成人教育吸收并发扬了二者的优势,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实效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能够充分利用社区的地缘优势,整合各类教育资源,针对社区成人发展过程中不同层次的教育需要,开展各种形式、各种类别的教育与培训活动。社区成人教育以提高成人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并促进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为宗旨,其本质尤为集中地表现在对社区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即“使初始形态的人力资源转化为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本”。[3]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通常都依附于某个社区进行,他们现阶段的知识、技能、健康状况等构成了其现有的人力资本,而正是这些方面的落后使他们在城市生活中屡屡碰壁并遭受排斥。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人竞争力的大小,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本的竞争。新生代农民工要想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人力资本以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教育是人力资本开发的主要途径,党的十七大也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社区成人教育担负着为社区成员提高素质、改善知识结构以及提升能力的义务,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发展不足的现状,增加他们参与城市生活的个人核心竞争力。社区成人教育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责任。

  (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发展的诉求。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在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所作的序言中开篇就断言,教育“的确是一种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人类可借其减少贫困、排斥、不理解、压迫、战争等现象。”[4]布罗尼斯拉夫·盖雷梅克更进一步指出“如果说教育想在反对排斥那些因社会—经济文化原因而处于现代社会边缘的人的斗争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话,那么它在使少数人群体融入社会方面的作用似乎更大。”[5]这些观点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发展上得到了很好印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求生存和发展空间,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日益壮大,但不可否认,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却没有融入城市,仍遭受着来自城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排斥。

  尽管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存在各种不足,但他们又是一个朝气蓬勃、适应能力强、富有挑战精神的年轻群体,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大都接受过完整的基础教育,不仅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更强,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和职业期望比较高,要求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他们比老一代农民工更加渴望继续接受教育,以提高自身的就业技能,提升自身融入城市的生活理念以及促进自身融入城市生活的素质。

  他们对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希望经由教育的途径增强自身竞争力,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而社区成人教育因时间、空间、内容、形式、方法等要素上的契合性,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质与能力,促进他们融入城市的首选途径,这也是新生代农民工对社区成人教育的强烈诉求。

  (三)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当前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在我国也已经提上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议事日程。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一宏伟目标以来,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各种实践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近年来,各地在积极进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无容置疑的是越来越重视发展社区教育,尤其是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社区教育发展态势迅猛。以杭州市下城区为例,自2003年以来,50万居住人口中已有70%接受过社区教育。到目前为止,国家级的社区教育示范区已达到68个,社区教育已成为终身教育的实践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也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基础工程。2010年7月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里教育的对象自然包括了与社区关系越来越紧密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只有让他们参与其中,融入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者大军并成为学习型社区的一份子,才能符合“全民学习、全员学习、全程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内涵要求。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应该作为社区成人教育的对象;反之,满足了他们的教育需求,也可以更有力地促进我国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因此,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社区成人教育,依靠社区成人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素质和能力,促进他们融入城市势在必行。

  二、社区成人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着力点。

  (一)优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层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各行业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和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生代农民工要想融入城市,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而就业是解决生存问题的前提。然而,与城市居民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率往往比较低,而且大部分就业集中在加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不高,劳动报酬也较低,工作变动十分频繁,城市生活得不到保障。基于这种现实,社区成人教育应该把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素养作为工作重点,并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用工需求不断优化技能培训方案,奠定他们在城市立足的经济基础。首先,社区成人教育机构要统筹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需求做好全面调研,在此基础上,通过举办夜校、周末培训学校等社区活动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实用技术培训,并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一条龙服务;其次,要转变培训模式,拓展培训层次。在不断优化餐饮、家政等传统培训项目的基础上,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其他现代化科技手段,积极拓展电子、化工、冶金等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专业技术培训,将以往的生存型培训转变为发展型培训;第三,要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激发新生代农民工的内在活力。要积极落实各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扶持政策,定期邀请大学教师或企业成功人士进社区举办创业指导咨询会,从创业指导、项目论证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知识并提高其创业心理品质。

  (二)开发自我导向学习潜能,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充分认识到教育对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性,但他们实际参与的积极性仍然不高。他们很少主动了解并争取某种公共教育培训机会,“等”和“靠”的心理比较明显,在正式学习时也往往袖手而坐,被动地等待教员教授,依赖性很强。这种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显然不适合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要求,也不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未来“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她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5]而“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5]因此,要想在长远意义上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城市生活的竞争力,就必须开发他们的自我学习潜能,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即培养他们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首先,社区成人教育工作者要营造主动参与的良好学习氛围,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正确看待学习者的职责,改变他们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培养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其次,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借助社区内所有可利用资源进行自我学习的能力。要为他们介绍一些自我学习的途径并帮助他们掌握有关自我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尤其是关于成人的网络学习策略,如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策略、寻求他人支持策略等,让他们在实际课堂和利用网络时都能进行有效学习,也能够更加积极地争取参加各项学习培训的机会。

  (三)进行心理咨询与生命教育,培养积极健康心态。

  英国社会学家齐尔格特·鲍曼曾经指出:“来自于一个山村或来自于一个小城市中的新来者,经常被大城市的特殊的冷酷或是大城市的冷漠的方式的对待所打击”。[6]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而言,城市人的排挤和歧视、不平等的待遇等种种现实,都会让他们在城市中寻求自我发展的热情和信心受挫,如得不到及时引导,就会产生不满和“过客”心理。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又肩负着改变父辈生活质量和自己命运的双重使命,渴望早日融入城市的愿望尤为强烈,但由于身心发展尚不够成熟,一旦受挫就很容易产生绝望心理,并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本来就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自2010年1月起短短5个月内富士康的“九连跳”更是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放到了聚光灯下。为此,社区成人教育应该充分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发放知识卡、利用广播电台及网络媒体的宣传等丰富多彩的成人教育形式,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对现实问题的客观认知态度,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处理自身与社会、他人的关系,提高应对挫折和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积极组织具有心理咨询资格的社区成人教育工作者和志愿者开展免费社区心理咨询服务,通过进行现场咨询、开设心理热线、心理信箱等方式,让新生代农民工的不良情绪得到及时发泄和疏导,消除潜在的不安定因素,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环境

  (四)开展农民工闲暇教育,提高闲暇生活品质。

  随着我国各种节假日制度和劳动保障制度的出台,新生代农民工的闲暇时间也多了起来,在现代城市大众文化和大众媒介的影响下,他们的消费观念更加开放,并且越来越重视享受生活,闲暇娱乐方式日趋城市化和现代化。但在他们充分享受闲暇时间的同时也暴露出种种困惑。有调查研究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娱乐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上网、看电视、与朋友聊天,而聊天对象主要是老乡或在城市认识的打工朋友,缺少与城市居民的互动交流。[7]这种囿于自己封闭生活圈子内进行的娱乐活动,并不具备很强的娱乐性和科学性,甚至可以认为只是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很可能会成为游手好闲甚至违法犯罪的导火线。因此,开展闲暇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品质就成了社区成人教育的当务之急。首先,要转变新生代农民工“闲暇时间就是用来玩乐”的观念,引导他们接受各种闲暇教育并进行学习,要让他们树立网络自律意识,进行文明上网和安全上网,尤其要提高他们对网络的利用率,让他们认识到网络并不只是消遣娱乐的工具,还是获取各种学习资源和实用信息的有效途径;其次,要充分发挥社区内图书馆、文化馆、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教育功能,为鼓励新生代农民工走出自己的老乡圈子,扩大社交范围提供各种机会,调动他们参与社区生活的积极性;第三,要积极组织新生代农民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知识竞赛、技能竞赛、球类比赛、卡拉ok比赛等,不仅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也增加对社区的归属感,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心态融入城市生活。

  (五)转变城市居民的排挤观念,创建热情接纳的社区环境

  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生活,要求的并不仅仅是地域、经济上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情感的融合。但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分割,人为形成的“两个世界”,他们之间已形成种种隔阂,不少城市居民对新生代农民工仍怀有偏见,刻板地将他们视为“外地人”、“乡巴佬”,认为他们素质低下,“小农意识”强烈,不属于现代化发展的城市,从而在思想和行为上都表现出排斥性。这种来自城市居民的社会歧视,不仅会加深新生代农民工心理上的自卑感,也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阻碍了他们对城市的适应与认同。因此,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不仅要提高农民工自身对城市生活的适应力和竞争力,还要及时转变城市居民的旧有观念,创建积极接纳的良好氛围。首先,社区要引导城市居民重新给新生代农民工定位,使城市居民充分认识到他们是新时期充满活力又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精英分子”,他们对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城市居民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理解他们,并以城市居民身份看待他们;其次,社区要积极创造城市居民与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接触的机会,让他们在交流和互动中增进对彼此的了解。一方面可以使城市居民纠正并消除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从思想上接纳他们;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新生代农民工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对城市主流社会的认同感,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并与城市居民和谐共处。

  总之,在当前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社区成人教育作为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应该提供有力支撑,从经济、文化、心理等多方面提高他们的城市适应能力,消除主体性障碍,从而加快其融入城市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广网。中央正式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新生代农民工”

  概念[EB/OL].http://www.cnr.cn/allnews/201002/t2010021_505971894.html.2010-02-01.

  [2]中新网。中国智库:今后20年4亿农民工将市民化[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gn/2010/09-22/cn/gn/2010/09-22/2550068.shtml.2010-09-22.

  [3]叶忠海。社区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65.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08.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200,251.

  [6][英]齐尔格特·鲍曼。通过社会学去思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57.

  [7]郭科,陈倩。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状况的实证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8-50.

论文搜索
关键字:社区成人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 融入城市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