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从实践育人视角解决高校贫困生精神困境论文

从实践育人视角解决高校贫困生精神困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5-06

从实践育人视角解决高校贫困生精神困境

  国家对于贫困生的资助可谓不遗余力,不断改革和完善贫困生资助的政策体系,从政策规范和财政投入上下功夫。各高校在积极落实各项资助政策的同时,还关注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通过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对贫困生进行引导。但目前,大多数高校贫困生的精神资助收效不显著,离高校贫困生工作“励志”和“强能”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因而仍需努力探索。

  笔者从事贫困生资助工作以来,一直关注一些贫困生个案,观察其入学以来的成长轨迹,发现积极参加实践锻炼与极少参加实践活动的贫困生在思想认识、心理健全、人格品质等上的转变存在明显差距,因而得出实践对于高校贫困生的精神解困具有极大促进作用这一观点,也尝试从实践育人的角度对高校贫困生的精神帮扶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90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90后”是当代大学生的主体。“90后”贫困大学生有着“90后”大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素养,智力发展充分,学习和认识能力较强;他们情绪强烈,情感丰富,爱憎分明,关心社会,关怀民众;他们讨厌一元,追求多元和个性,批判性强;他们感情需要强烈,渴望被爱与爱人,希望得到理解和认同,等等。但“90后”贫困大学生又具有自身所特有的心理特点。

  1、认识能力增强,但认知容易出现偏差

  受教育改革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90后”贫困大学生的认知能力、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普遍较强,他们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动机,学习不再依赖于老师,而是更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手段自主学习,因而,他们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普遍较高。但他们对自身、对贫困、对社会的人和事的认知却较容易出现偏差。他们把经济贫困当成是不幸和耻辱,认为是社会的不公和国家改革政策的结果,从而产生认知偏差和怨恨心理,一方面仇富心理强烈,另一方面又渴望物质生活的富有;既羡慕同学优越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又妒忌同学,埋怨父母。长期以往,容易造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混乱,以及自我认知的迷失。

  2、敏感、自卑与自尊心矛盾交织

  大多数“90后”贫困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自立自强,希望通过后天的努力来缩短与城市孩子先天的差距,通过优异的学习成绩改变贫困的命运,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肯定。但经济上贫困、成长环境落后、父母文化水平低下、个人综合素质较差等现实面前,使得“90后”贫困大学生自觉低人一等,轻视自己,缺乏自信,造成自卑心理。另外,“90后”贫困大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强烈的感情需要,喜欢结交朋友,渴望得到认可,但由于自信心不足,自卑感强烈,他们自我封闭,独来独往,与人相处时又变得敏感、多疑和焦虑。

  3、成才需求强烈,但动力和毅力不足

  大多数“90后”贫困大学生身上都肩负着父辈乡亲寄托,都希望通过受教育的机会走出乡村,走上城市,改变穷困的命运,出人头地。因此,他们具有强烈的成才需求。但自身能力的不足和受自身家庭条件的限制,这些学生在成才路上往往会遇到比非贫困生更多的挫折和障碍,也具有较少的社会支持和积极引导,他们在挫折面前,容易泄气和放弃自我,信心、动力和毅力不足。

  4、依赖心理强烈,感恩意识缺乏

  在当前的资助力度下,“90后”贫困大学生基本能获得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资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也因此得到大大减轻。但由此衍生出来的负面效应却是:他们对国家和学校的资助产生了依赖心理,“等、靠、要”的思想日益严重。由于很多资助是无偿获得的,有些贫困生认为获得资助是天经地义的,是自己应得的,对国家和社会缺乏感恩意识。有些贫困生为了获得资助,他们有的谎报家庭情况,有的采取攻击、拉拢等手段角逐有限的资助名额,出现一系列诚信问题,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二、实践对于贫困生精神解困的意义

  1、实践育人的内涵

  “实践育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教育中的具体运用。2012年初,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z2012?{1号)(下文简称为《意见》),就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提出具体意见。《意见》强调:“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1]

  《意见》还指出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实践育人是“指以学生获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开展与学生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导向性、应用性、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并促进他们形成高尚品格、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种新型育人方式。”[2]可见,实践之于育人的重要性。

  2、实践对于贫困生精神解困的意义

  针对“90后”贫困大学生存在的一般心理特点,结合《意见》的阐述和实际工作体验,本文认为实践活动对于高校贫困生精神解困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1)实践有利于贫困生了解社会,改变认识偏差,增强责任感。实践是课堂知识的有益补充,是巩固、深化课堂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活动,让贫困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亲身体验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的事实和改革开放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不改革不发展是社会贫穷的根源,从而树立正确的贫穷观,改变认识偏差,从而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2)实践有利于锤炼贫困生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克服自身的弱点。通过劳动锻炼、社会调查、“三下乡”等活动,可以增强贫困生们的劳动观念,让他们体会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增强他们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和情感,让他们明白父母赚钱的不易,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和勤俭节约的精神;也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和毅力。通过参加军事训练,增强其国防观念和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勇于拼搏的精神。

  (3)实践有利于贫困生适应社会,锻炼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过实践锻炼,可以提升贫困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其实干精神和动手能力,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进而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同时,在实践中,他们与各式各类人打交道,对自身的沟通表达能力和交往技巧都有大大提高,从而减少其人际交往敏感。

  (4)实践有利于贫困生获得认同,找到自身价值,增强自信心。贫困生在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实践中,付出了劳动,帮助了有需要的人,他自身也获得了别人的认同,体会给予的快乐,也找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增强个人的自信心。在实践过程中的团队协作中,也让同学、同伴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认同自己,从而获得来自同伴的认同和肯定。

  三、实践解困的对策建议

  实践育人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学生实现能力培养、知识升华、品德修养、个性发展等目标的科学的育人模式,为“90后”贫困生的强能、励志以及人格完善提供很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导。因此,高校应拓宽实践渠道,搭建实践平台,充分发挥贫困生的主体性作用,开展通过实践来贫困生精神解困,实现资助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

  1、组织贫困生参加社团,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

  高校依据贫困生的群体特征,组建以贫困生为主体的学生社团,如自强社,阳光总会等,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将具有相似经历和共同心理特点的、人数众多但分散在各院系各专业贫困生凝结起来,成立贫困生为主的社团组织,一方面激发贫困生群体的归属感,实现在思想上互进、生活上互助、学业上互勉、情感上共鸣;另一方面通过贫困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而且,也为贫困生开展活动搭建平台,有针对性开展满足贫困生自身成长需要的活动,便于进行集中激励和自强教育。

  2、充分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

  勤工助学不仅具有助学解困的经济功能,而且具有拓展知识、培养能力、锤炼思想的育人功能。因此,高校应正确认识勤工助学的功能与意义,加强勤工助学的管理,多开辟技术型、能力型的勤工岗位,把校内勤工助学和校外勤工助学有效结合起来,创造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让更多的贫困生参与其中。同时,高校应加强对贫困生的教育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勤工助学设立的意义,让他们通过勤工助学,自食其力,获得经济报酬,减轻家庭负担,补充知识,锻炼能力,发现自己的价值和长处,体验劳动的快乐和艰辛,深化对生活的认识。

  3、有的放矢地组织各类实践教育活动

  以贫困生社团为载体,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有利于培养贫困生自立自强的精神, 实现他助到自助的转化。

  (1)举办主题教育活动,提高贫困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通过形式活泼、主题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类、自强类、诚信类、感恩类活动,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感恩意识、自强意识、责任意识以及诚信意识。

  (2)举办各类培训,提升贫困生的综合能力。针对贫困生能力现状和内在需求,开展计算机操作、语言表达(包括英语口语)、自学能力(如资料收集、文献查找等)、公文写作、活动策划等专项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增强其自信心。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育贫困生的责任感。结合贫困生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助贷政策下乡行活动、社会调研、社区服务、公益志愿活动等,让贫困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在实践与服务中,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责任感。同时,实现知识、技能的转化,提高自助助人能力,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真正践行“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要求。

  (4)加强职业指导,增强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高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是贫困生帮扶的关键。从贫困生入学开始,通过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就业经验交流、校园面试大赛、创业大赛、面试技巧指导等活动形式,有计划、分层次地引导贫困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明确职业目标,培养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以便于他们日后能顺利走上社会,自立自强。

  四、结语

  总之,经济上的解困是治标,精神上的解困才是治本。以资助解困,在解困中育人,是高校助贷工作的根本要求。高校在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应重视实践对于贫困生精神解困的重要作用,搭建实践平台,给予积极引导,为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感恩意识、社会责任感、就业竞争力创造条件。

从实践育人视角解决高校贫困生精神困境

论文搜索
关键字:贫困生 视角 困境 贫困 实践 高校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