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

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1-15

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G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0-2706-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10.062

  Abstract: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region economy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teaching localization of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was analyz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region economy society development was elaborated. The questions existed in the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development were discussed, and combining the present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Ezhou city, how to strengthen the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rea economic society in Hubei, the proposal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loc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regional economy; coordination; countermeasure

  1 高职院校的教育定位

  中国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把教育体系的多元化作为提升国民素质、增强国民劳动技能的重要措施,以高职教育为代表的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民的重视。高职教育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接受一定程度的文化课程教育及学习必要的职业技能、掌握一定的专业化技术,更好地实现就业。从当前高职院校的招生和培养模式来看,其主要培养定位是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为中国未来发展和社会建设需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近年来,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供不应求。在很多地区优秀的专业技能人才能够获得较高的薪酬、良好的社会尊重,这充分体现了高素质技能人才发展的广阔空间。

  2 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分析

  2.1 区域经济是高职院校存在和进步的基础

  2.1.1 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院校产生的原动力 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人才。纵观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使得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民营企业成立,这些企业急需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人才,尤其是高端技能人才。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解决人才短缺的困境,在这些地区首先建立起一些由当地政府举办的新型地方性职业院校,这就是中国高职院校的雏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地的经济建设也突飞猛进,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成为必然。

  近几年,高职院校布局迅速向县域延伸,2012年,中国1 297所高职院校,设置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的超过630所,此外,还有近200所高职院校在县里办学,150多所高职院校办在各类集聚区,布局上比较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尤其适应三线城市和县域经济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布局向下延伸,拓展了学生的发展空间。而且,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采取了创新“政行企校”合作机制,大大深化了校企合作。根据教育部的数据公报显示:2012年,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发,编写教材2.45万部,增长35.8%;开设专业课程4.01万门,同比增长26.5%;企业兼职教师8.69万人,增长14.4%;校外实习基地13.4万个,增长6.8%;企业接受顶岗实习学生数116.5万人次,增长12.0%,其中51.2万人留在所实习的企业就业。至2015年7月底,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近16万家,校均超过了120家。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增加,成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举措。

  鄂州历史文化悠久,经济发展速度较快,1990年鄂州市就建立了湖北省第一个开发区――湖北省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内有春天生物、人福药业、安致药业、康源药业、浩信药业、趋势生物科技、武大氨基酸等30多家大中型药业企业在此落户,外资、港资企业美国波尔亚太、香港中华制漆、美国欧文斯科宁新材料、晨光科技、兴达集团也相继在这里落地。这些大型企业的进驻,推动了鄂州经济发展,也成为鄂州高职院校发展的原动力。

  2.1.2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了高职院校教育规模 区域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地方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及速度,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2015年,以高职为主的中国专科院校排名数据中包括了1 322所专科院校的总排名及所在地区的分地区排名,其中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湖南等省份的专科高职院校数量和质量均名列前茅,云南、宁夏、青海和西藏等省(自治区)的高职院校数量和质量均排名靠后。由此可见,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发展速度较快,规模较大。从学校的分布来看,则是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的高职院校数量较多。   2.1.3 区域经济影响高职院校发展及学生就业 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大多数都来源于本区域,学生毕业后也多数服务于当地的区域经济,区域内企业成为接收高职毕业生的主体。与西部高职院校不同,东南部沿海省份的高职院校,其培养学生的专业结构多与区域企业发展的格局相适应,在专业设置、技术传授、学生实习等方面均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学校与企业通过“订单培养”、“校企合作”、“捐资助学”等多种方式推动了学生就业,企业因为获取大量的专业性人才而受益;学校也因此获取了企业的资金帮助,用于加大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的高水平教师进入院校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了办学水平。根据《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次于最高的“985”院校;近60%高职院校毕业生在300人以下规模的企业就业,约30%在50人以下规模的企业就业。

  2.2 高职院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2.2.1 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环节,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中国大学教育存在一定的定位差异,通过顺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能够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最为重要的发展理念。很多高职院校按照企业生产发展的需求进行订单式培养,部分学校甚至邀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到学校进行专业技术的教学,其培养模式高度契合企业发展的需求,因而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就能够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为企业生产和创新提供相对专业的技能。而且与中国高校毕业生相比,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就业的期望要求相对客观和理性,大部分高职毕业生毕业后都在学校所在的中小城市就业,这为促进三线城市发展、推动区域经济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根据校企合作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报告可知,鄂州高职院校2012届毕业生有57.7%、2013届毕业生有61.0%、2014届毕业生有61.5%都是就业于当地民营企业,为当地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鄂州高职院校还面向社会及企业开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表1),2011-2013年,完成培训合计为734 140多人日。其分别为建筑行业八大员培训 177 515人日、鄂州市房地产协会房地产销售人员培训班培训1 562人日、鄂州市司法计算机信息员培训班152人日、鄂州市学前教育教师培训536人日、鄂州市建筑协会建工专业培训班培训5 274人日、鄂州市导游资格证考前培训4 254人日、英语等级考试培训6 278人日等。

  2.2.2 高职教育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与中国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具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高职院校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对接与合作,已经成为科研成果向生产一线推广的桥梁和纽带,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智力和技术支持,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助力器。这是因为高职院校不仅为地方经济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高技能人才,而且高职院校由于拥有过硬技术的师资和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足以将自身打造成一个能够参与技术创造、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基地。利用人才优势,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调整科研计划,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研究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寻求解决方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了生产力,推动企业的发展,产生比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3 高职院校的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在很大程度上,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高职教育要发展,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条件做后盾,其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随着科技已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人才的重要性已日益凸显,高职教育通过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过贴近企业关注生产的发展思路,使其能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高职教育本身的办学宗旨就是服务于区域经济,当其发展适应区域经济的要求时,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及时的人才供给,推动区域经济的进步。反之,当高职教育发展滞后时,会造成资源浪费,无法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急需的专业人才,从而出现企业求才难,学生就业难的双重困境,最终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3 鄂州市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鄂州的高职院校发展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目标主要是立足于实用型人才,因此,对学生的动手实践及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目前,鄂州市教育构成主要有鄂州职业大学、鄂州中专、高新职业技术学校三所大中专院校,其中能够培养中专以上毕业生的仅有鄂州职业大学。从人才培养的属性来说,鄂州职业大学是鄂州市唯一一所综合性的高职院校,2015年该校毕业生仅为4 000余人,而鄂州市作为武汉城市圈先行先试的核心城市,需要更多的能助推现代产业发展的适切性、针对性、应用性等比较强的专业技能人才。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一方面是要求高,另一方面是不肯高成本投入,很多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希望招聘的毕业生能够经过简单培训就能直接上岗,从而缩减对毕业生的培训支出。与鄂州现有的人才供应相比,企业的人才需求还难以满足。

  3.2 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急需改革

  影响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学校教学模式的单一,与市场需求相对脱节。目前,鄂州市的产业构成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传统的冶金、建材、机械等基础工业在区域经济仍然占据领先位置,也是吸纳就业贡献税收的主要来源。鄂州市近年来大力发展了食品、纺织、服装、轻工等新兴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使得鄂州成为产业结构比较协调、产品布局比较合理的新兴工业城市。目前,鄂州市的产业构成主要有冶金工业、纺织工业、建材工业、装备制造工业、化学工业、医药工业,共同构成了鄂州的支柱产业。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了492家,完成增加值373.15亿元。而鄂州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格局、教学模式并未及时改变,部分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结构的动态调整机制不健全、同质化倾向明显,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影响学生的就业。   3.3 高职院校发展模式创新不足

  鄂州市高职院校的发展模式创新不足主要表现在:院校发展缓慢,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短缺、实训教师数量不足、高级职称教师年龄过大。以鄂州职业大学为例,学校2015年拥有招生专业46个,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3 116人,但是专任教师仅有685人,部分教学科目教学任务较为繁重,教师的技能培训、业务技能提升等存在一定困难。此外,鄂州市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机制还不健全,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赢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与东南沿海省份相比,其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教学模式尚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虽然学校携手企业实现教学联动、订单培养、校区共建能够使学生在校内的教学过程尽量贴近企业,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但是鄂州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是相对缓慢,创新不足,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的内容有限。

  4 加强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4.1 加强教学模式创新优化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的教育与其他普通教育相比,学生的就业目的比较明确,而且学校的发展根本上要依靠良好的教学质量为保障,学生的培养质量决定了学校在市场企业主体中的受欢迎程度。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学理念必须瞄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改革,以高效的教学管理推动学校办学理念的升级。学校要高度关注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加大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方式的推进力度,通过优化教学程序、改变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可以按照校企双方签订的合作培养协议,制定人才培养的方案。由学校进行理论课程与初步技能培训的授课,依托企业的实际生产流程进行专业化技能的操作实习,从而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运用。此外,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要紧跟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社会劳动力的供需要求,要按照鄂州市目前的产业定位及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的人才需求进行教学改革,加强人才培养。

  4.2 构建学校特色专业及优势学科

  特色专业及优势学科的建设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展开,在综合考察、调研区域学校人才培养结构、企业需要的人才种类、数量后,设置相关特色及优势专业。高职院校应注重专业设置的动态性与前瞻性,改革、改造、合并传统专业,淘汰落后专业,发展与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相对接的专业,使专业结构积极适应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对接,有效培养区域产业不可替代的专业技术人才。2015年,鄂州高职院校根据产业发展调整专业结构新增5个专业点,包括制造类、交通运输类、农业类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类,新增专业让学生面向新“四化”建设,面向新兴产业,丰富了学生的就业选择面。目前,鄂州市委、市政府着力推进鄂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区域旅游产业,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通过五大现代服务业加快城市发展、实施第三产业倍增工程,推动城市产业升级转型,这些都对鄂州市优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4.3 重视实践技能培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鄂州市的高职院校要加强学校学生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利用车间的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应用能力。学校与企业要经常开展互动交流活动,通过这种交流获取企业对用工的新需求和新导向,通过开展合作交流把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发展理念引入到学校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中来,从而实现学校发展与企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区域经济 高职 院校 区域 研究 发展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