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电影《捉妖记》:隐喻当下现实的童话论文

电影《捉妖记》:隐喻当下现实的童话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1-29

电影《捉妖记》:隐喻当下现实的童话

  《捉妖记》(Monster Hunt)是导演许诚毅和制片人江志强、编剧袁锦麟一起依据《聊斋志异》里一个叫作《宅妖》的小故事改编而来的,这部耗资35亿元的特效奇幻电影耗时七年之久,一路波折不断。影片上映之后,深受观众好评,被赞为一部难得的“合家欢”佳作,可谓突破了中国动画的水准。电影于2015年7月16日以IMAX3D格式在内地公映,上映第8天,票房突破10亿大关;第11天,以1276亿元打破《泰?濉匪?创造的1267亿元的纪录,登顶华语票房冠军;8月8日,揽入204亿元,这是国产电影票房首次突破20亿大关。①自古以来,人类与妖类便在世间共存,但随着人想要主宰天下,便将妖驱逐至深山远林之中。老妖王死后,妖界一时之间混乱不堪且众妖越界流动,导致世间人与妖难以辨别。在偏居深山的永宁村里,宋天荫(小保长)恰逢一路捉妖前来的霍小岚(二钱天师),亲眼目睹了人与妖的大战,才醒觉世间确实有妖的存在,又恰被妖后托胎,生下了胡巴(小妖王)。而这时,葛千户(大反派)设重金悬赏来捉小妖王,霍小岚为了赏金,拉着从没有离开过永宁村的宋天荫赶赴顺天府卖钱,一路上躲过各类妖怪和其他天师的掠夺。通过和胡巴的朝夕相处,霍小岚和宋天荫渐渐与它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但是胡巴不幸落入恶人之手,为救出胡巴,小岚与天荫在大家的协助之下携手闯入登仙楼,与葛千户进行了一场恶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该电影的成功,除了许诚毅出色的执导能力、演员的逼真演技、先进的拍摄技术之外,还在于影片幽默有趣的故事情节和深刻丰富的主题思想,而其中思想的深刻性来自隐喻手法的高明运用。本文主要从隐喻的理论视角对电影的主题做简要探究。

  一、隐喻与电影的关系

  简单来讲,隐喻就是一种比喻,即用一种事物来暗喻另一种事物,进行隐藏比较的一种修辞手法。隐喻也是一种感知、想象、体验、理解、谈论两种事物的心理与语言行为,②隐喻形成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映射的过程,即人们在本质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找到某种相似性,并将熟知的、具体可感的概念映射到陌生的、抽象生涩的概念里,使两者的这种相似性可以激发受众的想象与思考。罗蒂(美国哲学家)说过隐喻是“信念的第三源泉”,而电影又是一门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艺术,是现代科技同艺术的综合体,其凭借蒙太奇这一组接技巧,使电影具有超越其他艺术的独特性,那么其隐喻价值自然也是极高的。导演许诚毅在拍摄这部作品之前,曾经投身“史莱克”动画系列12年,在“梦工厂”服务25年,于动画领域有着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他在即使拥有了奥斯卡的光环后也没有想过离开。这样一个始终怀有一颗童心并且对梦想执著的老男孩在其作品中运用隐喻手法,映射出一个真实的现实社会和一种深邃的意境,使得其“名义是捉孩子的眼睛,实际在捉大人的心”③。

  二、简析电影《捉妖记》中的隐喻运用

  影片《捉妖记》在一开始的旁白里就已经将隐喻与电影的关系及隐喻的理论奠定:“很久以前,人与万物共存,当中也包括妖。但人想独占天下,于是人向妖宣战,把它们赶进了深山大泽,从此人和妖划界而治。”也就是说,虽然妖的外在形态和所使用的语言有别于人类,但妖界的等级结构、繁衍方式乃至思维模式与人类是如出一辙的,所谓的“妖”其实只是拟怪化了的人。影片中,人隐喻妖,妖隐喻人,人与妖的各种行为举止相互隐喻,这些隐喻元素无不激发着观众的想象和思索,透射着作品的主题。

  (一)“葛千户”的隐喻:虚伪的恶人

  在影片中,葛千户的身份很是神秘,表面上是一个阴险狡猾的暴发户形象,实际上是一个彻底的大反派,天师们几乎都是服务于他的,也正是在其全权操控下,霍小岚及罗干等天师“捉妖”,大押店老板娘等商贩“买卖妖”,捉妖厨神等人“烹妖”,构成了一条完整的经济产业链。这条经济产业链实际隐喻着现实社会中的“地下经济”,而“葛千户”则隐喻着这个庞大的“地下经济”的始作俑者。在当下社会中,不乏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妄图逃避政府的管制、税收及监察的人,而这些人的行为就是 “地下经济”的表现,其活动涉及了生产、流通、分配乃至消费等各个经济环节,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几乎成为当下社会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被国际社会公认为“经济黑洞”。④与此同时,以葛千户为首的地下经济组织捕杀妖、买卖妖,甚至食用妖的残暴行为隐喻着现实社会中某些人类对于野生动物的肆意杀害,而片中来到登仙楼(实为食妖楼)准备食用妖的富人们则隐喻着现实社会中那些为了满足各自的欲望而奢侈消费的人,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更为讽刺的是,永宁村里那些披着人皮的妖们为了生存,都已经改吃素了,反倒是已经主宰了全天下的人类还想着法儿地、变着花样地吃妖,那色香味俱全的“全妖宴”岂不是人类食用野生动物的血腥写照?当小妖王因为自身“刀枪不入”的本领而无法被做成一道熟食时,葛千户竟然猖狂地大叫“正好生吃活脑”,而此时镜头里小妖王呆萌的表情和它头顶微微摆动的“绿色的植物”似乎传达着导演“保护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心愿。影片的最后,当葛千户现出原形,一层又一层不同人的人皮不断变换着,最终露出其妖的真容时,不禁令人感慨:真正的恶人,竟虚伪至此,竟不惜以迫害同类为手段来否定和掩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再一想,那些前来食妖的养尊处优的富人们实际上也只是邪恶势力的棋子或帮凶罢了。现实生活中,同样不乏“葛千户”这样虚伪的恶人,为了自己的生存,不仅会伤及无辜,甚至不惜以牺牲自己最亲近的人为代价,甚至利用他们的善良和关爱为所欲为。好在影片的结局葛千户原形毕露,得到了应有的惩罚,那些曾经助纣为虐的人们也看清了其真实的面目。   (二)“小妖王胡巴”的隐喻:做本真自己的人

  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讲述的是小女孩爱丽丝带着观众到一个全新的、陌生的世界里所经历的精彩冒险。从这个视角来看,我们不妨将《捉妖记》当成是跟随小妖王胡巴畅游人世的神奇旅程,如此也许可以更好地理解“做本真的自己”这一隐喻。导演联合精英团队一同采用精良的CG技术制作出了各种质感真实、活灵活现的妖怪造型,一个接一个地超越着国人眼中对妖怪固有的形象定位,如此“萌萌哒”的审美特性迎合了大众的流行审美,尤其是小妖王胡巴的萌宠童趣的形象呼之欲出,令人心生怜爱,为之牵肠挂肚。小妖王有着圆滚滚的身材、亮汪汪的大眼睛、懵懂顽皮的神情、稚嫩可爱的嗓音,在生气的时候会把自己一瞬间缩成一个大白萝卜的样子,它简直像个弱小的婴儿,需要别人的照顾,同时又会给抚养它的人带来无限的乐趣和浓浓的幸福感。胡巴长着两颗小尖牙,妖的天性使它刚生下来就想喝人血,可是当“父母”只给它吃果子时,它会把果核当成子弹用嘴巴像机关枪一样发射出来玩;当“父母”只想把它卖个好价钱并最终果真把它当商品一样卖掉时,它再次见到“父母”竟然没有丝毫埋怨,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当自己已经处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困境时,它竟然可以和要杀了它的厨师们逗趣起来,还可以在滚热的锅里自由自在地游泳……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时,都是无知的,同时也是最单纯的、最善良的,不要被外界打扰,不要迷失自己,做本真的自己,这是导演的美好愿望。然而,妖和人一样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会误入歧途。影片中有这样的情节:在厨房里待宰的两只小妖精,在即将被宰时还骄傲地向胡巴炫耀自己的一身漂亮人皮,不但不肯脱皮,还向残忍的厨师卖萌请求“能否把我们煮熟一点?”这句台词引起观众的一片嬉笑声,然而导演如此设计是别有用意的。正如在现实社会中,有多少人为了美而整容,电视、微博、网站等各种传播媒介关于“年轻女子3年整容19次”“整容改变命运”“整容致死”的新闻不胜枚举……好在,结尾的镜头里,永宁村的“村民们”出发去重建它们的家园时,并没有再度披上人皮,要知道妖虽然彪悍或是丑陋,但是在它们或丑怪、或狰狞的外表下,同样拥有着一颗人类的心,具备善良、正义和勇敢。胡巴与天荫、小岚道别的场景引得观众频频落泪,但也让人心生安慰,至少我们喜爱的胡巴自始至终都没有披过人皮。妖不必认同于人,不必臣服于人的思想,这隐喻着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必模仿谁,也不必遵从于谁的思想,做最本真的自己,你就是“人”。

  (三)“霍小岚”“宋天荫”的隐喻:迷途知返的人

  霍小岚在影片中被定位为目不识丁的“菜鸟级”天师,但是捉妖技术却“神乎其神”,然而她却从一开始就抱着一个邪恶的念头,一心要把小妖王卖个好价钱,同时提高自己的身价。而宋天荫是村里有名无权的小保长,受看着他长大的村民们的“使唤”,做些缝补、蒸煮的活儿,他性情温和、待人友好。也许是妖后也看重他的天性纯良,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将小妖王托付于他。然而他却完全不经思索地接纳了霍小岚的建议,随即动身一路跟着小岚也想着把肚中的小妖王带到顺天府里去卖个好价钱,即使他们后来与小妖王胡巴在朝夕相处中早就产生了深刻的亲情,即使他也想起了自己童年时就曾被父亲残忍丢弃的痛苦和无助,但他还是会稍加犹疑地就把胡巴转卖给了收购食材的大押店老板娘,不顾胡巴将要被人杀害、烹食的悲惨命运。宋天荫的行为正验证着“人妖殊途”的观念早已积重难返,就好像我们在现实社会中会不自觉地与恶人、罪犯等拉开距离、撇清关系一样。再回到本片的开始,宋天荫即使知道了陪伴他从小成长的村民们都是“从良”的妖,却依然保持着冷漠与抗拒,坐视它们被葛千户带领的众多天师捉走。其中,宋天荫与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小武之间的对话,更是让人心寒。令人感到安慰的是,随着故事的逐渐发展,霍小岚和宋天荫也在慢慢成长、慢慢醒悟:一路走来,二人不仅产生了爱情,小岚也形成了对善恶人妖的正确判断,天荫也终于解开了与父亲之间的误会,他终于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真实感情,不仅救出了胡巴,也救出了“村民们”。以霍小岚、宋天荫为代表的人类的觉悟正暗示着人类良知的慢慢发现,其实,一开始糊涂、愚钝或贪婪,这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敢面对现实,更不敢面对自己,一心要在自己搭建的幻象里生存,不想改变,也不想进步。

  三、结 语

  影片《捉妖记》通过描述一段男女主角捉妖、护妖的奇幻旅程,讲述了一个表面温馨的“合家欢”故事,但实际上却呈现出一个冷峻而又残酷的现实社会,许诚毅借助一系列意象以隐喻的形式表达着对人性和自我存在的思索和拷问。一方面,影片描述了一种对等关系,即人也会有恶心,妖也会有善意,有的时候,人类邪恶起来甚至残暴过妖。事实上,是人是妖并不重要,因为无论是哪个物种,我们都不应该对其粗暴地贴上善或恶的标签;因为无论是哪个物种,都会有善者也都会有恶者。另一方面,影片也在表达着一种正能量,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考验,然而无论客观的、外在的世界如何变化,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坚持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找到自我存在的方式并实现其价值和意义。

  注释:

  ①百度百科:捉妖记,http://baike.baidu.com/。

  ②百度百科:隐喻,http://baike.baidu.com/。

  ③山宗:《捉妖记:不是有妖的都叫奇幻》,《齐鲁周刊》,2015年第29期。

  ④百度百科:地下经济,http://baike.baidu.com/。

电影《捉妖记》:隐喻当下现实的童话

论文搜索
关键字:隐喻 当下 童话 现实 电影
最新电视电影论文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谈融媒体时代下影视作品的发展之路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论印度当代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和成长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开发实
新媒体环境下华语电影的纪录片营销策略分析
胶片上的中国足球——国产足球电影发展简史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论郭敬明作品中的电影化想象
热门电视电影论文
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剧作模式论
视觉文化研究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类型人物论
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