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公司研究论文 >> 基于公允价值视角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论文

基于公允价值视角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6-13

基于公允价值视角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6-0072-04

  引言

  在2014年1月财政部正式发布了第39号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该准则重新给出了公允价值的定义,对公允价值初始计量、估值技术、公允价值的层次等进行了说明,同时还提出了具体的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披露要求。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应用能否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为准确的会计信息,该准则是否有效抑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需要我们进一步地研究。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越来越全面,国内学者对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逐渐展开。李文耀和许新霞对公允价值后续计量中的盈余管理动机进行了分类检验,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资产负债表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中存在“洗大澡”和“盈余平滑”的动机[1]。尹世芬等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使上市公司在进行估计时更加谨慎,新准则限制了盈余管理的深度。总体上讲,新准则实施后,盈余管理程度总体提高[2]。但是,阮美梅却认为,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和监督机制下,公允价值的应用并没有明显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公允价值计量没有给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很大的空间[3]。

  本文主要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重点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颁布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是否有显著变化,同时通过实证分析来研究这项新准则颁布前后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途径是否有变化,使各利益相关者对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CAS39准则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公允价值的层次、估计技术等,在公允价值的层次方面,要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第39号会计准则对这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这使得上市公司在进行估计时更加谨慎。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变小。

  上市公司往往利用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进行盈余管理。在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在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要将持有期间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上市公司还可以利用对金融资产的初始划分和以后的重分类来影响利润。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公允价值计量下,上市公司投资收益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处置和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都涉及到与公允价值计量有关的营业外收支。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差额,作为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公允价值计量时,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那么两者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企业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进行处置时,公允价值减去相关处置费用后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上市公司可能通过营业外收入进行盈余管理。因此,本文提出假设3:公允价值计量下,上市公司的营业外收入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

  对于那些不想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企业,他们可以与相关交易方协议出较高的销售协议价格,对公允价值加以利用,当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大于原先资产价值时,就表明此项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企业不计提减值损失,也就意味着利润相应地增加了。对于那些想对计提减值损失的企业来说,他们可以在交易时协商出较低的销售协议价格,可以在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上面做手脚,以降低?Y产的可回收金额,从而可以多计提资产价值损失减少利润或者扩大亏损,实现其盈余管理的目的。因此,本文提出假设4:公允价值计量下,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

  (二)样本选取

  本文以2012―201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及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本文的样本数据为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财务数据均取自国泰安数据库。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不适合时间序列分析,因此选择四年的截面数据。为了保证实证数据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对数据进行了如下筛选:第一,金融保险业公司盈利模式及资本运作结构都与其他行业的公司有很大差别,故研究中排除这部分特殊的样本。第二,删除观察值不全或者存在极端值的样本数据。最终得到符合上述条件的有效样本为在2012―2015年间的7 368个观测值。本文中,数据处理使用的统计软件是Eviews8.0和Excel2010。

  (三)变量选取和模型设计

  被解释变量方面,本文以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作为被解释变量,并以操纵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程度的代替变量。当操纵性应计利润大于零时,表示存在调高盈余管理的行为,当操纵性应计利润小于零时,表示存在调低盈余的行为,当操纵性应计利润等于零时,表示不存在盈余调控。

  解释变量方面,选取受到公允价值影响的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和资产减值损失做解释变量。为了研究的一致性,本文将经过期初总资产调整后的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和资产减值损失作为最后的解释变量。

  在控制变量方面,本文选取5个控制变量,其中用上市公司总市值的对数来代表公司规模,用资产负债率表示公司的财务风险,用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来表示公司成长性。Industyeffect作为行业控制变量。具体的变量及其含义(见表1)。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盈余管理时经常采用的模型有琼斯模型、修正的琼斯模型和扩展的琼斯模型,以上几种模型在检验盈余管理是效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许多学者使用扩展的琼斯模型实证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此模型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本文借鉴陆建桥[4]扩展的琼斯模型,具体的模型如下:

  TAit/Ait-1= a1(1/ Ait-1)+ a2[(ΔREVit-ΔRECit)/ Ait-1]+ a3( PPEit/ Ait-1)+ a4( IAit/ Ait-1)+εit (1)

  NDAit/Ait-1= α1(1/ Ait-1)+α2[(ΔREVit-ΔRECit)/ Ait-1]+ α3( PPEit/ Ait-1)+α4(IAit/ Ait-1) (2)

  DAit/Ait-1 =TAit/Ait-1 -NDAit /Ait-1 (3)

  方程(2)中的α1,α2,α3,α4是方程(1)中a1,a2,a3,a4的估计值,TA为总体应计利润,将方程(1)回归得到的系数带入方程(2),就可计算出非操纵性应计利润。最后,由方程(3)计算出操纵性应计利润。本文选择现金流量表法计算总体应计利润。具体公式为:

  TAit=Earningit-CFOit (4)

  其中,Earningit代表利润表中的净利润,CFOit代表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为了检验公允价值计量下哪些具体因素影响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也就是检验具体因素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结合本文提出的假设,本文提出如下检验模型:

  ABS_(DAit/Ait-1)=β0+β1INVEST +β2IMPAIR+β3EXREV+β4SIZE+β5LEV+β6ROA+β7GROWTH+Industyeffect (5)

  二、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2012年1 842家上市公司中,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均值为0.039147,最小值为-1.845098,最大值为2.682744;2013年1 842家上市公司中,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均值为-0.011221,最小值为-1.81315,最大值为1.886881。2013年1 842家上市公司中,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均值为0.020706,最小值为-1.387551,最大值为3.352954。2015年1 842家上市公司中,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均值为0.005120,最小值为-0.776214,最大值为0.790401。我们可以看出,2015年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绝对值比前三年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绝对值要小。在一定程度上说明2015年实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有所收敛。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绝对值的均值看,2012年为0.087783,2013为0.068769,2014年为0.071945,2015年为0.061587;2015年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绝对值的均值小于前三年,说明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实施之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减小,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限制了盈余管理的深度,总体上支持假设1。

  (二)回归分析

  由表3可知,投资收益系数在2012―2015年这四年均为正,且都通过了1%、5%、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投资收益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证明假设2;据此推测上市公司根据企业的利润情况,通过对金融资产的首次划分或者规划交易行为选择出售时机来进行盈余管理。 营业外收入的系数在这四年里也均为正,且都通过了1%、5%、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营业外收入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证明假设3;对上市公司有显著影响的因素里,营业外收入系数的绝对值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均大于其他因素的绝对值,表明这三年里,上市公司较多的利用营业外收入进行盈余管理。资产减值损失的系数在2012―2015年四年中均通?^了1%、5%、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资产减值损失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显著相关;在这四年里,资产减值损失的系数均为正,说明资产减值损失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正相关,证明假设4。虽然现行准则规定部分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在以后不得转回,但并不适用所有资产,而且上市公司在计提减值准备时存在较多的主观判断和估计,上市公司仍可借助资产减值损失这一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结语

  通过对本文检验模型的回归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和资产减值损失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减少,但是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没有显著变化。

  要提高公允价值应用的质量,有效地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我国的市场环境,规范各个要素市场的交易,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上市公司要建立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优化股权结构,建立完善董事会制度和监事会制度。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结构等中介结构要发挥好监督职能,保持职业操守。

基于公允价值视角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公允 盈余 视角 上市公司 基于 价值
最新公司研究论文
国有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改革路线研究
公司金融理论在公司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抖音短视频的IP经济模式
华为手机供应链整合能力研究
小米社群案例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以海尔智家为例
债务重组准则的修订及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
安徽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绩效关系
论强化集团内各级投资公司内部审计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财务分析
热门公司研究论文
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现状的思考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代理成本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重组研究
上市公司配股行为的研究
《上市公司审计风险面面观》
出资欺诈的诉讼途径
《银企信用扭曲的根源与治理》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浅析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优化问题分析
中国跨国公司国际竞争力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