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地方战略论文 >> 对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的思考论文

对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的思考

作者:未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6-06-26

 

三、新世纪环渤海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1.推进工业化仍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进程出现与全国相逆的趋势,特别是北京市已呈现“后工业化”特征。那么,是否可以认为,该地区的工业发展已不重要,工业化的任务已经完结?回答是否定的。

第一,尽管环渤海工业在地区经济和全国工业的份额下降,但是工业的主导地位迄今并未动摇。1999年该地区第二产业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平均份额分别为47.45%和41.38%,均高于第三产业(39.04%);该地区以占5%的国土面积和17%的人口,却贡献了全国近24%的工业增加值,是仅次于东南沿海的工业重心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环渤海工业对全国的贡献份额还在逐步回升。

第二,环渤海地区工业化进程还很不平衡,5省市只有北京市的“后工业化”特征明显,因而使得总体平均值降低,其余4省市的工业份额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1999年人均GDP最高的北京市达到19846元,而最低的河北省仅有6932元,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534元),相当于北京的34.9%;山东为8673元,相当于北京的43.7%。

北京市的工业化有其特殊性,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经济结构将主要以金融、商贸、信息等服务业为主,出现“后工业化”特征是必然的趋势。其他省市则应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由于制造业的规模效应以及生产率的提高,对整个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力和外部性。不仅有利于吸收大量人口就业,加快本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而且可以实现工业专业化与市场经济的互动发展。可以说,没有工业的振兴和现代化,就不会有新世纪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大繁荣。

2.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上

随着我国短缺经济的基本结束,依靠比较优势发展工业已难以为继,提高工业的竞争力已成为地区工业发展的关键。从环渤海地区未来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在全国经济或地域分工中担负的重任、以及地区自身发展的要求看,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当成为一个着力点。

第一,我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趋势,对环渤海地区工业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由于市场的开放,环渤海地区可以以其优越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及雄厚的工业基础和配套条件,吸引较多的外商投资,引进更多的外国先进技术,学习到更好的国外管理经验;同时,由于消除或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尤其是出口配额管制的放松),将有助于拓宽本地区工业品的国际市场和获得国外原料资源。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因工业技术和管理相对落后、生产成本较高导致许多传统产业难以同外国大的跨国公司竞争,如钢铁、汽车、重型机械设备等;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由于核心技术受控于发达国家,而难以成长起来。加入WTO将使国际竞争国内化,环渤海工业只有尽早准备,经受考验,才有在竞争中取胜的机会。

第二,环渤海地区在全国经济或地域分工中地位重要。一是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石油、铁矿、煤炭以及各种海洋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二是地理位置重要,北京和天津两个中心城市人口达2100万,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处于沿海对外开放地带的中北部;三是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石油、石油化工与海洋化工、钢铁、机械制造、电子、轻纺等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四是交通发达,处于全国铁路和航空运输的中枢地位,海岸线长,沿海交通运输便利,拥有4个年吞吐量在2000万吨以上港口(天津、大连、秦皇岛、青岛),并有多条贯穿全国的铁路干线;五是人才集中,科技和教育水平高。因此,环渤海地区必须承担也有一定能力担负起与国外跨国公司抗衡和竞争的重任。

第三,提高国际竞争力也是环渤海地区自身发展的需要。正如上述问题分析所揭示的,环渤海地区工业在运行机制、结构高度化、出口份额和分工协作等方面,比东南沿海地区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出口份额仅占全国的20%,相当于东南沿海的28%;出口需求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相对较小。如果环渤海地区的出口规模能够接近东南沿海地区的50%,那么,全国一年将增加出口 300多亿美元,从而有可能推进我国外贸在世界排名的前移。因此,提高环渤海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无论对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还是对我国在世界经济地位的提升,都具有重大意义。

3.积极推动环渤海地区的产业整合

环渤海地区提高工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从许多方面努力。比如,要加快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依靠技术创新抢占产业技术的制高点;要通过制度创新,尽快建立起机制灵活的、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体制。除此之外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就是推动区域内产业的跨省市重组,实现环渤海地区的产业整合,以此形成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相继出现了珠江三角洲高速增长地区和长江三角洲高速增长地区,人们期待着环渤海地区将成为“第三个高增长区”。然而,这种期待却日益渺茫。这固然有环渤海区位条件和国家区域政策等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争当“龙头”或“区域中心”;区内各省市及各城市经济圈产业自成体系,缺乏合理的产业分工和经济联系,特别是区内在对外经贸关系上不能形成一股合力。这种状况使得区内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有限的资金分散使用,科技人才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削弱了区域竞争力。

推动环渤海区域产业整合可以采取以下对策。第一,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租赁和承包经营等方式,促进区内工业企业跨地区流动和重组。为此,一是要调整不利于跨地区重组的体制和政策尤其是税制和金融体制,如改变按隶属关系纳税的办法,企业所得税全部改为属地征税;改变按行政区划贷款,银行存款不能异地贷款使用的原则,对不同地区注册的企业一视同仁,根据企业还贷能力发放贷款。二是要强化政府对跨地区重组企业的支持手段,如充分利用区域联合协作贷款、允许企业发行股票上市、企业兼并破产中给予呆坏账核销及债务清偿时免息等优惠政策。三是要培育和建立跨地区产权交易市场。四是要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搞好京津冀的区域整合,对整个环渤海地区将起到示范和促进作用。环渤海是个大面积、多面向的大块区域,它不像深圳或浦东仅是广大地区的一个“点”而已,因而区域整合需要重点突破,逐步推进。京津冀的地理位置相近,工业、科技和人才相对集中,交通运输便捷,在环渤海圈中地位作用重要,应当率先走向一体化。首先要做好这一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各自的功能定位,特别是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应确立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如北京市应发挥其技术、人才和信息优势,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天津市应发挥其制造业基础和港口优势,重点发展高物耗、大运量的临港重化工业。同时,要大力调整现有不合理的产业布局,尤其是把对京津大城市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外迁。

第三,消除各种关卡,建立环渤海地区统一大市场,使资源、人才、资金、企业资产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流动得以顺畅进行;区内机场、港口、高速公路和铁路等运输设施和电力设施,也应纳入统一大市场通盘考虑,避免负荷不均衡造成的浪费。

第四,组建“环渤海经济区协调委员会”,由区内省和直辖市一级政府参与,重点研究制定区内产业发展战略和统一对外的优惠政策等问题,以及协调解决区内跨省市协作、联合、重组涉及的各方利益关系。1986年成立的“环渤海经济协作区”17个城市市长联席会,对开展区内物资技术协作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因参与的城市为地市级规格,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作用十分有限。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环渤海地区 后工业化 产业整合
最新地方战略论文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考
政府扶持优质企业发展策略研究———基于广
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长沙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长沙地区二手房业务发展及对策
长沙城郊农业休闲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
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浅析海南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建设路径
上海物业服务企业生存状况分析
中国智能手机产业链研究及赶超之路
热门地方战略论文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地方经济的对策思考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走势与趋向
浅谈深圳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
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的影响及其后果――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及其演化
黑龙江省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
深圳房地产现状、发展趋势和对策分析
西北地区资源环境发展报告摘要
边远民族落后地区发展经济的制约因素—贵州
宁波、舟山两港区域空间结构的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