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期货市场论文 >> 谨慎选择三种期权计划论文

谨慎选择三种期权计划

作者:未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6-08-16

  要知道,巨授计划有一个致命弱点。看看股价下跌时约翰的情况吧。两年以后,他的期权大大缩水(underwater),他毫无希望再从中获得很大收益,巨授计划对他而言,已失去了激励作用。他也不能像多年计划一样,重新(每年)获得新的平价期权来弥补旧的亏价期权了。若股价的下跌完全是由于经营不善造成的,约翰可以说是咎由自取。不过,若股价下跌是由于市场的波动,或由于约翰在走马上任之时市场高估了股票价值的话,那约翰只能自叹命薄。这对公司来说亦非善事,因为他很可能弃公司而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多采用巨授计划的公司——高科技公司——正是容易遭受股价异常波动的公司。由于股价的剧烈波动,期权价值的极端变幻也相当普遍。由于市场对公司人员的需求很旺,在期权丧失价值时,他们会轻易走人。的确,硅谷充满了在股价下跌时面临人力资源危机的巨授公司。这些公司必须在两难中进行选择:一是对期权进行重新定价(repricing),这会破坏所有未来期权计划的完整性并激怒股东,二是保持克制,不对期权进行重新定价,眼睁睁地看着丧失士气的员工离开公司。

  苹果公司,网景公司,Adobe Systems,E*Trade,PeopleSoft及Sybase等公司均在近年内对它们的期权重新定价过。正如一个硅谷经理人员所说,“你不得不对期权进行重新定价,不然,员工会到市场上重新定价他们。”

  既然硅谷公司能通过授予多年计划来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为什么它们不这么做呢?答案是:传统使然。在上市之前,高科技公司发现使用巨授计划非常有吸引力。会计准则和税法允许它们按很低的行权价授予期权。这些所谓“廉价期权”(penny options)丧失价值的可能性很小。它们的风险水平,不同于一般的期权风险,而跟股票差不多。

  当它们上市后,公司习惯使然,继续使用巨授期权,并不过多考虑其它期权计划。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如今它们授予的是平价期权。我们知道,在股价波动剧烈情况下的平价期权的风险是很大的。原本对经理人员很具吸引力的授“权”方法,突然变成了让他们丧失士气或导致他们离去的因素。

  一些高科技公司经理人员辩称道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采用巨授期权来吸引人才。但在同等情况下,固定数量期权计划可以达到相同的吸引效果,同时风险亦很低。在固定数量计划下,能够保证每年都能获得一定数量的期权,而且每年的行权价可以随着股价的波动而波动。这样,在股价下跌时,期权的价值会有较大的弹性。

  很多硅谷经理人员都会担心自己在不恰当的时机(比如说,当这些公司的股价目前正被市场高估时)加入上市后的高科技公司。对于公司而言,上市后从巨授计划转向多年计划,或在巨授计划中制定不同的行权价,可以较好地减少股价下跌的风险。(见表2——三种期权计划之比较)

  小型、高波动的硅谷公司不仅仅是被旧习惯误导的公司,大型、稳定、成熟的公司也容易长期选择错误的计划。它们会被多年计划蒙蔽,特别是被固定价值计划蒙蔽,而它们本可以用巨授计划来获得更好的效果。

  对于大型稳定的公司而言,它们面临的最大威胁不在于损失几个高层经理人员,而在于裹足不前。为了持续繁荣,公司需要时时引燃“思想的火花”,激活经理人员强烈的进取精神。巨授计划的高激励非常理想地适合这种情况。然而这些公司却往往对其置之不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公司过多地依赖咨询家的薪酬调查报告,这使它们倾向采用可控制的但却是低激励的固定价值计划。

  三种期权计划,各得其所。当期权能让经理人员像股东一样进行思考和行动时,并不是所有的期权计划生来就是平等的。只有对期权计划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知道它们在不同的情况下提供的不同的激励,它们不同的形式会影响它们的功能,公司才能确保自己的期权计划能够成功实现预期目的。若运用不当,期权不会比传统的报酬方式好多少。在一些情况下,它们还可能会有负效应。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三种 期权计划 期权 计划
最新期货市场论文
中国商品期货套期保值风险研究
对近期股市“走牛”背景下股指期货的空头持
电力期货市场理论
新加坡互保基金对我国期货制度的启示
限制股指期货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我国股指期货影响因素的研究
我国股指期货对现货价格引导关系的实证研究
从中航油事件看燃料油期货套期保值
铜期货价格对相关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影响及风险防范
热门期货市场论文
我国期货市场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与期货法制创新论文
期货市场创设主体与我国期货市场成长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与期货法制创新
统计学在证券期货市场中的应用(1)
期货交易所违规行为的剖析与防范
期货标准仓单质押贷款探析
统计学在证券期货市场中的应用(2)
从“中科案”看操纵证券、期货价格罪
股指期货交易运作模式的比较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