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民主制度论文 >> 世纪之交欧洲社会党的变革论文

世纪之交欧洲社会党的变革

作者:未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6-09-09


  (四)根据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努力扩大党的选民基础,是社民党变革的根本目标之一。在这方面,社民党都提出了明确的主张。如法国社会党宣布建立跨阶级的新联盟,强调自己是“跨阶级的政党”,认为随着法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中产阶级人数迅速增加,成为社会主体和稳定因素,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必须更加关注他们的利益。所以,该党制定了以中产阶级为基本依靠力量,在“调和”被社会排斥者、平民阶层和中产阶级利益和愿望的基础上建立新型联盟的战略。这套战略在实践中的实际体现,就是法国目前的“多元化左翼联盟”,起着巩固社会党执政地位的作用。德国社民党也强调必须得到多个社会群体的支持,组建“在社会和文化上更加复杂、更加多元化的公民联盟”。德国党允许非党员参加基层党组织的生活,参加各级论坛和主题工作委员会的讨论。泛希社运的“革新和重建”计划,不再强调原来的“代表非特权阶层”的主张,而强调更广泛的人群包括特权阶层的利益。党中央书记斯坎达里迪斯谈到,党虽然代表包括劳动者、年轻人、学者、中间阶级、低收入者和退休者在内的“非特权阶层”,但作为执政党,也要和社会的其他方方面面发生联系,其中包括特权阶层(例如企业家)。法国社会党还特别把妇女作为重要的力量来争取。该党要求在下届立法议会选举中至少推出40%的妇女候选人。
  为“扩大党的基础”,欧洲各国社会党都强调争取年轻人。他们认为,虽然年轻人对入党不感兴趣,对与己无关的政治活动不感兴趣,但一些具体的社会问题往往引起他们的关注,因此必须抓住这个特点来设计党的工作。除了发起各种类型的讨论会,包括网上讨论吸引年轻人参加外,社民党还都在尝试建立“项目党籍”制度,设想在继续以居住地原则设置党组织的前提下,也按照人们感兴趣的问题或项目设立党组织,允许那些对党的部分政策主张持赞成态度、但又不准备承担党员所有义务的人在一段时间里入党并随时退党。
  (五)社会党变革的中心问题是“党的形象和党的影响力”。各国社会党都认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是什么样的形象,关乎党的前途。“变革”就是要改变旧形象,树立新形象。法国社会党表示,想方设法动员更多的党员积极参加党的活动,目的在于改变党主要由党的干部和议员组成这样一种“议员党”的形象。德国社会民主党强调,关于党的变革的讨论,目的是革新党的纲领,同时通过“党内的组织和机构设置反映社会结构变化”,提高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执政能力。德国社民党强调它是“成员党”(即以普通党员为主体的党),选民是党的基础。改革后的社民党要成为一个能对社会发展作出快速反应的党,一个党内上下沟通渠道畅通的党,一个对外团结一致的党。奥地利党强调要“让党在选民中变得更有吸引力”。希腊党的领导人也明确讲到:“如何使党更有吸引力,是我们始终要考虑的。”
  社民党的许多改革措施都围绕增强党的吸引力、提高党的形象而展开。例如,大规模的政治问题讨论本身就被看作是提高党的吸引力的一种手段。德国社民党认为,讨论党的纲领的过程比最终出台的新纲领更加重要,因为讨论就是统一思想、澄清认识的过程。又如,利用媒体的特点,树立党的领袖人物的个人形象,也是塑造党的形象的一个重要环节。德国党在1998年大选时,精心策划有关竞选的一系列活动,使本党在整个竞选过程中始终处于媒体关注的中心。执政后,该党的主要内阁成员都聘用了“新闻形象顾问”,以强化执政党的形象。该党还加强了党总部对全党新闻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以维护党的“统一形象”。近年来该党特别重视保持党的领导层团结一致的形象。虽然党内允许存在派别,但和法国社会党不同,党的执行委员会实行多数当选制,不按派别得票的比例分配,以利于党整体形象的统一。奥地利社民党的培训机构伦纳学院(相当于社民党党校)专门开设了如何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课程,具体指导党员个人如何树立良好形象以争取选民。
  三、对欧洲社会党变革前景的估计和思考
  欧洲社会党的活动有一些很值得我们注意的方面。例如,社民党对现存资本主义持维护态度,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以欧洲一体化为主轴的西欧大变动,推进欧盟建设。与此同时,这些党又强调认真对待经济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的负面影响,探讨继续坚持社会公正价值观的方法及其模式,努力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注入社会民主主义的政策因素。这些党保持着强烈的左翼政党执政的观念,对右翼上台十分警惕。它们还组建了跨国的“欧洲社会党”,以利于欧洲各国社会党之间交流经验。
  欧洲社会党的变革似已初见成效,有助于巩固社会党在欧盟多国执政的优势地位。英国工党在新一轮大选中以绝对优势获胜;德、法及北欧诸国社会党都有望继续执政;奥地利社民党在州选举中已有胜绩;各国社会党总体上说内部比较统一、稳定,派别之争明显减少,选民支持率也比较高。可以预料,社会党在欧盟多国执政的势头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当前欧洲社会党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向中间靠拢”,其实质是在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条件下争取尽可能多的选民支持。实际上,右翼政党也正在从另一个方向“向中间靠拢”,从而使左右政党出现政策越来越接近的趋势。如德国社民党理论家所说,“过去两页纸就能鲜明地亮出党的旗帜,今天则几十页也未见得能讲清左右翼的区别”。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社民党在左翼色彩会不会逐渐消失?我以为,对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上述趋向是实际存在的,社会民主主义只是在资本主义体系的既定框架内对这个制度进行逐步改良和“纠偏”,社会党履行的是管理资本主义的职能,与右翼并无本质区别;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由此而来的种种实际矛盾依然存在,不同政治势力的政治角逐和较量依然存在,这就使得社会党作为“左翼政党”仍然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和空间。欧洲社会党不会完全放弃其历来标榜的社会中下层和弱势群体利益代表的身份,将继续作为中左政党在各国政治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经济全球化,欧洲一体化和科技革命的背景,使这次变革对于社会党的意义非同一般,在社会党的发展史上将占有重要位置。因为这次变革既有理论作后盾(如“第三条道路”和法、德等社会党的理论等),又有普遍的危机感和变革共识,且涉及到党的社会基础、组织结构和党内生活一系列较深层次的重要问题。可以认定,这是社会党为因应时变、摆脱困境、实现复兴而作出的战略选择,而不是权宜之计。纵观历史,社会党的“变革”和调整始终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进行的,这是事实;但是另一方面,社会党总是作为自由资本主义或自由资本主义倾向的对立面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又扮演着维护社会中下层利益的角色。这个角色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下,这种政策取向可以说是潮流所向,恰逢其时。尽管在多党竞争体制下,社会党不可能在西欧政坛长期执政,但毫无疑问,社会党这次“变革”越有成效,就越有利于其执政地位的巩固,并有可能在一些国家赢得一个较长的执政时期。
  实际上,欧洲社会党遇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欧洲其他许多政党和政党政治面临的问题。所以在欧洲,除了社会党主张“变革”外,进行这方面探索的还包括其他类型的政党,尽管这些党不一定打出改革的旗号。例如德国社民党总书记提出的若干改革建议,也在其他政党那里引起了思考和反应。基民盟领导人既对社民党打算实行的由党员直接选举候选人的做法表示肯定,又对本党提出了“深入生活中间”的口号。自民党还主张联邦总理和联邦总统的选举也应该采用这一模式。民社党则早在1994年就开始采用把党外人士列入本党议员竞选名单的做法。另外,英国保守党早在若干年前就提出了“政党现代化”的问题,至少也明确表达了希望变革的意图。
  实践表明,不管什么性质的政党,谁能跟上时代的潮流,谁就能够得到发展;谁落后于时代,谁就衰落。即使是共产党也不例外。比较一下欧洲共产党的情况,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仅以法共为例。苏东剧变以来,法共在指导思想、组织原则、活动方式、战略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变动。这些变动包括:宣称党不再是阶级的党,而是实行“共同计划”的党;党要改变“自上而下”的传统组织和活动方式,建立“自下而上”的“新的运动方式”;宣布放弃民主集中制,主张党内实行“可控制的多元化”,主张按“专题”设立支部,等等。可以说,除了共产党的名称外,传统的原则和做法大部分已被抛弃。但是,这并未使法共摆脱困境。相反,党内矛盾激化,失去了原有群众,危机愈益深重。法共没有放弃共产党的旗帜,但在实践上又是参政党,跟着社会党在“管理资本主义”,这就很难划清与社会党的界限,常常被看作不过是社会党的“左翼”,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在新的阶层那里也得不到信任和支持,致使党员人数迅速下降,党的社会基础急剧萎缩。此外,它对经济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的态度比较消极,也显得有些不合潮流。法共领导人自己也承认,法共现在已经到了能否继续存在都成为问题的地步,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在2001年上半年的市政选举中,法共一下子就失去了12个城市的执政地位。其实,遭遇这种困境的不仅是法共。欧洲其他国家的共产党所遇到的也都是相似的难题。相比欧洲社会党,两类政党、两种很不相同的发展趋势,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欧洲 社会党 变革
最新民主制度论文
浅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
关于农村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现实形态和优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
美国谋求单极全球格局的新殖民主义思潮
从美国大选看美式民主的虚伪性
论社会主义民主观教育的路径系统
影响中共党内民主建设的阻力因素分析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启示
浅析大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理论及实现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为实现公平正义所做的
热门民主制度论文
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
论当代中国的民主建设
民主政治的制度基础
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及其政治
对民主的历史思索
基层、基层民主制度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代
论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相互关系
村民自治:中国民主政治的微观社会基础
民主的三种规范模式
让法治和自由在中国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