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思想哲学论文 >> 自我修养与自我创新:晚年福柯的主体/自我观论文

自我修养与自我创新:晚年福柯的主体/自我观

作者:黄瑞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6-05-29

讨论及结论 

  福柯晚年倡议关注自身及修养自我,不仅是他个人的思想转向,也可看到当代现实及思潮的问题。 

  ?首先,福柯的晚年转向和法国古代思想专家哈道特(Pierre Hadot)一生的研究互相呼应,哈氏在他的巨著《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Philosophy as a Way of Life)中提出“心灵修养”(spiritual exercises)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哈氏研究希腊、罗马、基督教早期等的修养观,从中总结出来的。这个概念并不是哈道特发明的,而是基督教耶稣会创始人罗耀拉(Ignatius of Loyola,1491-1556)使用过的,罗耀拉于1522年曾撰写一部书,书名即为《心灵修养》(中译本书名为《神操》)。如上所述,哈道特从四个方面来谈心灵修养:学习生活、学习对话、学习面对死亡、学习如何阅读。(Hadot,1995:81ff.)这似乎是相当传统、相当平常的一种谈法。福柯的自我修养观中有相当多非传统的成份:如强调极限体验、性体验、审美价值、自我的非同一性等等。但是在二十世纪末重新提出这个议题,其意义似乎不同。有人或许会批评说这是一种怀旧思想,想恢复古代的修养论。这种批评相对于哈道特比较适用,哈氏的修养论是比较接近古典形态的,追求和谐、宁静。不过即使把古典形态的修养论拿到现代社会来,其意义及功用也和摆在古代社会的原有脉络中有所不同。哈道特重新发掘古代及基督教的修养论(所谓心灵修养)有着重大意义:一方面重温西方失落已久的修养传统;另一方面可以和其它文明的修养传统互相比较。 

  ?其次,现代社会历经了无数翻天覆地的变革,可是马克思所呼吁的“改变世界”未能实现,到头来发现还是必须配合自我的改变,变革的目标才可能实现。用福柯的概念来说,结构或宏观层次的解放实践(practice of liberation)是个人层次的自由实践(practice of fr eedom)的前提条件,后者固然需要前者才能实现,而前者本身还不够,若缺少后者,前者不能竟其功。二者结合才得以实现自由。 

  ?而福柯的修养论却又颇为不同,它追求自我转变或创新,甚至不顾自我同一,这和快速变迁甚至求新求变的当代社会有着某种呼应。这和传统追求心灵宁静、和谐或清心寡欲(甚至禁欲)的修养观迥然不同,再加上它本人的性倾向及性癖好,让人怀疑他到底有没有一种修养论。就他的自我关注、自我修养及自我技艺等观念而言,他无疑有一种颇为特殊的修养论,追求自我的形塑及自我改变。他的“自我实践”的意思就是要运用某种的自我技艺来追求自我的改变或形塑,当然这个意义的自我实践能否用“修养”一词来指称,还是一个见仁见智、可以争辩的问题。或许下引的一段他在一九八三年秋季的自述可以阐明这个问题:? 

  我不是一个真正好的学者。对我而言,知识工作和所谓的美学主义(aestheticism)(意即改变你自己)相关联。我相信我的问题乃知识、学术、理论和真实历史之间的这种奇怪关系…… 

  我知道知识能转变我们,真理不仅是一种解读(解释)世界的方式(或许我们所谓的真理无法解释任何东西),假若我知道真理,我将会被改变。或许我将被拯救,或许我将死去,但我想那对我无论如何是一样的。

  ?你看,那就是为什么我一辈子工作像一只狗一样。我对我现在的学术地位没兴趣,因为我的问题是我自己的转变。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人们说“好,几年前你在想这个,而现在你又在说别的东西”,我的答复是“好,你认为所有那些年间我那样努力地工作,而要说同样的事情,不会有所改变?”一个人的自我被一个人自己的知识所转变,我想,是相当接近美学体验的事情。一位画家如果不被他自己的画所转变,为什么他要画?(1988b:14) 

  ?福柯强调“自我改变”,他所谓的“自我技艺”其实就是“自我改变的技艺或方法”,他所谓的“存在美学”也有塑造及改变自我及生活的倾向。这种求变的倾向似乎与资本主义强调“创新”(innovation)若合符节:资本主义的创新其实是为了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加速产品报废速率、增加利润、加速资本周转等相关的目的。有些创新及变化其实并无多大意义,例如让电话线不会纠缠在一起或剥蛋壳的小器械或小玩意儿。所以,马克思在一百五十年前描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说法:“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抓住了资本主义的一个本质,我把它称为“强迫性的创新”(compulsive innovation),它是根植于资本主义生产结构的一种集体性强迫症。 

  ?福柯对于变化或创新的执着(近乎病态的强迫症)似乎也是同样的“强迫性的创新”。他一意的追求变化或创新,不管这种创新有没有需要、有没有意义、变得比较好或比较坏(change for better or for worse)。以某种意义而言,福柯的这种求变倾向也是资本主义本质倾向一个理论性的反映,甚至是此种本质倾向的一个雄辩的理论化。这样的修养目标倒是很现代的,或曰并非传统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自我修养 自我创新 福柯 主体 自我观 哲学
最新思想哲学论文
关于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浅析康有为的警政思想
论批判的终结
总体范畴在历史理解中的作用—卢卡奇的历史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集团理论
事实与价值
价值之真与假的界限
弗洛伊德笑论批判
心事哲学Philosophy
从原始直观到天才直观——谢林《先验唯心论
热门思想哲学论文
事实与价值
从《齐物论》看《庄子》
孔子道德思想批判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
关于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面对财富与贫困的思考
宗教、科学、文化反思录
论基督宗教信仰
尊严、境界与德性——儒家人学三论
宗教与科学-演化与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