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传统文化论文 >> 中华文化在海外的移植和分异论文

中华文化在海外的移植和分异

作者:龙登高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6-04-24

 二 中华文化的分异:华族文化

  195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东南亚殖民体系崩溃,独立的民族国家相继崛起,对华侨纷纷采取强制的或温和的同化与融合政策。同时,中国大陆与世界的隔绝,使华侨华人与祖国的联系中断,中华文化的代续与传承深受影响。国内实行土地改革,中国政府不承认双重国籍,并鼓励华侨加入所在国国籍。华侨逐渐转变为华人(华族),即由Overseas Chinese转变为Ethnic Chinese,中华文化在海外发生变异,由华侨文化转变为华人(华族)文化。

  这种转变也是华侨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19世纪的中国移民绝少女性,华侨社会基本上属于单身社会,因而具有强烈的流动性,侨居心态浓厚。或者华侨与土著结婚混居,衍生为杂交后裔,乃至被完全同化。20世纪初,女性移民逐渐增加,两性悬殊的情况开始缓和。这使华侨社会渐趋稳定,更重要的是形成纯华人血统后代,即“侨生”,他们的价值观念、经济利益与新客华侨有所不同,与所在国的关系更趋密切。土生华人,无论是侨生还是混血,随着他们在华侨华人社会中比例的不断上升,华侨社会受其影响愈来愈大,并逐渐发生演变。至五六十年代后,逐渐完成了从华侨向华人的转变进程。目前在东南亚十国中,共有华侨华人2000余万,其中华侨只有86万。

  以美国为例。19世纪美国华裔土生人数少,不足一成,并被视为次等华人。至1930年代中,土生华人已占半数。他们作为美籍公民,受美式教育,操英语,受美国意识形态影响较深。这样,在华侨华人社会里,出现深受美国生活方式和社会观念影响的社会成分,他们对中国传统思想日渐生疏。这个群体日益扩大着对华人社会的影响,推动着华侨华人融入主流社会。不过,二战前认同美国的土生华人,尽管他们几乎西化,但仍强烈地遭受到美国对少数族裔的不公正待遇,因此他们存在着矛盾心理,在美国化与中国化之间彷徨。战后,种族平等成为美国的国策,排华措施逐渐取消,华人在美国的地位提高,经济处境改善,接受美国文化较深的土生华人,推动着华人社会朝向同化于美国主流社会方向的发展,疏远了中国传统文化。

  华人入籍后,由效忠中国转变为效忠所在国,从中国侨民变为所在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从国家形态上来界定其民族属性,都是所在国的国民。从人种或血缘关系来界定其民族的自然属性,华族仍然是龙的传人;从社会文化方面界定民族的文化属性,华族文化仍具有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或在此基础上发生变化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这两个因素的存在,构成了华族作为一个民族赖以存在的共同文化心理和生理基础,决定了它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立存在。应该注意的是,中华民族既是一个文化范畴,也是一个政治范畴,因此,华族不属于这一范畴。同时,世界范围内也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华族,每个国家的华族是各自国家内的一个少数民族,各不相同。

  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观,在华人文化中已不复存在,因为华人在政治上已完全认同于所在国。不仅如此,华侨向华人转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华人被主体民族同化融合的过程。华人在作为少数民族的演进过程中,致力于当地社会的整合。华人作为少数民族融于所在国的国家民族之中,在文化上则成为所在国多元文化的一部分,或者成为国家文化的边缘形态。
  侨居心态大大减弱,由落叶归根转变为落地生根。作为当地一个族群成为华人自觉意识。华人积极争取公正平等的地位待遇,反对种族歧视。他们主动融入主流社会,加强与友族的交流,自觉参政议政。华侨华人一向远离所在国政治,现在积极参政成为一大趋势。在美国,70年代以前只有极个别的华人精英单枪匹马进入政坛,此后参政成为全美华人的共识,开始采取联合行动。1987年,美国华人名流发表《政治宣言》,成立华裔政治委员会。马来西亚则有华人政党,马华公会有党员50多万,是第二大执政党,此外还有民政党、民主行动党、人民团结党、华人统一政党等。菲律宾前总统科拉松·阿基诺是闽南许氏华侨的后裔,她竞选总统时得到菲籍闽南人的大力支持。

  这种转变推动华人自觉探研自身的发展演进史,加强对华侨华人历史文化的研究,1963年,旧金山成立了“华人侨美历史学会”。八九十年代此类学会在世界各地大量涌现。如新加坡的南洋研究会、华裔馆,马来西亚的“华社资料中心”(1996年改为研究所),日本华侨华人研究会,北美20世纪中华史学会,欧洲的欧华学会等。国际性的组织则有“国际客家学会”、“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等。有关华侨华人的学术研讨会在各地相继举行,并举办各种展览及建立华侨博物馆。

  华文教育方面,华校的数量在二战后达到高峰。50年代后期开始,东南亚各国政府相继严格限制或禁止华文教育,华校规模、数量和学生数量锐减。更重要的是,教育的内容和目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华侨时代的华校,教育的内容与中国本土学校没有多大区别,主要是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等,其目的是为了灌输中国价值观。华人时代的华校,实际上只是一种汉语培训,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和使用汉语进行交流,基本上只限于语言教学。在一些国家,即使这种汉语教学也不允许公开存在。1980年代以后,随着华语地区经济的相继起飞及东南亚华商经济的发展,华语的商业价值增强,华文教育作为一种功能性语言受到重视,在东南亚各国普遍复兴,不过这与1950年代以前的华文教育已不可同日而语。
  华侨文学,是中国新文化在海外的分支,可称为“漂泊文学”,反映了华侨在异国的失落心态,寄托着游子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深眷念。华人文学,则仅含有对血统的认同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好奇和想象。

  华侨华人社团也全面当地化,从侨民组织转为当地的国民组织,由战前华侨生命共同体转变为华人文化活动的组织。华人社团形式多样,百花竞放,学术团体、联谊会、武术团体、艺术中心、交流基金、中医中药团体、职业培训班……不一而足。传统社团内增设有妇女组、老年组、青年组。有的社团还发展实业,如马来西亚有“嘉应控股有限公司”、“马潮控股有限公司”等。活动内容多种多样,传统社团拓展服务面,直接服务所在国各族。马来西亚华族文化节组织者认为,只有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华人才能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但并不是简单复制中华文化,而是要找寻华人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吸收、消化、融合土著文化和西方文化,加强各族文化交流,实现“马来西亚化”。

  应该指出的是,不管如何变化,华人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割舍不断的。中国毕竟是华人祖先的国度,必然存在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民族“根”的概念是人类的普遍心理现象。华人文化渊源于中华文化,对根的认同和文化源流关系、亲近关系,必然使二者藕断丝连。慎终追远,华人不仅在广东、福建等祖籍地开展联系,而且涌至其发祥地中原寻根祭祖。在某些地区,华人文化的中华色彩仍然浓厚,在特定的时代,中华色彩也可能回升。在新马华人社会,有华人说,来到这里,就像时光倒流,能够找到本世纪前期中国社会的某些传统。笔者耳闻目睹,深切感受到此言不虚。我有幸出席吉隆坡“广东义山一百周年纪念晚会”,节目内容虽不乏异国风格,但仍是以华人文化为基调。在美国华人社会,华人尽力融入主流社会,但隔阂与距离仍难以消失,他们因此自嘲为“香蕉人”——不管价值观念、内心世界如何美国化,外表黄皮肤黑头发始终改变不了,因此仍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异类,这种状况使他们不得不回过头来审视中华文化。

  世界各地的华族文化,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融汇其他各种类型的文化,尤其是所在国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在不同的自然的、人文的环境下生成和发展,因而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各国各地华族文化,在大体相同的起点上演进至今,形成异彩纷呈的局面,这取决于不同社会经济背景、文化氛围、生存环境造就的各自不同的发展历程。沧海桑田,文化变迁的丰富多样耐人寻味。(注:参见龙登高:《传承与分异:中华传统文化海外播迁散议》,载《东南亚研究》1996年第1期。)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中华文化 海外 移植 分异
最新传统文化论文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力提升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相结合的研
家校共育视角下民族文化传承路径探析
德宏傣语《傣汉词典》及其一词二形问题
辞书数字出版的三个方向
佛教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
日本对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继承与扬弃
从孔府宴看儒家
地域文化视阈下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发展方略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下河南省文化产业的资
热门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国文论传统及其现代命运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茶的力量——浅谈中国茶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与廉政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研究
何为儒家之道(一)
孟子的“仁义内在”说
中国文化的根与花——谈儒学的“返本”与“
仁与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