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居民高储蓄额成因分析论文

中国居民高储蓄额成因分析

作者:左相国 琚五七 王小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1-22


9 体制改革
在收入分配体制、消费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教育体制以及金融体制方面改革深化的背景下,居民更多地面临未来收入与支出的不确定性,面临一些过去由单位和国家承担的成本,转为由个人承担,如教育、医疗、住房改革。
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2000年对居民住户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问卷列示的十余种储蓄目的中,把子女教育摆在首位的家庭最多,达到36.5%。
排在第二位的储蓄目的是养老,选择率为31.5%。我国目前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但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不少被访者特别是中老年被访者对未来养老问题表示担忧,故以此为首要储蓄目的家庭也超过了30%。
排在养老之后的储蓄目的是防病,选择率为10.1%。在医疗制度改革后,由个人承担的医药费比例明显提高,居民家庭用于治疗和药品方面的支出大幅增长。因此以防病作为首要储蓄目的的家庭逐渐增多。
除子女教育、养老及防病外,选择率靠前的储蓄目的的还有买住房(7.2%)、子女婚嫁(5.7%)和防失业(3.0%)。
10 居民收入水平
1998~2003年我国居民储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民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这一时期我国居民储蓄平均增长速度为14.4%,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8.2%,城市居民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为8.7%,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为3.9%。对于目前中国居民储蓄高速增长的最基本原因是增加的居民可支配收入。
鉴于居民的货币收入水平与GDP成正向关系,把GDP引入模型进行分析,图中显示了存款余额与GDP的关系,X轴表示GDP,Y轴表示存款余额。从图中可以看到,储蓄存款余额、定期存款余额、活期存款余额与GDP的相关性较好,随着GDP的增加而增加。其相关性较高的幂函数分别如下:
y=0.0002X1.6076 R2=0.9936
y=0.0003X1.6722 R2=0.9782
y=0.0004X1.6719 R2=0.989
其实,消费与储蓄是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两个互为补充的部分,三者关系一般可表示: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Y-C=S),当消费支出增长慢于收入增长,即△C<△Y,储蓄的变化(△S)自然就会随收入的增长而增长。
参考文献
1 潘雅琼.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趋势预测[J]. 统计与决策,2003(6)
2 刘隽亭,乔瑞红. 我国居民储蓄持续增长的原因及特点分析[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5(2)
3 杨国新. 论我国现阶段利率杠杆的弱有效性[J].南开经济研究,1999(2)
4 杨绍杰. 提高国民边际消费倾向是扩大内需的关键[J].经济改革,1999(5)
5 李焰. 关于利率与我国居民储蓄关系的探讨[J].经济研究,1999(11)
6 韩汉君. 中国的居民储蓄存款及其利率弹性[J].上海经济研究,1999(9)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居民 高储蓄额 居民收入 个人投资
最新中国经济论文
浅析我国建设统一大市场的路径与挑战
试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试论中国共产党百年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历史
中国新时代海外经济利益保护能力建设探讨
后疫情时代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思考
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奥会对中国经济的影
经济制度促进了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OF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房地产泡沫中论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论改革开放后高储蓄、高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
热门中国经济论文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分析
2008年金融危机是个机会
浅析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试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背景下和谐劳动关系问题的思考
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思考
关于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