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会计审计论文 >> 管理体制论文 >> 基于盈余管理治理的会计准则建设探讨论文

基于盈余管理治理的会计准则建设探讨

作者:郭明煜 欧永群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1-24


2.5 利用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
  为更好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准则赋予企业在限定范围内再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的权利,但变更的影响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在中国,上市公司首选变更会计政策这一“合法而公开”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主要是顺应了证券监管部门对配股和上市的管制更关注上市公司会计收益数据地计算是否合法的要求,上市公司不必顾及市场反应。由此可见,变更会计政策,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会计政策变更常见的手法有利用存货的计价方法、坏账的核算方法、产品开发费的核算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无形资产的核算方法、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等会计核算方法的选用或变更,来影响利润。
3 我国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3.1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程序安排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
  在我国,财政部作为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承担者会计准则的立项、起草、发布实施和修订的任务。可以看出,在我国不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采用的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管制模式。由于政府管制模式的局限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有的准则制定模式和程序还存在薄弱之处。依照该程序制定出的会计准则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还不理想,会计丑闻屡禁不止,过度盈余管理调节利润的行为大量存在,证券市场的会计信息信任危机依然是阻碍我国资本市场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现行准则制定模式和程序对盈余管理的强化作用,主要有两方面,即缺乏相关利益集团的充分博弈;制定程序的科学性不足。
3.2 会计准则的整体框架和内容现状及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分为基本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指南。具体会计准则又可分为各行业共同经济业务的准则、有关特殊经济业务的准则、有关会计报表的准则。但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还远未达到理想标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未得到有效控制,会计信息市场仍存在信任危机。因此,作为约束盈余管理的关键因素,我国会计准则在体系和具体内容上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对盈余管理约束的弱化作用主要表现在会计准则的体系不健全;在具体内容上准则灵活空间过大。
4 基于盈余管理治理的我国会计准则的完善建议
4.1 权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应同时具备真实反映、中立性和可验证性。会计准则的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应具备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人们总是希望会计信息既可靠又相关,但相关性和可靠性并非总是在同一方向上影响信息的有用性。多数情况下,它们存在此消彼涨的关系。对会计准则制定者而言,他们对可靠性和相关性的不同偏好程度,会影响准则中提供给管理当局的职业判断空间的大小。原则上,准则提供的职业判断空间是为了企业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会计处理方法,但由于盈余管理动机的存在,可能会导致管理当局主观的利用便利进行盈余管理,从而使制定的会计准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4.2 权衡会计准则的规范性和灵活性
  会计准则的约束功能和剩余选择权,决定了会计准则必然是规范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但会计准则所允许的灵活性程度,一直是困扰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重大问题。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不能过多,否则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从而降低其综合效用;相反,如果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太少,则会影响企业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会降低会计准则的综合效用。另外,在强调会计准则的规范性的同时,灵活性原则也要予以考虑。毕竟会计准则技术制定上的局限性和经济后果也要求会计准则具备适度的灵活性和职业判断空间,其他利益集团的利益也要适当加以顾及,只有把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控制在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会计准则才能在实务中顺利施行。
4.3 处理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与中国特色的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挑战,加强会计间的国际协调应成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成立之初就很注重对西方国家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和内容的借鉴,但应该指出的是,我们在照搬照抄国际惯例时,也要充分考虑我国特殊的会计环境,力争在参考国际惯例的基础上,制定出最适合我国经济环境的会计准则。
4.4 推行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并重机制
  为达到有效控制企业盈余管理的目的,通过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来从源头上堵塞漏洞,显然是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要害。但单纯依赖对现有会计准则的改进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盈余管理的问题,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还要关注准则的执行机制。从一定意义上讲,准则的执行比制定更重要。有效地执行可以加大那些不诚信的管理当局的成本和风险,鼓励诚信的公司充分利用会计准则体系向市场传递更有用的信息,并降低他们的资本成本。
  总之,盈余管理毕竟不同于会计舞弊,因而对它的对策,不是加大处罚力度,而只能在把握好总体思路的基础上,通过会计准则在制定机构、制定模式、整个体系和具体内容的完善来对其加强规范和引导,以减少过度盈余管理行为对证券市场、投资者、债权人、社会经济环境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魏明海,潭劲松,林舒.盈余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金融出版社,2000
2 葛家澍,杜心强.加入WTO后我国财务会计 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 任春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 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5 刘锋.会计准则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盈余管理 治理 会计准则
最新管理体制论文
谈政府会计改革与注册会计师业务拓展
实行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反思
小企业会计制度简述
事业单位会计委派间接监管方式探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化的类型
会计差错更正方法的协调
把握会计改革方向,稳步实施新会计准则
俄罗斯会计制度特点分析
论法务会计专家证人制度
会计委派制与管理会计
热门管理体制论文
浅议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
对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的思考
中小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控制
小企业会计制度简述
城市社区的民主管理问题浅析
资产减值准备问题及对策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新形势下加强单位内
网络时代的会计发展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创新思路评析
试论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框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