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 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论文

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

作者:未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1-29


      作品年代的认定与处理
  洪:这套作品选、史料选存在的较大问题之一,是有的作品年代的认定存在矛盾。“  作品年代”,主要指写作年代。这里存在几种情况,一是有一些标明是写于五六十年代  或文革期间的作品,是80年代以后才发表的。另一种是,当时曾以不同方式“发表”过  ,如“手抄本”,如手稿的相互交换阅读,或在一定场合朗读过。但当年以这类方式发  表的“文本”,现在已不存在,不可能成为可以考察的对象。对这样的作品,现在通常  的处理方式,是按照作品发表时篇末注明的写作日期,或按照作家、作家亲属的说明,  来确定其写作年代。比如流沙河写于60年代和文革期间的诗,曾卓、牛汉的一部分诗,  食指的一部分诗,“白洋淀诗群”中多多、芒克等写于文革间的作品,舒婷、顾城、北  岛的一部分作品,《第二次握手》等“手抄本”……我在这套作品选中,基本上也作这  样的处理。但这样做,心里总是不踏实。我不是怀疑作家的说明,而是从历史研究的基  本要求上来考虑这个问题的。也就是说,从历史研究的实证要求上,我们并没有办法取  得确证。况且,这些作品发生“影响”,也是在它们发表的80年代,即只有到了80年代  之后,它们才成为“文学事实”。所以,我在写当代文学史时,曾设计过“文学化石的  挖掘”这样一节,来处理类似的情况,包括傅雷的家书。傅雷家书当初是私人的东西,  它产生过文学影响,是在80年代。但最终还是没有这样做。原因之一,我在最近的一本  书里讲到:“对50~70年代,我们总有寻找‘异端’声音的冲动,来支持我们关于这段  文学并不单一,苍白的想象。”(《问题与方法》,三联书店2002)。现在这个作品选,  这方面没有处理好。穆旦的许多诗写在文革后期到结束的交界那个时间,读者见到是80  年代,作品选也还是放在文革……
  钱:换一个角度,从话语方式、艺术风格来讲,穆旦的诗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在40年代就很自足了……《秋》、《冬》、《春》、《夏》那样的诗,即使放在文革,  也并不离谱。他能写出的。
  洪:现在这些问题处理起来比较复杂。作家,或音乐家,经常有一些未发表的手稿发  现,一般都要经过认真考证,以确定它的写作时间。穆旦的情况比较好办一点,作品发  表的时候穆旦已经去世了,他不会再修改了(当然别的人是否修改过我们也不太清楚,  但他的诗的编辑者会有原稿作为根据)。我曾问过一位诗人,他写于文革期间的诗80年  代发表时有无修改,他说当然修改。这个事情就变得麻烦。修改的程度什么样,是几个  字,个别的修饰、调整,还是很大的改动?如果改了很多,能不能说还是写于文革?而且  也没有办法考证。
  钱:有的作品,假如放在80年代,则他的艺术手法、话语方式就都不具有写于五六十  年代或文革那样的文学史意义。更不用说艺术上的独创性了。
  洪:作品写作时间,早几年、晚几年有时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当代有它的复杂性。这  些写于文革或更早一点时间的作品,在文革后发表时,强调的是它们在特殊年代中的叛  逆性质,和表现了作家当时所达到的精神深度。如果在80年代写这样的作品,它的价值  、意义,会受到削弱,会有另一番评价。林子的诗《给他》写在50年代,它继承了浪漫  主义、“爱情至上”的东西,这些在50年代是受批判的……
  钱:英国浪漫主义的东西。借鉴了裴多菲、普希金等人的表现方式。
  洪:可能受到白朗宁夫人抒情诗的影响,她的作品在50年代有不少读者。
  钱:至少是林子她那种气质、抒情方式,在80年代以前都已经养成。
  洪:这是作品选中没有处理好,不是很清晰的地方。这是当代的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  ,过去的作品可能也有这样的情况,但没有从这方面来关注。另外,编作品选、史料选  ,研究当代文学史,牵扯的重要的问题是:这个时段的文学或者文化的研究究竟有什么  价值?有些问题会考虑到这方面。我常常很困惑,想不清楚。但是今天,我们不可能讨  论这个问题。
  钱:您所说的价值是否指精神意义上的终极的东西?这是属于个人性的本体论焦虑。其  实科学研究是一种“无用之用”。它是一个民族、整个人类文化积累的基本工作,认识  自我的主要手段。研究“十七年文学”的意义也在这里——即使它有病,也应该找到它  的发病机制和文化“病灶”。我觉得您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在这一点上最令人鼓舞,  通过扎实的材料揭示了“十七年文学”背后的文化生产机制和它的精神“谱系”。
      当代文学的史料的整理和编纂
  钱:但是研究“十七年文学”,包括整个当代文学,最大的困难反而是史料的问题。  特别是当代这种与现实政治休戚相关的特殊情况,导致很多关键性资料的获取几乎不可  能。我们国家现在似乎还没有决策层的资料解密的规定……
  洪:文艺方面的第一手资料都很难得到。就像公刘的一首诗里说的,多少事包在饺子  里。编纂、公开出版的当代文学方面的史料选,大都是过去公开发表的文章、文件。
  钱:以前中国文联组织的《新文艺大系》编有《理论集》和《理论史料集》。收入一  些政策、法规、文件,还有理论思潮类的东西,主要围绕文艺运动、文艺论争来选文章  。就整个当代文学的史料收集与整理而言,这个工作进行得很不理想。可以说还没引起  足够的重视。
  洪:文学史的研究、写作不可能离开史料,史料不仅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工作,也具有  推动学科发展的作用。当然,在当代的史料发现、搜集受到许多限制的情况下,这方面  也还是有许多工作等待我们去做。在一般的想法里,会觉得“当代”离我们这么近,不  存在史料的搜集、整理问题。这造成了当代文学研究出现过多的笼统的、“宏观”叙事  的东西。用类乎“主流话语”、“国家意识形态”等概念代替具体分析。当代文学的史  料很有意思。当代是比较特殊的,它有很多运动,到80年代后期以后,运动就少了,我  们会更多关注作品,精彩的评论。而“十七年”当中,文革当中,政治和文学之间有错  综复杂的关系。所以,史料的问题带有一种时期的特点。什么时期关注什么样的材料,  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钱:这也跟文学史家的治史思路有关。因为您比较关注当代文学背后强大的意识形态  生产机制和国家制度、政治权力对文学的现实规约,所以《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  对史料选取焦点和别的选本就不同。
  洪:是有侧重点。这种侧重点也因为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包罗万象。“十七年”和文  革,确实也有许多作家作品的评论很重要,比如细言(王西彦)、茅盾、侯金镜的评论等  ,但选不进去,篇幅有限。另外,我觉得还是要稍微单纯一点,不可能把很多问题都纳  入。像五六十年代到70年代,最重要的问题是文学体制的建立。文学内部的很多问题都  会牵扯到文学体制。其实,当代的史料,即使是公开发表的部分,还有许许多多很有趣  、很有价值的资料值得关注。举个小例子说,1958年,很多作家,包括茅盾、郭沫若等  ,都制定了自己的创作计划,一年里要写多少部长篇、多少部中篇、短篇,还有话剧、  诗歌,当时强调要敢想敢干,而且要当“多面手”。
  钱:《史料选》把时间上限推到了40年代中后期,从1945年选起,好像有侵占“现代  文学”领地之嫌了。
  洪:这也和我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叙述相关。因为那本文学史研究了“当代文学  ”的发生。“当代文学”是如何“出现”的,在“构造”的过程中,各种文学力量、派  别是怎样的关系,“当代文学”与它的“源头”的延安文学又存在哪些重要区别,等等  。
  钱:这是当代文学的发生史。我经常在想,当代文学形态(包括组织机构、书报刊的审  察制度、发表与发行方式等等)的策划与设计,最初都是些什么人参加啊?各自的文化身  份又是怎样的?每一个人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这些是重要的史料啊。可惜至今都没有解  密或得到当事人的披露。
  洪:要研究当代文学的特征、形态是怎么建立起来,怎么建立它的合法性,这个问题  的解决,并不是说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如果推得稍微靠近一点,是从战  后、二次大战日本投降以后就已经在进行了。这并不是我的一种推想,不要说左翼,包  括自由主义作家当时都提出了“中国文艺向何处去”的问题。战后有一个“文艺重建”  的问题。中国文学会出现什么样的新格局,性质是什么样的,各种文学力量、派别在文  坛上建立起什么样的一种关系?围绕这些问题,形成了40年代后期的紧张关系。解放区  的文艺领导,在这个时期也开展许多活动,如对苏联文艺政策的介绍。在1948年和1949  年,苏联的许多文艺方面的文件,报告,像日丹诺夫的那些报告,苏共中央关于文艺问  题的决议等,都几乎同步地翻译过来,结集出版了。我原来以为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的《苏联文学艺术问题》是最初的译介,事实上不是。在解放前夕,解放区已经在为新  中国的文学(文化)政策做设计、准备工作了。现在虽然有专门研究解放区文艺的刊物、  学术机构,但在研究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很大问题。总是站立在“辩护”、“捍卫”的  立场上。这也影响到材料搜集上的视野。
  钱:这是缺乏“史识”所致。没有自成一家的独立的文学史观,就没有穿透力、摄取  力,面对资料时就只有跟着最初形成的“前理解”(或思维定势)来了。
  洪:史料的挖掘,究竟什么样的史料是重要的,会发生变化,和我们的观念有关系。8  0年代我看《文艺报》的时候,就不大注意有关通俗文学的部分,也很少注意《说说唱  唱》、《民间文艺》、《故事会》这类刊物。通俗文学在20世纪文学的地位等问题被重  新关注之后,才逐渐认识其中一些史料的价值。如解放初丁玲他们主编《文艺报》时,  召开过一个通俗小说家的座谈会,明确提出如何占领“小市民读者”这一块的问题。参  加的既有“旧通俗小说家”,也有赵树理这样的新通俗小说家。这反映了当时在吸纳、  改造“通俗小说”上的一种设想。但后来实际上没有完成这种设想。
  钱:我们八九十年代以来文学实践中所遇到并引起争论的问题,实际上在以前的文学  探索中很多都触及过。说到通俗文学,我记得90年代听到一个观点,说“通俗文学就是  针对所有人的欲望”。当时激动得不得了,以为是前所未有的新思想。后来与苏州大学  研究通俗文学的专家徐斯年谈起来,他哈哈大笑,告诉我民国的时候谁谁谁就这样讲过  。当时我就感到,历史感、历史意识真是很重要。文学史家真是令人敬重。
  洪老师,说到文学史研究,我看到李杨在评价您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时,认为90年  代以来,文学研究者算是为“外部研究”恢复了名誉(大意吧)。
  洪:不知道他是在哪说的?所谓“外部研究”,近十多年来,许多人都在做,而且做得  很出色,如王晓明对现代社团、刊物的研究,陈平原对晚清小说的发表、作家身份、稿  酬制度的研究,孟悦对商务印书馆的研究,等等。李杨的评价,其实也包含了批评我的  成份,就是在“内部”上,文本分析上,下的功夫不够。这是存在的。当然,原先我还  是想做好的,也花了很多力气,但看来不怎么行。
  钱:我认为您在内外两方面都下了不少的功夫。在当代一些艺术形式本身的问题上,  您就曾经做过专门研究。而像文化生产机制、当代文学精神气质的谱系,这些既是外部  的,但更是内部的。你无法想象一部没有内部把握的文学史研究将如何进行。成熟的文  学史家,应该有内外兼修、打通历史的硬功夫。从历史的眼光看,总能发现一些没有终  极答案的文学问题反复出现,而且它常常就是内部的。文学史的研究其实离不开具体的  文学内部问题的研究。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文学 文学史 史料
最新现当代文学论文
以中国部分现当代小说为例探索何为文学经典
寻找小说的诗与远方
微型小说《走出沙漠》阅读鉴赏
颜歌小说研究综述
合阳方言中量词“个”的语音浅探
试析现代汉语中的“有点儿”和“一点儿”
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俗叙事
细读老舍《茶馆》的语言之恨、传统之殇
从庄子的“言意观”看当代文学的“主题先行
本土经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性阐述
热门现当代文学论文
《骆驼祥子》中的人道温情与启蒙立场
《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厉夫性格的双重性
浅议鲁迅《伤逝》中爱情失败的原因
议鲁迅笔下知识分子
谈《围城》的讽刺艺术
现当代诗歌中的女性意识探幽
冰心与基督教——析冰心“爱的哲学”的建立
当代爱情小说的历时性研究
三毛的创作姿态与文体选择
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