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 新世纪文学焦虑的纾解与网络媒介的力量论文

新世纪文学焦虑的纾解与网络媒介的力量

作者:杨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11-15

  

 

  随着传统的纸质文学而形成的文学身份正在因人们对文学角色期望的多元化而不断分裂,而由传统精英文学时代形成的强大的文学话语权,也正在被机器不断地分类给不同公众人群。社会似乎不再有一个主导的文学观,各种文学的不断碰撞与冲突,就构成了20世纪文学的主基调。这个基调会随着20世纪的逝去而淡化吗?或者说,在新世纪里,被撕裂了的文学身份会重新得到建构,走向认同吗?其实,上个世纪末诞生的,在新世纪里注定要迅猛发展的网络文学,正在悄悄地改变着这一切。

  

  三、网络媒介的功效在于使分裂的文学身份重归融合

  

  网络媒介与机器媒介相比,有三点根本的不同,而这不同恰恰对未来文学身份的重新建构和认同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首先,网络媒介弥补了机器媒介符号流逝性的不足,从而弥补了书面话语系统与机器话语系统的裂隙。相对于纸媒而言,机器媒介的最大优点在于其感官冲击力,同时,它的最大缺陷就是其传播符号的流逝性:电台里播放的一首歌和电视里的一组镜头,瞬间即逝,很难以凝固的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供受众反复咀嚼。因此,机器媒介只能以最通俗化的方式来完成符号编码,通过感官的强烈刺激来弥补符号流逝的损失。然而,网络媒介却弥补了这种不足,但同时又保留着机器媒介的优点。通过强大的服务器支持和文字处理软件,网络媒介照样可以像纸媒那样将符号信息凝固在任意的时间长度中,保留了纸媒的优点。同时,多媒体的效应又能同样荷载听觉和视觉的传播功能,保留了机器媒介的优点。这样,通过多媒体技术,网络媒介将纸质媒介和机器媒介的各种功能完美地糅合起来,从而为消解书面话语系统与机器话语系统的分裂提供了基本技术保障。

  其次,网络媒介以“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弥补了机器媒介“点对面”的传播方式的不足,从而弥补了由于“点对面”传播而形成的“传-受”关系的模糊性,使文学身份在微观上更容易与其角色期待相吻合。无论纸媒与机器传媒——也就是人们所常说的“大众传媒”,都是采用“点-面”的传播模式。这种模式固然有比较高的传播效率,但却模糊了“传-受”关系。“传-受”关系的模糊化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简单讨论一下传播学中的话语适配性原则和话语协同性原则。

  所谓话语的适配性原则,是指话语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必须与话语双方(即传播的传者和受者)的关系相适应,唯有这样,话语内容才能为话语对象所接受,而接受者的理解意义与说话人的意图才能般配。否则,传播意图就会被曲解,传播话语将会失效。

  所谓话语的协同性原则,是指说话人和接受者之间应当共同努力,完成话语的传播。一次成功的传播,是传播双方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结果。

  以上两个原则对于文学创作和接受而言,有着重要的阐释意义。首先,文学作品的产生一定要符合适配性原则,也就是说,任何作者在写作的时候,都有他特定的或假想的倾诉对象,是针对这个人或者借描述某件事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进行的。创作主体这种对接受话语对象的分析和定位,使他们在创作中自然而然地确定了基本的话语内容、风格和形式。其次,文学作品的接受也必须符合协同性原则。一件文学作品可能并不是写给某位读者的,但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必须帮助作者完成作品意义的诠释和理解,使话语传播得以有效。

  但是,“点-面”的“传-受”模式使上述两个原则的履行产生了困难。试想,“点-面”的“传-受”模式,就是一个传播主体对多个甚至无数个接受主体,这个传播主体与所有的接受主体不可能具备同等的关系,于是,其话语内容和表述方式的选择就出现了困难,它只能将这种关系模糊化处理,尽量采用适合最大多数人的选择。而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越高层次的需求越具有个性化,那么,“点-面”的“传-受”模式最好的选择就是尽量满足受众的最低层次需求,因此,大众传媒的庸俗化实际上就其“传-受”模式导致的必然产物。在庸俗化的趋势下,文学话语退出精英领域也就变得难以避免。

  网络媒介既可以采用“点-面”传播模式,也可以采用“点-点”传播模式。所谓“点-点”传播模式,是指“传-受”双方是具体可知的一对人,二者的关系是明晰而确定的。比如新近流行的“博客”现象,就是利用了这种“点-点”传播模式的优点。说话人可以事先得知受话人具体是谁,由此也可以针对自己与受话人的关系选择最合适话语内容和表述方式。这样,就不必以庸俗化的代价来保证接受人群的稳定,从而使文学话语权保持最大限度的发挥。

  网络媒介的“传-受”互动功能弥补了机器媒介单向传播的不足,从而弥补了由于单向传播导致的“身份-角色”差异的凝固化,使文学身份与文学角色期待能相互调适,主动吻合。传统的机器媒介是一种单向传播,也就是说,传播主体不能及时得到受众的反馈,因而无法了解对方对自己的角色期待,因此就形成一种“身份-角色”差异,也就是说,传话人所具有的身份或其扮演行为与受众对它的期待有一定的距离,而这种距离一时间又无法消除,文学身份与文学的角色期待之间不能及时调适,从而将这种“身份-角色”差异凝固化,以致形成角色紧张。而网络媒介正好以其良好的互动性弥补了这个缺陷,使传话人能及时了解受话人对自己的角色期待,从而迅速弥补“身份-角色”差异,从而消除“角色紧张”。

  综上所述,在新世纪里,网络文学的参与使文学身份得到了重新建构:它不是建构成为单一化的文学身份,而是建构出一种能随时调适自己以满足各种角色期待的多元化身份系统。这个系统对外界的响应和反馈功能保障了“身份-角色”的相互认同,从而消解了文学的焦虑。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文学 焦虑 纾解 网络媒介
最新现当代文学论文
以中国部分现当代小说为例探索何为文学经典
寻找小说的诗与远方
微型小说《走出沙漠》阅读鉴赏
颜歌小说研究综述
合阳方言中量词“个”的语音浅探
试析现代汉语中的“有点儿”和“一点儿”
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俗叙事
细读老舍《茶馆》的语言之恨、传统之殇
从庄子的“言意观”看当代文学的“主题先行
本土经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性阐述
热门现当代文学论文
《骆驼祥子》中的人道温情与启蒙立场
《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厉夫性格的双重性
浅议鲁迅《伤逝》中爱情失败的原因
议鲁迅笔下知识分子
谈《围城》的讽刺艺术
现当代诗歌中的女性意识探幽
冰心与基督教——析冰心“爱的哲学”的建立
当代爱情小说的历时性研究
三毛的创作姿态与文体选择
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