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困境与出路:高职院校“生源荒”探析论文

困境与出路:高职院校“生源荒”探析

作者:许德宽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3-06-17

困境与出路:高职院校“生源荒”探析

  一、高职院校“生源荒”困境的主要表象

  近几年,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减少,高校招生计划逐年增加,本科院校录取分数越来越低。处于高考录取链条末端的高职院校,可录取生源的范围逐年缩小,不少省、市高职录取分数线已经降到无法再降的地步,生源仍是连年不足,招生计划“落空”,高职“生源荒”愈演愈烈。

  1.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减少,高职招生计划连年“落空”.

  200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50万人,此后开始逐年减少,2012年降到915万,4年少了135万。录取率一直较低的生源大省河南,2009年录取率为58%,2010年录取率为64.6%,2011年录取率为70.5%.2012年招生计划69万人、普通类考生报名人数不足81万人、理论录取率为86%,由于部分考生放弃志愿等因素,实际录取率为76%.京、津、沪、浙江、江苏等省市,不论高考理论录取率还是实际录取率都要超过这个比例。

  生源减少计划增加,本科院校录取分数逐年降低,直接挤压高职院校招生空间。高职院校“生源荒”现象越来越严重,只有一降再降录取分数线。以山东为例,该省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2008年为220分,2009年降到210分,2010年降到190分,2011年更是降低到史无前例的180分,仍有超过4万个招生计划落空。①2012年山东省专科批次第二次征集志愿结束,5.6万个招生计划仅投出不足3000份档案,5万多个招生计划指标“落空”.河南专科二批2011年录取结束时,计划空余6万左右。2012年专科二批录取时,第一志愿投档后,文科86%的招生院校一志愿生源不足,理科96%的院校一志愿生源不足,其中文科193所、理科258所院校一志愿零报考。集中录取结束时,专科二批招生计划17.4万,录取11万,空余6万多。②河南专科二批的录取分数线2007年是300分,这几年一路走低,2012年降为文、理科均为190分。由于生源不足,征集志愿时大部分高校备档线降为150分。问题是如此低的录取分数,可供录取的学生数还是少于招生计划数,招考人数“倒挂”.不少高职院校录取数低于计划数的50%,几千个招生计划只录到一千多人或几百人。

  2.高职招生难度越来越大,招生竞争日益惨烈。

  目前,生源危机已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突出问题。面对“生源荒”,各高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互挖墙脚,分数线一降再降,招生几乎不加取舍;有的加强与生源地的学校和老师联系,通过给回扣的方式“买”学生;有的给出各种言过其实的承诺,将学生“骗”学等因素,使高校合格生源越来越少。特别是处于高招录取末端的高职院,有效生源逐年减少,不少省、市可录取考生数少于招生计划数,导致“生源荒”.短短几年,高职院校招生经历了冰火两重天。2008年是生源充足招生计划相对减少,不少考生不能被一流高职院校录取时,在征集志愿时还会选择二、三流高职院校,征集志愿录不满还有一次补录机会,所以,当年只要有招生计划,就不愁招不满学生。

  2012年,由于高考生源减少高职招生计划充足,只有少数办学质量高、社会信誉好的一流高职院校,招生形势较好,一志愿能够基本录满或富裕;办学质量欠佳的二、三流高职院校,一志愿考生数离招生计划数距离较远。征集志愿时生源已经枯竭,补录时更难找到考生,必然完不成招生计划。特别是三流高职院校,由于缺乏吸引力,招生数量更少,完成招生计划成为奢望。

  3.高职教育体系不完善,毕业生上升通道不畅。

  我国现有高职教育体系不完善影响高职招生。从纵向衔接看,无论是升学制度还是课程体系,都有待完善。我国至今对“本科层次高职”的内涵和定位尚无权威界定,对本科层次高职,甚至本科能否有高职、应该有怎样的高职等,目前均无公认说法,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更是莫衷一是。目前,绝大部分高职教育只限于专科层次,学制为2~3年,高职专科向上找不到在人才培养类型上与之对接的高等学校。高职学生“专升本”只能升入普通本科院校,从此脱离职业教育体系。从横向沟通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流动障碍,高职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难以协调发展,尚未形成科学的人才成长立交桥。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上升通道不畅,实现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通道受阻。因此,考生高考志愿的第一选择必然是普通高校,只有处于“被迫”“无奈”时才会选择读高职,这是高职院校“生源荒”的重要原因。

  4.高职院校录取批次兜底,录取学生选择范围太小。

  高职院校基本上是高招录取的最后一个批次。在同一个锅里,谁先下勺子,谁碗里的肉就多,这使得高职院校很受伤。④由于近几年高考生源逐年下降,本科招生计划逐年增加,客观上使高职院校招生空间被越挤越小。高职院校可录生源逐年明显减少,高职招生计划却是逐年明显增加甚至超过生源数。作为高考录取最后一个批次的高职院校,在生源选择范围越挤越小录取分数已经降到无法再降的地步时,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没有考生可录,“生源荒”成为必然。现有高考招生录取体制已成为高职院校出现“生源荒”的直接原因。

  5.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欠佳,高职教育缺乏吸引力。

  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由于规模扩张迅速、论文格式、投入不足、实践教学条件有限等因素,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不高。⑤在办学过程中,不少高职院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缺乏有力的、实质性的改革举措,普遍存在着“一边倒”的倾向,过分注重规模扩张、硬件建设等外部条件的完善,忽视了教学质量的提升。高等教育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快速过渡,高职教育也由过去的“卖方市场”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由过去的“学校选拔学生”变为现在的“学生选择学校”.教学质量不高、缺乏吸引力的高职院校,考生就不会选择,必然出现生源危机,这是高职院校出现“生源荒”的关键性原因。

  6.办学定位不准方向不明,同质现象严重缺乏特色。

  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办学脱离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缺乏特色,专业设置跟风,培养的人才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了有限高职教育资源的浪费,其根本原因在于办学定位不准,办学方向不明。⑥不少高职院校办学思路不是很清晰,对高职教育规律缺乏较系统的研究,客观存在办学理念不清、办学方向不明、办学定位不准的问题。在具体办学过程中,浮躁心态盛行,功利心态太重,投机心理作祟,缺乏办学应有的耐力和定力。办学行为跟风、专业设置雷同,培养的人才质量不高、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人才的需求,社会认可度不高,考生和家长不认同,必然出现“生源荒”.

  二、高职院校出现“生源荒”困境的主要原因

  高职院校出现“生源荒”,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源减少招生计划增多、高职教育体系不完善、招生录取批次靠后等外部因素,也有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不高、专业设置重复、特色不鲜明、管理水平低、缺乏吸引力等内部因素。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生源荒”还将继续出现。

  1.高考生源总数逐年减少,招生计划总数逐年增多。近几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减少,高校招生计划却在逐年增加,特别是专科招生计划增加较快,这一减一增使高考录取比例迅速上升,再加上部分考生放弃填报高考志愿、直接就业、出国留再次是应软实力与硬实力建设并重。高职发展不应只重视高楼、场地等硬件建设,更应重视学校精神的塑造、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学校文化的孕育、管理水平的提高等。“生源荒”使高职招生自然而然成为学校之间质量、声誉、品牌的竞争。只有软、硬件建设并重,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为社会所欢迎的高素质学生,高职院校才能增强优质生源吸纳能力。

  3.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凝练自身办学特色。首先是应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和专长,集中精力做好几个优势专业,靠品牌专业或拳头专业为高职院校吸引更多的生源。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学校发展的根本问题上不宜求大求高,而要集中有限的优势资源,瞄准区域经济与社会需求,在与区域经济的融合中,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的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在科学研究的选题和服务社会对象的选择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从而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形成有竞争力的特色。⑨其次是加强专业建设,向专业要质量。应集中精力抓好专业建设。既抓新专业培育,更抓特色专业建设。在新专业培育上,应重点考虑新兴专业和交叉专业,培养复合、边缘、交叉型的专业,力争做到领先一步,“人无我有”.在特色专业建设上,应根据自身专业优势,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做强自己的王牌专业和龙头专业,力争在全省、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做到“人有我优”.好高职必须有好专业、王牌专业支撑。这是增强吸引力,冲破“生源荒”的重要举措。再次是应避开办学同质化,坚持特色发展。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的生长线。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生命,一所没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很难生存和发展。⑩特色是高职办学的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应对生源危机的一种战略、优势、品牌和出路。只有避开办学同质化,靠自己“苦练内功”、提高质量、办出特色,高职院校才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论文网 LunWenData.Com]

  4.改革校内管理体制,提升内部管理效益。首先应加快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高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既不能照搬本科院校内部管理模式也不能沿袭中专学校的管理体制,应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职制度。应遵循高职办学规律,规避官场思维和官场行为,厘清行政管理与教学等业务管理的界限,弱化学校管理的行政性质,突出学校管理的专业性,提升校领导的价值领导力、学术领导力和教学领导力等。理顺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充分发挥学术权力的作用,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激情,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其次是应树立新的高职管理观,突出师生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破解“生源荒”,核心要素是人,主体是广大师生。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目的是为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益和办学效益。高职内部管理应转变“压服”的权力观念和管理观念,切实向引导和服务师生的观念转变,增强行管人员的服务意识,激发教职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效提升破解“生源荒”的实力。再次是减少管理层级,精简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效益。应实行扁平化的内部管理体制结构,减少管理层级。按照权利与责任相统一、集权与分权相统一、激励与控制相统一原则,逐步将管理重心由学校层面下移到系、部层面,提高办事效率。应实行大部制,撤并职能相近的部门,精简行管人员,不仅能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压缩行政成本,而且能使广大教职员工更加心平气顺,增强学校凝聚力和生源竞争实力。

  5.敞开高职教育大门,扩大高职生源范围。首先应转变招生观念。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职教育也应从满足学龄人口的升学需求向满足学龄人口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的求学需求转变。在满足学龄人口学历教育需求的同时,还应满足社会成年人技能学习、提高等需求。特别是在当前学龄人口学历教育需求生源危机的情况下,应转变招生观念,在满足社会用人需求和成年人接受高职教育需求上下工夫,拓宽高职教育的生源空间,才能有效化解高职院校“生源荒”.其次是放低高职教育门槛,宽进严出,推广注册入学制度。高职院校生源危机,可录取学生的范围越来越小。推广注册入学制度,放低高职教育门槛,实行宽进严出,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注册入学制度能有效扩大高职生源范围,缓解“生源荒”的压力。应加大注册入学力度,完善注册入学制度,扩大高职生源范围,有效缓解高职院校生源压力。再次是敞开高职教育大门,强化社会服务。要尝试敞开高职教育大门,面向社会、面向人人,为社区居民、在岗职工、转业军人和失地农民等有学习需求的广大公众提供服务。破解“生源荒”需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发挥面向人人、服务终身的功能,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其服务面必须要拓展到所有在职业技能的获得和提升方面有需求的人,既可以使学生在职业教育体系内连续学习,也方便成年人“回炉”接受与其水平相适应的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应充分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为更多的人提供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尽可能满足所有人不同的教育需求,扩大生源范围。

  三、高职院校破解“生源荒”困境的主要出路

  面对“生源荒”,高职院校无法改变外部环境,只能靠自身发愤图强。生源危机说到底还是质量危机,应多在自身找原因。狠抓教育质量、坚持特色办学、强化内部管理、提升吸引能力等,才是破解“生源荒”困境的主要出路。

  1.明确高职办学思路,搞好学校办学定位。首先,应明确办学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科学系统的办学思路对于培植核心竞争力、形成办学特色、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应遵循高职教育规律,根据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等,按照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人才需求,从全局和整体的视角出发,确立本校的办学思路。用明确的办学思路引领高职院校的办学行为,凝聚教职员工的办学自信心。其次,应搞好学校的办学定位。应根据自身条件,扬长避短,搞好学校的办学定位。认真调查研究,多方征求意见,做好分析论证,搞好学校的短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规避办学行为跟风、专业设置雷同等现象。用明确的办学定位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凝练办学特色,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最后,应增强危机意识。目前,“生源荒”越来越严重,招生竞争越来越激烈,高职招生也会由“数量大战”转为“质量大战”.办学水平不高的高职院校不仅会出现生源危机,还可能面临淘汰出局。应增强全员的危机意识,调动全校所有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办学水平和社会美誉度,最大限度吸引生源,才能使高职院校走出生源困境。

  2.转变高职发展方式,提升高职教育质量。首先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内涵建设。在当前国家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职教体系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由外延扩张型转为内涵提升型、由自身独立发展型转为校企互动发展型、由规模驱动型转为创新驱动型。⑦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式必须从原先的“规模发展”积极转型升级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⑧高职院校的发展,不能再依靠招生手段上的花样,走规模扩张的老路,而应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内涵建设,用提高教育质量提升生源吸引力。其次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是当前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应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高职院校只有教育质量过硬、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适应岗位能力强,才能突破“生源荒”困境。进学校。③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源荒”,部分高职院校在“生存”面临危机的情况下,为了招揽生源,甚至不择手段,逾越法律底线。“生源荒”越来越严重,高职院校招生越来越难,招生竞争日益惨烈。

  3.高职“生源荒”愈演愈烈,学校“生存”成为重大问题。高考生源逐年减少,虽然录取分数线逐年降低,但部分高职院校招生数还是逐年减少。有的学校已经出现资金严重短缺、难以维持正常运转的困境,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大批的中专学校由于招生难等原因,正在积极申报晋升高职院校。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数还将继续增多,高职招生计划还会继续增加,“生源荒”还将加剧。高职院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办学质量上已经分出优、良、中、差。“生源荒”愈来愈严重,办学质量处于优、良水平的高职院校,也已经感受到生存的压力,办学水平欠佳的高职院校,面临的生存压力更大。特别是办学质量差的高职院校,招生数量大幅减少或招不到学生的严峻现实,使“生存”成为重大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在批准设立高职院校时并不保证只设立不淘汰,办学质量欠佳、考生不认可的高职院校,“关门”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大。

  总之,“生源荒”对于渴望持续健康发展的高职院校来说,既是一个严峻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只有面对现实,真抓实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坚持特色发展,提升管理水平,扩大生源范围,靠质量、特色和品牌吸纳生源,高职院校才能从根本上冲破“生源荒”困境,才能走出一条持续健康发展的阳光之路。[论文网]

困境与出路:高职院校“生源荒”探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职 生源荒 生源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