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论文

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作者:李朝晖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3-09-27

摘要: 日本是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国家之一, 自 2006 年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以来, 逐渐加强实施农产品进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 导致了中国对日本茶叶出口量不断下降。 中国茶叶出口企业应及时开拓新的市场, 有效抵御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冲击, 保障中国茶叶生产和出口的稳定发展。 为了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茶叶出口的不利影响, 中国应进一步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发展茶叶深加工能力, 建立健全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机制等。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措施; 茶叶出口; 影响分析。

长期以来,日本一直是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国家之一,对中国茶叶生产、加工和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日本也是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较多的国家,2006 年开始执行的肯定列表制度 (Positive List System),对全球797 种农药、兽药和添加剂设定了新的残留限量标准,比原来的食品安全规定增加了 500 余种。其中,约有 150 种属于中国常用农药,占中国常用农药种类的比重超过 55%。这直接导致了中国茶叶出口日本数量的大幅下降,2006—2012 年,中国出口日本茶叶数量下降了 1 万 t 左右。同时,中国出口日本茶叶不合格率也明显上升。2004—2012 年,日本共扣留中国茶类品总数达 82 次,其中茶叶因超过农药残留标准而被扣留的次数占约 90.25% (资料来源: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http://www.tbt-sps.gov.cn)。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还导致了中国茶叶化学品残留控制和检测费用的增加,以及通关时间的延长等,这些都增加了中国茶叶的出口成本。因此,分析肯定列表制度及其他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茶叶出口发展的变化情况,有利于深入理解中国茶叶出口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把握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茶叶生产和贸易的影响程度。这对于中国政府采取相关的生产和贸易政策措施,克服或规避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茶叶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性贸易措施作为发达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工具,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在国际上,学者们一般认为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出口国的贸易 (Calvin and Krissoff,1998;Maskus 等,2000)、国内和国际消费者的福利(Alan,1995) 造成消极影响。在中国,学者们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成因、效果与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技术水平差异是技术性贸易措施形成的内在原因,发达国家由于具备在技术和贸易两方面的优势,更倾向于主动采取设置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战略 (杨波,2007),而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措施限制的内因主要是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低,缺乏有效的防御和信息通报机制 (王平和杨巍,2004)。

目前,技术性贸易措施已成为阻碍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非关税措施,严重限制了中国的外贸出口,大幅提高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成本,削弱了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孙龙中和徐松,2008),特别是技术性贸易措施成为了影响中国茶叶出口的最重要因素 (许咏梅和高启杰,2006)。因此,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造成的消极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 (吴秀敏和林坚,2004)。从短期贸易效应的角度看,技术性贸易措施和出口额、出口量有很强的负相关性 (潘菁,2004;姚志毅,2005),日本进口蔬菜、茶叶的农药残留标准构成了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蔬菜、茶叶出口日本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孙东升等,2005;顾国达等,2007)。然而,技术性贸易措施只是一种短期的影响,从中长期来看,如果处理得当,可能会存在正面效应 (李春顶,2005),通过“倒逼机制”促使出口方奋起应对,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从而促进了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获取了更多的比较利益(张小蒂和李晓钟,2004),而如何冲破技术性贸易措施并利用合理的技术壁垒保护中国国内市场和经济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杭争,2003)。中国只有在农业生产体制、农业标准化体系等方面加快改革、加强建设,加强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收集和研究,才能更有效地避免国际贸易措施,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潘伟光,2003)。为了在应对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时占据有利地位,提升产品的技术优势是关键 (蔡茂森和朱少杰,2003),制定、实施标准化战略是最急迫而有效的途径 (孙敬水,2004)。

尽管国内外学者已较为深入的对技术性贸易措施进行了研究,但大多侧重于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经济理论分析和农产品贸易总值影响的实证分析,对特定大宗农产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效果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趋势影响的定量研究。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及其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实施对中国茶叶生产和出口贸易的影响,探讨中国茶叶如何应对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措施,为跨越技术性贸易措施,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提供有益的政策借鉴。

一、日本对茶叶进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概述。

为了防止进口食品安全问题对本国消费者造成损失,日本政府对于进口食品中可能含有的农药残留设定限量标准,并对限量标准的要求不断加强。2006 年 5 月,日本政府为了提高包括茶叶在内的进口食品安全质量,正式颁布 《食品中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其中涉及茶叶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共有 251 项 (顾国达,2007)。而后,日本政府在2009 年实施了针对进口农产品的新规定 《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并于同年 5 月发布通知加强对中国乌龙茶进口时有关射线照射的检查。2011 年 1 月,日本厚生劳动省再次对食品、添加剂等规格标准进行补充修订,规定中杀虫剂三唑磷的残留限量由发布前的 0.05mg/kg 修订为 0.01mg/kg,除草剂苄嘧磺隆的残留限量由发布前 0.02mg/kg 修订为 0.01mg/kg,修订后的残留限量标准要求更加严格,这使得包括茶叶在内的农产品进口至日本的技术难度加大,出口成本提升。

肯定列表制度是目前日本对进口食品实行的主要技术性贸易措施,该制度加强了对进口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的管理。肯定列表制度要求食品中农业化学品含量不得超过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对于未制定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农业化学品,其在食品中的含量不得超过“一律标准” (Uniform Limi)t,即0.01mg/kg。

中国农药残留限量在茶叶业界一直存在着多重标准,且残留限量标准项目较少,与发达国家的执行标准相差甚远。2013 年,中国正式实施由农业部与卫生部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制定了农药残留限量的统一标准。新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达 2 293 个,和原有标准比,增加了 1 400 余个。其中新标准中茶叶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项目为 25 个。尽管中国新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检测项目有所增加,但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农药残留检测标准相比仍有较大的距离,如果按照中国颁布的新标准指导茶叶的生产和出口,中国出口至日本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超标的可能性依然较大。

二、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的影响分析。

(一) 中国茶叶生产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日本作为中国重要的茶叶出口对象国,对中国出口茶叶所实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并没有阻碍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中国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 (表 1)。2002—2011 年,中国茶园面积从 113.42 万 hm2,扩大至 211.26 万 hm2,年均增长 6.40%;茶叶产量从 74.54 万 t,增长至162.32 万 t,年均增幅达 8.78%。

在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后的第二年,即 2007 年,中国茶园面积同比增长了 12.72%,茶叶产量同比增长了 13.37%,均为中国加入 WTO 以后的最高增长幅度。随后中国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的增速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以较快速度增长。日本实行肯定列表制度以后,中国茶叶生产增长速度反而提升了,这说明该制度的执行在短期内并没有对中国茶叶生产造成冲击。

(二) 中国茶叶出口量呈稳定增长态势。

日本作为中国茶叶主要出口国家,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理应对中国茶叶出口造成不利的影响。然而,肯定列表制度实施以后,中国茶叶出口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出口量从 2006 年的 28.66 万 t,增长至 2012 年的 31.35 万 t,增长了 9.39%。进入2009 年,中国茶叶出口突破 30 万 t,并于 2011 年达到 32.26 万 t,为中国历史最高茶叶出口量。中国茶叶稳定的增长态势表明,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实施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并没有对中国茶叶出口造成负面影响。

(三) 对中国与日本茶叶贸易产生的显著的负面影响。

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茶叶进口来源国,特别在2005 年,中国茶叶在日本茶叶进口总量中的比例高达 75.8% (顾国达,2007)。但在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结束后,日本对进口农产品采取的贸易政策从传统的保护政策逐步转向 WTO 认可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这既保护了日本农业的稳定,也符合国内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较高要求,但却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茶叶出口至日本。

肯定列表制度作为茶叶进口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主要措施,其颁布与实施导致了中国茶叶对日本出口数量和金额的持续下降 (表 2)。在肯定列表制度实施以前的 2002—2005 年,中国出口至日本的茶叶数量基本在 3 万 t 以上,出口额基本高于 7 000 万美元。从 2006 年该技术性贸易措施实施以后,中国茶叶对日本的出口快速下降,出口量从 2006 年的 2.77万 t,下降至 2012 年的 1.73 万 t,下降了 37.55%;同期,出口额从 6 570 万美元下降至 5 770 万美元,下降了 12.18%。因此,肯定列表制度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对日本出口茶叶的重要影响因素。

图片20130926192218.jpg

(四) 中国茶叶出口市场结构发生变化。

日本对茶叶进口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导致了中国茶叶出口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日本在中国茶叶的出口贸易地位显著下降 (表 3)。2002—2007年,日本在中国茶叶的出口国排名中一直位居第二位。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后的第三年,即从 2008 年起,中国茶叶对日本的出口量持续下降,使得日本在中国茶叶出口国排名下降至第四位,其中 2009 年排名更下降至第五位。

在这期间,受肯定列表制度的限制,中国茶叶出口逐步转移至其他茶叶消费大国。中国出口至摩洛哥的茶叶数量从 2002 年的 4.42 万 t 增长至 2012年的 5.58 万 t,增幅为 2.62%,其中 2011 年出口量更高达 6.36 万 t。中国茶叶出口至美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数量均呈现出良好的上升态势,中国出口至美国的茶叶数量从 2002 年的 1.55 万 t,上升至 2012年的 2.43 万 t,增长了 56.77%;同期,出口至乌兹别克斯坦的茶叶数量从 1.68 万 t 上升至 2.59 万 t,增长了 54.17%。中国茶叶对美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出口量的快速增长,不仅使得这两个国家在中国的贸易地位有所上升,而且中国茶叶出口市场的转移,抵消了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茶叶出口的消极影响,保障了中国茶叶生产和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日本于 2006 年实施了肯定列表制度,对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要求极为苛刻,给中国对日本的茶叶出口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中国茶叶对日本出口的数量和金额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中国茶叶出口及时转移至其他茶叶消费大国,抵消了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茶叶出口的不利影响,保障了中国茶叶生产和出口的稳定发展。

然而,日本技术性贸易措施造成中国茶叶对日本的出口数量下降,说明当前中国茶叶农药残留标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茶叶出口的不利影响,中国应采取一系列有利于提高中国出口茶叶质量的政策措施,以促进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

图片20130926192310.jpg

1. 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完善中国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是有效应对发达国家使用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核心。目前,中国已有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与发达国家标准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中国政府应建立一套科学的标准体系,健全茶叶生产、运输及出口的农药残留标准。首先,应借鉴茶叶农药残留标准较为健全的发达国家经验,尤其是欧盟、日本、美国等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农药残留具体指标,完善中国茶叶农药残留标准。其次,应促进技术标准认证及检验制度等体系的完善,促进各个方面的技术法规制定、认证、检验工作的合作统一,推动行业协会等微观层面制定该领域的茶叶标准,并进行汇总、分析研究,生成新的标准体系。

图片20130926192405.jpg

2.发展中国茶叶深加工能力 中国出口茶叶多以未进行加工的天然茶叶为主,不仅附加值较低,而且容易遭受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消极影响。为此,中国政府应大力发展中国茶叶深加工,出口附加值较高的茶叶加工产品,通过直接补贴、贷款资助等措施,支持茶叶加工行业,例如茶叶包装、茶饮料生产、茶食品加工、保健品生产以及药品生产等茶叶加工领域的发展以绕开日本等发达国家针对天然茶叶设置的技术性贸易措施。

3.建立健全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机制 中国政府可建立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收集、处理机制,国内技术检验检测网络机制,信息风险评估及预警共享机制等,对国际茶叶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茶叶进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进行监控、评估和发布。通过构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预警机制让茶叶出口企业及时应对发达国家相关贸易措施,降低可能产生的贸易风险和损失。

参考文献。

[1] 蔡茂森,朱少杰。2003.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抑制效应与中国出口行业的对策 [J] . 国际贸易问题 (5):32-35.

[2] 顾国达,牛晓婧,张钱江。 2007.技术壁垒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中日茶叶贸易为例 [J] .国际贸易问题 (6):74-80.

[3] 潘伟光。2003.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成因及对策分析———以近年来浙江省农产品出口遭遇的技术性壁垒事件为例 [J] .国际贸易问题 (7):24-27.

[4] 李春顶。2005.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出口国的经济效应综合分析 [J] .国际贸易问题 (7):74-79.

[5] 潘菁。 2004.技术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实证分析[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57-60.

[6] 孙龙中,徐松。 2008.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 [J] .国际贸易问题 (2):26-34.

[7] 孙东升,周锦秀,杨秀平。 2005.我国农产品出口日本遭遇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研究 [J] .农业技术经济(05):6-12.

[8] 孙敬水。 2004.实施标准化战略———中国应对技术壁垒的有效途径 [J] .国际贸易问题 (2):23-26.

[9] 王平,杨巍。 2004.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贸易技术壁垒的原因分析———一个政治经济学量化模型 [J] .农业技术经济 (1):16-23.

[10] 吴秀敏,林坚。 2004.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消极影响分析 [J] .国际贸易问题 (12):29-34.

[11] 许咏梅,高启杰。 2006.技术壁垒影响中国茶叶出口的实证分析 [J] . 国际贸易问题 (5):86-93.

[12] 杨波。2007.技术性贸易措施成因、博弈与实证分析 [J] .世界经济研究, (10):41-47.

[13] 姚志毅。 2005.技术壁垒:趋势与影响 [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28-31.

[14] 张小蒂,李晓钟。2004.论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双重影响 [J] .管理世界 (6):26-32.

[15] Alan O.Sykes.1995.Product Standards for internationallyIntegrated goods markets [M] . Washington D.C BrookingsInstitution.

[16] Keith E.Maskus,John Sullivan Wilson,Tsunehiro Otsuki.2000.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Aframework for analysis [M] . World Bank,DevelopmentResearch Group,Trade.

[17] Linda Calvin, Barry Krissoff.1998.Technical barriers totrade:A case study of phytosanitary barriers and US-JapaneseApple Trade [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Economics,32 (2):351-366.

[18] 杭争。2003.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J] .国际贸易问题 (2):33-37

论文搜索
关键字:日本 贸易 中国 茶叶 出口
最新国际贸易论文
浅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传媒产业价值链的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路径探讨
试论新形势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对策
试论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环境义务及其应对
浅谈中国加入RCEP对辽宁省对外贸易的影响
试论我国苹果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对策
互联网环境下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研究
浅谈上海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的经验及对黑龙江
浅谈我国国际贸易类公司业务流程模式再造研
热门国际贸易论文
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和对策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
浅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浅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联性
国际贸易政策保护性研究及中国的对策
贸易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及我国的
也谈国际贸易中的恶意绿色壁垒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中国的对策(B)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