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浅析新形势下校企合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论文

浅析新形势下校企合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作者:林平先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3-10-18

摘要:校企合作是许多院校正在积极探索与实践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校企合作成效的现状不容乐观。 本文对当前新形势下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为日后提高校企合作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校企合作;若干问题。

一、校企合作在新时期高校办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蕴含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学历教育,是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可以深化与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要联合企业、 行业专家对专业岗位进行深层的分析,了解企业岗位群的机构, 适时更新企业内部岗位新的变化,把握职业岗位发展趋势,系统化岗位需求人才的结构,确定在新形式下高校应培养的目标,合理动态地制定教学大纲和计划。

按照专业岗位的要求,科学地制定教学内容,进一步打造和培养适用性人才。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还需要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等方面进行探索, 课程内容要根据岗位的工作流程、项目要求进行设计,以便完善人才的培养。

(二)校企合作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企合作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新形势下打破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组织形式,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开发结合起来,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融入到社会中去,有了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职业人工作态度,最终才能实现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目的,从而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三)校企合作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多方面, 如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教学与需求脱节,高校资源短缺影响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较弱影响毕业生就业能力等。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让学生走进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近距离地接触现代技术手段和工作环境。 学校要围绕市场对应型人才的需求,通过产学合作教育有助于构建校内外合作, 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体系。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用来解决产学结合教育各种实践课题项目培养和训练学生,增强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使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正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合作意识淡薄。

许多企业认为教育与己无关,参与校企合作热情不高。 同样一些办学规模不大的职业学校,教育观念还很落后,仍然采取封闭的办学模式,不重视人才素质的全面培养和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或者学校主动服务企业的意识淡薄,自身科技服务能力有限,导致不能够产生合作的行为。

(二)合作能力缺乏。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学校合作能力与企业的期望存在不对等性。 例如学校自身的科研能力比较弱,专业建设缺乏内涵,师资水平不高。 大多是学校是为了生存的需要才向企业寻求合作,对市场发展的信息不够通畅,教师专业知识不能适应技术发展,教材内容落后,从而导致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知识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层次开展。 企业等用人单位没有真正参与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没有融入到课程开发和教学过程中,这样就不能为学校提供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

(三)企业参与动力不够。

从总体上来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够。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企业害怕推行“双元制”会增加成本,导致企业的实际竞争力下降。 由于有大量过剩的廉价劳动力,使得企业在中短期内普遍缺乏按较高的标准来培训员工的动力,整个社会的诚信度降低,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短缺,也使得企业不愿承担风险去花大价钱培训员工,害怕最后导致落空现象的出现。 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合作。

(四)校企合作中学生缺乏职业的培训和个人的定位。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 除了重视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员工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以及道德素质也非常重视。 但是当代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缺乏合作精神、社会经验,独立意识能力差,更加谈不上什么树立职业人的工作标准,他们的心态和要求仍然停留在学生阶段。 而在现代社会中,职业分工越来越细,各行各业都从自身职业特点出发,确立了具有本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来调节和约束职业行为,同时也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严格的道德规范。

(五)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着学生管理不到位现象。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无论是企业角度和学校角度来看,校企合作的学生管理都存在着不到位的现象。 从企业角度来看,许多院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只是把企业作为教育过程的部分载体,即把企业只当做学校产品(学生)的消费者使企业处于被动的地位,企业缺少有效、合理、科学的定岗实习管理制度。

三、如何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

(一)切实加强校企合作的领导工作。

学校要成立校企合作工作领导组织机构,在组织上有保障机制,各系部、各处室应当按照学校统一布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各系部、各处室担负着教学模式的改革,专业与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技术开发与服务等重要任务,应将校企合作工作长抓不懈,保证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其其良性循环发展。

(二)合理设置相关专业课程。

学校首先要进行市场调研,在此基础上,根据用人单位对技术人才的岗位需求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在理论课的教学上,以企业急需的知识学习为主体,技能训练要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学校应在企业参与下,对所有课程结构进行整体优化组合,调整课程的比例结构,设置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 顺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变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课程开发与建设是专业改革与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与企业应加强合作,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共同确立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具体方案、选择合适的课程,并对具体实施计划做出明确的规定,真正做到“量体裁衣”。 根据企业对人员的需求,开办了相关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实际情况, 既开设学校本专业必修相关课程,同时根据企业的需要,开设相关知识课程,做到双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既学到了专业知识,又能学到符合企业实际工作需要的知识(三)订单培养模式,促进和稳固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针对学院一些专业和企业的规模及实习岗位对口率,建立相应的订单式培养计划。 由于学生在实习就业前已经接触企业的文化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对企业也有一定的了解,排除了学生对实习单位的陌生感,在心理上对实习企业也会得到一定的认可。 这对于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而帮助。

四、以企业用人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

在校企合作中,企业文化的教育学习要渗透其中,要让学生体验企业的环境和文化内涵,认同企业文化,以能作为企业的一员感到自豪。 与我校合作的企业十分注重对学生的企业文化的教育,时刻不忘对学生进行熏陶,定期派集团的领导到学校讲解企业文化,使学生一致认同该企业。 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学校教师以分数评价学生的传统模式,以企业用人标准来检验学校的办学质量水平。 例如考试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通过在学校的学习训练,找到自己的发展长处和兴趣爱好,同样会练就一身“硬功夫”,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 职业学校应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学校以企业评价目标作为方向标,重新树立社会人才标准,培养的人才应能够为企业所用,符合岗位的需要,学校以企业对毕业生满意不满意。 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依据,将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评价学校工作业绩的标准。 校企合作,企业用人思想更为明确,学校的教学更应该具有针对性,才能实现与企业的磨合。

五、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部门及建立严格的考勤管理机制。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活动,必须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管理。 只有通过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均衡校企各自的利益,进而建立一种校企合作互惠机制。 这样,保证了校企双方的利益,使校企合作能持续进行,使校企双方达成长期的合作。

学校通过建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 规范毕业生实习工作,其包括实习申请书、实习协议书、实习生考勤表、安全承诺书等,通过这些资料加强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考核,强化学生的实习过程管理。 实习前,召开实习动员大会,让学生了解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实习的具体内容、实习目标、实习过程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并且要求学生签定安全实习承诺书,提高学生的实习安全责任意识。 严格日常考评,要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考勤、业务考核、实习鉴定等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康生、薛兵旺,《“校企合 作 ”构建实践 教学 平 台 的 重要性分析—以高职旅游类专业为例》[M],《企业导报》。

2.王 钊 、刘 力 、赵 雨泉 ,《建 立 工 学 结 合 的 运 行 机 制 提 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J]。

3. 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 年 4 期。

4. 陈彪,《试论高职院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学生管理》[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5.邓 文 萍 、何云霞 ,《关于高职 院 校 企 业 合 作的 几点思 考 》[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

论文搜索
关键字:企业 合作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