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分析论文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作者:肖媛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4-06-21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理论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内涵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环境贸易壁垒或简称为绿色壁垒,是指进口国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以保护国内贸易为目的,通过制定复杂多样的环保法律法规,颁布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建立繁琐的检验检疫、认证和审批制度,以限制或禁止国外产品的进口而采取的一种贸易保护措施。绿色贸易壁垒依据有关的环保法规和技术标准规定,要求进口商品不但要符合质量标准,而且从设计、制造、包装到消费后处置都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不得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这种贸易保护措施能够使发达国家有效地阻止其他国家特别是环保技术水平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的进口,对本国市场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这无疑会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国际竞争力及出口带来很大的障碍,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最隐蔽的贸易障碍之一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形式。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

  1.名义的合理性

  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注重环境的保护,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那些可能对环境和健康带来危害的商品和服务也表现出了高度的敏感性。绿色保护主义的口号就是保护地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他的口号适应世界发展的潮流,绿色贸易壁垒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一心理,以保护世界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关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使贸易保护在名义上和提法上有了合理性,实际则行贸易限制和保护之实。

  2.形式的合法性

  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它的特点在于是以一系列国际国内公开立法作为依据和基础的。上世纪以来,国际社会通过有关国际组织及国际会议先后制定了许多多边国际环保协议、规则。目前石阶上最具有权威性的两大贸易文件——GATT和WTO,其中都有授予进口国为了保护国内环境和人们安全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这就为发达国家采取绿色壁垒提供了法律依据。

  3.内容的广泛性

  绿色贸易壁垒保护的内容十分的广泛,不但包括初级产品,而且涉及所有的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不仅涉及资源环境,而且涉及动植物与人类健康;不仅包括商品生产、销售,而且涉及生产方法与过程;不仅涉及法律法规,而且涉及产品标准;不仅涉及产品内在品质,而且涉及产品的外观与包装,等等。

  4.方式的隐蔽性

  绿色贸易壁垒是借绿色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由于每个国家的环保水平不一样,就造成环境标准的不统一,存在差异性,发达国家就通过灵活多变的管理办法、检测内容和实施标准等,使出口方往往难以预见具体的内容及其变化,无法应付和适应。因此,绿色壁垒比其他非关税壁垒,更容易回避贸易对方的指责,而且各种检验标准极为复杂,往往使出口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难以及时应对而蒙受损失。

  5.效果的歧视性

  发达国家在制定绿色贸易壁垒的标准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他们主要是依据本国的环境资源、技术条件和国内生产者以及消费者的需求,有些条例是专门针对出口国家或商品制定的,甚至制定一些明显或隐蔽的双重环境标准,这些标准都超越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水平,隐含着严重的歧视性和非公平待遇,在执行这些措施和标准时,往往是有利于本国生产者而不利于外国出口商。

  (三)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

  1.绿色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指“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由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文件。标准规定了产品或相关加工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TBT协议附件l)。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标准主要是产品标准和包装标准,产品标准主要是规定农产品具有的特性,例如最低营养内容、最大毒性或有害物质、性能要求等。绿色技术标准是通过立法的手段制定非常严格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使国外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产品无法进入该国的市场。这些标准都是按照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制定的,对发达国家而言是可行的,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却是很难实现的,这就达到了发达国家限制国外的产品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本国的目的。

  2.绿色环境标志

  绿色环境标志是一种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是由一国政府或其授权部门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用来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人体健康,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只有得到“绿色环境标志”才能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否则,不允许进口。环境标志制度的确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但也为发达国家设置贸易壁垒提供了可能性。

  3.绿色包装制度

  绿色包装制度是指规范商品包装(物)、包装材料要符合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易于回收使用或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要求的有关包装方面的法律、规章。

  从这一方面来看,绿色包装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利的。然而,绿色包装又是一种“高成本”的包装,它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需要研制升发绿色安全的包装材料以替代传统的包装材料,这就严重的削弱了发展中国家产品的竞争优势,客观上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某种制约。例如,日本的《再利用法》、《新废弃物处理法》等;这些“绿色包装”法规,一方面有利于保护环境,但另一方面却为发达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可能性,发达国家可以借口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包装不符合其环保要求而限制其进口,而且发展中国家为了达到进口的要求,势必会增加产品的成本,削弱其市场竞争力。

  4.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绿色卫生检疫制度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这种卫生检疫制度不但非常严格,而且程序复杂。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制定了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但是由于每个国家的环境和技术水平发展不同,以及检验指标的任意性,使得这些规定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而使这些环境和技术标准成为绿色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由于日本、韩国对进口水产品的检验标准提高了,使得我国山东省荣成市出口到日本、韩国的虾仁、鱿鱼因超标而被退货。

  5.绿色补贴与反补贴

  即一国政府对环境成本内在化进行的补贴。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各国政府积极采取干预政策,将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发达国家将严重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其环境成本,造成发展中国家环境成本上升。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和技术上的落后,企业大多无力承担环境治理的费用,政府有时不得不给予一定的环境补贴。而发达国家认为这种补贴不符合GATT和WTO的规定,并以此为借口来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口。

  6.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

  绿色关税是指进口国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对其认定的污染环境、危害健康的进口产品,除了课征正常的进口关税外,还另外加征环境进口附加税。市场准入是指进口国以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以及违反国际公约或国内环境法律、法规而采取的限制外国产品的措施。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发达国家通过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的进口产品课以进口附加税,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达到其限制或者禁止其进口的目的,也起到了市场准入的作用。

  7.农产品贸易绿色壁垒在国际商品市场上愈来愈有合法地位绿色贸易壁垒虽然属于非关税壁垒的范畴,但与其他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绝大部分的非关税壁垒并不是通过公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的,而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则是以一系列国际国内公开的立法作为基础和依据制定和执行的,因而在法律上是得到认可的,这就为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和发挥作用提供了一个强而有力的后盾,在农产品贸易上的体现亦是如此。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各国对绿色壁垒在贸易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化,构筑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条例的制定也不断涌现,结果是使绿色贸易壁垒的合理地位愈加得到强化,对国际贸易的阻碍更加肆无忌惮。世界各国公认的《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协定》可以说是众多绿色贸易法规的源头,自从1994年问世以来便在有关农产品贸易的各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特别贸易关注问题上。统计显示1995年底到2011年底世界共有261项代表性特别贸易关注事件,其中大约有28%与植物健康有关,42%关系动植物健康,26%涉及食品安全,仅有4%为其他内容。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与影响(一)现状

  1.农产品出口总额不断增长,但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呈下降态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一直以较好的增长势头发展,尤其是从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农产品贸易进出口增幅大大提高。这不仅扩大了我国农产品出口份额,同时也增加了外汇收入,这对于目前农业比例仍占较大比重的国家来讲,无疑为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频繁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农业造成了很大损失。其中,对我国实行绿色壁垒最多的国家和地区是日本、欧盟、美国,而这些国家又是我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我国出口受阻的产品从蔬菜、水果、茶叶到蜂蜜,进而扩展到畜产品和水产品。其中,欧盟国家对我国出口冻虾、水产品、茶叶、禽肉、果汁等产品设限,美国对禽肉、水产品、蜂蜜等产品设限,日本对我国出口蔬菜、蜂蜜、贝类产品等设限。

  例如:2010年我国浙江地区的冻虾被欧盟要求退货,同时以我国蜂蜜含有氯霉素等抗生素超标为由中止对我国蜂蜜的进口,2011年美国以担心输入病虫害为由,禁止进口我国的人造圣诞树等人工木制装饰品,仅此一项禁令就会对我国造成上亿元的损失。由此不难看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提高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门槛,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主要出口市场

  中国作为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之一,其出口市场主要是面向亚洲、欧洲和美洲,其中亚洲的日本是中国的最重要的出口市场。2009年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额为76.9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0%.2009年,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前十市场分别是:日本、美国、中国香港、韩国、德国、马来西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荷兰和英国。

  (二)影响分析

  绿色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的确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资源环境,调节产品结构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为发达国家所利用,成为其保护国内企业,限制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和服务的工具。所以应辩证的看待绿色贸易壁垒,不能以偏概全否认其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要正视其给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采取主动,维护我国的贸易利益。

  1.积极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的初衷将就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各国制定环境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客观上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利于保护人类自身的安全与健康。另外,随着绿色贸易壁垒的大量出现,必然促使一个新兴的行业——绿色产品行业的兴起,面对国际绿色浪潮,我国可以发展绿色食品,采取绿色营销,为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带来机遇。

  (1)改善农产品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人们开始注重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一种注重生活质量、营造绿色文明、超越狭隘的人类中心论的新的价值观念产生,这种价值观念的变化又带来了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开始注重绿色产品的消费,同时一些危害环境的产品需求受到禁止,甚至被淘汰。因此,伴随着绿色浪潮的兴起,国际贸易商品的结构必将改变,从而引导我国的农产品产业结构的改变,促使我国农产品尽快适应绿色贸易壁垒,合理配置和利用农业资源,重点发展有利于环保的农产品生产,促使政策和资金向有利于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环保型农产品产业倾斜,促使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控制对化肥、农药、兽药的使用,大力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绿色农业,维护农业生产环境的生态平衡。

  (2)提高农产品技术含量。绿色壁垒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标准,通常以先进的环保技术为基础,我国农产品要突破绿色壁垒,只有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和农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绿色壁垒通过给农产品出口企业新的外部压力,使其克服经营习惯,激发企业的创新意识,根据进口国颁布的新标准,积极进行技术创新,通过开发、引进适应国际市场环保新标准的主导设计范式,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并通过由点带面的技术扩散效应,带动产业的跳跃式升级,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其国际市场竞争力。

  (3)促进贸易可持续发展。当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战略,要求变传统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为集约型的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消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而环境因素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日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出口企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适应出口对象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各项环境法规和措施,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使之向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另外,企业要牢固树立环境质量观念,在产品的研发、生产、储运和经营等过程中自觉地考虑环境利益,提高产品的环境质量,节约能源,降低对环境的危害。并且在国际贸易中采取强有力的环境管理措施,如推行ISO14000、开展环境标志认证等,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些都将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4)对出口国其他有利的影响。尽管当发展中国家遭遇绿色壁垒限制的时候,短期内本国产品的成本会上升,贸易条件会恶化,社会福利会受到损失,但是长期来说,本国产业则可以受到引导,更多地向绿色产业过度,本国产业的技术水平会取得进步,产业结构也会得到优化,环境状况也可以得到改善。

  当出口国企业遭遇到绿色壁垒限制时,可以采取三种应对措施:一是放弃绿色标准较高的国家的市场份额,选择进入绿色标准较低的国家或地区的市场:二是提高本国的绿色标准,督促本国企业改进技术水平,实现绿色生产,满足进口国的绿色标准,从而维持进口国的市场份额;三是通过和进口国国家谈判、磋商,争取主动权,迫使进口国降低绿色标准,维持市场份额。

  当出口国遭遇绿色壁垒措施以后,最明智的选择是积极引导本国企业改进技术,实现绿色生产,满足进口国对产品的绿色标准要求。在本国政府引导下,尽管出口量短期内会减少,但是长期来说出口量会逐步增加。

  2.消极影响

  由于农产品自身的特点,使它在生产、使用、消费和处理过程中与环境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所以绿色贸易壁垒必然对农产品贸易产生重大的影响。而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使我国的环保水平和标准比较落后,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要求水平,而发达国家正是利用其在经济技术上的优势,制定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水平的环境保护标准,使我国的农产品屡屡受挫,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从这个方面看,绿色贸易壁垒又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1)削弱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低廉,农产品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绿贸易壁垒的实施,却使这种优势越来越不明显。绿色壁垒的实施要求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储藏、销售到报废处理的各个环节,都要按照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的要去做,从而达到无公害、无污染的标准要求。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为了达到这种要求,不得不进行相关标准的检测、认证等手续,这就使得我国农产品的中间费用和附加费用的提高,造成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这就削弱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优势,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例如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使我国的出口花生企业,为了应对日本的检测,不得不加大投入力度,购置先进的技术设备等,造成生产成本的上涨,竞争力下降,企业出口利润下降,使我国的出口企业和农民蒙受损失。

  (2)缩减农产品出口市场范围。我国农产品出口主要销往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它们约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0%左右。而这些国家和地区正是对环境标准要求很高的地区,有着先进的环保技术,它们在对外贸易中,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凭借其贸易大国的地位和先进技术优势,对发展中国家提出要求较高甚至过于严格的环境标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忽视环境的发展,环保水平比较低,即便是我国出口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等等,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是出口产品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满足发达国家的要求,从而使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面临市场范围缩小的危险。如,发达国家对农产品进行了技术要求,结果就是欧盟禁止进口我国的牛肉产品,美国禁止进口我国的龙眼、苹果等产品。

  (3)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不断的采取绿色壁垒的措施,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由此引发的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发达国家一方面凭借其经济技术优势对发展中国家制定远远高于其发展水平的技术标准,把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排斥在本国市场之外。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由于自己能力的有限,希望得到政府的补贴,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达到发达国家的要求,但是发达国家却认为这违反了WTO和GATT的规定,从而引发国际贸易争端。例如美国就曾以环境保护补贴为由对来自加拿大的速冻猪肉提出了反补贴起诉。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我国也不可避免的与其他发达国家产生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

  三、应对农产品出口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论文格式跨越绿色贸易壁垒,关系到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在国家市场占有的份额,关系到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这不单单是企业应面临的问题,这应该是全社会都应重视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面对国际范围内的绿色潮流,我国农业发展只有改变思路,发展生态农业,才能从根本上打破绿色贸易壁垒,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积极培育、扶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包括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产业。按国际市场的需求,坚持产业化、标准化、科技化和突出特色等原则,建立绿色产品出口基地,扩大高质量的AA级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扩大出口,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建立比较完备的有机农产品标准体系。这要制定严格的农产品绿色质量标准,并由权威机构主持绿色标志认证工作,给有机农产品贴上绿色标签,使自己的产品符合国际认证制度,明确昭示产品的优秀特质,提高有机产品竞争力。

  在生态农业产业内部,也要考虑不同资源察赋而产生的比较优势问题,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应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国际市场上有效需求充足的生态农业产品,发挥比较优势。组建若干农业企业“龙头”或跨国企业集团,按市场机制,发挥企业带基地带农户的作用,推进开放型生态农业的发展。

  (二)推进农业的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内在需要,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

  1.农业产业化经营

  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分散农户组织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市场主体参与到市场竞争中,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的主体是以家庭为主,这就造成了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生产活动难以统一规划,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缺乏保障,产品的流通渠道也不畅通。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依托龙头企业,通过行业中介组织、专业市场和生产基地等,把分散的小农户联结起来,进行产业组织整合,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市场综合实体,增强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了农业从业者的素质,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一种经营方式,这样可以促使我国的农业科研管理体制以市场需求带动研发方向和水平,保证新的技术能够有效地运用到农业的生产实践中,推动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不断提高农民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应用新成果的能力,造就一大批适应农业产业化要求的有知识、有技术的产业农民。

  3.调整和优化了农业区域经济结构

  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和优化了农业区域经济结构,实现了专业化生产,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不改变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通过龙头企业横向联合若干农户,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主导产品发展区域主导优势产业,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形成相对稳定的主导产业和农业生产基地,延伸了产业链,把区域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三)完善农业保障体系

  1.增加财政投入

  政府应发挥其经济职能作用,增加财政投入,通过直接投资,或以控股的方式,引导那些和生态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企业改变生产经营方式,开发绿色产品,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取得国家认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使其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结合的可持续经济发展道路。

  2.重点扶持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柱,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和水平,决定着整个农业产业化链的规模和水平,龙头企业的建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绿色壁垒对农产品的技术要求非常高,而这对于我国分散经营的现状来说是很难实现的,这就需要通过扶持农产品龙头企业,整合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力量,可以克服企业规模小、分散的局限性,便于做到“统一计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培育龙头企业,还有利于创造自己的品牌,提升农产品的出口能力。

  3.建立农产品出口的预警机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应对绿色贸易措施的最大困难是“信息不灵”、信息“渠道不畅”,得不到针对性的有效的咨询服务等。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是由政府牵头,组织建立完善数据库、信息网,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的绿色贸易措施,及时向企业传递有关进口国的最新技术标准,定期发布国外技术壁垒的最新动态;利用信息化管理优势,构建全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综合信息平台,完善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咨询、评议、预警综合系统,对已受绿色贸易壁垒限制不能出口的农产品,要及时客观地查明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应对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预案和对策,提升政府部门、中介机构、企业对绿色贸易壁垒措施的风险防御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4.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我国应积极参加国际环境与贸易领域的各种活动,主动参与WTO贸易与环境问题的谈判。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的经济与贸易大国,应努力在现在国家绿色贸易体系的形成及公共选择中代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环境标准、绿色标志的指定,选择各种政治途径和解决机制,加强发展中国家利益集团的相对力量和合力,以维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绿色贸易集团的利益。表明我国环境保护的立场,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争取公正、合理的权益,提高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地位,减少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对于进口国以环保为借口单方面设置的绿色壁垒,我国要通过外交途径与进口国谈判,或向WTO的争端解决机构提出诉讼。我国还应联合发展中国家,抵制发达国家利用绿色壁垒而采取的歧视政策。

  (四)健全法律法规

  1.制定和完善国内相应的环境法规

  我国应加快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步伐,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环境保护水平的差距。应密切关注国际标准的变化,进行可行性研究,以国际标准为标本,及时修改某些不合时宜的外贸政策法规、环保政策法规,使其适应国际市场绿色贸易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把环保立法内容从防治污染和保护自然环境,扩展到产生污染和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过程;通过立法程序将国际标准变为国家标准,并以法律、法规形式确定下来。要从环保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安全性能标准来更新生产设备,改良工艺技术,强调污染预防、全过程的环境管理与控制,最大限度地改善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废弃回收对环境的影响和对消费者的危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快农产品标准体系的建设

  虽然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国际标准要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国际标准的研究和采用,从而建立一套既与国际惯例相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另外,我国还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及时将先进的国际技术标准纳入我国国家标准,并将一些意见和要求充分地反映到国际标准中去,从而为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有利的条件。

  (五)大力开发绿色产品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人们的消费需求也趋向于绿色、有机的产品消费,发展绿色农业正是顺应这一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它可以使我国的农产品顺利的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所以我国应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投入力度,采用先进的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加速发展绿色农业。

  所谓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指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的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品类食品,它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开拓国际市场的有力武器。

  (六)实施绿色营销战略

  在当今社会中,经济的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而绿色壁垒正是经济全球化下的产物,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产品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主要的非关税障碍。遵守国际贸易准则,参与世界经济活动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我国农品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应牢牢抓住“绿色”这一主题,利用“绿色文化”来推销产品或服务、树立形象,并积极采取“绿色营销”手段和措施,重新打开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为经营指导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的营销观念、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它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利益三者统一起来,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构思、设计、销售和制造。绿色营销的三条宗旨是:节约材料耗费、保护资源;确保产品安全卫生和方便,以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提升;引导绿色消费,培养人们的绿色意识,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

  1.搜集绿色信息

  要发展绿色营销,首先就要搜集世界各国的绿色信息,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的不一致,所以我们要搜集信息,了解不同市场的不同需求,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顺利的进入国家市场。面对大量的绿色商机,企业要从市场需求出发,搜集相关的绿色信息,并结合自身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为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提供依据。

  2.实行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又可以称为无公害包装和环境之友包装,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包装。它的理念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保护环境,另一个就是节约资源。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其中保护环境是核心,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又密切相关,因为节约资源可减少废弃物,其实也就是从源头上对环境的保护。

  从技术角度讲,绿色包装是指以天然植物和有关矿物质为原料研制成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有利于回收利用,易于降解、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环保型包装,也就是说,其包装产品从原料选择、产品的制造到使用和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均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应从绿色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和大力发展绿色包装业三方面入手实现绿色包装。

  目前,国内食品的绿色包装还处于起步阶段,“4R+1D”(即低消耗、开发新绿色材料、再利用、再循环和可降解)原则没有得到很好体现,包装的主要材料还是塑料,这和绿色产品所宣扬的环保观念是相悖的。因此,这就要求我国的包装行业,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健全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加快技术创新,研制包装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开发多样化的“绿色包装”.

  3.开展绿色促销

  绿色促销就是针对绿色产品而进行的各项促销活动的总称,通过绿色促销,进行充分的信息传递,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使之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形成品牌效应。首先,绿色营销是一种观念。因此,企业要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同时,要与有关环保部门保持和谐关系,寻求其支持,并积极参加各种与环保有关的事务,以扩大企业的绿色影响。其次,绿色营销又是一种行动。企业可以利用广告等媒介宣传自己的绿色产品,传播自己的绿色文化,树立良好的绿色企业形象,引导人们进行绿色消费,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营销氛围。

  4.积极申获相关的认证

  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行了环境制度。我国的农产品要想跨越绿色贸易壁垒,就必须通过各种认证,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IS014000当前世界上最权威的,最具有影响力的环境保护标准之一,因此,我国的出口企业要努力争取获得ISO1400国际标准认证,只有获得这个认证,才能是我国的农产品顺利的进入国际市场,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自身利益和效率的提高。

  (七)合理规避绿色壁垒

  1.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我国农产品在外碰壁受限,主要原因还是其内在的弱质性,而弱质性的重要表现,就是国际标准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所以,要更好的规避壁垒,农产品出口企业应强化标准意识,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强和改善企业的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企业还要注重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注重科研经费的投入,科研人才的培养,科研成果的转化,增加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在国际市场上不仅要有价格优势,更要以质取胜。只有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出口受阻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问题。

  2.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成为我国农产品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农产品出口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施市场多元化策略,从而绕过绿色贸易壁垒。一是深层开拓发达国家市场。发达国家市场与我国有较强的互补性,尽管竞争激烈,但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要进一步有重点、分步骤、深层次的开拓发达国家市场,尽快改变我国农产品出口过度依赖日本、美国和欧盟的格局。二是努力开拓尚不成熟的市场,将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这样既可以避开发达国家苛刻的绿色贸易壁垒,增加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又可以避免因产品品种少和出口时间集中给进口国带来的市场压力,减少与进口国的农产品贸易摩擦,也有利于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步实现产品向环保型农产品的转化。

  3.实施“走出去”战略

  我国的企业也可以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通过海外投资设厂、技术输出、劳务输出等方式,利用当地的人才、资源等生产、加工和销售农产品,可以充分的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而且还可以有效的避开绿色贸易壁垒,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结论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传统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而现在全球都在提倡保护环境,绿色消费,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市场,以保护环境和资源为由,提出了新型的非关税壁垒——绿色贸易壁垒,通过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提高市场进入的门槛,来达到阻止国外产品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目的,保护本国的同类产品免受冲击。所以说,绿色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虽然会带来发展绿色产品的机遇,但是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绿色贸易壁垒就是通过数量和价格的双重控制机制的不断循环重复,来达到限制对出口国产品的进口的目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本国同类产品的竞争力,但是却减少了全国的福利水平。所以,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巨大的影响,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门槛,影响市场准入,增加农产品的出口成本,削弱市场竞争力,从而抑制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速度。只要我国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健康发展;行业中观组织,积极制定行业规则,加强行业自身建设,建立外贸预警机制,引导企业解决绿色贸易壁垒问题;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开发绿色食品,进行绿色营销,就能有效的突破绿色贸易壁垒,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Buhui.Com]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绿色贸易壁垒 农产品 绿色产品 国际竞争力
最新国际贸易论文
浅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传媒产业价值链的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路径探讨
试论新形势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对策
试论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环境义务及其应对
浅谈中国加入RCEP对辽宁省对外贸易的影响
试论我国苹果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对策
互联网环境下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研究
浅谈上海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的经验及对黑龙江
浅谈我国国际贸易类公司业务流程模式再造研
热门国际贸易论文
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和对策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
浅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浅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联性
国际贸易政策保护性研究及中国的对策
贸易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及我国的
也谈国际贸易中的恶意绿色壁垒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中国的对策(B)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